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

文檔序號:230281閱讀:396來源:國知局
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包括茶園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其中:茶園土壤改良包括:對茶園進行隔年耕作,耕作年在春茶追肥時期、夏茶追肥時期、秋季基肥時期分別耕作一次,耕作年最后一次耕作后在茶園行間播種黑麥草,翌年6月刈割翻埋于土壤中;平衡施肥包括:在春茶追肥時期和夏茶追肥時期分別每畝施用29.5~30.5kg的茶葉專用肥,在秋季基肥時期每畝施用39.5~40.5kg的茶葉專用肥以及24.5~25.5kg的植物蛋白有機肥。上述方法其可有效改善山區茶園土壤的地力狀況。
【專利說明】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茶葉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茶葉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其發展狀況對茶區經濟振興、市場供應和名茶品牌的樹立具有深遠影響。然而,我國土地資源不足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茶產業的立地條件一般較差,多為山地,作為我國茶葉主產地之一的安徽省更是如此。據調查統計,安徽省約70%~80%的茶園分布在山區。
[0003]山地茶園土壤貧瘠,土層較薄,保水保肥能力差。茶區農民為求高產,普遍存在過量使用化學肥料,有機肥和其他有益元素發肥料投入不足的情形;茶樹施肥比例嚴重失調,重氮肥輕鉀肥的盲目性施肥現象普遍存在。茶農的這種經驗性生產方式,不僅使茶葉產量和品質難以持續提高,還會造成資源浪費和增加生態環境污染的風險。此外,我國在山地茶園土壤耕作管理中多以免耕為主,這種耕作方式雖然可維持土壤結構,但由于茶樹是多年生作物,多年免耕易造成土壤有機質匱乏,土壤板結,土壤孔隙度降低,通透性差,雜草叢生,土壤的養分供給能力下降,造成樹勢早衰減產,茶葉品質下降。而且,免耕使地表長期裸露,增加了水土流失的風險,這一風險在山地茶園地尤為嚴重。可見,傳統的茶農生產方式和土壤耕作制度,都會影響土壤質量的提高。然而,土壤是茶園的供給原始載體,土壤質量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茶園的生產能力。
[0004]養根壯樹是實現山地茶園高產優質的基本前提,而水、肥、氣、熱、土壤微生物等各項因素協調穩定的土壤條件,才能使肥料利用率提高,更有利于養分功效的發揮,促進根系的發生和生長,進而滿足地上部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此,探尋改善茶園土壤質量并配合簡便合理的施肥措施,是山地茶產業優化升級及茶園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其可有效改善山區茶園土壤的地力狀況。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方案進行實施:
[0007]一種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包括茶園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其中:
[0008]茶園土壤改良包括:對茶園進行隔年耕作,耕作年在春茶追肥時期、夏茶追肥時期、秋季基肥時期分別耕作一次,耕作年最后一次耕作后在茶園行間播種黑麥草,翌年6月刈割翻埋于土壤中;
[0009]平衡施肥包括:在春茶追肥時期和夏茶追肥時期分別每畝施用29.5~30.5kg的茶葉專用肥,在秋季 基肥時期每畝施用39.5~40.5kg的茶葉專用肥以及24.5~25.5kg的植物蛋白有機肥。
[0010]本發明采用茶園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通過連續幾年的黑麥草、茶樹復合種植,茶園土壤中有機質、腐殖質大量形成,根系生長對土壤的擠壓以及根系的分泌物、脫落物等促進了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起到保持水土,促進有機質增加,改善土壤墑情效果。合理的施肥,提升茶園土壤有效養分的供給能力,增加茶樹根系微域營養的豐富度。從而改善土壤地力和提聞茶葉的廣量和品質。
[0011]優選方案為:
[0012]春茶追肥時期為每年的3月10日~3月15日,夏茶追肥時期為每年的6月20日~7月I日,秋季基肥時期為每年的10月15日~10月25日。植物蛋白有機肥為普利登植物蛋白有機復合肥,植物蛋白有機肥中K含量不低于4%,有機質含量不低于50%,氨基酸含量不低于8%,茶葉專用肥為司爾特茶葉專用肥,茶葉專用肥中N、P2O5, K2O含量的重量比為25:12:9。年純N總施用量按照24.5~25.5kg/畝進行控制。肥料中N素以氨態或酰氨態氮的形態存在;P素以鈣鎂磷肥或磷礦粉形態存在;K素以硫酸鉀的形態存在。
[0013]春茶追肥時期耕作深度為10~12cm,夏茶追肥時期耕作深度為12~15cm,秋季基肥時期耕作深度為18~20cm,耕幅寬度均控制在50~60cm。
[0014]黑麥草的播種量為0.5~1.0kg/畝。
[0015]耕作年春茶追肥時期、夏茶追肥時期、秋季基肥時期先分別進行施肥,然后進行耕作。這樣可以將所施用的肥料與耕作層土壤混勻覆蓋,節省人力物力成本,又可以使所施用的肥料中的養分元素充分接觸,有利于茶樹根系吸收利用且肥料淋失和揮發較少。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發明作近一步的說明。
[0017]其中,實施例1~2中所用的植物蛋白有機肥為普利登植物蛋白有機復合肥,植物蛋白有機肥中K含量不低于4%,有機質含量不低于50%,氨基酸含量不低于8%,茶葉專用肥為司爾特茶葉專用肥,茶葉專用肥中N、P205、K2O含量的重量比為25:12:9 ;
[0018]實施例1
[0019]安徽綠茶主產區黃山市休寧縣培源村,茶園土壤為千枚巖和沙頁巖發育的黃紅壤,pH值4.51左右。供試茶園建于1984年春季,品種為休寧地方群體種(俗稱牛皮種),茶樹為三條栽密植方式。該茶園試驗前茶樹長勢、園相及管理水平一般,施肥水平偏低(畝年施純氮約20kg),產量較低(畝年產干毛茶在50Kg左右)。
[0020]在茶園內設置I個試驗區(面積2畝)和I個對照區(面積2畝)。
[0021]在試驗區進行如下操作:
[0022]依據山地茶園的實際種植及排布情況,采用手扶式茶園微型旋耕機對茶園進行隔年耕作的方式,耕作年則每年實施3次耕作,其耕作時間分別為每年的3月10日~3月15日(春茶追肥時期),采用淺耕作業,耕作深度為10~12cm ;6月20日~7月I日(夏茶追肥時期),采用中耕作業,耕作深度為12~15cm; 10月15日~10月25日(秋季基肥時期),采用深耕作業,耕作深度為18~20cm,三次的耕幅寬度均控制在50~60cm。在耕作年最后一次耕作后(10月份),選擇在茶園行間種植I年生黑麥草,播種草籽量為0.5~1.0kg/畝,翌年6月刈割翻埋于土壤中。并且在春茶追肥時期和夏茶追肥時期分別每畝施用29.5~30.5kg的茶葉專用肥,在秋季基肥時期每畝施用39.5~40.5kg的茶葉專用肥以及24.5~25.5kg的植物蛋白有機肥。耕作年春茶追肥時期、夏茶追肥時期、秋季基肥時期先進行施肥,然后進行耕作。
[0023]對照區除與試驗區進行相同的修剪、日長管理,以及采用傳統施肥以外不進行其他特殊操作。
[0024]對上述試驗區和對照區的土壤地力進行分析:
[0025]測定分析表明,按照本發明處理的試驗區茶園土壤有機質、全氮、速效鉀、速效磷含量依次為24.4g/kg、l.29g/kg、93.lmg/kg、36.7mg/kg,分別比對照區茶園土壤提高了20.5%,29.8%,41.6%,34.9% ;與對照區茶園土壤相比土壤毛管持水量增加3.7%~6.2%,土壤容重平均降低0.09g/cm3~0.16g/cm3,土壤孔隙度增加1.7%~2.9%,地表徑流量降低7.2%~9.9%,年干茶產量增加了 19.7%ο
[0026]實施例2
[0027]該試驗設在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洪通茶廠試驗基地茶園內,試驗設置處理與實施例I相同
[0028]試驗結果:按照本發明處理的試驗區茶園土壤有機質、全氮、速效鉀、速效磷含量依次為 22.4g/kg、l.15g/kg、63.6mg/kg、41.2mg/kg,分別比對照區茶園土壤提高了 22.9%、34.5%、31.8%,52.5% ;與對照區茶園土壤:相比土壤毛管持水量增加3.7%~6.2%,土壤容重平均降低0.05g/cm3~0.llg/cm3,土壤孔隙度增加了 2.0%~2.5%,地表徑流量降低了4.9%~8.6%,年干茶產量增加了 15.4%ο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包括茶園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其中: 茶園土壤改良包括:對茶園進行隔年耕作,耕作年在春茶追肥時期、夏茶追肥時期、秋季基肥時期分別耕作一次,耕作年最后一次耕作后在茶園行間播種黑麥草,翌年6月刈割翻埋于土壤中; 平衡施肥包括:在春茶追肥時期和夏茶追肥時期分別每畝施用29.5~30.5kg的茶葉專用肥,在秋季基肥時期每畝施用39.5~40.5kg的茶葉專用肥以及24.5~25.5kg的植物蛋白有機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春茶追肥時期為每年的3月10日~3月15日,夏茶追肥時期為每年的6月20日~7月I日,秋季基肥時期為每年的10月15日~10月25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春茶追肥時期耕作深度為10~12cm,夏茶追肥時期耕作深度為12~15cm,秋季基肥時期耕作深度為18~20cm,耕幅寬度均控制在50~60c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黑麥草的播種量為0.5 ~L Okg/ 畝。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耕作年春茶追肥時期、夏茶追肥時期、秋季基肥時期先分別進行施肥,然后進行耕作。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山區茶園地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蛋白有機肥為普利登植物蛋白有機復合肥,植物蛋白有機肥中K含量不低于4%,有機質含量不低于50%,氨基酸含量不低于8%,茶葉專用肥為司爾特茶`葉專用肥,茶葉專用肥中N、P205、K2O含量的重量比為25:12:9 ;年純N總施用量按照24.5~25.5kg/畝進行控制。
【文檔編號】A01C21/00GK103749120SQ201310750903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0日
【發明者】周桂美, 方洪生, 周迎春, 蘇有健 申請人:黃山市徽州洪通茶廠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上思县| 安宁市| 会同县| 怀化市| 靖边县| 黄冈市| 安阳县| 嘉峪关市| 隆昌县| 塘沽区| 瑞丽市| 福泉市| 齐齐哈尔市| 张掖市| 乐亭县| 抚松县| 大邑县| 桦南县| 广安市| 达日县| 南宫市| 文水县| 蕉岭县| 寻甸| 博野县| 平陆县| 临汾市| 临夏市| 囊谦县| 南雄市| 安阳县| 敦化市| 休宁县| 嵊泗县| 保亭| 抚顺市| 关岭| 巧家县| 安徽省| 兴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