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花時早且柱頭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選育和繁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晚粳稻(滇I型)不育系品種的選育方法,特別是一種花時早且柱頭外露率高的優質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育種和繁殖方法。本發明的育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用BT型不育系7627A[國家種質庫保存號CN1793]和ZF02-3033(組合為“丙97342//丙8502/Babawee”)(保藏號CGMCCNo.8016)雜交,再以ZF02-3033為父本進行回交、自交,BC6F1代起結合配合力測定、耐高溫鑒定進行回交轉育,BC15F1套袋自交結實率為零,定名浙粳4A。該方法選育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花時早且柱頭外露率高、異交率高、抗逆性強、品質優良。
【專利說明】一種花時早且柱頭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選育和繁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晚粳稻(滇I型)不育系品種的選育方法,特別是一種花時早且柱頭外露率高的優質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育種和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水稻產量將直接影響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20世紀70年代中期,雜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國的水稻產量。一個優良雜交稻組合能否在生產上推廣應用的重要因素是制種產量,而制種產量與不育系的花時、柱頭外露率等特性緊密相關。我國目前生產上應用的三系秈稻不育系一般柱頭外露率較高,花時也較早,制種產量較高;而三系粳稻不育系一般柱頭外露較少、外露率較低,花時也較遲,異交較差,制種產量偏低。因此,培育花時早且柱頭外露率高的粳稻不育系,對于提高制種產量和推廣雜交粳稻新組合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花時早且柱頭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選育方法,從而培育出花時早且柱頭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用于提高雜交稻組合制種產量并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本發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采用上述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繁殖方法。
[0004]為了實現上述的第一個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花時早且柱頭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選育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
1)選擇滇I型不育系7627A為母本,與中間材料ZF02-3033“丙97342//丙8502/Babawee ”雜交獲得F1種子;
2)將F1種子浸種催芽,再以中間材料ZF02-3033“丙97342//丙8502/Babawee”為父本逐步回交,回交6代獲得BC6F1 ;
3)將BC6F1種子浸種催芽,繼續以中間材料ZF02-3033“丙97342//丙8502/Babawee”為父本進行回交,同時開始結合配合力測定、耐高溫鑒定,一年二代進行轉育獲得BC15F1,回交株系群體內整齊一致,套袋自交結實率為零,農藝性狀和育性穩定一致,培育出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
[0005]作為優選,所述的步驟2)每次回交時不育系和保持系都套自交袋,收獲自交結實率為零的不育系回交種子和相應套袋的保持系種子,確保下一世代的恢保關系和保持系純度。
[0006]上述雜交水稻的育種方法中,選用BT型不育系7627A[國家種質庫保存號CN1793]和穗大、粒多、分蘗力強、花時早、開穎角度大和柱頭外露率高的中間材料ZF02-3033 “丙97342//丙8502/Babawee”(保藏號CGMCC N0.8016)雜交,再用ZR)2_3033為父本進行回交,從BC6F1代開始結合配合力測定、耐高溫鑒定進行回交轉育,培育花時早、柱頭外露率高、異交率好、制種產量高的不育系。
[0007]為了實現上述的第二個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浙粳4A種子的繁殖方法,該方法采用權利要求1選育得到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為母本,用中間材料ZF02-3033 “丙97342//丙8502/Babawee”為父本,繁殖浙粳4A種子。
[0008]作為優選,用浙粳4A作母本,用中間材料ZF02-3033 “丙97342//丙8502/Babawee”作父本,于五月下旬同期播種,播種時浙粳4A用種量1.0-1.5公斤/畝,中間材料ZF02-3033 “丙97342//丙8502/Babawee”為0.4-0.5公斤/畝,秧齡控制在25天左右,父、母本行比2:8,母本株行距16.7cmX20.0cm,單本或雙本栽插,破口期父、母本同時割去三分之一的劍葉,并于破口初期分二次噴施“920” 5g,第一次于10%植株抽穗時父母本都噴,2g/畝,隔日噴第二次,濃度加倍,只噴父本,3g/畝,趕粉結束后及時割去保持系。
[0009]本發明的浙粳4A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品質優良: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依據NY/T593-2002《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浙粳4A不育系檢驗的12項指標中,蛋白質含量達一級標準,透明度和堿消值達二級標準,膠稠度達三級標準,直鏈淀粉含量達四級標準。
[0010]2)抗逆性強:據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所“0406”抗性鑒定組2011年人工接種鑒定,浙粳4A苗期抗稻瘟病。2010年在桐廬東輝對浙粳4A配制的系列組合自然誘發稻瘟病,表明浙粳4A配制的組合對稻瘟病表現出較強的抗性。2006年和2007年連續二年在海南和杭州對 浙粳4A用塑料薄膜包圍進行耐高溫處理,沒有出現高溫散粉現象,花粉育性與未處理的對照無明顯差異,說明浙粳4A具有一定的耐高溫能力。
[0011]3)異交率高:浙粳4A花時早,柱頭外露率達40%以上,異交結實好,制、繁種都比較容易,產量較高。2009年春季、2010年春季和2011年春季在海南對浙粳4A配置的雜交組合制種,結實率都在75%以上。若進一步研究配套制種高產技術,可望在較大面積上獲得更高的制種產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的育種系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結合圖1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育種方法。
[0014]不育系浙粳4A的育種方法:
A)選擇BT型不育系7627A為母本,與穗大、粒多、分蘗力強、花時早、開穎角度大和柱頭外露率高的ZR)2-3033雜交獲得F1種子;
B)將匕種子浸種催芽,再以ZR)2-3033為父本逐步回交,每次回交時不育系和保持系都套自交袋,收獲自交結實率為零的不育系回交種子、和相應套袋的保持系種子,確保下一世代的恢保關系和保持系純度。回交6代獲得BC6F1 ;
C)將BC6F1種子浸種催芽,繼續以ZR)2-3033為父本進行回交,同時開始結合配合力測定、耐高溫鑒定,一年二代進行轉育獲得BC15F1,回交株系群體內整齊一致,套袋自交結實率為零,農藝性狀和育性穩定一致,培育出株型緊湊、矮桿密穗、花時早、柱頭外露率高、異交率好、制種產量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
[0015]不育系浙粳4A的繁殖方法:
1、選擇理想的繁種田塊及適宜的季節
不育系繁殖田塊應選擇遠離其它水稻的田塊,以自然隔離較好、風小、向陽、排灌方便、土質好、前作最好是非水稻的田塊。在季節上最好與其它水稻錯開花期,防止串粉。
[0016]2、確定播種期
杭州地區單晚繁殖浙粳4A,宜在五月底,同期播種浙粳4A和ZF02-3033,正常情況下9月中旬抽穗,浙粳4A邊抽穗邊開花,花時早而集中、花期短。
[0017]3、培育帶蘗壯秧
浙粳4A用種量1.0-1.5公斤/畝,ZF02-3033為0.4-0.5公斤/畝,秧田播種量掌握在7.5-9.0公斤/畝。秧齡控制在25天左右。
[0018]4、確定合理的種植比例
父母本合理的種植比例是:既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母本的種植比例,增加母本的有效穎花數,又要保證足夠的花粉量,提高異交結實率。根據多年試驗確定,移栽時父、母本之比2:8較理想,父本按株行距16.7厘米X 20.0厘米,單本或雙本插。母本株行距16.7厘米X 20.0厘米,每叢插2本,父母本間距24厘米。及時擱田,以促進扎根,適施保花肥,畝施尿素5公斤,氯化鉀5公斤,使群體協調,個體健壯,培育大穗,提高有效穎花數。結合施肥及時觀察父母本幼穗分化進程,如出現差異,對生長較快的一方適當多施氮肥,對生長較慢的一方適當的多施鉀肥, 使父母本花期處于最佳相遇狀態。
[0019]5、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
父、母本在破口期,同時割去三分之一的劍葉,使父本花粉易于飄散,提高母本的授粉率。破口初期,分二次噴施“920” 5克,第一次10%植株抽穗時父母本都噴,2克/畝;隔日噴第二次,濃度加倍,只噴父本,使父、母本抽穗集中、整齊,拉長穗頸,同時使父本高母本低。每天的開花高峰時,配合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異交結實率,獲得較高的繁種產量。
[0020]6、田間病蟲防治
稻瘟病、紋枯病、褐飛虱、卷葉螟、大螟、二化螟等病蟲害的防治同一般粳稻品種。水稻條紋葉枯病的防治,關鍵是秧田越冬前及時翻耕消滅雜草,盡量避開麥田,秧田期加強稻灰飛虱的防治,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
[0021]7、去雜標準與技術要點
采用原種級父母本種子繁種,并做到500米內自然空間隔離,無水稻品種。嚴格去雜保純,確保種子質量,要做到整個生育期都應嚴格去雜,特別是抽穗前后,嚴格去除雜株。第一次噴“920”的前1-2天是去雜的關鍵期,要盡快去除混入母本中的保持系等非不育株,趕粉結束后及時割去保持系,適時收割,以保證不育系的種子質量。在收、曬、儲運等各個環節嚴防機械混雜,確保種子純度。
【權利要求】
1.一種花時早且柱頭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 1)選擇滇I型不育系7627A為母本,與中間材料“丙97342//丙8502/Babawee”雜交獲得F1種子; 2)將F1種子浸種催芽,再以中間材料“丙97342//丙8502/Babawee”為父本逐步回交,回交6代獲得BC6F1 ; 3)將BC6F1種子浸種催芽,繼續以中間材料“丙97342//丙8502/Babawee”為父本進行回交,同時開始結合配合力測定、耐高溫鑒定,一年二代進行轉育獲得BC15F1,回交株系群體內整齊一致,套袋自交結實率為零,農藝性狀和育性穩定一致,培育出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時早且柱頭外露率高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每次回交時不育系和保持系都套自交袋,收獲自交結實率為零的不育系回交種子和相應套袋的保持系種子,確保下一世代的恢保關系和保持系純度。
3.浙粳4A種子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采用權利要求1選育得到的晚粳稻不育系浙粳4A為母本,用“丙97342//丙8502/Babawee”為父本,繁殖浙粳4A種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浙粳4A種子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浙粳4A作母本,用“丙97342//丙8502/Babawee”作父本,于五月下旬同期播種,播種時浙粳4A用種量1.0-1.5公斤/畝,“丙97342//丙8502/Babawee”為0.4-0.5公斤/畝,秧齡控制在25天左右,父、母本行比2: 8,母本株行距16.7cmX20.0cm,單本或雙本栽插,破口期父、母本同時割去三分之一的劍葉,并于破口初期分二次噴施“920” 5g,第一次于10%植株抽穗時父母本都噴,2g/畝,隔日噴第二次,濃 度加倍,只噴父本,3g/畝,趕粉結束后及時割去保持系。
【文檔編號】A01H1/02GK103609430SQ201310583567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明者】張小明, 葉勝海, 陳蕾 申請人:浙江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