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牡丹種苗簡易栽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牡丹種苗簡易栽培裝置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牡丹種植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牡丹種苗簡易栽培裝置。
背景技術:
:牡丹為深根性落葉灌木花卉,性喜陽光,耐寒,愛涼爽環境而忌高溫悶熱,適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栽植時間最好在10月上旬或中旬(陽歷),先要選好地勢高,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排水量好的地域。最好要有I米以上厚度的培養土、疏松沙質土層(不宜在疏松土層太薄,下面是結的硬土或粘土處栽種)。地選好后行翻土、耙細,接著填施豬畜糞、骨粉、油餅、草木灰肥等作基肥。栽培的深度約為2(T30cm,不宜太深,不能超過原來老根的深度。栽得過深過淺都生長不旺。栽時,要注意使其根須自然舒展,均勻地散布于栽植穴中。栽完后稍徽撳壓一下,使根部和土壤緊密,然后澆一次透水,此后一個月內不可再澆水,更不可澆肥。原先牡丹的種苗種植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挖坑,然后另一人拿種苗放入坑中,填土掩埋,人工勞動強度大,種植效率低下。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彌補現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牡丹種苗簡易栽培裝置,結構設計簡單,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種植的效率。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牡丹種苗簡易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體,管體的下端加工成斜口,斜口上側的管體外壁對稱設有腳踏板,所述的管體外壁中部設有扶手,管體上端進口為喇叭狀。所述的牡丹種苗簡易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口與腳踏板之間的距離為35 50cmo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管體作為種植種苗的主體結構,只需一人即可進行栽培,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栽培的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牡丹種苗簡易栽培裝置,包括管體1,管體I的下端加工成斜口 2,斜口 2上側的管體外壁對稱設有腳踏板3,管體I外壁中部設有扶手4,管體I上端進口為喇叭狀5,方便牡丹種苗的放入。斜口 2與腳踏板3之間的距離為35飛0cm,在松軟的土壤上能夠很方便的控制土坑的深度,達到栽培的要求。牡丹種苗移栽時,一般都是單根直苗,直苗莖桿上只有一點嫩芽,本實用新型只需一人操作,通過腳踏板3將斜口 2插入松軟的土質層中,以斜口 2底部為中心旋轉挖坑,然后將牡丹種苗從管體I進口放入并填土,即可將種苗栽種好,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栽培的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牡丹種苗簡易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體,管體的下端加工成斜口,斜口上側的管體外壁對稱設有腳踏板,所述的管體外壁中部設有扶手,管體上端進口為喇叭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種苗簡易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口與腳踏板之間的距離為35 50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牡丹種苗簡易栽培裝置,包括管體,管體的下端加工成斜口,斜口上側的管體外壁對稱設有腳踏板,管體外壁中部設有扶手,管體上端進口為喇叭狀。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管體作為種植種苗的主體結構,只需一人即可進行栽培,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栽培的效率。
文檔編號A01G9/10GK203057949SQ2013200089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8日
發明者高傳忠, 聶榮京, 魯金娣, 潘銀花, 聶蕾, 高家磊, 王俊, 阮勝強, 姚國民 申請人:銅陵鳳丹種植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高傳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