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螨復合乳油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殺螨乳油,其包括中藥組合物提取物、三氯殺螨醇、唑螨酯、丙溴磷、有機溶劑二甲苯和乳化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其通過采用復合的殺蟲成分以及中藥組合物提取物,提高了殺蟲除螨的效果,并且安全性好,滿足作物保護對高校安全殺蟲的需求。
【專利說明】殺螨復合乳油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殺螨復合乳油。
【背景技術】
[0002]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防治害蟲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害蟲害螨抗藥性的產生。農業上重要的害螨由于其繁殖周期短,繁殖量大,移動性小,自交程度高,特別容易產生抗性。在一些螨類為害嚴重的區域,常見的殺螨劑如三氯殺螨醇,達螨靈,單獨使用已經沒有什么效果了。阿維菌素由于大面積的應用,也已經引起了很嚴重的抗性。
[0003]對于防治農業上產生抗性的害螨,一種辦法是推出新的與現有品種無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開發成本高,開發周期長,而且永遠都比不上害蟲產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調整、不同農藥輪換等,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很難真正起到明顯的效果。
[0004]不同品種的成分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害蟲或害螨很常見的辦法。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實際應用的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復配增效很好的配方, 由于明顯提高了實際防治效果,降 低了農藥的使用量,從而大大的延緩了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是綜合防治害蟲的重要手段。
[0005]隨著化學農藥特別是高毒高殘留有機合成農藥產品的大量及不合理使用,在保護農作物穩產、高產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環境污染、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有害生物抗藥性增加等一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人們對開發使用綠色生物農藥的呼聲日愈高漲。 天然產物的加工利用現已成為生物農藥研究開發的熱點之一。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殺滿乳油,通過采用復合的殺蟲成分以及中藥組合物提取物,提高了殺蟲除螨的效果,并且安全性好,滿足作物保護對高校安全殺蟲的需求。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殺螨乳油,其包括中藥組合物提取物、三氯殺螨醇、唑螨酯、丙溴磷、有機溶劑二甲苯和乳化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
[0008]所述中藥組合物提取物是由芫花、八角楓葉、黃芩、百部、狼毒、鬧羊花和蛇床子構成的中藥組合物的乙醇提取物。
[0009]所述中藥組合物提取物中各原料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芫花30重量份~40重量份、八角楓葉10重量份~20重量份、黃岑20重量份~30重量份、百部30重量份~40重量份、狼毒20重量份~30重量份、鬧羊花35重量份~45重量份和蛇床子30重量份~40
重量份。
[0010]進一步優選,所述中藥組合物提取物中各原料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芫花35重量份、八角楓葉15重量份、黃芩25重量份、百部35重量份、狼毒25重量份、鬧羊花40重量份和蛇床子35重量份。[0011]所述中藥提取物是將上述組分溶解在乙醇溶液中,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時,提取液過濾,提取液濃縮至膏體,粉碎,干燥。
[0012]所述殺滿乳油中各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中藥組合物提取物20重量份~30重量份、三氯殺螨醇6重量份~12重量份、唑螨酯8重量份~16重量份、丙溴磷5重量份~10 重量份、有機溶劑二甲苯60重量份~70重量份和乳化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2重量份~4
重量份。
[0013]進一步優選,所述殺滿乳油中各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中藥組合物提取物25重量份、三氯殺螨醇9重量份、唑螨酯12重量份、丙溴磷8重量份、有機溶劑二甲苯65重量份和乳化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3重量份。
[0014]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殺滿乳油的制備方法:
[0015]將上述組分依次加入到混合反應釜中,攪拌均勻,即得。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7]本發明提供的殺滿乳油,通過采用復合的殺蟲成分以及中藥組合物提取物,提高了殺蟲除螨的效果,并且安全性好,滿足作物保護對高校安全殺蟲的需求。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殺螨乳油,其包括中藥組合物提取物、三氯殺螨醇、唑螨酯、丙溴磷、有機溶劑二甲苯和乳化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
[0019]所述三氯殺螨醇化學名稱為:2,2,2-三氯-1,1_雙(對氯苯基)乙醇,純品為白色固體,水中溶解度較小。為廣譜性殺螨劑,對成螨、幼若螨和卵均有效,有較好的選擇性, 不傷害天敵,對蜂類安全。具有較好的速效性和殘效期,對螨類以觸殺作用為主,可用于防治棉花、果樹、花卉等多種害螨。
[0020]所述唑螨酯,是一種全新的殺螨劑,對害螨的各個蟲態均有明顯效果,包括卵。該藥劑作用持久,是害螨綜合防治的良好藥劑,適合無公害蔬菜瓜果的生產。
[0021]所述丙溴磷,廣譜有機磷殺蟲劑,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在植物葉片有良好的滲透作用。殺螨效果好。對成螨和若螨效果顯著。同時,對其它害蟲,如蚜蟲、卷葉蛾等均效果很好。
[0022]所述中藥組合物提取物是由芫花、八角楓葉、黃芩、百部、狼毒、鬧羊花和蛇床子構成的中藥組合物的乙醇提取物。
[0023]所述中藥組合物提取物中各原料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芫花30重量份~40重量份、八角楓葉10重量份~20重量份、黃岑20重量份~30重量份、百部30重量份~40重量份、狼毒20重量份~30重量份、鬧羊花35重量份~45重量份和蛇床子30重量份~40
重量份。
[0024]進一步優選,所述中藥組合物提取物中各原料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芫花35重量份、八角楓葉15重量份、黃芩25重量份 、百部35重量份、狼毒25重量份、鬧羊花40重量份和蛇床子35重量份。
[0025]所述中藥提取物是將上述組分溶解在乙醇溶液中,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時,提取液過濾,提取液濃縮至膏體,粉碎,干燥。
[0026]所述殺滿乳油中各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中藥組合物提取物20重量份~30重量份、三氯殺螨醇6重量份~12重量份、唑螨酯8重量份~16重量份、丙溴磷5重量份~10 重量份、有機溶劑二甲苯60重量份~70重量份和乳化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2重量份~4
重量份。
[0027]進一步優選,所述殺滿乳油中各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中藥組合物提取物25重量份、三氯殺螨醇9重量份、唑螨酯12重量份、丙溴磷8重量份、有機溶劑二甲苯65重量份和乳化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3重量份。
[0028]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殺滿乳油的制備方法:
[0029]將上述組分依次加入到混合反應釜中,攪拌均勻,即得。
[0030]以下采用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0031]實施例1
[0032]將芫花350g、八角楓葉150g、黃芩250g、百部350g、狼毒250g、鬧羊花400g和蛇床子350g溶解在5kg的乙醇溶液中,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時,提取液過濾,提取液濃縮至膏體,粉碎,干燥。
[0033]實施例2 [0034]將實施例1中藥組合物提取物250g、三氯殺螨醇90g、唑螨酯120g、丙溴磷80g、有機溶劑二甲苯650g和乳化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30g依次加入到混合反應釜中,攪拌均勻,即得。
[0035]藥效
[0036]該實施例2制備的殺滿乳油應用于防治甜橙上的全爪螨,將該乳油按5000倍加水稀釋噴霧,藥后15天防治效果為98.2%。
[0037]該實施例2應用于防治草莓上的二斑葉螨,將該乳油按5000倍加水稀釋噴霧,藥后15天防治效果為96.9%。
[0038]所有上述的首要實施這一知識產權,并沒有設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實施這種新產品和/或新方法。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利用這一重要信息,上述內容修改,以實現類似的執行情況。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發明新產品屬于保留的權利。
[0039]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 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的殺螨乳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藥組合物提取物、三氯殺螨醇、唑螨酯、 丙溴磷、有機溶劑二甲苯和乳化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滿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提取物是由芫花、八角楓葉、黃芩、百部、狼毒、鬧羊花和蛇床子構成的中藥組合物的乙醇提取物。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殺滿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提取物中各原料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芫花30重量份~40重量份、八角楓葉10重量份~20重量份、黃芩20 重量份~30重量份、百部30重量份~40重量份、狼毒20重量份~30重量份、鬧羊花35 重量份~45重量份和蛇床子30重量份~40重量份。
4.如權利要求1至3所述的殺滿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提取物中各原料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芫花35重量份、八角楓葉15重量份、黃芩25重量份、百部35重量份、 狼毒25重量份、鬧羊花40重量份和蛇床子35重量份。
5.如權利要求1至4所述的殺滿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提取物是將上述組分溶解在乙醇溶液中,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時,提取液過濾,提取液濃縮至膏體,粉碎,干燥。
6.如權利要求1至5所述的殺滿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殺滿乳油中各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中藥組合物提取物20重量份~30重量份、三氯殺螨醇6重量份~12重量份、唑螨酯8重量份~16重量份、丙溴磷5重量份~10重量份、有機溶劑二甲苯60重量份~70重量份和乳化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2重量`份~4重量份。
【文檔編號】A01N57/14GK103548905SQ201310451834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7日
【發明者】楊桂望 申請人:楊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