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式植樹刨穴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包括直立的機架,所述機架的一側固定有兩根導向柱,所述兩根導向柱上滑動配合有機座,所述機座下方的所述兩根導向柱上分別套裝有彈簧,所述機座上固定有變速箱,所述變速箱的輸入軸與發動機相連,所述變速箱的輸出軸與下方的鉆孔裝置相連;所述機架的另一側分別安裝有操作手柄裝置與腳輪,所述操作手柄裝置固定在所述機座上并且與所述發動機相連。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移動方便快捷,適用于任何地質條件;本發明配備有防扭力定位裝置,可克服刨穴機鉆頭產生的扭力,使刨穴機安全可靠。
【專利說明】移動式植樹刨穴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林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移動式植樹刨穴機。
【背景技術】
[0002]多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非常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全國各地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在春秋兩季進行著大量的植樹工作,為我國的青山常綠、大地長青、防風固沙、城鎮美化、環境保護及人類的健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0003]在各行各業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在廣大山地進行植樹造林的挖坑刨穴工作中還依然采用著延續了數百年的“鎬頭”刨坑的生產方式。這種刨坑方式,不但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高、體力消耗大、刨穴質量差、生產費用驚人,而且特別是在當今社會“請人難、用工荒”的時代,使從事植樹造林的政府機構和商業公司“苦不堪言”,嚴重地影響了植樹造林工作的順利進行。
[0004]雖然發達國家和我國的部分企業生產出了機載式的挖坑機,但由于造林的山地地形復雜,土質含沙、含石各異,很難進入實地工作,因此至今未能得到廣泛利用。
[0005]市場上出現的手提式地鉆,由于不能克服復雜的土質,并且鉆孔時存在著機械所產生的巨大扭力所導致的嚴重不安全因素,因而未被普及與應用,雖屬機械但生產效率與質量并不盡人意。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移動式植樹刨穴機,該刨穴機移動方便,可用于各種地形。
[0007]按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包括直立的機架,所述機架的一側固定有兩根導向柱,所述兩根導向柱上滑動配合有機座,所述機座下方的所述兩根導向柱上分別套裝有彈簧,所述機座上固定有變速箱,所述變速箱的輸入軸與發動機相連,所述變速箱的輸出軸與下方的鉆孔裝置相連;所述機架的另一側分別安裝有操作手柄裝置與腳輪,所述操作手柄裝置固定在所述機座上并且與所述發動機相連。
[0008]所述機架安裝有所述腳輪的一側還安裝有可折疊的立腿,所述立腿位于上方,所述腳輪位于下方。
[0009]所述機架上設置有防扭力定位裝置,所述防扭力定位裝置包括后定位錐與前定位錐,所述后定位錐固定在所述機架的下端,所述前定位錐固定在定位架的下端,所述定位架安裝在所述機架安裝有所述鉆孔裝置的一側。
[0010]所述機架的頂部設置有牽引手把。
[0011]所述機架的下部固定有防護網。
[0012]所述鉆孔裝置采用出土鉆頭結構,其包括螺旋桿,所述螺旋桿的上端設置有連接頭,其下端固定有向下方延伸的出土鉆頭,所述螺旋桿上對稱固定有雙頭螺旋,每個所述螺旋的下端固定有出土刀座,所述出土刀座上連接有出土刀片。[0013]所述出土刀片由螺栓連接件固定在所述出土刀座上。
[0014]所述鉆孔裝置采用碎土鉆頭結構,其包括刀桿,所述刀桿的上端設置有碎土連接頭,其下端連接有刀頭組合;所述刀頭組合包括碎土刀座,所述碎土刀座的下方固定有向下方延伸的碎土鉆頭,所述碎土刀座的側壁上均布有三片徑向延伸的碎土刀片。
[0015]所述操作手柄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機座上的連接管,所述連接管上安裝有操作開關;所述操作開關與所述發動機相連,并且控制所述發動機。
[0016]所述連接管的下端鉸接有腳踏板,所述腳踏板與所述連接管之間安裝有扭簧。
[0017]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移動方便快捷,適用于任何地質條件;本發明配備有防扭力定位裝置,可克服刨穴機鉆頭產生的扭力,使刨穴機安全可靠;本發明配備有防護 網,可將位于機架兩側的鉆頭和操作者完全隔離開來,起到了有效的防護和保護作用;并且由于設置了防護網,機器可以怠速移動,大大地節省了輔助時間,提高了刨穴機的工作效率;本發明配備有兩種鉆頭結構,擴大了使用范圍;操作手柄裝置下方配備有腳踏板,可起輔助加力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的左視圖。
[0020]圖3為本發明中的防扭力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圖3的左視圖。
[0022]圖5為本發明中的操作手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圖5的左視圖。
[0024]圖7為本發明中的出土鉆頭結構的示意圖。
[0025]圖8為圖7中的A-A剖視放大圖。
[0026]圖9為本發明中的碎土鉆頭結構的示意圖。
[0027]圖10為圖9的B-B剖視圖。
[0028]圖11為圖9中的刀頭組合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0029]圖12為圖1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0031]圖1~圖12中,包括前定位錐1、鉆孔裝置2、變速箱3、發動機4、導向柱5、機架
6、牽引手把7、機座8、操作手柄裝置9、立腿10、彈簧11、腳輪12、后定位錐13、前定位錐擋板14、定位架15、加強管16、上固定環17、豎梁18、立腿夾板19、腳輪架20、下固定環21、后定位錐擋板22、橫管23、防護網24、防護網開槽25、橫梁26、操作開關27、連接管28、固定耳29、銷30、扭簧31、腳踏板32、出土鉆頭33、出土刀片34、出土刀座35、螺釘36、墊圈37、螺母38、堵頭39、螺旋40、螺旋桿41、出土連接頭42、碎土鉆頭43、碎土刀片44、碎土刀座45、方軸伸46、下銷軸47、堵頭48、刀桿49、上銷軸50、碎土連接頭51、方孔52及定位架套管53等。
[0032]如圖1、圖2所不,本發明是一種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包括工作時處于直立位置的機架6。機架6的頂部固定有牽引手把7,牽引手把7在刨穴機移動時方便人手把持。機架6的下部固定有起防護作用的防護網24。
[0033]機架6的一側(圖1中為左側)固定有兩根導向柱5,兩根導向柱5上滑動配合有機座8,機座8下方的兩根導向柱5上分別套裝有彈簧11,彈簧11起復位作用。
[0034]機架6的另一側(圖1中為右側)分別安裝有操作手柄裝置9與腳輪12,操作手柄裝置9固定在機座8上并且與發動機4相連。該側機架6上還安裝有可折疊的立腿10,立腿10位于上方,腳輪12位于下方。立腿10與腳輪12分別設置有兩只。立腿在刨穴機移動時,起臨時支撐作用。
[0035]機座8上固定有變速箱3,變速箱3的輸入軸與發動機4相連,變速箱3的輸出軸與下方的鉆孔裝置2相連。
[0036]機架6上設置有防扭力定位裝置,防扭力定位裝置包括后定位錐13與前定位錐I。
[0037]如圖3、圖4所示,后定位錐13固定在機架6的下端,前定位錐I固定在定位架15的下端,定位架15安裝在機架6安裝有鉆孔裝置2的一側。
[0038]機架6為矩形框架, 包括兩根橫梁26與兩根豎梁18。兩根豎梁18上分別固定有一根定位架套管53,每根定位架套管53與對應的豎梁18之間設置有加強管16,加強管16、定位架套管53與豎梁18之間形成三角形結構,穩定牢固。兩根豎梁18的下端分別固定有一個后定位錐13。后定位錐13與機架6之間固定有后定位錐擋板22。機架6底部的兩側固定有頂部腳輪架20,腳輪架20用來安裝刨穴機的腳輪12。設置腳輪12的目的是便于移動刨穴機。
[0039]機架6的兩根豎梁18之間的下部固定有防護網24,防護網24由不銹鋼材料制成。防護網24可將位于機架6兩側的鉆頭和操作者完全隔離開來,起到了有效的防護和保護作用。由于設置了防護網24,工作中機器可以怠速移動,這樣就大大地節省了刨每個坑啟動一次的程序和時間,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40]防護網24的橫向中間開有頂部開口的防護網開槽25,便于位于刨穴機機架6 —側的操作手柄裝置9通過該防護網開槽25與另一側的發動機機座8相連。
[0041]機架6的一側(圖3中為左側)固定有定位架15。定位架15包括兩根L形桿,兩根L形桿的一端分別套接在兩根定位架套管53內,并且由螺栓固定;兩根L形桿的另一端豎直向下,并且其下端分別固定有一個前定位錐I。通過調整L形桿在定位架套管53內的位置可以調整前定位錐I與后定位錐13之間的距離,運輸時將兩根L形桿收起,可以減少機架6所占體積,降低運輸成本。前定位錐I與定位架15之間固定有前定位錐擋板14。前定位錐擋板14的下表面與后定位錐擋板22的下表面最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42]兩個前定位錐I與兩個后定位錐13分別位于刨穴機鉆頭周圍的四個角上。當刨穴機工作時,將這四個定位錐插入到地面中,使刨穴機定位,可克服刨穴機鉆頭產生的扭力,使刨穴機安全可靠;前定位錐擋板14與后定位錐擋板22的作用是控制四個定位錐插入地面的深度,并且增大刨穴機的支撐面積。
[0043]兩根L形桿之間通過橫管23相連,橫管23的作用是增加定位架15的剛度與強度。
[0044]機架6的該側還固定有兩個上固定環17以及兩個相對應的下固定環21,上固定環17與下固定環21用來安裝刨穴機的導向柱5。
[0045]機架6的另一側固定有立腿夾板19,用來安裝刨穴機的立腿10。[0046]如圖5、圖6所示,操作手柄裝置9包括連接管28,連接管28上設置有固定耳29,通過固定耳29將操作手柄裝置9固定在機座8上。連接管28上安裝有操作開關27 ;操作開關27與發動機4相連,并且控制發動機4。
[0047]連接管28的下端通過銷30鉸接有腳踏板32,腳踏板32與連接管28之間安裝有扭簧31。刨穴機工作時,如果土質堅硬、沙石較多,鉆頭下挖困難時,操作者可利用腳踏板32輔助加力。
[0048]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中的鉆孔裝置2可采用出土鉆頭結構,也可采用出土鉆頭結構。
[0049]如圖7、圖8所示,出土鉆頭結構包括螺旋桿41。螺旋桿41采用鋼管制成,其上下兩端分別焊接有堵頭39。
[0050]螺旋桿41的上端設置有連接頭42,其下端固定有向下方延伸的出土鉆頭33,連接頭42與出土鉆頭33分別焊接在堵頭39上。連接頭42用于將鉆孔裝置2連接到變速箱3上。
[0051]螺旋桿41上對稱固定有雙頭螺旋40,螺旋40的直徑可分為Φ 200、Φ 250、Φ 300、Φ400及Φ500等各種規格,可隨意更換。每個螺旋40的下端固定有出土刀座35,出土刀座35上連接有出土刀片34。出土刀片34采用高速合金鋼材料經特殊加工處理,可鉆削砂石類泥土,并經久耐用。出土刀片34與出土鉆頭33之間的夾角為85°,如圖8所示,出土刀片34與其前進方向之間的夾角為15°。
[0052]出土刀片 34由螺栓連接件螺釘36、墊圈37及螺母38固定在出土刀座35上。出土刀片34最好通過三套螺栓連接件與出土刀座35相連。
[0053]如圖8所示,出土刀座35上還設置有定位出土刀片34的臺階。
[0054]出土鉆頭結構采用雙頭螺旋出土方式,雙頭螺旋40的優點是使鉆頭圓周保持平衡,在轉速較高時不會因個別點偏重而產生振動和偏心效應,并且刀刃切入泥土和外旋泥土時更加平穩,效率更高;兩片出土刀片34采用可拆卸式結構,一旦刀片受損可拆卸修復或更換;出土刀片34采取三點定位,刀尖三點定位作畫圓運動,有利于刀的快速定位與切入。
[0055]如圖9、圖10所示,碎土鉆頭結構包括刀桿49。刀桿49采用鋼管制成,其上下兩端分別焊接有堵頭48。
[0056]刀桿49的上端設置有碎土連接頭51,碎土連接頭51焊接在刀桿49上端的堵頭48上。碎土連接頭51上開有銷孔,通過上銷軸50將鉆孔裝置2連接到變速箱3上。
[0057]刀桿49下端的堵頭48的下方焊接有方軸伸46,方軸伸46上通過下銷軸47連接有刀頭組合。刀頭組合的直徑可分為Φ200、Φ250、Φ300、Φ400及Φ500等各種規格,可
隨意更換。
[0058]刀頭組合包括碎土刀座45,碎土刀座45的下方固定有向下方延伸的碎土鉆頭43。碎土刀座45的上方開有與方軸伸46相配合的方孔52,碎土刀座45通過方孔52套在方軸伸46上,并由下銷軸47連接。
[0059]如圖11、圖12所示,碎土刀座45的側壁上均布有三片徑向延伸的碎土刀片44,形成三片固定組合式刀頭。碎土刀片44采用高速合金鋼材料經特殊加工處理,可鉆銷砂石類泥土,并經久耐用。[0060]如圖12所示,碎土刀片44與碎土鉆頭43之間的夾角為82°,碎土刀片44與其前進方向之間的夾角為10°。
[0061]碎土鉆頭結構采用三片固定刀片組合式刀頭,可實現不出坑碎土功能,既能搗碎土石又能保持穴型完好;刀頭組合采用可拆卸式結構,一旦刀片受損可拆卸修復或更換,降低了使用成本。
[0062]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發動機4 (轉速3000轉以上時)通過離合器帶動變速箱3,經減速后與鉆孔裝置2相連接,使鉆孔裝置2進行順時針旋轉從而使固定在鉆孔裝置2下端的刀片實現切割。
[0063]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本發明限定I人操作,在工作時只要將牽引手把7推起,使機身直立,此時鉆孔裝置2中的定位鉆頭就會對準要挖的穴坑中心,鉆孔裝置2四角的防扭力定位錐錐頭就會 自然插入泥土中。如果是挖第一個坑就要按規程啟動機器,其余坑除挖穴時右手握操作手柄裝置9加油外,機器可處于“怠速”著火狀態向下一個坑移動。挖穴時左手扶機器牽引手把7,右手握操作手柄裝置9中的操作把、食指勾油門扳把適當加油,隨著鉆頭的入土,右手輕輕下壓鉆頭、鉆頭鉆至30cm距離即可,一般土質每個穴需要5秒鐘左右即可完成,該穴深度到位后在導向柱5雙彈簧11的作用下,鉆頭會自動上升到限定位置,此時本穴操作完成,移動機器進入下一個循環。操作者放開油門,左手拉動牽引手把7使機身傾斜移動到下一個位置。如果土質堅硬,沙石較多,鉆頭下挖困難時,操作者可利用操作手柄裝置9操作把下方的腳踏板32輔助加力。
[0064]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整機重量在20kg左右,可適用于任何地質條件。本發明配備了腳輪12,移動與行走方便快捷,只要“人”靠雙腳、雙手能上去的自然山坡,攜帶本機上去并不是難事。
[0065]本發明效率高、成本低。在植樹刨穴中,在中性山地土質條件下平均每小時挖出直徑30cm、深度30cm的植樹穴273個,油耗1.6升,如果每升油按8元計,平均每個穴燃油費用0.047元,人工費每日按300元計,每小時為37.50元,平均每個穴0.137元,每穴費用合計:0.18元,事實證明使用本機植樹刨穴費用最低;所挖穴坑經林業部門的技術人員驗證完全合格,與傳統人力刨穴相比較提高效率20余倍,與普通地鉆相比較提高效率15倍左右;如果在園林苗圃中刨穴工作效率會更高。
[0066]本發明安全可靠。本發明配備有防扭力定位裝置和防護網24:防扭力定位裝置可避免鉆坑時“扭力傷人”的現象;防護網24可防止機器在怠速時移動出現危險。
[0067]本發明適用范圍廣:主要用于山地植樹造林刨穴,還可用于在土地挖坑、冰面打洞等項目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其特征是:包括直立的機架(6),所述機架(6)的一側固定有兩根導向柱(5),所述兩根導向柱(5)上滑動配合有機座(8),所述機座(8)下方的所述兩根導向柱(5 )上分別套裝有彈簧(11),所述機座(8 )上固定有變速箱(3 ),所述變速箱(3 )的輸入軸與發動機(4)相連,所述變速箱(3)的輸出軸與下方的鉆孔裝置(2)相連;所述機架(6)的另一側分別安裝有操作手柄裝置(9)與腳輪(12),所述操作手柄裝置(9)固定在所述機座(8)上并且與所述發動機(4)相連。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其特征是:所述機架(6)安裝有所述腳輪(12)的一側還安裝有可折疊的立腿(10),所述立腿(10)位于上方,所述腳輪(12)位于下方。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其特征是:所述機架(6)上設置有防扭力定位裝置,所述防扭力定位裝置包括后定位錐(13)與前定位錐(1),所述后定位錐(13)固定在所述機架(6)的下端,所述前定位錐(I)固定在定位架(15)的下端,所述定位架(15)安裝在所述機架(6)安裝有所述鉆孔裝置(2)的一側。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其特征是:所述機架(6)的頂部設置有牽引手把(7)。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其特征是:所述機架(6)的下部固定有防護網(24)。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其特征是:所述鉆孔裝置(2)采用出土鉆頭結構,其包括螺旋桿(41),所述螺旋桿(41)的上端設置有連接頭(42),其下端固定有向下方延伸的出土鉆頭(33),所述螺旋桿(41)上對稱固定有雙頭螺旋(40),每個所述螺旋(40)的下端固定有出土刀座(35),所述出土刀座(35)上連接有出土刀片(34)。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其特征是:所述出土刀片(34)由螺栓連接件固定在所述出土刀座(35)上。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其特征是:所述鉆孔裝置(2)采用碎土鉆頭結構,其包括刀桿(49),所述刀桿(49)的上端設置有碎土連接頭(51),其下端連接有刀頭組合;所述刀頭組合包括碎土刀座(45),所述碎土刀座(45)的下方固定有向下方延伸的碎土鉆頭(43),所述碎土刀座(45)的側壁上均布有三片徑向延伸的碎土刀片(44)。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手柄裝置(9)包括固定在所述機座(8)上的連接管(28),所述連接管(28)上安裝有操作開關(27);所述操作開關(27)與所述發動機(4)相連,并且控制所述發動機(4)。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移動式植樹刨穴機,其特征是:所述連接管(28)的下端鉸接有腳踏板(32 ),所述腳踏板(32 )與所述連接管(28 )之間安裝有扭簧(31)。
【文檔編號】A01C5/04GK103749037SQ201310492541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8日
【發明者】姜春林, 陳立民 申請人:江蘇巧力林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