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稻麥脫粒機傳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稻麥脫粒機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農業是社會生產的根本,傳統農業都是采用簡單的生產工具,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高。隨著社會發展,技術進步,農業生產中越來越多的采用機械化操作,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也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小麥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范圍比較廣泛,我國除了北方平源地區有種植外,南方丘陵地帶也廣泛種植。南方除了有小麥種植外,對水稻種植更為廣泛。南方丘陵地帶種植小麥或水稻難以實現大型機械化操作,通常都是采用手工操作方式。目前部分地方已開始采用機械化生產,特別是在收獲環節。小型稻麥脫粒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但目前小型稻麥脫粒機對稻麥脫粒時存在脫粒不完全情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不足之處而提供的一種稻麥脫粒機傳動裝置,通過本傳動裝置除了可以滿足脫粒筒正常脫粒之外,還可以帶動振動帶使振動帶產生一定振動,對稻麥脫粒后的秸桿進行進一步篩選。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稻麥脫粒機傳動裝置,包括機架,電機,傳動帶,脫粒筒,其特征是脫粒筒軸端設置蝸桿,驅動軸一端設置蝸輪與蝸桿配合,驅動軸另一端設置方軸帶動振動帶。本實用新型的稻麥脫粒機傳動裝置,除了可以滿足脫粒筒正常脫粒之外,還可以帶動振動帶使振動帶產生一定振動 ,對稻麥脫粒后的秸桿進行進一步篩選。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附圖中:1_機架,2_驅動軸,3_振動帶,5_傳動帶,6-電機,7_脫粒筒,8_蝸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下述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原理上所做的改變或替代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之中。結合附圖1到圖3,一種稻麥脫粒機傳動裝置,包括機架1,電機6,傳動帶5,脫粒筒7,其特征是脫粒筒7軸端設置蝸桿4,驅動軸2 —端設置蝸輪8與蝸桿4配合,驅動軸2另一端設置方軸帶動振動帶3。在使用的時候,電機6通過傳動帶5帶動脫粒筒7轉動,脫粒筒7軸端設置的蝸桿4帶動驅動軸2 —端的蝸輪8轉動,驅動軸2另一端設置方軸帶動振動帶3。秸桿夾雜著少部分麥?;蛩颈凰偷秸駝訋?上,振動帶3在驅動軸2端方軸的驅動下,帶動稻桿向脫粒機側邊移動。帶動振動帶3的驅動方軸截面為正方形,帶動振動帶3過程中,振動帶3有速度變化,會產生加速度,形成一定振動,使秸桿中夾雜的少數的麥?;蛩就ㄟ^振動帶3上的網孔掉到振動帶3下方,從而進一步提高稻麥脫粒程度 。
權利要求1.一種稻麥脫粒機傳動裝置,包括機架(1),電機¢),傳動帶(5),脫粒筒(7),其特征是脫粒筒(7)軸端設置蝸桿(4),驅動軸⑵一端設置蝸輪⑶與蝸桿⑷配合,驅動軸(2)另一端設置方 軸帶動振動帶(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稻麥脫粒機傳動裝置。本實用新型包括電機,傳動帶,脫粒筒,其特征是脫粒筒軸端設置蝸桿,驅動軸一端設置蝸輪與蝸桿配合,驅動軸另一端設置方軸帶動振動帶。本實用新型的稻麥脫粒機傳動裝置,除了可以滿足脫粒筒正常脫粒之外,還可以帶動振動帶使振動帶產生一定振動,對稻麥脫粒后的秸桿進行進一步篩選。
文檔編號A01F12/56GK203072408SQ2013200855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5日
發明者胡大建 申請人:胡大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