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溫室冬春茬黃瓜立體高效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溫室冬春茬黃瓜立體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品種選擇:主栽行的品種為高產、抗病的優良品種,可以是早熟品種,也可以是晚熟品種,加行一定要用早熟品種;根據茬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越冬茬栽培時適宜的播種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早春日光溫室和大棚栽培通常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播種育苗,當加行的黃瓜長至12片葉時,摘除頂心,控制生長使其矮化,矮化植株每株留3~4條黃瓜,支小架栽培管理,當這3~4條瓜采收后,要立即拔除加行。
【專利說明】一種溫室冬春茬黃瓜立體高效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植物栽培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溫室冬春茬黃瓜立體高效栽培方法。【背景技術】
[0002]黃瓜,別名胡瓜、王瓜、青瓜,葫蘆科甜瓜屬一年生攀緣性植物。黃瓜營養豐富、氣味清香,鮮食、熟食均可,還能加工成泡菜、醬菜等。是世界人民喜食的蔬菜之一,加之品種類型豐富,適應性較強,所以分布十分廣泛。
[0003]黃瓜高矮秧立體栽培是在常規栽培的基礎上,以原栽培行為主栽行,在主栽行之間加行密植,增加前期密度,并對加栽行進行整枝,以提高前期產量。實踐表明,這種栽培方式可以使黃瓜的總產量增加30%,總產值增加40%,土地利用率提高40%。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溫室冬春茬黃瓜立體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品種選擇:主栽行的品種為高產、抗病的優良品種,可以是早熟品種,也可以是晚熟品
種,加行一定要用早熟品種;
在溫室中做寬I米,長5米的平畦,畦埂高20厘米,每畦內撒30~40千克優質農家肥,加入過磷酸鈣200千克、硫酸鎂15千克、硫酸鐵3千克、硫酸鋅3千克、硼砂或硼酸1-2千克,微量元素要與有機肥混合均勻后使用,肥料均勻撒施后深翻土壤,并可加入石灰進行悶棚消毒后澆水造墑整平耙實,灌透水;
種子處理:種子晾曬:播種前曬種I~2天,促進種子復蘇,黃瓜種子以55°C熱水燙種20分鐘,搓洗干凈后,用500倍的50%多菌靈浸種I小時,或500倍高錳酸鉀藥液浸種25分鐘,取出后用清水沖洗凈,再以25~30°C水浸泡5~6小時后,進行催芽;浙干種子表面水分,用干凈的濕毛巾包裹種子,黃瓜種子置于25~28°C的溫度條件下催芽,24小時左右出齊芽。催芽過程中,當部分種子顯露胚根時,置于O~2°C條件下處理4~6小時,用井水浸泡10~20分鐘,取出后甩凈水分繼續催芽,可提高幼苗抗逆性;
嫁接技術:嫁接在育苗溫室內進行,采用靠接法,黃瓜比砧木提前5~6 d播種,砧木2葉I心時進行嫁接,嫁接時首先去除南瓜生長點,并在離子葉節5~10 mm處的胚軸上按35°角自下而上斜切一刀,切口深度為莖粗的3/5,然后將舌形楔插入砧木的切口處,用嫁接夾固定,使黃瓜子葉壓在南瓜子葉上面,嫁接成活后切斷接穗莖基部,
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I周內要進行遮光緩苗,以后白天25 V~27 °C,夜間為14V~16 °C,地溫在20 °C以上,第I片真葉到第5片真葉頂尖時,掌握日夜較大的溫差。白天15 0C~20 °C,夜間由16 °〇逐漸降至后半夜8 VT 12 °C,在定植前7~10 d進行秧苗低溫鍛煉,使其適應冬春日光溫室日夜溫差大的環境,白天15 V~20 °C,夜間10V~12 °C,臨定植前3~5 d,夜溫可降到5 °C~6 °C,以至短時間的I °C~2 °C低溫鍛煉,苗期可噴2~3次300倍液的多元復合二氫鉀,
栽培方式:根據茬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越冬茬栽培時適宜的播種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早春日光溫室和大棚栽培通常在11月中旬至翌年I月中旬播種育苗,2定植密度:采用黃瓜加行密植技術,主栽行的行距為廣1.2米,株距20-30厘米,每畝保苗2200株左右,加行栽于主栽行的中間,每畝栽植2 000-2 200株;當加行的黃瓜長至12片葉時,摘除頂心,控制生長使其矮化,矮化植株每株留3~4條黃瓜,支小架栽培管理,當這3^4條瓜采收后,要立即拔除加行;
結瓜期管理:溫度管理,開始結瓜的20 d黃瓜既要結瓜又要長秧,在管理上應稍偏向促秧,為盛瓜期打下基礎,此時采用常溫管理,晴天白天上午25 V~28 °C,夜間16 V~14°C,盛瓜期按白天25 V~32 °C,前半夜18 V~16 °C,后半夜14°C~12 °C管理,可使結瓜數量和速度明顯加快,第1次追肥澆水的適期是在根瓜膨大時,即大部分定植株根瓜有15 cm左右,以后根據天氣情況一般每6~7 d澆I水,15~20 d追I次肥,每667 m2每次用硫酸銨20~30 kg;最好疒10 d噴I次多元復合二氫鉀,提高抗病性;
黃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在栽培中要采用四段變溫管理技術,進行生態防治;在發病初期,霜霉病可用72%杜邦克露或58%瑞毒錳鋅,72.2%普力克水劑等藥劑防治,也可用10%百菌清煙劑熏煙;灰霉病可用50%農利靈或50%速克靈等藥劑防治;白粉病可用40%杜邦福星或12.5%腈菌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等藥劑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可用30% DT或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等藥劑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白粉虱等,可在所有通風口設置30~40目防蟲網,棚內懸掛捕蟲板進行誘殺,藥劑可用10%吡蟲啉或10%撲虱靈乳油等進行防治。
【具體實施方式】[0005] 實施例1
一種溫室冬春茬黃瓜立體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品種選擇:主栽行的品種為高產、抗病的優良品種,可以是早熟品種,也可以是晚熟品種,加行一定要用早熟品種;
在溫室中做寬I米,長5米的平畦,畦埂高20厘米,每畦內撒30~40千克優質農家肥,加入過磷酸鈣200千克、硫酸鎂15千克、硫酸鐵3千克、硫酸鋅3千克、硼砂或硼酸1~2千克,微量元素要與有機肥混合均勻后使用,肥料均勻撒施后深翻土壤,并可加入石灰進行悶棚消毒后澆水造墑整平耙實,灌透水;
種子處理:種子晾曬:播種前曬種I~2天,促進種子復蘇,黃瓜種子以55°C熱水燙種20分鐘,搓洗干凈后,用500倍的50%多菌靈浸種I小時,或500倍高錳酸鉀藥液浸種25分鐘,取出后用清水沖洗凈,再以25~30°C水浸泡5~6小時后,進行催芽;浙干種子表面水分,用干凈的濕毛巾包裹種子,黃瓜種子置于25~28°C的溫度條件下催芽,24小時左右出齊芽。催芽過程中,當部分種子顯露胚根時,置于O~2°C條件下處理4~6小時,用井水浸泡10~20分鐘,取出后甩凈水分繼續催芽,可提高幼苗抗逆性;
嫁接技術:嫁接在育苗溫室內進行,采用靠接法,黃瓜比砧木提前5~6 d播種,砧木2葉I心時進行嫁接,嫁接時首先去除南瓜生長點,并在離子葉節5~10 mm處的胚軸上按35°角自下而上斜切一刀,切口深度為莖粗的3/5,然后將舌形楔插入砧木的切口處,用嫁接夾固定,使黃瓜子葉壓在南瓜子葉上面,嫁接成活后切斷接穗莖基部,
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I周內要進行遮光緩苗,以后白天25 V~27 °C,夜間為14V~16 °C,地溫在20 °C以上,第I片真葉到第5片真葉頂尖時,掌握日夜較大的溫差。白天15 0C~20 °C,夜間由16 °〇逐漸降至后半夜8 12 °C,在定植前7~10 d進行秧苗低溫鍛煉,使其適應冬春日光溫室日夜溫差大的環境,白天15 V~20 °C,夜間10V~12 °C,臨定植前3~5 d,夜溫可降到5 °C~6 °C,以至短時間的I V~2 °C低溫鍛煉,苗期可噴2~3次300倍液的多元復合二氫鉀,
栽培方式:根據茬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越冬茬栽培時適宜的播種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早春日光溫室和大棚栽培通常在11月中旬至翌年I月中旬播種育苗,2定植密度:采用黃瓜加行密植技術,主栽行的行距為廣1.2米,株距20-30厘米,每畝保苗2200株左右,加行栽于主栽行的中間,每畝栽植2 000-2 200株;當加行的黃瓜長至12片葉時,摘除頂心,控制生長使其矮化,矮化植株每株留3~4條黃瓜,支小架栽培管理,當這3^4條瓜采收后,要立即拔除加行;
結瓜期管理:溫度管理,開始結瓜的20 d黃瓜既要結瓜又要長秧,在管理上應稍偏向促秧,為盛瓜期打下基礎,此時采用常溫管理,晴天白天上午25 V~28 °C,夜間16 V~14°C,盛瓜期按白天25 V~32 °C,前半夜18 V~16 °C,后半夜14°C~12 °C管理,可使結瓜數量和速度明顯加快,第1次追肥澆水的適期是在根瓜膨大時,即大部分定植株根瓜有15 cm左右,以后根據天氣情況一般每6~7 d澆I水,15~20 d追I次肥,每 667 m2每次用硫酸銨20~30 kg;最好疒10 d噴I次多元復合二氫鉀,提高抗病性;
黃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在栽培中要采用四段變溫管理技術,進行生態防治;在發病初期,霜霉病可用72%杜邦克露或58%瑞毒錳鋅,72.2%普力克水劑等藥劑防治,也可用10%百菌清煙劑熏煙;灰霉病可用50%農利靈或50%速克靈等藥劑防治;白粉病可用40%杜邦福星或12.5%腈菌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等藥劑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可用30% DT或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等藥劑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白粉虱等,可在所有通風口設置30~40目防蟲網,棚內懸掛捕蟲板進行誘殺,藥劑可用10%吡蟲啉或10%撲虱靈乳油等進行防治。
[0006]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發明;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發明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發明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溫室冬春茬黃瓜立體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品種選擇:主栽行的品種為高產、抗病的優良品種,可以是早熟品種,也可以是晚熟品種,加行一定要用早熟品種; 在溫室中做寬I米,長5米的平畦,畦埂高20厘米,每畦內撒30~40千克優質農家肥,加入過磷酸鈣200千克、硫酸鎂15千克、硫酸鐵3千克、硫酸鋅3千克、硼砂或硼酸1-2千克,微量元素要與有機肥混合均勻后使用,肥料均勻撒施后深翻土壤,并可加入石灰進行悶棚消毒后澆水造墑整平耙實,灌透水; 種子處理:種子晾曬:播種前曬種I~2天,促進種子復蘇,黃瓜種子以55°C熱水燙種20分鐘,搓洗干凈后,用500倍的50%多菌靈浸種I小時,或500倍高錳酸鉀藥液浸種25分鐘,取出后用清水沖洗凈,再以25~30°C水浸泡5~6小時后,進行催芽;浙干種子表面水分,用干凈的濕毛巾包裹種子,黃瓜種子置于25~28°C的溫度條件下催芽,24小時左右出齊芽;催芽過程中,當部分種子顯露胚根時,置于O~2°C條件下處理4~6小時,用井水浸泡10~20分鐘,取出后甩凈水分繼續催芽,可提高幼苗抗逆性; 嫁接技術:嫁接在育苗溫室內進行,采用靠接法,黃瓜比砧木提前5~6 d播種,砧木2葉I心時進行嫁接,嫁接時首先去除南瓜生長點,并在離子葉節5~10 mm處的胚軸上按35°角自下而上斜切一刀,切口深度為莖粗的3/5,然后將舌形楔插入砧木的切口處,用嫁接夾固定,使黃瓜子葉壓在南瓜子葉上面,嫁接成活后切斷接穗莖基部, 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I周內要進行遮光緩苗,以后白天25 V~27 °C,夜間為14V~16 °C,地溫在20 °C以上,第I片真葉到第5片真葉頂尖時,掌握日夜較大的溫差;白天15 0C~20 °C,夜間由16 °〇逐漸降至后半夜8 VT 12 °C,在定植前7~10 d進行秧苗低溫鍛煉,使其適應冬春日光溫室日夜溫差大的環境,白天15 V~20 °C,夜間10V~12 °C,臨定植前3~5 d,夜溫可降到5 °C~6 °C,以至短時間的I V~2 °C低溫鍛煉,苗期可噴2~3次300倍液的多元復合二氫鉀, 栽培方式:根據茬口,選擇適宜的播種期,越冬茬栽培時適宜的播種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早春日光溫室和大棚栽培通常在11月中旬至翌年I月中旬播種育苗,2定植密度:采用黃瓜加行密植技術,主栽行的行距為廣1.2米,株距20-30厘米,每畝保苗2200株左右,加行栽于主栽行的中間,每畝栽植2 000-2 200株;當加行的黃瓜長至12片葉時,摘除頂心,控制生長使其矮化,矮化植株每株留3~4條黃瓜,支小架栽培管理,當這3^4條瓜采收后,要立即拔除加行; 結瓜期管理:溫度管理,開始結瓜的20 d黃瓜既要結瓜又要長秧,在管理上應稍偏向促秧,為盛瓜期打下基礎,此時采用常溫管理,晴天白天上午25 V~28 °C,夜間16 V~14°C,盛瓜期按白天25 V~32 °C,前半夜18 V~16 °C,后半夜14°C~12 °C管理,可使結瓜數量和速度明顯加快,第1次追肥澆水的適期是在根瓜膨大時,即大部分定植株根瓜有15 cm左右,以后根據天氣情況一般每6~7 d澆I水,15~20 d追I次肥,每667 m2每次用硫酸銨20~30 kg;最好疒10 d噴I次多元復合二氫鉀,提高抗病性; 黃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在栽培中要采用四段變溫管理技術,進行生態防治;在發病初期,霜霉病可用72%杜邦克露或58%瑞毒錳鋅,72.2%普力克水劑等藥劑防治,也可用10%百菌清煙劑熏煙;灰霉病可用50%農利靈或50%速克靈等藥劑防治;白粉病可用40%杜邦福星或12.5%腈菌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等藥劑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可用30% DT或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等藥劑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白粉虱等,可在所有通風口設置30~40目防蟲網,棚內懸掛捕蟲板進行誘殺,藥劑可用10%吡蟲啉或10%撲虱靈 乳油等進行防治。
【文檔編號】A01G1/06GK103749107SQ201310641013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陳維良 申請人:張家港市塘橋果藝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