一種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屬于農業生產【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該制劑是由氟咯菌腈、苦杏仁苷復配組成。本發明的制劑能夠有效防治茄子褐紋病。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屬于農業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茄子褐紋病是茄子的獨有病害,發病后若防治不力可造成很大的損失,苗期發病造成缺株,結果期發病引起果腐。茄褐紋病屬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附在種子表面,或以菌絲體潛伏于種皮內,或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種子帶菌常引起幼苗猝倒和立枯,土壤帶菌常引起莖基潰瘍,所產生的分生孢子進一步浸染葉、莖和果實。由風雨或昆蟲傳播擴散,經傷口和表皮直接侵入。由于勞動力技術水平不足,生產上很難有效預防,仍以實施藥劑防治為主。藥劑選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或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0003]氟咯菌臆又名適樂時,4- (2, 2_ 二氟-1, 3_苯并二氧_4_基)卩比咯_3_臆,來源于天然產物硝吡咯菌素,是新型吡咯類、非內吸性、廣譜殺菌劑。在防治茄子褐紋病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長期使用,仍然會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下降。多種成分復配可以有效避免病菌抗性的產生,提高防治效果,因此,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氟咯菌腈是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常用藥劑,與許多殺菌劑組合使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但是,通過氟咯菌腈、苦杏仁苷復配,實現茄子褐紋病的防治的增效作用的研究尚未見有文獻資料報道。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本發明以氟咯菌腈、苦杏仁苷為有效成分,制成低毒安全高效防治茄子褐紋病的新型復配藥劑。
[0005]本發明是 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本發明所提供的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以氟咯菌腈、苦杏仁苷為主要成分。其中質量比,氟咯菌腈f 5%、苦杏仁苷0.0Of 10%,其余為農藥助劑。該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生產方法的步驟如下:
①按照比例要求依次稱取氟咯菌腈、苦杏仁苷,分別于容器設備中用農藥助劑進行溶
解;
②將混合均勻的混合物,按照要求分裝即得成品,所有生產加工以及產品保存過程都要求在溫度低于50°C環境下進行。
[0007]將該復配藥劑加水稀釋500-800倍使用能有效防治病害。未發病時進行處理,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所提供的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可有效預防和防治茄子褐紋病害的發生,與現有技術相比,能減輕病菌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施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10]實施例1:本發明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的制備與作用驗證
先依次稱取氟咯菌腈2.5克、苦杏仁苷3克,用丙酮溶解裝入備好的容器中,最后分裝即得成品。所有生產加工以及產品保存過程都要求在溫度低于50°C環境下進行。將上述制劑,用水稀釋700倍葉面噴施2次,每7天噴施一次,以同樣噴施方法噴施氟咯菌腈單劑作為對照。根據調查結果,噴藥后第7天、14天的防治率,氟咯菌腈單劑分別為38.4%,82.6%,本發明制劑分別為4 7.2%,94.5%,增效作用明顯。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其特征在于該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是由下述物質質量比混合組成:氟咯菌腈1飛%、苦杏仁苷0.0Of 10%,其余為農藥助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①按照比例要求依次稱取氟咯菌腈、苦杏仁苷,并加入到容器設備中,分別用助劑溶解; ②將步驟①的溶液混合均勻,按照要求分裝即得成品,所有生產加工以及產品保存過程都要求在溫度低于50°C環境下進行。
3.如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苦杏仁苷為植物提取物,純度> 90%。
4.如權利要求 3所述的防治茄子褐紋病制劑,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農藥助劑可以是丙酮,甲醇,甲苯,正辛醇中的任一種或幾`種組合物。
【文檔編號】A01P3/00GK103444715SQ201310405847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9日
【發明者】劉東鋒, 萬冬梅 申請人:南京澤朗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