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撒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具體為一種電動撒肥機。
背景技術:
在傳統農業耕作中,每一茬作物農民先施底肥,作物生長施3— 4次田間肥,隨著農村勞動力的減少,為了節約勞動力每次施肥量大,這樣肥料揮發的多作物吸收的少,甚至燒苗,由于農村土地逐漸流轉到承包大戶,由于田間施肥期間要有一定的條件,如小麥施肥后一定要下雨,水稻施肥田間一定要有水,在這樣特定的條件下,短時間內大面積田間施肥成了問題,傳統田間施肥相當勞累,所以勞動力相當緊張。由于傳統農業中散播作物非常普遍,如小麥散播水稻直播等等。沒有一種農業機械能到田間施肥。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撒肥效率較高的電動撒肥機。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電動撒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放肥料的箱體,箱體的垂直中心設置有豎向布置的傳動軸,在箱體的上端設有驅動傳動軸旋轉的電機,在箱體的下端設有撒肥輪,撒肥輪的中心與傳動軸的輸出端連接,在撒肥輪與箱體之間的傳動軸上套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上端固定在箱體的下端,出料管與箱體相連通,出料管的外側設置有出料槽,出料槽上設有閘門,所述撒肥輪為圓形盤,出料管外周的撒肥輪上設有弧形葉片。優化地,所 述箱體背面的左右兩側設有背帶。使用時,可以背在身上,使用方便。優化地,所述箱體的底部四角設有可折疊的支撐腿。不使用時,可以通過支撐腿將箱體支撐在地面上。優化地,所述箱體的底部設為錐形,有利于箱底肥料一次性撒完。本實用新型解決了作物生長期間施肥難的問題,能有效提高施肥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后視圖;圖3為撒肥輪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出料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一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存放肥料的箱體1,箱體I的底部設為錐形,箱體I的底部四角設有可折疊的支撐腿9,箱體I的背面的左右兩側設有背帶10,箱體I的垂直中心設置有豎向布置的傳動軸2,在箱體I的上端設有驅動傳動軸2旋轉的電機3,在箱體I的下端設有撒肥輪4,撒肥輪4的中心與傳動軸2的輸出端連接。[0014]在撒肥輪4與箱體I之間的傳動軸上套置有出料管5,出料管5的上端固定在箱體I的下端,出料管5與箱體I相連通,出料管5的外側設置有出料槽6,出料槽6上設有閘門7,所述撒肥輪4為圓形盤,出料管5外周 的撒肥輪4上設有弧形葉片8。
權利要求1.電動撒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放肥料的箱體,箱體的垂直中心設置有豎向布置的傳動軸,在箱體的上端設有驅動傳動軸旋轉的電機,在箱體的下端設有撒肥輪,撒肥輪的中心與傳動軸的輸出端連接,在撒肥輪與箱體之間的傳動軸上套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上端固定在箱體的下端,出料管與箱體相連通,出料管的外側設置有出料槽,出料槽上設有閘門,所述撒肥輪為圓形盤,出料管外周的撒肥輪上設有弧形葉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撒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背面的左右兩側設有背帶。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撒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底部設為錐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撒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底部四角設有可折疊的 支撐腿。
專利摘要電動撒肥機,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包括存放肥料的箱體,箱體的垂直中心設置有豎向布置的傳動軸,在箱體的上端設有驅動傳動軸旋轉的電機,在箱體的下端設有撒肥輪,撒肥輪的中心與傳動軸的輸出端連接,在撒肥輪與箱體之間的傳動軸上套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上端固定在箱體的下端,出料管與箱體相連通,出料管的外側設置有出料槽,出料槽上設有閘門,所述撒肥輪為圓形盤,出料管外周的撒肥輪上設有弧形葉片。本實用新型解決了作物生長期間施肥難的問題,能有效提高施肥效率。
文檔編號A01C15/16GK203136503SQ2013200112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
發明者戎繼林 申請人:戎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