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防治甘蔗害蟲的環保型顆粒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防治甘蔗害蟲的環保型顆粒劑,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分:有效活性成分0.1-10%,助劑5%-20%,其余為填料,填料補足100%;所述有效活性成分選自噻蟲胺、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維菌素、毒死蜱、聯苯菊酯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填料為精油植物提取精油后的殘渣。利用精油植物提取精油后的殘渣作為農藥吸附載體,利用其良好的吸附性能,同時利用殘渣中殘存精油對害蟲具有一定趨避和毒殺作用,從而達到更高效地防治甘蔗害蟲的效果,而且提取精油后的殘渣以木質素為主,在環境中易降解,無污染,相對于其他載體成本不僅成本大幅降低,而且更環保、安全、不受資源限制。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防治甘蔗害蟲的環保型顆粒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害蟲防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防治甘蔗害蟲的環保型顆粒劑。
【背景技術】:
[0002]甘蔗害蟲種類繁多,甘蔗生長不同時期,受不同蟲害威脅,對甘蔗產量及質量均有很大影響。甘蔗上普遍發生的害蟲有:蔗螟、金龜子類、甘蔗綿蚜、白蟻、甘蔗薊馬、粉蚧等,啃食根莖和入侵生長點部位,造成枯心苗,破壞蔗莖組織,使甘蔗糖分降低,且易出現風折莖或枯梢,降低產量,嚴重時減產20%以上。顆粒劑是甘蔗害蟲防治上常用的劑型,但常規的顆粒劑使用大量的石英砂、高嶺土、蒙脫土、硅藻土、粘土粉、凹凸棒土、白土、輕質碳酸鈣等為載體,既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同時增加了農藥成本。
[0003]由于甘蔗害蟲的猖狂危害,在噴霧和灌根防治不理想的情況下,甘蔗用殺蟲顆粒劑已成為研發熱點,國內已有一些研究機構和企業在研制和生產甘蔗用顆粒劑,專利號為201210407726.8發明名稱為《一種防治甘蔗螟蟲的藥肥顆粒劑》,公開了一種以新煙堿類殺蟲劑噻蟲胺或氯噻啉為為殺蟲成分的防治甘蔗螟蟲的藥肥,載體為高嶺土、蒙脫土、硅藻土、粘土粉、凹凸棒土、白土、輕質碳酸鈣和滑石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組合。申請號為201310014350.9發明名稱為:《一種甘蔗殺蟲藥肥顆粒劑及其制備方法》公開了一種有效成分為噻蟲胺和毒死蜱的防治甘蔗害蟲的藥肥藥費顆粒劑,以淀粉、羧甲基纖維素、粘土、硅藻土、白土、高嶺土、膨潤土或碳酸鈣中的一種作為賦形劑。申請號為201010515180.9,發明名稱為《含新煙堿類殺蟲劑的甘蔗殺蟲劑》是利用新煙堿類殺蟲劑噻蟲嗪、吡蟲啉或噻蟲啉和有機磷類殺蟲劑復配,對甘蔗棉蚜、螟蟲、薊馬及地下害蟲等具有良好的防效,但同時該產品大量采用石英砂、蒙脫石等做為載體,即浪費了資源,也增加了用藥成本。申請號為201110293141.3發明名稱為:《含有噻蟲胺和聯苯菊酯的增效殺蟲組合物及其應用》公開了一種以噻蟲胺和聯苯菊酯為有效成分的殺蟲組合物及其應用,噻蟲胺和聯苯菊酯復配后對同翅目害蟲如白粉虱、蚜蟲等具有增效作用,填料為白炭黑、輕質碳酸鈣、陶土、高嶺土、硅藻土、沸石、滑石粉等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組合。專利號為201210286737.5,發明名稱為《含噻蟲胺的顆粒劑》公開了有效成分為噻蟲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或聯苯菊酯的復配制劑顆粒劑,不過用到的載體為白炭黑、硅藻土、活性炭高嶺土、膨潤土、碳酸鈣、尿素、氯化銨等。
[0004]中國擁有豐富的精油植物資源,有500余種芳香精油植物廣泛分布于20多個省市。2005年,全國精油產量為19.8萬噸,廣東、廣西、江西等省份是我國八角茴香、肉桂、桉樹、香橙、樟樹等精油植物的重要產地。植物精油提取一般采用蒸餾、壓榨、萃取等方法從芳香植物的枝葉、樹皮、根、莖、花、果等部位提取,在多數情況下只提取的低沸點、易揮發的精油類化合物,精油的提取率不高,常用的水蒸汽蒸餾加工精油原料時精油提取率一般為0.1~0.5%,超臨界CO2萃取率和揮發溶劑萃取提取率有的可達10%,精油提取后產生大量的殘渣,殘渣還存在大部份有價值的天然物質。由于植物精油芳香類植物本身具有觸殺、趨避等殺蟲活性,精油提取后的殘渣中也含有一定的活性物質,據文獻報道薄荷殘渣中有甾醇,磷脂、有機酸、類黃酮、氨基酸類物質。丁香羅勒、番葉、薰衣草,薄荷等植物精油提取后殘渣中含有天然抗氧化物質維生素E、類黃酮、留醇等。桉油提取物殘渣可作為生長調節劑對多種農作物的生長和病蟲害防治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沒有污染和殘留毒性,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參見文獻:A.B.Ckb ο puo B a,Jl.K.rypHH0 B u ^ ,王國梁.精油原料加工后廢料的綜合利用——香料化妝品工業新的天然產物.《香料香精化妝品》1992.02.)。雖然精油提取后的殘渣可提取其它有用的化合物,但由于設備要求高、加工成本大等因素利用率不高而被隨意丟棄,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0005]利用精油植物提取精油后的殘渣為載體的防治甘蔗害蟲的環保型殺蟲顆粒劑,目前沒有報道。
【發明內容】
: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防治甘蔗害蟲的環保型顆粒劑。
[0007]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0008]一種用于防治甘蔗害蟲的環保型顆粒劑,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分:
[0009]有效活性成分0.1_10%,
[0010]助劑5%-20%,
[0011]其余為填料,填料補足100% ;
[0012]所述有效活性成分選自噻蟲胺、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維菌素、毒死蜱、聯苯菊酯中的一種或兩種;
[0013]所述填料為精油植物提取精油后的殘渣,選自肉桂、樟樹、桉樹、杉木、八角茴香、丁香羅勒、薄荷、香茅、冬青等精油植物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提取精油后的殘渣。
[0014]所述助劑為農藥中常用的助劑,包括助溶劑、乳化劑、分散潤濕劑、滲透劑、著色劑、粘結劑。
[0015]所述助溶劑選自甲基化大豆油、生物柴油、松節油、三氯甲烷、甲醇、乙醇、丁醇、異戊醇、環己酮、乙酸乙酯、二甲基亞砜、甲基溶纖劑中的至少一種。
[0016]所述乳化劑選自月桂酸聚氧乙烯醚、油酸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吐溫、聚乙二醇硬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蓖麻油環氧乙烷加成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烷基苯磺酸鈣、烷基萘磺酸鹽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所述乳化劑用量為0.5~10% (重量百分比),優選1%~8%。
[0017]所述分散潤濕劑選自木質素磺酸鈉、木質素磺酸鈣、烷基萘磺酸鹽甲醛縮合、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鈉、烷基萘磺酸鈉、萘磺酸甲醛縮合物、油酸甲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縮合物、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鹽、拉開粉、茶枯粉、皂素、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中一種或兩種以上。
[0018]所述滲透劑選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烷基醚或脂肪醇與環氧乙烷的縮合物。
[0019]所述著色劑選自胭脂紅、剛性紅、大紅粉、普魯士藍中的一種,用量為0.5%~2.0%(重量百分比)。
[0020]所述的粘結劑選自淀粉、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粘土、蔗糖中的至少一種。
[0021]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防治甘蔗害蟲的環保型顆粒劑作為甘蔗殺蟲劑的應用。[0022]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本發明利用精油植物提取精油后的殘渣經過簡單的烘干、粉碎后,作為農藥吸附載體,利用其良好的吸附性能,同時利用殘渣中殘存精油對害蟲具有一定趨避和毒殺作用,從而達到更高效地防治甘蔗害蟲的效果,而且提取精油后的殘渣以木質素為主,在環境中易降解,無污染,相對于其他載體成本不僅成本大幅降低,而且更環保、安全、不受資源限制。其他載體比如高嶺土、石英粉、蒙脫石、硅藻土等為不可再生資源,不僅價格更昂貴,而且大量開采、會導致環境污染、資源浪費。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0025]肉桂、樟樹、桉樹、杉木、八角茴香、樟樹、丁香羅勒、薄荷、香茅、冬青等精油植物加工后殘渣均購于吉水縣康神天然藥用油提煉廠。
[0026]所述助溶劑選自甲基化大豆油、生物柴油、松節油、三氯甲烷、甲醇、乙醇、丁醇、異戊醇、環己酮、乙酸乙酯、二甲基亞砜、甲基溶纖劑中的至少一種;
[0027]所述乳化劑選自月桂酸聚氧乙烯醚、油酸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吐溫、聚乙二醇硬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蓖麻油環氧乙烷加成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烷基苯磺酸鈣、烷基萘磺酸鹽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所述乳化劑用量為0.5~10% (重量百分比),優選1%~8%
[0028]所述分散潤濕劑選自木質素磺酸鈉、木質素磺酸鈣、烷基萘磺酸鹽甲醛縮合、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鈉、烷基萘磺酸鈉、萘磺酸甲醛縮合物、油酸甲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縮合物、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鹽、拉開粉、茶枯粉、皂素、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中一種或兩種以上。
[0029]所述滲透劑選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烷基醚或脂肪醇與環氧乙烷的縮合物。
[0030]所述著色劑選自胭脂紅、剛性紅、大紅粉、普魯士藍中的一種,用量為0.5%~2.0%(重量百分比)。
[0031]所述的粘結劑選自淀粉、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粘土、蔗糖中的至少一種。
[0032]實施例一:配方實施例
[0033]配方實施例11.0%噻蟲胺顆粒劑
[0034]噻蟲胺1.0%、氨基寡糖素0.5%、助溶劑5%、分散潤濕劑3%,崩解劑2.0%,著色劑
2.0%、粘結劑2%,桉樹渣補足100%。
[0035]配方實施例22.5%噻蟲胺顆粒劑
[0036]噻蟲胺2.5%、蕓苔素內酯0.01%、助溶劑5%、分散潤濕劑3.0%、崩解劑5.0%、著色劑
2.0%、粘結劑2.5%,肉桂、桉樹渣補足100%。
[0037]配方實施例310%毒死蜱顆粒劑
[0038]毒死蜱10.0%、氨基寡糖素0.5%、助溶劑7%、分散潤濕劑3.5%、崩解劑2.0%、著色劑
2.0%、粘結劑2.5%,肉桂渣補足100%ο
[0039]配方實施例43.0%辛硫磷顆粒劑
[0040]辛硫磷3.0%、氨基寡糖素0.5%、助溶劑8%、分散潤濕劑4%、崩解劑3.0%、著色劑0.5%、粘結劑2.5%,樟樹渣補足100%。
[0041 ] 配方實施例53.0%聯苯菊酯.噻蟲胺顆粒劑
[0042]噻蟲胺1.0%、聯苯菊酯2.0%、助溶劑5%、氨基寡糖素0.5%、分散潤濕劑5%、崩解劑5.0%、著色劑0.5%、粘結劑2.5%、八角茴香渣補足100%。
[0043]配方實施例61.0%噻蟲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顆粒劑
[0044]噻蟲胺0.5%、高效氯氟氰菊酯0.5%、氨基寡糖素0.5%、分散劑潤濕劑6%、助溶劑5.0%、崩解劑5%、著色劑1.0%、粘結劑3%、肉桂渣補足100%。
[0045]配方實施例73.0%噻蟲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顆粒劑
[0046]噻蟲胺1.0%、高效氯氟氰菊酯2.0%、蕓苔素內酯0.005%、分散劑潤濕劑4%、助溶劑5.0%、崩解劑3%、著色劑1.0%、粘結劑3%、肉桂渣補足100%。
[0047]配方實施例83.5%噻蟲胺.毒死蜱顆粒劑
[0048]噻蟲胺0.5%、毒死蜱3.0%、蕓苔素內酯0.001%、分散劑潤濕劑5%、助溶劑5.0%、崩解劑3%、著色劑1.0%、粘結劑5%、杉木、丁香羅勒渣補足100%。
[0049]配方實施例910.0%噻蟲胺.毒死蜱顆粒劑
[0050]噻蟲胺0.5%、毒死蜱9.5%、氨基寡糖素1.0%、分散劑潤濕劑2%、助溶劑5.0%、崩解劑5%、著色劑1.0%、粘結劑5%、薄荷渣補足100%。
[0051 ] 配方實施例105.0%噻蟲胺.阿維菌素顆粒劑
[0052]噻蟲胺1.0%、阿維菌素4.0%、蕓苔素內酯0.001%、分散潤濕劑5%、助溶劑5%、著色劑1.0%、崩解劑8%、香茅渣補足100%。
[0053]配方實施例114.0%噻蟲胺.辛硫磷顆粒劑
[0054]噻蟲胺0.5%、辛硫磷3.5%、蕓苔素內酯0.001%、分散潤濕劑5%、助溶劑5.5%、著色劑1.0%、崩解劑8%、冬青木渣補足100%。
[0055]實施例二、藥效評價試驗
[0056]藥效評價實施例1:室內活性篩選
[0057]精油植物原料加工后殘渣對對白蟻、蔗龜的觸殺毒性
[0058]毒土法測定精油植物加工后殘洛對白蟻的觸殺毒性。按照5mg/g的用量拌土使用。稱取100g過60目篩的干燥土,拌入0.5g精油植物原料加工后殘洛,置于直徑為9cm的培養皿內(20g/皿),均勻鋪裝。然后將20只白蟻(工奴:兵蟻=9:1)放入處理過的培養皿內,并放入3cm左右的甘蔗,作為白蟻的食物來源,滴加水保持濕潤。同樣條件設空白對照,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于黑暗環境中室溫下培養。處理48h、72h后觀察記錄試驗結果。觀察時,用鑷子觸動蟲體,若蟲體和觸角均無反應,則判為死亡。
[0059]蔗龜觸殺活性試驗同上,每個培養皿中放入10頭蟲,處理48h、72h后觀察記錄試驗結果。
[0060]平均死亡率(%)=(供試總蟲數一處理后的活蟲數)/供試總蟲數*100%。
[0061]對照試驗選用石英砂、硅藻土。
[0062]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精油植物提取精油后殘渣對白蟻具有一定的觸殺活性,肉桂、八角茴香、樟樹殘渣處理72h后,白蟻死亡率大于15%。精油植物提取精油后殘渣對蔗龜的觸殺活性較差,肉桂、香茅處理后72h,蔗龜的死亡率為10%。石英砂和硅藻土處理,白蟻、蔗龜的死亡率為O。[0063]表1不同處理白蟻、蔗龜的死亡率
[0064]
[0065]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防治甘蔗害蟲的環保型顆粒劑,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分: 有效活性成分0.1-10%, 助劑 5%-20%, 其余為填料,填料補足100% ; 所述有效活性成分選自噻蟲胺、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維菌素、毒死蜱、聯苯菊酯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填料為精油植物提取精油后的殘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甘蔗害蟲的環保型顆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油植物選自肉桂、樟 樹、桉樹、杉木、八角茴香、丁香羅勒、薄荷、香茅、冬青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甘蔗害蟲的環保型顆粒劑作為甘蔗殺蟲劑的應用。
【文檔編號】A01N25/08GK103636660SQ201310608947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6日
【發明者】溫好菊 申請人:肇慶市真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