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蜂窩式軟化生姜栽培專用打孔抱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yè)土壤專業(yè)打孔抱鉗,具體涉及一種蜂窩式軟化生姜栽培專用打孔抱鉗。
背景技術:
生姜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藥食兼用,藥用有溫暖、興奮、發(fā)汗、止嘔、解毒等功效,食用可作為調味劑和蔬菜,一直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通常,食用生姜包括調味姜和菜(嫩)姜,前者是老姜,塊莖粗壯、較短、纖維含量高;后者為嫩姜,塊莖細長,纖維含量少。四川省犍為縣種姜歷史悠久,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著名的地方優(yōu)良品種。在歷代《本草》及現(xiàn)代中醫(yī)藥文獻中都有記載。犍為白姜已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是犍為縣傳統(tǒng)的出口農產品,曾出口東南亞國家,遠銷俄羅斯、德國、日本等。由于犍為縣地處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土區(qū),生姜種植地土壤粘重,采用常規(guī)的開溝式栽培時,粘重的土壤嚴重影響姜苗生長,造成病害嚴重,產量和品質難以保障。為提高犍為白姜的產量和品質,我們開發(fā)了蜂窩式栽培種植軟化姜技術,采用該技術,畝產鮮姜達2 4噸,經(jīng)濟效益好,有效地提高農民收入。但因土壤黏重,挖窩難度大,而目前國內未見蜂窩式軟化生姜栽培所需的專用機械,嚴重影響了姜農種植積極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蜂窩式軟化生姜栽培專用打孔抱鉗。本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蜂窩式軟化生姜栽培專用打孔抱鉗,包括相同的兩部分,每部分包括手柄(I)、鉗臂(2)、鉗肩(3) 和半圓形刀片(4),兩部分在鉗肩(3)處用鉚釘活動嵌套相連,手柄
(I)和鉗臂(2)垂直;手柄(I) 一端與鉗臂(2)上端焊接,鉗臂(2)的下端與鉗肩(3)焊接,鉗肩(3)另一端與半圓形刀片(4)上端焊接,鉗肩(3)中心點圓孔用鉚釘連接抱鉗的兩部分,使兩部分可以沿鉚釘為軸心張開和閉合。所述的蜂窩式軟化生姜栽培專用打孔抱鉗,手柄(I)長14cm,鉗臂(2)長50cm,寬
2.0cm,厚1.0cm ;鉗肩(3)略呈S型,長3 5cm,寬2.0cm,厚1.0cm ;半圓形刀片(4)由厚度
0.2cm,上端寬14cm、下端寬IOcm的鋼板卷制而成,呈圓弧形,高33cm。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一是可在粘重的紫色土上打出一個定型的栽培窩,便于生姜種植,二是采用手持式力臂結構,便于使用且省力,操作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I一手柄、2—鉗臂、3—鉗肩、4一半圓形刀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參考圖1和圖2,一種蜂窩式軟化生姜栽培專用打孔抱鉗,包括相同的兩部分,每部分包括手柄1、鉗臂2、鉗肩3和半圓形刀片4,手柄I和鉗臂2垂直,兩部分在鉗肩3處用鉚釘活動嵌套相連。其中,手柄I選用Φ2.4ατι的鍍鋅管制成,長約14cm。鉗臂2由鋼鐵鍛打而成,規(guī)格為長50cm,寬2.0cm,厚L 0cm。鉗肩3也由鋼鐵鍛打而成,略呈S型,長:T5cm,寬2.0cm,厚1.0cm,其中部略寬,鉆0.5cm的圓孔。半圓形刀片4由厚度0.2cm,上端(即與鉗肩3連接的一端)寬14cm、下端寬IOcm的鋼板卷制而成,呈圓弧形,高33cm。各部分制成后,手柄I 一端與鉗臂2上端焊接,鉗臂2的下端與鉗肩3焊接,鉗肩3另一端與半圓形刀片4上端焊接,鉗肩3中心點圓孔用鉚釘連接抱鉗的兩部分,使兩部分可以沿鉚釘為軸心張開和閉合。打孔時,手握抱鉗的手柄1,將抱鉗閉合,在田間打孔位置用力將抱鉗的半圓形刀片4壓入土壤中,隨即提起抱鉗,因半圓形刀片上寬下窄,其中的土壤輕松被提起;向外掰開抱鉗,刀片中的土壤即可被放到田間空閑處,完成一次打孔。適當清理孔中余下的土壤,即可形成深33cm,直徑IOcm左右的栽培窩。如此反復,可以較快地完成栽培窩的撬挖。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有效解決了西南丘陵和低山區(qū)在黏重土壤上采用蜂窩式栽培軟化生姜時存在的撬窩難度大、勞動力強度高的難題。具有制作成本低,輕便耐用,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可以有效提高勞動效率。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jù)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蜂窩式軟化生姜栽培專用打孔抱鉗,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同的兩部分,每部分包括手柄(I)、鉗臂(2)、鉗肩(3)和半圓形刀片(4),兩部分在鉗肩(3)處用鉚釘活動嵌套相連,手柄(I)和鉗臂(2)垂直;手柄(I) 一端與鉗臂(2)上端焊接,鉗臂(2)的下端與鉗肩(3)焊接,鉗肩(3)另一端與半圓形刀片(4)上端焊接,鉗肩(3)中心點圓孔用鉚釘連接抱鉗的兩部分,使兩部分可以沿鉚釘為軸心張開和閉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蜂窩式軟化生姜栽培專用打孔抱鉗,其特征在于,手柄(I)長14cm,鉗臂(2)長50cm,寬2.0cm,厚1.0cm ;鉗肩(3)略呈S型,長3 5cm,寬2.0cm,厚.1.0cm ;半圓形刀片(4)由厚度0.2cm,上端寬14cm、下端寬IOcm的鋼板卷制而成,呈圓弧形,高33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蜂窩式軟化生姜栽培專用打孔抱鉗,包括相同的兩部分,每部分包括手柄(1)、鉗臂(2)、鉗肩(3)和半圓形刀片(4),兩部分在鉗肩(3)處用鉚釘活動嵌套相連,手柄(1)和鉗臂(2)垂直;手柄(1)一端與鉗臂(2)上端焊接,鉗臂(2)的下端與鉗肩(3)焊接,鉗肩(3)另一端與半圓形刀片(4)上端焊接,鉗肩(3)中心點圓孔用鉚釘連接抱鉗的兩部分,使兩部分可以沿鉚釘為軸心張開和閉合。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一是可在粘重的紫色土上打出一個定型的栽培窩,便于生姜種植,二是采用手持式力臂結構,便于使用且省力,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A01C5/02GK203072332SQ2013200569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fā)明者楊玉國, 曹先行, 陳強, 劉漢軍, 劉軼豪, 張雨, 徐勇, 王強鋒 申請人:楊玉國, 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