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大樹移植的過程包括不平衡土球起挖、植栽樹坑底層排水處理、大樹補液、植栽后養護等步驟。每一步驟都有相應方法措施進行保障;本發明特別適合30厘米以上胸徑大樹,尤其是在移植環境狹小,運輸通道不暢,需要縮小土球尺寸的樹木移植,提高大樹移植成活率,保護有限的大樹資源。
【專利說明】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園林植物移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背景技術】:
[0002]目前因城市擴建、道路改建,大樹移植越來越普遍的應用于各種園林景觀和城市綠化建設當中,但大樹的移植存在著成活的風險,尤特大樹木移植,由于原有生長環境狹小、移植運輸通道不暢等多種原因,往往不允許按規定要求起挖土球,而要縮小土球規格起挖,以適應于吊運需要,否則就難以吊運,反之,土球小了就會切斷分布于較外側范圍的須根等吸收根系,導致移植后的樹木,吸收水分困難而死亡現象,大樹的移植存在著成活的風險,由于移植方法或移植技術不完善,經常導致大樹或果樹在移植過程中發生死亡現象,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和資源的浪費、毀滅。
【發明內容】
: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提高特大型樹木的移植成活率。
[0004]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0006]A、不平衡土球移植起挖:根據大樹根系分布情況,對大樹進行挖掘,并將一定規格的土球按距樹干一邊大另一邊小的方法進行挖掘,直徑30厘米以上的特大樹木起挖,可提前一年或半年在樹干四周斷根位置`對大樹進行斷根,只切斷四周側根和須根,保留下面根系或主根不斷,根系切斷后施肥覆土,誘導發生須根,正式移植開挖土球移動前,同樣只切斷大樹根部四周的虛根和側根,但須將土球表面采取五星法用草繩包扎緊實,待正式移植吊運前1-2小時,才將大樹主根切斷,并對大樹進行吊運;
[0007]B、栽植樹坑底層自然排水處理:植栽前挖掘植栽大樹的樹坑,并在樹坑底部中心點處向地勢較低一側開挖一條深30-50厘米,寬20-40厘米的排水溝一條,在該排水溝內放置碎石等填充材料至溝上層表面位置,排水溝上表面用塑料編織袋覆蓋,塑料編織袋上面覆蓋常規泥土;
[0008]C、移植和大樹補液:植栽完畢后立即米取枝干輸液給大樹進行輸水補液;
[0009]D、植栽后養護:大樹移植完成后,立即在樹盤上覆蓋稻草或鋸末。
[0010]所述的土球按距樹干一邊大另一邊小挖掘的大小比例為5:4。
[0011]所述的斷根位置是以樹干為圓心向外延伸一定距離的圓的圓弧處,該圓的直徑為樹干直徑的5-6倍。
[0012]所述的排水溝深40厘米、寬30厘米為優選。
[0013]所述的多層保護是春夏季采用內層草繩纏繞、外層土工布包裹雙層保護;秋冬季采用內層草繩纏繞、中間層土工布包裹、外層薄膜纏繞三層保護。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本發明特別適合30厘米以上胸徑大樹,尤其是在移植環境狹小,運輸通道不暢,需要縮小土球尺寸的樹木移植,提高大樹移植成活率,保護有限的大樹資源。【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一
[0016]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0017]A、不平衡土球移植起挖:根據大樹根系分布情況,對大樹進行挖掘,并將一定規格的土球按距樹干一邊大另一邊小的方法進行挖掘,這樣就能使土球較大的一側起挖到更多的吸收根系,直徑30厘米以上的特大樹木起挖,可提前一年或半年在樹干四周斷根位置對大樹進行斷根,只切斷四周側根和須根,保留下面根系或主根不斷,根系切斷后施肥覆土,誘導發生須根,正式移植開挖土球移動前,同樣只切斷大樹根部四周的虛根和側根,但須將土球表面采取五星法用草繩包扎緊實,待正式移植吊運前1-2小時,才將大樹主根切斷,并對大樹進行吊運;
[0018]B、植載樹坑底層自然排水處理:植栽時挖掘植栽大樹的樹坑,并在樹坑底部中心點處向地勢較低一側開挖一條深30-50厘米,寬20-40厘米的排水溝一條,并在該排水溝內放置碎石等填充材料至溝上層表面位置,排水溝上表面用塑料編織袋覆蓋,塑料編織袋一側覆蓋常規泥土;
[0019]C、移植和大樹補液:植栽完畢后立即米取枝干輸液給大樹進行輸水補液; [0020]D、植載后養護:大樹移植完成后,立即在樹盤上覆蓋稻草或鋸末,并對樹干進行多層保護,春夏季采用內層草繩纏繞、外層土工布包裹雙層保護,秋冬季采用內層草繩纏繞、中間層土工布包裹、外層薄膜纏繞三層保護。
[0021]實施例二
[0022]移植胸徑為20厘米的香樟大樹,根據香樟樹根系分布情況,挖掘1.8m大小的土球,土球一邊為lm,另一邊為0.Sm,土球移動前,切斷香樟樹根部四周的虛根和側根,便于土球的整理和纏繞草繩等包扎、固定處理,移植前I小時切斷香樟樹主根,主根切斷后,將土球表面采取五星法用草繩包扎緊實,并對大樹進行吊運;挖掘植載樹坑時,樹坑底部中心點處向地勢較低一側開挖一條深40厘米,寬30厘米的排水溝一條,并在該排水溝內放置碎石等填充材料至溝上層表面位置,排水溝上表面用塑料編織袋覆蓋,塑料編織袋一側覆蓋常規泥土,將香樟樹植載在樹坑中,植載完畢后立即米取枝干輸液給香樟樹進行輸水補液,并在樹盤上覆蓋稻草,并對樹干進行多層保護,春夏季采用內層草繩纏繞、外層土工布包裹雙層保護,秋冬季采用內層草繩纏繞、中間層土工布包裹、外層薄膜纏繞三層保護。
【權利要求】
1.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A、不平衡土球移植起挖:根據大樹根系分布情況,對大樹進行挖掘,并將一定規格的土球按距樹干一邊大另一邊小的方法進行挖掘,直徑30厘米以上的特大樹木起挖,可提前一年或半年在樹干四周斷根位置對大樹進行斷根,只切斷四周側根和須根,保留下面根系或主根不斷,根系切斷后施肥覆土,誘導發生須根,正式移植開挖土球移動前,同樣只切斷大樹根部四周的虛根和側根,但須將土球表面采取五星法用草繩包扎緊實,待正式移植吊運前1-2小時,才將大樹主根切斷,并對大樹進行吊運; B、栽植樹坑底層自然排水處理:植栽前挖掘植栽大樹的樹坑,并在樹坑底部中心點處向地勢較低一側開挖一條深30-50厘米,寬20-40厘米的排水溝一條,在該排水溝內放置碎石等填充材料至溝上層表面位置,排水溝上表面用塑料編織袋覆蓋,塑料編織袋上面覆蓋常規泥土 ; C、移植和大樹補液:植栽完畢后立即米取枝干輸液給大樹進行輸水補液; D、植栽后養護:大樹移植完成后,立即在樹盤上覆蓋稻草或鋸末,并對樹干進行多層保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球按距樹干一邊大另一邊小挖掘的大小比例為5: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斷根位置是以樹干為圓心向外延伸一定距離的圓的圓弧處,該圓的直徑為樹干直徑的5-6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溝深40厘米、寬30厘米為優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樹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層保護是春夏季采用內層草繩纏繞、外層土工布包裹雙層保護;秋冬季采用內層草繩纏繞、中間層土工布包裹、外層薄膜纏繞三層保護。
【文檔編號】A01G23/04GK103636456SQ201310533671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日
【發明者】柳士勇, 丁懷仁, 宣繼根, 羅來俊, 朱必勝, 周夏 申請人:安徽奧林園藝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