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的步驟有:土壤消毒;搭建防蟲網棚架;用防蟲網將防蟲網棚架整體覆蓋起來形成一防蟲網室;將樹莓苗從苗圃移栽到建好的防蟲網室內定植;在防蟲網室內設置支柱,支柱之間拉兩道或三道鐵絲并將鐵絲在支柱上固定;分期對樹莓苗進行修剪;對土壤進行全面翻耕和施肥。本發明的樹莓栽培方法通過使用防蟲網將種植的樹莓罩起來,從而避免飛鳥來啄食果實,加上修剪和施肥管理可以增加樹莓產量,而且沒有農藥化學污染,安全無公害。
【專利說明】一種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果的種植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樹莓是風靡當今世界第三代水果的佼佼者,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分紅莓和黑莓兩大系列。樹莓含有比現有栽培及任何野果都高的VE、SOD (超氧化歧化酶),可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鞣花酸(抗癌物)含量居可食物之首;富含水楊酸,能預防心血管病;含有大量烯酮素,可促進腎上腺等荷爾蒙分泌,加速脂肪燃燒。但是樹莓果實皮薄質軟,不耐清洗。因此生產上更注重安全生產,控制農藥化肥污染。另外樹莓還容易招引鳥食,樹莓成熟時會招引鳥類過來采食,破壞樹莓果子,降低樹莓果的產量。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通過使用防蟲網將種植的樹莓罩起來,從而避免飛鳥來啄食果實,加上修剪和施肥管理可以增加樹莓產量,而且沒有農藥化學污染,安全無公害。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要種植樹莓的田間土壤進行消毒,殺死殘留在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蟲;
(2)在要種植樹莓的田里搭建防蟲網棚架,所述防蟲網棚架采用框架式結構;
(3)用防蟲網將所述防蟲網棚架整體覆蓋起來形成一防蟲網室,將所述防蟲網的四周與土壤的接觸部分壓實以防止害蟲潛入所述防蟲網室內產卵;
(4)將樹莓苗從苗圃移栽到建好的防蟲網室內,移植時間選在早春樹莓苗萌芽前;
(5)在所述防蟲網室內成行設置支柱,所述支柱之間的間隔為5~6米,所述支柱的一端埋入地下,在埋好的所述支柱之間拉兩道或三道鐵絲并將所述鐵絲在所述支柱上固定;
(6)在5~6月份對樹莓苗進行第一次修剪,當樹莓苗的萌枝長到I~1.5米高時對其摘心,控制樹莓苗的高度并促進側枝生長,然后將樹莓苗的萌枝、側枝及時引綁到所述鐵絲上,以增加樹莓苗的通風透光;
(7)在8~9月份對樹莓苗進行第二次修剪,在樹莓果實采收完畢后母枝逐漸枯黃時,將老枝從其基部剪去并將 剪去的老枝清除出所述防蟲網室;
(8)在12月份樹莓苗落葉后或第二年早春發芽前對樹莓苗進行第三次修剪,將病蟲枝和受凍枝剪除并疏去細弱枝和過密枝,再對余下的枝條進行短截,然后將修剪后的枝條均勻地綁縛在所述鐵絲上,每株留健壯的側枝10~15個,枝長1.2~1.5米;
(9)冬季對土壤進行全面翻耕一次,同時每株樹莓苗施餅肥0.5~I公斤作基肥,在5月中旬樹莓苗開花前進行一次追速效肥,追速效肥時用氮肥、磷肥和鉀肥按35:40:25的質量百分比進行混合施肥,每株樹莓苗施這種混合肥料80~100克;在6月上、中旬樹莓果實發育期進行第二次追速效肥,追肥時如果園地土壤中有效磷高于35毫克/公斤、有效鉀高于200毫克/公斤,則以追氮肥為主,反之應補充磷、鉀肥;在第二次追速效肥前3~5天每株樹莓苗施尿素20~25克。
[0005]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防蟲網為25目的尼龍網。
[0006]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防蟲網室內設置有噴灌系統。
[0007]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將樹莓苗從苗圃移栽到建好的防蟲網室內時,移栽定植的株距為0.8~I米、行距為2~2.5米,定植穴的深度和直徑均為45厘米~50厘米。
[0008]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移栽定植時在定植穴內回填土到定植穴的1/3深度,再施入有機肥料5kg和硝酸鉀與尿素按70:30的質量百分比混合的復合肥0.5~1kg,與土混勻踏實,然后再在定植穴內覆肥土至距地面18~22厘米。
[0009]本發明的樹莓栽培方法通過使用防蟲網將種植的樹莓罩起來,從而避免飛鳥來啄食果實,還可以有效地防蟲防冰雹,并能緩和暴雨沖刷和改善樹莓生長小環境,可以增加樹莓產量,而且沒有農藥化學污染,安全無公害,通過合理的施肥保證樹莓生長需要的營養。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具體的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這些實施例僅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
[0011]本發明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要種植樹莓的田間土壤進行消毒,殺死殘留在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蟲;
(2)在要種植樹莓的田里搭建防蟲網棚架,所述防蟲網棚架采用框架式結構;
(3)用防蟲網將所述防蟲網棚架整體覆蓋起來形成一防蟲網室,將所述防蟲網的四周與土壤的接觸部分壓實以防止害蟲潛入所述防蟲網室內產卵,防蟲網使飛鳥無法進入網室內,在樹莓成熟時可以阻止飛鳥啄食果實,保證樹莓產量;
(4)將樹莓苗從苗圃移栽到建好的防蟲網室內,移植時間選在早春樹莓苗萌芽前;
(5)在所述防蟲網室內成行設置支柱,所述支柱之間的間隔為5~6米,所述支柱的一端埋入地下,在埋好的所述支柱之間拉兩道或三道鐵絲并將所述鐵絲在所述支柱上固定;
(6)在5~6月份對樹莓苗進行第一次修剪,當樹莓苗的萌枝長到I~1.5米高時對其摘心,控制樹莓苗的高度并促進側枝生長,然后將樹莓苗的萌枝、側枝及時引綁到所述鐵絲上,以增加樹莓苗的通風透光;
(7)在8~9月份對樹莓苗進行第二次修剪,在樹莓果實采收完畢后母枝逐漸枯黃時,將老枝從其基部剪去并將剪去的老枝清除出所述防蟲網室;
(8)在12月份樹莓苗落葉后或第二年早春發芽前對樹莓苗進行第三次修剪,將病蟲枝和受凍枝剪除并疏去細弱枝和過密枝,再對余下的枝條進行短截,然后將修剪后的枝條均勻地綁縛在所述鐵絲上,每株留健壯的側枝10~15個,枝長1.2~1.5米;
(9)冬季對土壤進行全面翻耕一次,同時每株樹莓苗施餅肥0.5~I公斤作基肥,在5月中旬樹莓苗開花前進行一次追速效肥,追速效肥時用氮肥、磷肥和鉀肥按35:40:25的質量百分比進行混合施肥,每株樹莓苗施這種混合肥料80~100克;在6月上、中旬樹莓果實發育期進行第二次追速效肥,追肥時如果園地土壤中有效磷高于35毫克/公斤、有效鉀高于200毫克/公斤,則以追氮肥為主,反之應補充磷、鉀肥;在第二次追速效肥前3~5天每株樹莓苗施尿素20~25克,使尿素能有被樹莓吸收的時間。經過冬季施基肥和兩次追肥,能使樹莓苗得到充足全面的營養,使樹莓苗生長茁壯。
[0012]優選地,所述防蟲網為25目的尼龍網,網孔大小既能滿足阻擋飛鳥的目的,又能夠不影響樹莓的米光。
[0013]優選地,所述防蟲網室內設置有噴灌系統,在夏季氣溫高時或者是樹莓缺水時進行灌溉。
[0014]優選地,將樹莓苗從苗圃移栽到建好的防蟲網室內時,移栽定植的株距為0.8~I米、行距為2~2.5米,定植穴的深度和直徑均為45厘米~50厘米。這種株距和行距能保證樹莓合適的生產空間和密度,定植穴的深度與直徑保證樹莓的根系能很好地吸收土壤的養份。
[0015] 優選地,移栽定植時在定植穴內回填土到定植穴的1/3深度,再施入有機肥料5kg和硝酸鉀與尿素按70:30的質量百分比混合的復合肥0.5~1kg,與土混勻踏實,然后再在定植穴內覆肥土至距地面18~22厘米。每穴兩株,栽后及時澆足定根水,以保證苗木成活。
[0016]另外,樹莓果實采摘時需分期分批采收。當果實由紅變黑、質地由硬變軟即成熟。采收宜在早晨5~10時之間,采果容器不宜過大過深,以防果實互相擠壓而破損腐爛。采后鮮果若未及時銷售出去,可進冷庫暫存。
[0017]區別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樹莓栽培方法通過使用防蟲網將種植的樹莓罩起來,從而避免飛鳥來啄食果實,加上修剪和施肥管理可以增加樹莓產量,而且沒有農藥化學污染,安全無公害。
[001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地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對要種植樹莓的田間土壤進行消毒,殺死殘留在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蟲; (2)在要種植樹莓的田里搭建防蟲網棚架,所述防蟲網棚架采用桁架式結構; (3)用防蟲網將所述防蟲網棚架整體覆蓋起來形成一防蟲網室,將所述防蟲網的四周與土壤的接觸部分壓實以防止害蟲潛入所述防蟲網室內產卵; (4)將樹莓苗從苗圃移栽到建好的防蟲網室內,移植時間選在早春樹莓苗萌芽前; (5)在所述防蟲網室內成行設置支柱,所述支柱之間的間隔為5~6米,所述支柱的一端埋入地下,在埋好的所述支柱之間拉兩道或三道鐵絲并將所述鐵絲在所述支柱上固定; (6)在5~6月份對樹莓苗進行第一次修剪,當樹莓苗的萌枝長到I~1.5米高時對其摘心,控制樹莓苗的高度并促進側枝生長,然后將樹莓苗的萌枝、側枝及時引綁到所述鐵絲上,以增加樹莓苗的通風透光; (7)在8~9月份對樹莓苗進行第二次修剪,在樹莓果實采收完畢后母枝逐漸枯黃時,將老枝從其基部剪去并將剪去的老枝清除出所述防蟲網室; (8)在12月份樹莓苗落葉后或第二年早春發芽前對樹莓苗進行第三次修剪,將病蟲枝和受凍枝剪除并疏去細弱枝和過密枝,再對余下的枝條進行短截,然后將修剪后的枝條均勻地綁縛在所述鐵絲上,每株留健壯的側枝10~15個,枝長1.2~1.5米; (9)冬季對土壤進行全面翻耕一次,同時每株樹莓苗施餅肥0.5~I公斤作基肥,在5月中旬樹莓苗開花前進行一次追速效肥,追速效肥時用氮肥、磷肥和鉀肥按35:40:25的質量百分比進行混合施肥,每株樹莓苗施這種混合肥料80~100克;在6月上、中旬樹莓果實發育期進行第二次追速效肥,追肥時如果園地土壤中有效磷高于35毫克/公斤、有效鉀高于200毫克/公斤,則以追氮肥為主,反之應補充磷、鉀肥;在第二次追速效肥前3~5天每株樹莓苗施尿素20~25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蟲網為25目的尼龍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蟲網室內設置有噴灌系統。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將樹莓苗從苗圃移栽到建好的防蟲網室內時,移栽定植的株距為0.8~I米、行距為2~2.5米,定植穴的深度和直徑均為45厘米~50厘米。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樹莓產量的無公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移栽定植時在定植穴內回填土到定植穴的1/3深度,再施入有機肥料5kg和硝酸鉀與尿素按70:30的質量百分比混合的復合肥0.5~lkg,與土混勻踏實,然后再在定植穴內覆肥土至距地面18~22厘米。
【文檔編號】A01G17/00GK103548635SQ201310548458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寧峰 申請人:蘇州市相城區渭塘鳳凰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