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玉米收割機上的自動夾緊斜圓盤導軌推拉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解決我國大多數玉米收割機不能直接脫粒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玉米收割機上的自動夾緊斜圓盤導軌推拉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帶、支撐架、皮帶輪、斜塊架、機架、撥動架、壓縮彈簧、隔套、頂桿、固定架、斜圓盤導軌、軸承,其中皮帶和皮帶輪相接觸,轉軸通過軸承固定于支撐架上,斜圓盤導軌通過固定板固定于支撐架上,斜塊架上端頂桿與斜圓盤導軌相接觸,撥動架一端固定于轉軸上另一端有一個通孔,斜塊架上固定一隔套,斜塊架上頂桿穿過通孔并通過壓縮彈簧與頂桿上隔套相連接,機架與支撐架連接,支撐架上固定有軸承,該機構設計科學,應用于玉米收割機上能夠使玉米棒直接在玉米收割機上進行脫粒。
【專利說明】一種玉米收割機上的自動夾緊斜圓盤導軌推拉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尤其一種玉米收割機上的自動夾緊斜圓盤導軌推拉機構。【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我國乃至世界的玉米收割機都是只能將玉米棒收割后無法將玉米顆粒直接脫粒。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市場上的很多各種各樣的玉米脫粒機都無法實現在玉米收割機上進行直接脫粒。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我國大多數玉米收割機上的脫粒裝置不能直接脫粒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玉米收割機上的自動夾緊斜圓盤導軌推拉機構以方便玉米棒直接在玉米收割機上進行脫粒作業,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玉米收割機上的自動夾緊斜圓盤導軌推拉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帶、支撐架、皮帶輪、斜塊架、機架、撥動架、壓縮彈簧、隔套、頂桿、固定架、斜圓盤導軌、軸承,其中皮帶和皮帶輪相接觸,轉軸通過軸承固定于支撐架上,斜圓盤導軌通過固定板固定于支撐架上,斜塊架上端頂桿與斜圓盤導軌相接觸,撥動架一端固定于轉軸上另一端有一個通孔,斜塊架上固定一隔套,斜塊架上頂桿穿過通孔并通過壓縮彈簧與頂桿上隔套相連接,機架與支撐架連接。
[0004]上述一種玉米收割機上的自動夾緊斜圓盤導軌推拉機構其工作原理為:皮帶輪在皮帶的帶動下轉動從而帶動轉軸轉動,撥動架固定于轉軸上,上有壓縮彈簧的斜塊架固定于撥動架另一端,當轉軸轉動時斜塊架便會在斜圓盤軌道上做旋轉上下往復運動。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機構設計科學,生產性能好,生產加工工藝簡單方便,應用于玉米收割機上能夠很方便地實現玉米棒直接在玉米收割機上實現脫粒效果,大大降低了農民朋友們的勞動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中的標號為:1-皮帶,2-皮帶輪,3-支撐架,4-斜塊架,5-機架,6-撥動架,7-壓縮彈簧,8-隔套,9-頂桿,10-固定板,11-斜圓盤導軌,12-軸承,13-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09]如圖1所示一種玉米收割機上的自動夾緊斜圓盤導軌推拉機構,其特征包括:皮帶I,皮帶輪2,支撐架3,斜塊架4,機架5,撥動架6,壓縮彈簧7,隔套8,頂桿9,固定板10,斜圓盤導軌11,軸承12,轉軸13,其中皮帶I和皮帶輪2相接觸,轉軸13通過軸承12固定于支撐架3上,斜圓盤導軌11通過固定板10固定于支撐架3上,斜塊架4上端頂桿9與斜圓盤導軌11相接觸,撥動架6 —端固定于轉軸13上另一端有一個通孔,斜塊架4上固定一隔套8,斜塊架4上頂桿9穿過通孔并通過壓縮彈簧7與頂桿9上隔套8相連接,機架5與支撐架3連接,支撐架3上固定有軸承12,當本發明機構進行工作時,皮帶輪2在皮帶I的帶動下轉動從而帶動轉軸13轉動,撥動架6固定于轉軸13上,上有壓縮彈簧7的斜塊架4固定于撥動架6另一端,當轉軸13轉動帶著斜塊架4轉動到斜圓盤導軌11的最低點時,壓縮彈簧7被壓縮從而斜塊架4位置運動到最低,當轉軸13轉動帶著斜塊架4轉動到斜圓盤導軌11的最高點時,壓縮彈簧7靠彈力將斜塊架4位置提升至最高點,當轉軸13進行快速轉動時斜塊架4便會不 停做旋轉上下往復運動。
【權利要求】
1.一種玉米收割機上的自動夾緊斜圓盤導軌推拉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帶、支撐架、皮帶輪、斜塊架、機架、撥動架、壓縮彈簧、隔套、頂桿、固定架、斜圓盤導軌、軸承,其中皮帶和皮帶輪相接觸,轉軸通過軸承固定于支撐架上,斜圓盤導軌通過固定板固定于支撐架上,斜塊架上端頂桿與斜圓盤導軌相接觸,撥動架一端固定于轉軸上另一端有一個通孔,斜塊架上固定一隔套,斜塊架上頂桿穿過通孔并通過壓縮彈簧與頂桿上隔套相連接,機架與支撐架連接,支撐架上固定有軸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米收割機上的自動夾緊斜圓盤導軌推拉機構其工作原理為:皮帶輪在皮帶的帶動下轉動從而帶動轉軸轉動,撥動架固定于轉軸上,上有壓縮彈簧的斜塊架固定 于撥動架另一端,當轉軸轉動時斜塊架便會在斜圓盤軌道上做旋轉上下往復運動。
【文檔編號】A01D41/12GK103518475SQ201310443820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明者】趙松辰, 閻利民 申請人:趙松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