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風信子水養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物水養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種風信子水養容器。
背景技術:
目前,風信子在家庭養殖中多為水養,水養容器如圖1所示,但其存在風信子球莖和容器口間隙過小,影響風信子的生長;以及這種容器只能養殖一株風信子,家庭養殖較多時則占用大量空間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信子水養容器,解決現有的風信子水養容器;球莖和水面間隙過小,影響風信子的生長以及只能養殖一株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風信子水養容器,包括水養容器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養容器本體中設置風信子生長架體,所述的風信子生長架體包括風信子球莖托環、等距設置在風信子球莖托環下部的多個上連接套、連接在每個上連接套中的支撐桿、以及連接在每個支撐桿下部且固定設置在水養容器本體底部的連接套。所述的每一個風信子生長架體中的連接套、支撐桿、上連接套設置為三組。為了美觀,所述的風信子生長架體在水養容器本體中設置為多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在水養容器本體中設置風信子生長架體,使得風信子球莖和容器口有足夠的間隙,增加了生長的透氣性;同時,風信子生長架體在水養容器本體中的多組設計,可明顯增加美觀度,節約家庭空間。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風信子水養容器的構造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示意圖。圖3為圖2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的構造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構造示意圖。圖中:1.水養容器本體、2.連接套、3.支撐桿、4.上連接套、5.風信子球莖托環、6.風信子球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2、3、4所示,一種風信子水養容器,包括水養容器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養容器本體I中設置風信子生長架體,所述的風信子生長架體包括風信子球莖托環5、等距設置在風信子球莖托環5下部的三個上連接套4、連接在每個上連接套4中的支撐桿3、以及連接在每個支撐桿3下部且固定設置在水養容器本體I底部的連接套2。使用時,將風信子球莖6放置于風信子球莖托環5上,向水養容器本體I中注入適
量營養液即可。實施例2,如圖5所示,所述的風信子生長架體在水養容器本體I中設置為多組,可以種植不同種類的風信子,增加美觀度,還可以將風信子生長架體呈矩形、五角星形、圓形等形狀,分布設置在水養容器本體I中,更加具有觀賞性。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未涉及部 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1.一種風信子水養容器,包括水養容器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養容器本體中設置風信子生長架體,所述的風信子生長架體包括風信子球莖托環、等距設置在風信子球莖托環下部的多個上連接套、連接在每個上連接套中的支撐桿、以及連接在每個支撐桿下部且固定設置在水養容器本體底部的連接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信子水養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個風信子生長架體中的連接套、支撐桿、上連接套設置為三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信 子水養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信子生長架體在水養容器本體中設置為多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風信子水養容器,包括水養容器本體,水養容器本體中設置風信子生長架體,風信子生長架體包括風信子球莖托環、等距設置在風信子球莖托環下部的多個上連接套、連接在每個上連接套中的支撐桿、以及連接在每個支撐桿下部且固定設置在水養容器本體底部的連接套。使得風信子球莖和容器口有足夠的間隙,增加了生長的透氣性;同時,風信子生長架體在水養容器本體中的多組設計,可明顯增加美觀度,節約家庭空間。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3072564SQ2013200421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7日
發明者何蓓 申請人:何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