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果樹與中藥材套種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果樹與中藥材套種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果樹樹苗以行距2至2.5米,株距1至1.2米栽植,同時在果樹樹苗間距間栽種菊花、知母與牛膝;在果樹種植2-3年后,將果樹樹苗間距中栽種的中藥材品種改為板藍根、金銀花與地黃;在果樹種植5年后,將果樹樹苗間距中栽種的中藥材品種改為三七、人參和靈芝。本發明通過采用多種方式改善中藥材與果樹套種的問題,通過在果樹不同生長期選取不同品種中藥材,在果樹不同生長期選取不同的施肥方式與肥料選取,同時對中藥材種子特殊處理使得果樹和中藥材能達到雙豐收的效果,可以增加果農收入。
【專利說明】一種果樹與中藥材套種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果樹與中藥材套種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由于沿海山地的環境和土壤具有空氣濕度大、土壤水分充足、光照強度高的優點,因此沿海山地的農民通常在山地和平地上種滿各類果樹,例如橘子樹、柚子樹等。
[0003]而由于果樹的成長期一般為5年以上,在這5年成長期內,若將果園荒置,則未免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同時也不利于提高果農的收入水平。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能合理利用果樹的成長期,提高果農收入,將果樹與中藥材套種的方法。
[0005]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出一種果樹與中藥材套種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將果樹樹苗以行距2至2.5米,株距I至1.2米栽植,同時在果樹樹苗間距間栽種菊花、知母與牛膝;
[0007]在果樹種植2-3年后,將果樹樹苗間距中栽種的中藥材品種改為板藍根、金銀花與地黃;
·[0008]在果樹種植5年后,將果樹樹苗間距中栽種的中藥材品種改為三七、人參和靈芝。
[0009]本發明合理選擇果樹不同成長期時栽種的中藥藥材品種,根據果樹不同成長期時的光照強度、透光率而選擇不同的中藥材品種。例如在果樹剛種植時,由于土地還較肥沃、光照度好,因此選擇淺根性的菊花、知母和牛膝栽種。當果樹種植超過2-3年后,果樹形成樹冠,具有一定的蔭蔽度,因此需要選擇較喜陽的品種,當果樹種植超過5年后,果樹行距內已形成較隱蔽的環境,此時則需要選擇耐陰性較好的中草藥品種。
[0010]進一步地,在果樹樹苗種植3年內,采用如下施肥方法:以果樹為圓心,在果樹周圍挖掘半徑為0.5米的施肥溝,在施肥溝內填埋磷酸鈣I千克、氯化鉀0.5-1.5千克、鋅微肥0.02-0.07千克、鐵微肥0.1-0.15千克、硼微肥0.004-0.008千克;所述施肥溝溝寬12-20厘米;填埋肥料后,施肥溝土壤較果樹樹苗種植平面高3-5厘米。
[0011]果樹樹苗種植前3年采用埋填的施肥方法能提高果樹和中藥材的吸收能力。本發明中,不僅施有常規的磷酸鈣和氯化鉀,還施有多種微肥,通過合理選取和調整微肥的施加量使得中藥材和果樹都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和生長態勢。將施肥溝的土壤高于果樹樹苗種植平面使得,果樹形成四周形成一個近似封閉的區域,使得常見的小害蟲不能爬過施肥溝,同時也能有效的保持水土。
[0012]進一步地,在果樹樹苗種植5年后,采用如下施肥方法:將質量分數為2%_7%的尿素、0.3%-0.4%的硼砂、3%-5%的銨態氮、0.02%-0.05%的稀土元素、1%_1.5%的硫酸鋅、
0.2%-0.7%的硫酸亞鐵混合后制成噴射溶液,而后在噴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劑使得噴射溶液的表面張力達到35-40mN/m ;每隔5_10天對果樹和中藥材噴射一次。
[0013]果樹種植5年后,土壤肥沃度降低,通過采用液態噴射的方式使得肥料直接被果樹和中藥材吸收。本發明配取的肥料不僅適合于果樹也適合于中藥材,不需要針對果樹和中藥材分別調配噴射液,因此本發明的噴射液非常適合果樹和中藥材套種的時候使用。另外,由于現有的銨態氮與硼砂可能會發生反應使得果樹和中藥材表面的葉片形成蠟層從而影響肥料的吸收,本發明為解決該問題還在噴射液內加入表面活性劑降低噴射溶液表面張力從而提高葉片對噴射液的吸收效果。而表面張力的張力值也不能隨意確定,是根據果樹成長期的葉片表面積、中草藥的葉片表面積以及溶液的量綜合確定一個最佳的表面張力值,使得溶液既能較好的附著于葉片上被吸收,又不會造成噴射液浪費。
[0014]進一步地,在中藥材栽種前,對中藥材種子進行如下處理:
[0015]以50%多菌靈浸泡10分鐘后將種子與沙按照1:(5-7)的質量百分比混合均勻;
[0016]將種子與沙的混合物在23至25°C保持10天而后在5至10°C下保持30天。
[0017]將種子與沙混合在不同溫度下保藏,使得種子的休眠期逐漸解凍,提高種子的發芽效率。
[0018]進一步地,在果樹樹苗種植5年后,在果樹樹根往上30-40厘米的樹干表面涂覆涂覆液,涂覆液的配方如下:生石灰5-8千克、食鹽0.5-3千克、豆漿1-2千克,草甘膦異丙胺鹽0.3-0.4千克,二甲四氯鈉0.2-0.3千克,水20-30千克。
[0019]果樹種植滿5年也即果樹成熟后,各種蚊蟲變多,且由于中藥材藥性的發揮使得果園內的蚊蟲種類不同于一般的果園,本發明中,在果樹樹干上涂覆涂覆液,該涂覆液能有效地與中藥材揮發的藥性共同作用,最大程度的驅趕蚊蟲且同時不影響中藥材的藥性與產量。
[0020]本發明通過采用多種方式改善中藥材與果樹套種的問題,通過在果樹不同生長期選取不同品種中藥材,在果樹不同生長期選取不同的施肥方式與肥料選取,同時對中藥材種子特殊處理使得果樹和中藥材能達到雙豐收的效果,可以增加果農收入。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2]實施例1
[0023]將果樹樹苗以行距2米,株距I米栽植,同時在果樹樹苗間距間栽種菊花、知母與牛膝;
[0024]在果樹種植2-3年后,將果樹樹苗間距中栽種的中藥材品種改為板藍根、金銀花與地黃;
[0025]在果樹樹苗種植3年內,采用如下施肥方法:以果樹為圓心,在果樹周圍挖掘半徑為0.5米的施肥溝,在施肥溝內填埋磷酸鈣I千克、氯化鉀I千克、鋅微肥0.05千克、鐵微肥0.1千克、硼微肥0.004千克;所述施肥溝溝寬12厘米;填埋肥料后,施肥溝土壤較果樹樹苗種植平面高3厘米。
[0026]在果樹種植5年后,將果樹樹苗間距中栽種的中藥材品種改為三七、人參和靈芝。
[0027]在果樹樹苗種植5年后,采用如下施肥方法:將質量分數為2%的尿素、0.3%的硼砂、3%的銨態氮、0.02%的稀土元素、1%的硫酸鋅、0.2%的硫酸亞鐵混合后制成噴射溶液,而后在噴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劑使得噴射溶液的表面張力達到35-40mN/m ;每隔8天對果樹和中藥材噴射一次。
[0028]在果樹樹苗種植5年后,在果樹樹根往上30-40厘米的樹干表面涂覆涂覆液,涂覆液的配方如下:生石灰5千克、食鹽0.5千克、豆衆I千克,草甘膦異丙胺鹽0.3千克,二甲四氯鈉0.2千克,水20千克。
[0029]實施例2
[0030]將果樹樹苗以行距2.5米,株距1.2米栽植,同時在果樹樹苗間距間栽種菊花、知母與牛膝;
[0031]在果樹種植2-3年后,將果樹樹苗間距中栽種的中藥材品種改為板藍根、金銀花與地黃;
[0032]在中藥材栽種前,對中藥材種子進行如下處理:
[0033]以50%多菌靈浸泡10分鐘后將種子與沙按照1:(5-7)的質量百分比混合均勻;
[0034]將種子與沙的混合物在23至25°C保持10天而后在5至10°C下保持30天。
[0035]在果樹樹苗種植3年內,采用如下施肥方法:以果樹為圓心,在果樹周圍挖掘半徑為0.5米的施肥溝,在施肥溝內填埋磷酸鈣I千克、氯化鉀0.5千克、鋅微肥0.02千克、鐵微肥0.15千克、硼微肥0.008千克;所述施肥溝溝寬18厘米;填埋肥料后,施肥溝土壤較果樹樹苗種植平面高5厘米。
[0036]在果樹種植5年后,將果樹樹苗間距中栽種的中藥材品種改為三七、人參和靈芝。
[0037]在果樹樹苗種植5年后,采用如下施肥方法:將質量分數為6%的尿素、0.4%的硼砂、4%的銨態氮、0.04%的稀土元素、1%的硫酸鋅、0.5%的硫酸亞鐵混合后制成噴射溶液,而后在噴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劑使得噴射溶液的表面張力達到35-40mN/m ;每隔10天對果樹和中藥材噴射一次。
[0038]在果樹樹苗種植5年后,在果樹樹根往上35厘米的樹干表面涂覆涂覆液,涂覆液的配方如下:生石灰8千克、食鹽2.5千克、豆衆1.5千克,草甘膦異丙胺鹽0.4千克,二甲四氯鈉0.3千克,水25千克。
[0039]采用本發明的果樹和中藥材套種方法后,使得果樹和中藥材雙豐收,極大提高果農收入,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004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果樹與中藥材套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果樹樹苗以行距2至2.5米,株距I至1.2米栽植,同時在果樹樹苗間距間栽種菊花、知母與牛膝; 在果樹種植2-3年后,將果樹樹苗間距中栽種的中藥材品種改為板藍根、金銀花與地黃; 在果樹種植5年后,將果樹樹苗間距中栽種的中藥材品種改為三七、人參和靈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樹與中藥材套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果樹樹苗種植3年內,采用如下施肥方法:以果樹為圓心,在果樹周圍挖掘半徑為0.5米的施肥溝,在施肥溝內填埋磷酸鈣I千克、氯化鉀0.5-1.5千克、鋅微肥0.02-0.07千克、鐵微肥0.1-0.15千克、硼微肥0.004-0.008千克;所述施肥溝溝寬12-20厘米;填埋肥料 后,施肥溝土壤較果樹樹苗種植平面高3-5厘米。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果樹與中藥材套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果樹樹苗種植5年后,采用如下施肥方法:將質量分數為2%-7%的尿素、0.3%-0.4%的硼砂、3%-5%的銨態氮、0.02%-0.05%的稀土元素、1%_1.5%的硫酸鋅、0.2%-0.7%的硫酸亞鐵混合后制成噴射溶液,而后在噴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劑使得噴射溶液的表面張力達到35-40mN/m ;每隔5_10天對果樹和中藥材噴射一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樹與中藥材套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藥材栽種前,對中藥材種子進行如下處理: 以50%多菌靈浸泡10分鐘后將種子與沙按照1:(5-7)的質量百分比混合均勻; 將種子與沙的混合物在23至25°C保持10天而后在5至10°C下保持30天。 將種子與沙混合在不同溫度下保藏,使得種子的休眠期逐漸解凍,提高種子的發芽效率。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果樹與中藥材套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果樹樹苗種植5年后,在果樹樹根往上30-40厘米的樹干表面涂覆涂覆液,涂覆液的配方如下:生石灰5-8千克、食鹽0.5-3千克、豆漿1-2千克,草甘膦異丙胺鹽0.3-0.4千克,二甲四氯鈉0.2-0.3千克,水20-30千克。
【文檔編號】A01C1/00GK103583204SQ201310508890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明者】張小友 申請人:張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