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魚親魚培育與促熟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胭脂魚親魚培育與促熟方法,包括:1)產后培育:根據進行完人工催產的胭脂魚親魚受傷情況注射2—3次消炎藥物并在水質清新的池塘內微流水暫養10—15天;2)親魚恢復體力后放回培育池放養:放養密度為每667m2230~280kg;3)餌料投喂:以精料投喂為主,鮮活水蚯蚓為輔;4)水質調節:溶氧含量至少為5mg.L—1,浮游植物生物量在20—30mg.L—1;5)產前培育:產前1個月餌料全部投喂水蚯蚓,按親魚體重的3~8%投喂;6)產前促熟:水流刺激采取水面和水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本發明可增加培育池塘利用率,提高胭脂魚親魚成熟率和催產率。
【專利說明】胭脂魚親魚培育與促熟方法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胭脂魚親魚培育與促熟方法。
[0002]【背景技術】:
胭胭魚(Myxocyprinus asiaticus)為我國特有名貴珍稀魚類,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研究價值,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于長江中上游江段。由于長期過度捕撈和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其自然資源受到嚴重破壞,被我國列為瀕危物種。
[0003]目前,魚類的親魚培育和促熟技術還沒有形成完備的技術體系和方案,主要還是在成魚養殖的基礎上減少放養密度、加強產前培育、采取產前水流刺激等措施進行。胭脂魚的親魚培育也是參照這種方案進行,具體如下:
1、放養密度:放養密度一般為每667m2放養100—150kg;
2、施肥:采取“施肥為主、精料為輔”的原則;
3、投喂:日投餌量一般按魚體重的I一2%投喂精料,催產前15— 20天停止投喂;
4、水質調節:培育池水質保持“肥、活、嫩、爽”原則;
5、換水沖水:臨產前每天沖水2—5小時,沖水方式為水面沖水。
[0004]由于對胭脂魚親魚培育和促熟技術缺乏深入的研究,還沒有形成完備的技術體系和方案,因此,養殖池塘的利用率低,在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親魚成熟率低、催產率低、苗種生產不穩定等情況發生。
[0005]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可增加培育池塘利用率,提高胭脂魚親魚成熟率和催產率的胭脂魚親魚培育與促熟方法。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
本發明胭脂魚親魚培育與促熟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產后培育:根據進行完人工催產的胭脂魚親魚受傷情況注射2—3次消炎藥物并在水質清新的池塘內微流水暫養10 —15天,暫養期間投喂少量新鮮鮮活餌料水蚯蚓,以利于產后親魚恢復體力;
2)待親魚恢復體力后放回培育池放養:放養密度為每667m2230~280kg為宜;
3)餌料投喂:以精料投喂為主,鮮活水蚯蚓為輔,精料中蛋白含量為精料總重量的40—45%營養全面的全價配合飼料,日投喂量按親魚體重的3—5%投喂,培育期間每月投喂1—2次水蚯蚓,按親魚體重的3~8%投喂;
4)水質調節:溶氧含量至少為5mg.L—1,浮游植物生物量在20— 30 mg.L—1 ;
5)產前培育:產前I個月館料全部改為投喂水艇蚓,按親魚體重的3~8%投喂;
6)產前促熟:人工催產前I個月降低水位至0.8~1.2m,并開始水流刺激,水流刺激采取水面和水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0007]上述的產后培育注射消炎藥物為青霉素鈉溶液,按0.5萬單位/kg注射青霉素鈉溶液。
[0008]上述的水面刺激是通過進水口進水刺激,水流量要求為0.02—0.03m3/min,水下刺激采用1.5KW潛水泵于水下攪動水流,每天水流刺激時間至少為5小時。
[0009]本發明根據胭脂魚的生物學特征和生活習性,以及胭脂魚親魚性腺發育規律,從胭脂魚的產后親魚培育、放養密度、餌料投喂、水質調節、產前培育和產前促熟等環節采取多種措施,提高了胭脂魚親魚培育池塘的利用率,胭脂魚親魚的成熟率和催產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經大量試驗,可以增加胭脂魚親魚培育池塘利用率20— 30%,胭脂魚親魚催產率從不到40%提高到80— 90%。
[0010]【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胭脂魚培育與促熟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產后培育:剛進行完人工催產的胭脂魚親魚一般體質較弱、部分親魚體表還可能因人工擠卵而受傷,應根據受傷情況注射2— 3次消炎藥物(按0.5萬單位/kg注射青霉素鈉溶液),并在水質清新的池塘內微流水暫養10 —15天。暫養期間投喂少量新鮮鮮活餌料水蚯蚓,以利于產后親魚恢復體力;暫養期間投喂少量水蚯蚓的投喂量視親魚恢復情況而定,每次投喂量不超過親魚體重的3%,吃完后才進行下一次投喂;
2、待親魚恢復體力后放回培育池放養:放養密度以每667m2250kg,既不影響胭脂魚親魚的性腺發育,又可提高池塘的利用率;
3、餌料投喂:胭脂魚親魚培育池塘不宜施肥,以精料投喂為主,鮮活水蚯蚓為輔,精料中蛋白含量為精料總重量的40— 45%營養全面的全價配合飼料,自己配制或購買商品飼料均可,日投喂量按親魚體重的4%投喂,產后培育期間每月投喂I一2次水蚯蚓,按親魚體重的5%投喂;
4、水質調節:胭脂魚親魚池水質不宜過肥,保證池水“活、爽”為原則,溶氧含量要求為5mg.L一S浮游植物生物量在20— 30 mg.L一1為宜;
5、產前培育:產前I個月館料全部改為投喂水艇蚓,按親魚體重的5%投喂;
6、產前促熟:產前促熟采取降水提溫和水流刺激相結合的方式:人工催產前I個月降低水位至Im左右,并開始水流刺激,水流刺激采取水面和水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水面刺激主要通過進水口進水刺激,水流量要求為0.02—0.03mVmin ;水下刺激采用1.5KW潛水泵或相當功率其他抽水裝置,于水下攪動水流。每天水流刺激時間為5小時。
[0011]上述各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基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胭脂魚親魚培育與促熟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產后培育:根據進行完人工催產的胭脂魚親魚受傷情況注射2—3次消炎藥物并在水質清新的池塘內微流水暫養10 —15天,暫養期間投喂少量新活餌料水蚯蚓以利于產后親魚恢復體力; 2)待親魚恢復體力后放回培育池放養:放養密度為每667m2230~280kg; 3)餌料投喂:以精料投喂為主,鮮活水蚯蚓為輔,精料中蛋白含量為精料總重量的40—45%營養全面的全價配合飼料,日投喂量按親魚體重的3—5%投喂,培育期間每月投喂1—2次水蚯蚓,按親魚體重的3~8%投喂; 4)水質調節:溶氧含量至少為5mg.L—1,浮游植物生物量在20— 30 mg.L—1 ; 5)產前培育:產前I個月館料全部為水艇蚓,按親魚體重的3~8%投喂; 6)產前促熟:人工催產前I個月降低水位至0.8~1.2m,并開始水流刺激,水流刺激采取水面和水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胭脂魚親魚培育與促熟方法,其特征在于產后培育注射消炎藥物為青霉素鈉溶液,按0.5萬單位/kg注射青霉素鈉溶液。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胭脂魚親魚培育與促熟方法,其特征在于水面刺激是通過進水口進水刺激,水流量要求為0.02—0.03m3/min,水下刺激采用1.5KW潛水泵于水下攪動水流,每天水流刺激時間至少 為5小時。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461252SQ201310449834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9日
【發明者】周波, 劉光迅, 陳先均, 陳春娜, 賴見生, 沈丹舟, 柯紅雨, 馬世榮 申請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