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鴨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香鴨養殖方法,涉及家禽養殖【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鴨舍選擇、鴨舍建設、保溫、光照、開飲、開食、飼料控制、放水調教、分群飼養、飼養密度、衛生消毒、免疫等,本發明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品種退化、成活率低和品質不能保證的問題。
【專利說明】香鴨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家禽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香鴨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融水香鴨俗稱土鴨或糯米香鴨,是融水縣農村群眾長期封閉自繁自養形成的一個 地方家禽品種,以耐粗食,體型小,綠殼蛋占50%以上,皮下脂肪少,肌肉豐滿、瘦肉率高,肉 質細嫩、鮮美、無腥膻味,飼料主要采用本地生產的農作物及其副產品,食之有本地香糯的 香味,故名"香鴨";由于這種香鴨過去大多是由農村家庭自繁自養,沒有形成一套規范統一 的香鴨養殖方法,久而久之造成香鴨品種有退化的趨勢,并且香鴨成活率不高、品質也得不 到保證。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香鴨養殖方法,它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品種退 化、成活率低和品質得不到保證的問題。
[0004]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香鴨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鴨舍選擇:選擇在適宜的環境建鴨舍,鴨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應符合以下條件: a、水源充足;b、交通方便;c、地勢干燥、排水良好;d、環境無污染;e、坐北朝南; B、 鴨舍建設:鴨舍采用開放式單列式或雙列式磚木結構,一般寬度為8m?10m,長度 根據飼養量而定,鴨舍中間設走廊,兩邊為鴨床,鴨床地面鋪厚草,食槽或盆設中間位置,鴨 舍內要保證照明,要干燥、通風、安全、衛生、保濕、透光,凈道和污道要分開,地面和墻壁應 便于清洗,并能耐酸、堿等消毒藥液清洗消毒; C、 保溫:測定鴨舍溫度,以距離腳支承面6厘米?8厘米處為準,雛鴨在1日齡時,雛 鴨群實際溫度應保持在30°C?32°C,舍溫保持在22°C?24°C,以后隨日齡增加,每天降低 1°C,直至與環境溫度一致時脫離溫度,脫離溫度時應有3天?4天過渡期,使脫離溫度時舍 內溫度室外溫度相差不大; D、 光照:白天自然光照,晚上人工補光,1周齡雛鴨光照時間24小時,光照強度每平方 米5瓦,燈泡離地2米高,幼雛出殼后至15日齡應保持全天光照20小時,以后逐漸減少;2 周~4周齡逐步過渡到全利用自然光照,至30日齡方可轉入全自然光照,每30平方米距地 2米高懸吊一盞40瓦電燈作光源,光照強度保持每平方米1瓦; E、 開飲:雛鴨出殼后,先飲水、后開食,開食前半小時開飲,用飲水器供給10%的糖水或 將雛鴨置于竹簍內,慢慢浸入水溫在15°C以上的水盆中,讓水浸沒腳趾,在水中停留5分鐘 ~1〇分鐘,讓雛鴨喝上水并盡可能不打濕鴨毛,飲水系統不能漏水,以免弄濕墊料或糞便,定 期清洗消毒飲水設備; F、 開食:出殼20小時左右雛鴨群中,三分之二的雛鴨有覓食行為時即可開食,用潮濕 的顆粒料或水洗去粘后的米飯或復合維生素 B溶液的水泡軟碎米飯喂飼雛鴨,要求飯粒不 粘、不硬、不爛、不生,均勻撒在篾墊、草席或塑料布上喂飼,個別雛鴨不會開食,就輕捏其嗉 囊,直到教會為止,飼槽應放置飲水器以便隨時飲水,幫助吞咽; G、 飼料控制:10日齡內的雛鴨,白天喂4次,夜間喂2次,前3天要適當控制喂量,吃七 成飽,第4天起放開喂料,但不能過飽,每次喂食10分鐘~15分鐘;11日~20日齡的雛鴨,白 天喂4次,夜間喂1次,投料量以100羽雛鴨計算,第一天給250克,以后在此基礎上每天增 加250克,到50日齡加至12. 5公斤;不得在飼料中額外添加增色劑;不使用霉敗、變質、蟲 蛀或被污染的飼料;育雛期使用小鴨全價配合飼料,要求粗蛋白18%以上,能量不低于11. 7 兆焦/公斤;20日齡后的雛鴨開始添加青綠飼料,30日齡后的雛鴨完全使用自配農家飼料 飼養,青綠料按干物質計占30%以上;育肥期的香鴨主要以玉米粉、米糠、麥糠飼喂,同時不 限制供給大量青綠飼料; H、 放水調教:1周齡內的雛鴨,夏秋季節用竹簍關住,在水中浸2分鐘~3分鐘,冬春季 節將雛鴨放入舍內淺水盆里,開始時水深2厘米,以后逐步增加水深,并將水盆由室內移到 室外,連續幾天后,雛鴨會習慣下水,放水在喂料后15分鐘進行,1周齡后的雛鴨,天氣晴暖 時,可直接下河放水,每次放水時間,開始時20分鐘~30分鐘,以后慢慢延長至1小時,下水 雛鴨上岸后,讓其在陽光下或無風而溫暖的地方理毛,待身上的濕毛干燥后,才可進育雛室 休息,放水雛鴨的日齡,夏季可提前,冬季宜推后; I、 分群飼養:雛鴨開飲前,根據出雛遲早和強弱,分開飼養,對弱雛給予優先照料;開 食3天后再次分群,逐羽檢查,將吃食少、弱小的雛鴨放在一起飼養,適當增加飼喂次數和 環境溫度,第三天將欄內隔板外移,擴大鴨子的活動面積,將飲水器、飼料盤按原來布局重 新放好,1日?2日齡的雛鴨50羽為一群,關在4平方米的網內,5日?21日齡的雛鴨,按 大小體質強弱,適當調整各欄群體,并將傷殘鴨剔出,隔欄喂養,待恢復體力后才重新合群, 21日齡后的雛鴨,應加強與外界適應性鍛煉,當鴨群完全適應室外自然條件時,開始移入外 養欄飼養,脫溫后每群鴨按250羽?300羽飼養; J、 飼養密度:雛鴨的飼養密度要適宜,飼養密度過大,會造成鴨舍潮濕、空氣污濁,導致 雛鴨生長不良,密度過小,浪費場地、人力資源,使效益降低,雛鴨的飼養密度控制在每平方 米飼養1周齡內的雛鴨20羽,以后可隨雛鴨的生長逐步降低飼養密度,每平方米不超過10 羽,一般每平方米8羽~10羽,育雛結束直接將雛鴨入舍飼養,密度按成鴨的飼養密度計算, 每平方米養6羽~8羽; K、 衛生消毒:制定消毒制度,按照無公害標準選用消毒藥,定期搞好環境、工作人員、鴨 舍、用具等的消毒工作,根據實際不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消毒; L、 免疫:結合當地實際制定香鴨的免疫程序,并按免疫程序搞好鴨病毒性肝炎、鴨瘟、 禽流感、禽霍亂、大腸桿菌漿膜炎的疫病的免疫工作。
[0005]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采用本發明的養殖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香鴨養殖成活率; 2、 可以保證香鴨的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0006]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述: 一種香鴨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鴨舍選擇:選擇在適宜的環境建鴨舍,鴨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應符合以下條件: a、水源充足;b、交通方便;c、地勢干燥、排水良好;d、環境無污染;e、坐北朝南; B、 鴨舍建設:鴨舍采用開放式單列式或雙列式磚木結構,一般寬度為8m?10m,長度 根據飼養量而定,鴨舍中間設走廊,兩邊為鴨床,鴨床地面鋪厚草,食槽或盆設中間位置,鴨 舍內要保證照明,要干燥、通風、安全、衛生、保濕、透光,凈道和污道要分開,地面和墻壁應 便于清洗,并能耐酸、堿等消毒藥液清洗消毒; C、 保溫:測定鴨舍溫度,以距離腳支承面6厘米?8厘米處為準,雛鴨在1日齡時,雛 鴨群實際溫度應保持在30°C?32°C,舍溫保持在22°C?24°C,以后隨日齡增加,每天降低 1°C,直至與環境溫度一致時脫離溫度,脫離溫度時應有3天?4天過渡期,使脫離溫度時舍 內溫度室外溫度相差不大; D、 光照:白天自然光照,晚上人工補光,1周齡雛鴨光照時間24小時,光照強度每平方 米5瓦,燈泡離地2米高,幼雛出殼后至15日齡應保持全天光照20小時,以后逐漸減少;2 周~4周齡逐步過渡到全利用自然光照,至30日齡方可轉入全自然光照,每30平方米距地 2米高懸吊一盞40瓦電燈作光源,光照強度保持每平方米1瓦; E、 開飲:雛鴨出殼后,先飲水、后開食,開食前半小時開飲,用飲水器供給10%的糖水或 將雛鴨置于竹簍內,慢慢浸入水溫在15°C以上的水盆中,讓水浸沒腳趾,在水中停留5分鐘 ~1〇分鐘,讓雛鴨喝上水并盡可能不打濕鴨毛,飲水系統不能漏水,以免弄濕墊料或糞便,定 期清洗消毒飲水設備; F、 開食:出殼20小時左右雛鴨群中,三分之二的雛鴨有覓食行為時即可開食,用潮濕 的顆粒料或水洗去粘后的米飯或復合維生素 B溶液的水泡軟碎米飯喂飼雛鴨,要求飯粒不 粘、不硬、不爛、不生,均勻撒在篾墊、草席或塑料布上喂飼,個別雛鴨不會開食,就輕捏其嗉 囊,直到教會為止,飼槽應放置飲水器以便隨時飲水,幫助吞咽;香鴨各個階段飼料參考配 方見附表一; G、 飼料控制:10日齡內的雛鴨,白天喂4次,夜間喂2次,前3天要適當控制喂量,吃七 成飽,第4天起放開喂料,但不能過飽,每次喂食10分鐘~15分鐘;11日~20日齡的雛鴨,白 天喂4次,夜間喂1次,投料量以100羽雛鴨計算,第一天給250克,以后在此基礎上每天增 加250克,到50日齡加至12. 5公斤;不得在飼料中額外添加增色劑;不使用霉敗、變質、蟲 蛀或被污染的飼料;育雛期使用小鴨全價配合飼料,要求粗蛋白18%以上,能量不低于11. 7 兆焦/公斤;20日齡后的雛鴨開始添加青綠飼料,30日齡后的雛鴨完全使用自配農家飼料 飼養,青綠料按干物質計占30%以上;育肥期的香鴨主要以玉米粉、米糠、麥糠飼喂,同時不 限制供給大量青綠飼料; H、 放水調教:1周齡內的雛鴨,夏秋季節用竹簍關住,在水中浸2分鐘~3分鐘,冬春季 節將雛鴨放入舍內淺水盆里,開始時水深2厘米,以后逐步增加水深,并將水盆由室內移到 室外,連續幾天后,雛鴨會習慣下水,放水在喂料后15分鐘進行,1周齡后的雛鴨,天氣晴暖 時,可直接下河放水,每次放水時間,開始時20分鐘~30分鐘,以后慢慢延長至1小時,下水 雛鴨上岸后,讓其在陽光下或無風而溫暖的地方理毛,待身上的濕毛干燥后,才可進育雛室 休息,放水雛鴨的日齡,夏季可提前,冬季宜推后; I、 分群飼養:雛鴨開飲前,根據出雛遲早和強弱,分開飼養,對弱雛給予優先照料;開 食3天后再次分群,逐羽檢查,將吃食少、弱小的雛鴨放在一起飼養,適當增加飼喂次數和 環境溫度,第三天將欄內隔板外移,擴大鴨子的活動面積,將飲水器、飼料盤按原來布局重 新放好,1日?2日齡的雛鴨50羽為一群,關在4平方米的網內,5日?21日齡的雛鴨,按 大小體質強弱,適當調整各欄群體,并將傷殘鴨剔出,隔欄喂養,待恢復體力后才重新合群, 21日齡后的雛鴨,應加強與外界適應性鍛煉,當鴨群完全適應室外自然條件時,開始移入外 養欄飼養,脫溫后每群鴨按250羽?300羽飼養; J、 飼養密度:雛鴨的飼養密度要適宜,飼養密度過大,會造成鴨舍潮濕、空氣污濁,導致 雛鴨生長不良,密度過小,浪費場地、人力資源,效益降低,雛鴨的飼養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 飼養1周齡內的雛鴨20羽,以后可隨雛鴨的生長逐步降低飼養密度,每平方米不超過10 羽,一般每平方米8羽~10羽,育雛結束直接將雛鴨入舍飼養,密度按成鴨的飼養密度計算, 每平方米養6羽~8羽; K、 衛生消毒:制定消毒制度,按照無公害標準選用消毒藥,定期搞好環境、工作人員、鴨 舍、用具等的消毒工作,根據實際不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消毒; L、 免疫:結合當地實際制定香鴨的免疫程序,并按免疫程序搞好鴨病毒性肝炎、鴨瘟、 禽流感、禽霍亂、大腸桿菌漿膜炎的疫病的免疫工作。
[0007] 附表一:香鴨各個階段飼料參考配方表
【權利要求】
1. 一種香鴨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 鴨舍選擇:選擇在適宜的環境建鴨舍,鴨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應符合以下條件: a、水源充足;b、交通方便;c、地勢干燥、排水良好;d、環境無污染;e、坐北朝南; B、 鴨舍建設:鴨舍采用開放式單列式或雙列式磚木結構,一般寬度為8m?10m,長度 根據飼養量而定,鴨舍中間設走廊,兩邊為鴨床,鴨床地面鋪厚草,食槽或盆設中間位置,鴨 舍內要保證照明,要干燥、通風、安全、衛生、保濕、透光,凈道和污道要分開,地面和墻壁應 便于清洗,并能耐酸、堿等消毒藥液清洗消毒; C、 保溫:測定鴨舍溫度,以距離腳支承面6厘米?8厘米處為準,雛鴨在1日齡時,雛 鴨群實際溫度應保持在30°C?32°C,舍溫保持在22°C?24°C,以后隨日齡增加,每天降低 1°C,直至與環境溫度一致時脫離溫度,脫離溫度時應有3天?4天過渡期,使脫離溫度時舍 內溫度室外溫度相差不大; D、 光照:白天自然光照,晚上人工補光,1周齡雛鴨光照時間24小時,光照強度每平方 米5瓦,燈泡離地2米高,幼雛出殼后至15日齡應保持全天光照20小時,以后逐漸減少;2 周~4周齡逐步過渡到全利用自然光照,至30日齡方可轉入全自然光照,每30平方米距地 2米高懸吊一盞40瓦電燈作光源,光照強度保持每平方米1瓦; E、 開飲:雛鴨出殼后,先飲水、后開食,開食前半小時開飲,用飲水器供給10%的糖水或 將雛鴨置于竹簍內,慢慢浸入水溫在15°C以上的水盆中,讓水浸沒腳趾,在水中停留5分鐘 ~1〇分鐘,讓雛鴨喝上水并盡可能不打濕鴨毛,飲水系統不能漏水,以免弄濕墊料或糞便,定 期清洗消毒飲水設備; F、 開食:出殼20小時左右雛鴨群中,三分之二的雛鴨有覓食行為時即可開食,用潮濕 的顆粒料或水洗去粘后的米飯或復合維生素 B溶液的水泡軟碎米飯喂飼雛鴨,要求飯粒不 粘、不硬、不爛、不生,均勻撒在篾墊、草席或塑料布上喂飼,個別雛鴨不會開食,就輕捏其嗉 囊,直到教會為止,飼槽應放置飲水器以便隨時飲水,幫助吞咽; G、 飼料控制:10日齡內的雛鴨,白天喂4次,夜間喂2次,前3天要適當控制喂量,吃七 成飽,第4天起放開喂料,但不能過飽,每次喂食10分鐘~15分鐘;11日~20日齡的雛鴨,白 天喂4次,夜間喂1次,投料量以100羽雛鴨計算,第一天給250克,以后在此基礎上每天增 加250克,到50日齡加至12. 5公斤;不得在飼料中額外添加增色劑;不使用霉敗、變質、蟲 蛀或被污染的飼料;育雛期使用小鴨全價配合飼料,要求粗蛋白18%以上,能量不低于11. 7 兆焦/公斤;20日齡后的雛鴨開始添加青綠飼料,30日齡后的雛鴨完全使用自配農家飼料 飼養,青綠料按干物質計占30%以上;育肥期的香鴨主要以玉米粉、米糠、麥糠飼喂,同時不 限制供給大量青綠飼料; H、 放水調教:1周齡內的雛鴨,夏秋季節用竹簍關住,在水中浸2分鐘~3分鐘,冬春季 節將雛鴨放入舍內淺水盆里,開始時水深2厘米,以后逐步增加水深,并將水盆由室內移到 室外,連續幾天后,雛鴨會習慣下水,放水在喂料后15分鐘進行,1周齡后的雛鴨,天氣晴暖 時,可直接下河放水,每次放水時間,開始時20分鐘~30分鐘,以后慢慢延長至1小時,下水 雛鴨上岸后,讓其在陽光下或無風而溫暖的地方理毛,待身上的濕毛干燥后,才可進育雛室 休息,放水雛鴨的日齡,夏季可提前,冬季宜推后; I、 分群飼養:雛鴨開飲前,根據出雛遲早和強弱,分開飼養,對弱雛給予優先照料,開食 3天后再次分群,逐羽檢查,將吃食少、弱小的雛鴨放在一起飼養,適當增加飼喂次數和環境 溫度,第三天將欄內隔板外移,擴大鴨子的活動面積,將飲水器、飼料盤按原來布局重新放 好,1日?2日齡的雛鴨50羽為一群,關在4平方米的網內,5日?21日齡的雛鴨,按大小 體質強弱,適當調整各欄群體,并將傷殘鴨剔出,隔欄喂養,待恢復體力后才重新合群,21日 齡后的雛鴨,應加強與外界適應性鍛煉,當鴨群完全適應室外自然條件時,開始移入外養欄 飼養,脫溫后每群鴨按250羽?300羽飼養; J、 飼養密度:雛鴨的飼養密度要適宜,飼養密度過大,會造成鴨舍潮濕、空氣污濁,導致 雛鴨生長不良,密度過小,浪費場地、人力,使效益降低,雛鴨的飼養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飼 養1周齡內的雛鴨20羽,以后可隨雛鴨的生長逐步降低飼養密度,每平方米不超過10羽, 一般每平方米8羽~10羽,育雛結束直接將雛鴨入舍飼養,密度按成鴨的飼養密度計算,每 平方米養6羽~8羽; K、 衛生消毒:制定消毒制度,按照無公害標準選用消毒藥,定期搞好環境、工作人員、鴨 舍、用具等的消毒工作,根據實際不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消毒; L、 免疫:結合當地實際制定香鴨的免疫程序,并按免疫程序搞好鴨病毒性肝炎、鴨瘟、 禽流感、禽霍亂、大腸桿菌漿膜炎的疫病的免疫工作。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4488804SQ201310673361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2日
【發明者】韋玉朗 申請人:融水苗族自治縣三防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