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疊式擱桿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漁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折疊式擱桿架。
背景技術:
擱桿架是一種常用的漁具,用于在垂釣過程中臨時放置魚竿。現有的擱桿架通常由多根腳桿、連接桿和連接件組成。在使用前,用戶需要將諸多的零件拼接、安裝,使其彼此支撐,組成完整的擱桿架。而在使用后,又需要用戶將擱桿架分解,并將各種零件分類收存。現有的擱桿叉的使用過程較為復雜,如何提供一種折疊式的擱桿架,以簡化擱桿架的使用過程,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折疊式的擱桿架,以實現簡化擱桿架的使用過程的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種折疊式擱桿架,包括固定梁、旋轉梁和橫梁,固定梁與旋轉梁之間通過第一鎖緊連接件可鎖緊地鉸接相連;橫梁包括連接梁和通過第二鎖緊連接件設置在連接梁的兩端的懸臂梁;橫梁通過第二鎖緊連接件與旋轉梁固定相連。優選地,在上述的折疊式擱桿架中,兩根旋轉梁與連接梁圍成三角形框架。優選地,在上述的折疊式擱桿架中,第一鎖緊連接件包括第一鎖緊手輪及通過第一鉸接軸相連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旋轉座,第一固定座上設置有平行于第一鉸接軸且彼此順序相連的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第一旋轉座上設置有垂直于第一鉸接軸的第一螺紋孔,第一鎖緊手輪設置在第一螺紋孔中。優選地,在上述的折疊式擱桿架中,第二鎖緊連接件包括第二鎖緊手輪及鉸接相連的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旋轉座,第二固定座上設置有第二螺紋孔,第二鎖緊手輪設置在第二螺紋孔中。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折疊式擱桿架,包括固定梁、旋轉梁和橫梁。其中,固定梁與旋轉梁之間通過第一鎖緊連接件可鎖緊地鉸接相連;橫梁包括連接梁、設置在連接梁兩端的第二鎖緊連接件和通過第二鎖緊連接件與連接梁相連的懸臂梁;橫梁通過第二鎖緊連接件與旋轉梁固定相連。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折疊式擱桿架時,首先松開第一鎖緊連接件和第二鎖緊連接件,然后展開旋轉梁與橫梁,最后再鎖緊第一鎖緊連接件和第二鎖緊連接件。而在收起折疊式擱桿架時,將上述的步驟逆序進行即可。與現有的 擱桿架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折疊式擱桿架使用方法更加簡單,實現了簡化擱桿架的使用過程的目的。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折疊式擱桿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處于折疊狀態的折疊式擱桿架的示意圖;圖3為處于展開狀態的折疊式擱桿架的示意圖;圖4為第一鎖緊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第二鎖緊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折疊式的擱桿架,以實現簡化擱桿架的使用過程的目的。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折疊式擱桿架中,包括固定梁1、旋轉梁2和橫梁 3。固定梁I與旋轉梁2之間通過第一鎖緊連接件4可鎖緊的鉸接相連。橫梁3包括連接梁30、第二鎖緊連接件31和懸臂梁32,懸臂梁32通過第二鎖緊連接件31設置在連接梁30的兩端。橫梁3與旋轉梁2之間通過第二鎖緊連接件31之間固定相連。請參考圖2-3,在使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折疊式擱桿架時,首先松開第一鎖緊連接件5和第二鎖緊連接件31,然后展開旋轉梁2與橫梁3,最后再鎖緊第一鎖緊連接件5和第二鎖緊連接件31。而在收起折疊式擱桿架時,將上述的步驟逆序進行即可。與現有的擱桿架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折疊式擱桿架使用方法更加簡單,實現了簡化擱桿架的使用過程的目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僅從實現折疊功能的角度對折疊式擱桿架的結構進行了說明,同時,在折疊式擱桿架中還包括腳桿、擱桿叉等附件,此處不再贅述。優選的,在上述實施例所提供的折疊式擱桿架中,兩根旋轉梁2與連接梁30圍成如圖1中所示的三角形框架。三角形是一種較為穩定的形狀結構,通過設置三角形框架,提高了折疊式擱桿架的結構強度。具體的,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折疊式擱桿架中,第一鎖緊連接件4和第二鎖緊連接件31具有多種實現結構,下面以其中的兩種為例進行說明。請參考圖4,第一鎖緊連接件4包括第一固定座41、第一旋轉座42和第一鎖緊手輪43。[0032]第一固定座41與第一旋轉座42之間通過第一鉸接軸44相連。第一固定座41上設置有垂直于第一鉸接軸44,且順序相連的第一定位面45和第二定位面46。第一旋轉座42上設置有垂直于第一鉸接軸44的第一螺紋孔47,第一鎖緊手輪43設置在第一螺紋孔47中。在使用本實施例所提供的鎖緊裝置時,先分別將第一固定座41、第一旋轉座42與固定梁1、旋轉梁2固定相連。轉動第一旋轉座42,使第一螺紋孔47的軸線垂直于第一定位面45或第二定位面46,再旋轉第一鎖緊手輪43,利用卡在第一定位面45或第二定位面46的第一鎖緊手輪43實現鎖緊。請參考圖5,在上述實施例所提供的折疊式擱桿架中,第二鎖緊連接件31包括第二鎖緊手輪50、第二固定座51和第二旋轉座52。第二固定座51和第二旋轉座52鉸接相連,同時,第二固定座51上設置有第二螺紋孔53,第二鎖緊手輪50設置在第二螺紋孔53中。通過旋緊第二鎖緊手輪50,使其端面抵在第二固定座51上,利用其靜摩擦力實現鎖緊。進一步的,還可以在第二固定座51上相應的位置設置定位孔,通過將第二鎖緊手輪50的端部插入到定位孔中實現鎖定。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折疊式擱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梁、旋轉梁和橫梁,所述固定梁與所述旋轉梁之間通過第一鎖緊連接件可鎖緊地鉸接相連;所述橫梁包括連接梁和通過第二鎖緊連接件設置在所述連接梁的兩端的懸臂梁;所述橫梁通過所述第二鎖緊連接件與所述旋轉梁固定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式擱桿架,其特征在于,兩根所述旋轉梁與所述連接梁圍成三角形框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式擱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緊連接件包括第一鎖緊手輪及通過第一鉸接軸相連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旋轉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設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鉸接軸且彼此順序相連的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旋轉座上設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鉸接軸的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一鎖緊手輪設置在所述第一螺紋孔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式擱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鎖緊連接件包括第二鎖緊手輪及鉸接相連的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旋轉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設置有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二鎖緊手輪設置在 所述第二螺紋孔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折疊式擱桿架,包括固定梁、旋轉梁和橫梁。其中,固定梁與旋轉梁之間通過第一鎖緊連接件可鎖緊地鉸接相連;橫梁包括連接梁、設置在連接梁兩端的第二鎖緊連接件和通過第二鎖緊連接件與連接梁相連的懸臂梁;橫梁通過第二鎖緊連接件與旋轉梁固定相連。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折疊式擱桿架時,首先松開第一鎖緊連接件和第二鎖緊連接件,然后展開旋轉梁與橫梁,最后再鎖緊第一鎖緊連接件和第二鎖緊連接件。而在收起折疊式擱桿架時,將上述的步驟逆序進行即可。與現有的擱桿架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折疊式擱桿架使用方法更加簡單,實現了簡化擱桿架的使用過程的目的。
文檔編號A01K97/10GK203087327SQ2013200217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李少英 申請人:浙江泰普森休閑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