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有機廢棄物冬季生物有氧發酵增溫保溫池與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固體有機廢棄物冬季生物有氧發酵增溫保溫池與方法,包括車間廠房,在車間廠房內設有保溫固液分離池,通過輸送設備與增溫保溫發酵池相聯通,保溫固液分離池和增溫保溫發酵池的池底及四周池壁由內至外依次按順序分別設有防滲水泥層、均勻散熱層、耐高溫發熱電纜層、阻熱層、建筑基礎層,所述的車間廠房增溫由地面向下依次按順序分別設有水泥層、均勻散熱層、耐高溫發熱電纜層、阻熱層、建筑基礎層,在車間廠房的屋頂部位南側設有陽光板和保溫板的雙層結構,保溫板下端面安裝有鋼架滑道。本發明采用耐高溫發熱電纜,充分利用清潔能源,減少燃煤發熱所產生的煙塵對空氣的污染,有利于減少霧霾的產生。
【專利說明】固體有機廢棄物冬季生物有氧發酵增溫保溫池與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固體有機廢棄物冬季生物有氧發酵增溫保溫池與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我國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有機肥、生物有機肥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集約化畜禽養殖場由于飼養量大,日產糞便量大,對環境污染嚴重。如何使有機肥發酵生產實現工廠化連續生產是集約化養殖場糞污處理技術研究的重點。市場需要發酵時間短、可移動的日進日出的四季生產動態發酵無害化處理技術。在生物無害化處理技術中有氧發酵更適合工廠化規?;a。有氧發酵有罐式、槽式、簡倉式、堆式等發酵模式,罐式、簡倉式處理量相對小,難以做到日進日出,并且投資大,成本高。堆式發酵受環境條件影響比較大。槽式發酵在配備翻拋行走設備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動態發酵目的。在寒區需要解決冬季發酵增溫保溫的技術問題。我國廣西玉林市大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明的《太陽能發酵槽》,為有氧發槽式發酵技術,熱源采用太陽能采光膜,在北方冬季,氣溫寒冷雪量大,采光膜容易被雪覆蓋,導致太陽光線不足,熱源也就不足。何志發發明的《一種用于沼氣發酵池的增溫保溫建筑》是利用陽光板為熱源可用螺絲連接的增溫保溫建筑板材,在沒有陽光的時候還需要用鍋爐熱水解決熱源問題,然而上述作法費工費時,投資較大,生產效率低,不易大范圍開發。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綜合成本低廉,全年對固體廢棄物有氧發酵處理,尤其是高寒地區進行全部生物無害化處理的固體有機廢棄物冬季生物有氧發酵增溫保溫池與方法。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車間廠房,在車間廠房內設有保溫固液分離池,通過輸送設備與增溫保溫發酵池相聯通,所述的保溫固液分離池和增溫保溫發酵池的池底及四周池壁由內至外依次按順序分別設有防滲水泥層、均勻散熱層、耐高溫發熱電纜層、阻熱層、建筑基礎層,所述的車間廠房增溫由地面向下依次按順序分別設有水泥層、均勻散熱層、耐高溫發熱電纜層、阻熱層、建筑基礎層,在車間廠房的屋頂部位南側設有陽光板和保溫板的雙層結構,保溫板下端面安裝有鋼架滑道。
[0005]所述的保溫固液分離池池底深為1.8-3米。
[0006]通過運輸設備將養殖場日產糞便送入車間廠房內設置的保溫固液分離池中,將分離后的固體物料通過輸送設備(傳送帶)送入并列一個或`多個增溫保溫發酵池內,在增溫保溫發酵池內將物料分三段式進行增溫保溫發酵翻拋,物料在第一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150-450W,溫度控制在10_55°C,物料在第二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80-400W,溫度控制在8-45°C,物料在第三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50-350W,溫度控制在5_40°C,物料每天經三段式翻拋移位3.5-6米,移位至出料口。
[0007]本發明的優點是:[0008]1、冬季發酵能使集約化養殖場每日產出的糞污及時送到發酵池內進行生物發酵,實現365天日產日清,全部生物無害化處理,形成有機畜禽固體廢棄物工業化處理模式。清潔養殖場周邊環境,降低污染;
[0009]2、采用耐高溫發熱電纜,充分利用清潔能源,減少燃煤發熱所產生的煙塵對空氣的污染,有利于減少霧霾的產生;
[0010]3、減少燃煤鍋爐用工,降低用工成本;
[0011]4、發酵池內溫度可以根據發酵情況分段管理,在發酵物產生發酵生物熱后,可適當調低控制溫度,減少電地熱耗電。發酵池當有陽光熱源補充,室內達到設計溫度時,耐高溫發熱電纜停止工作;發酵池溫度條件可控有利于降低成本;
[0012]5、同水暖發熱相比,耐高溫發熱電纜自身使用壽命較長,一般使用年限為50年,與建筑同壽。除溫控器外一般不再產生維修保養費用;
[0013]6、一個采暖季節出個月)每平方米成本在40-60元之間;
[0014]7、可充分利用陽光產生的熱源,陽光充足時打開保溫板讓陽光熱源透過陽光板增加發酵池溫度,當陽光不足時,關閉保溫板保持發酵池溫度不丟失。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發明保溫固液分離池、增溫保溫發酵池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發明車間廠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9]由圖1-圖3可知,本發明包括車間廠房1,在車間廠房I內設有保溫固液分離池2,通過輸送設備與增溫保溫發酵池3相聯通,所述的保溫固液分離池2和增溫保溫發酵池3的池底及四周池壁由內至外依次按順序分別設有防滲水泥層4、均勻散熱層5、耐高溫發熱電纜層6、阻熱層7、建筑基礎層8,所述的車間廠房I增溫由地面向下依次按順序分別設有水泥層11、均勻散熱層12、耐高溫發熱電纜層13、阻熱層14、建筑基礎層15,在車間廠房I的屋頂部位南側設有陽光板9和保溫板10的雙層結構,保溫板10下端面安裝有鋼架滑道。
[0020]所述的保溫固液分離池2池底深為1.8-3米。
[0021]通過運輸設備將養殖場日產糞便送入車間廠房I內設置的保溫固液分離池2中,將分離后的固體物料通過輸送設備(傳送帶)送入并列一個或多個增溫保溫發酵池3內,在增溫保溫發酵池3內將物料分三段式進行增溫保溫發酵翻拋,物料在第一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150-450W,溫度控制在10_55°C,物料在第二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80-400W,溫度控制在8-45°C,物料在第三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50-350W,溫度控制在5_40°C,物料每天經三段式翻拋移位3.5-6米,移位至出料口。
[0022]實施例1、
[0023]通過輸送設備將養殖場日產糞便送入車間廠房I內設置的保溫固液分離池2中,將分離后的固體物料通過運輸設備(傳送帶)送入并列一個或多個增溫保溫發酵池3內,在增溫保溫發酵池3內將物料分三段式進行增溫保溫發酵翻拋,物料在第一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150W,溫度控制在18°C,物料在第二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80W,溫度控制在8°C,物料在第三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50W,溫度控制在5°C,物料每天經三段式翻拋移位3.5米,移位至出料口。
[0024]實施例2、
[0025]通過輸送設備將養殖場日產糞便送入車間廠房I內設置的保溫固液分離池2中,將分離后的固體物料通過輸送設備(傳送帶)送入并列一個或多個增溫保溫發酵池3內,在增溫保溫發酵池3內將物料分三段式進行增溫保溫發酵翻拋,物料在第一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260W,溫度控制在25°C,物料在第二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160W,溫度控制在15 0C,物料在第三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100W,溫度控制在20 V,物料每天經三段式翻拋移位4米,移位至出料口。
[0026]實施例3、
[0027] 通過輸送設備將養殖場日產糞便送入車間廠房I內設置的保溫固液分離池2中,將分離后的固體物料通過運輸設備(傳送帶)送入并列一個或多個增溫保溫發酵池3內,在增溫保溫發酵池3內將物料分三段式進行增溫保溫發酵翻拋,物料在第一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450W,溫度控制在55°C,物料在第二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400W,溫度控制在450C,物料在第三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350W,溫度控制在40°C,物料每天經三段式翻拋移位6米,移位至出料口。
【權利要求】
1.一種固體有機廢棄物冬季生物有氧發酵增溫保溫池,包括車間廠房(I),其特征在于:在車間廠房⑴內設有保溫固液分離池(2),通過輸送設備與增溫保溫發酵池(3)相聯通,所述的保溫固液分離池(2)和增溫保溫發酵池(3)的池底及四周池壁由內至外依次按順序分別設有防滲水泥層(4)、均勻散熱層(5)、耐高溫發熱電纜層(6)、阻熱層(7)、建筑基礎層(8),所述的車間廠房(I)增溫由地面向下依次按順序分別設有水泥層(11)、均勻散熱層(12)、耐高溫發熱電纜層(13)、阻熱層(14)、建筑基礎層(15),在車間廠房⑴的屋頂部位南側設有陽光板(9)和保溫板(10)的雙層結構,保溫板(10)下端面安裝有鋼架滑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有機廢棄物冬季生物有氧發酵增溫保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固液分離池(2)池底深為1.8-3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有機廢棄物冬季生物有氧發酵增溫保溫池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運輸設備將養殖場日產糞便送入車間廠房(I)內設置的保溫固液分離池(2)中,將分離后的固體物料通過輸送設備(傳送帶)送入并列一個或多個增溫保溫發酵池(3)內,在增溫保溫發酵池(3)內將物料分三段式進行增溫保溫發酵翻拋,物料在第一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150-450W,溫度控制在10-55°C,物料在第二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80-400W,溫度控制在8-45°C,物料在第三段中每平方米發熱功率50-350W,溫度控制在5-40 0C,物料每天經三段式`翻拋移位3.5-6米,移位至出料口。
【文檔編號】C05F3/06GK103664269SQ201310687089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6日
【發明者】劉杜金, 王玉平, 王健 申請人:黑龍江省牡丹江農墾巨豐有機肥生產有限公司, 劉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