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錐形雙螺紋石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谷物、豆類磨漿加工機械,具體為一種錐形雙螺紋石磨。
背景技術:
傳統的磨粉、磨漿、粉碎設備多采用石磨。由于是低速、低溫研磨,能讓外界的空氣與磨出來的豆漿顆粒很好的接觸,使豆類充分釋放蛋白質,不破壞營養成分,保存了豆漿中的植物蛋白、磷脂、維生素B1、B2、鐵、鈣等礦物質,豆漿細膩,濃郁醇厚,味美異常。石磨還可用于谷物雜糧、中藥磨粉。人工推動的石磨體積小,工作壓力小,易堵塞,不利于物料完全粉碎,常常需要進行二次的加工,費時費力,經濟性差。市場上的電動石磨磨漿機轉速高,力口工過程中產生的瞬時高溫高壓以及高速切割破壞了大豆的蛋白結構,也破壞了大豆原有的風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錐形雙螺紋石磨,其特征是:包括內外兩片磨盤,磨盤均由石材制成,位于內部的磨盤為小端在上的錐形,開有雙線右旋螺紋狀磨紋,外部石磨為空心圓柱,兩磨盤相互配合形成磨漿的磨膛加工面,其間隙由上至下逐漸減小,可通過調節兩石磨的相對位置來調節間隙。采用本方案,可保留傳統石磨碾壓、擠壓粉碎的特點,不破壞豆漿原有口味,改善傳統人工石磨容易堵塞進料口,生產效率低和電動磨漿機破壞豆漿營養成分,影響口味的問題。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
圖1所示可知,實用新型錐形雙螺紋石磨,包括內外兩片磨盤,磨盤均由石材制成,位于內部的磨盤I為小端在上的錐形,開有雙線右旋螺紋狀磨紋,外部石磨2為空心圓柱,兩磨盤相互配合形成磨 漿的磨膛加工面,其間隙由上至下逐漸減小,可通過調節兩石磨的相對位置來調節間隙。
權利要求1.一種錐形雙螺紋石磨,其特征是:包括內外兩片磨盤,磨盤均由石材制成,位于內部的磨盤(I)為小端在上的錐形,開有雙線右旋螺紋狀磨紋,外部石磨(2)為空心圓柱,兩磨盤相互配合形成磨漿的磨膛加工面,其間隙由上至下逐漸減小,可通過調節兩石磨的相對位置來調 節間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谷物、豆類磨漿加工機械,具體為一種錐形雙螺紋石磨,包括內外兩片磨盤。磨盤均由石材制成,位于內部的磨盤為小端在上的錐形,開有雙線右旋螺紋狀磨紋,外部石磨為空心圓柱。所述兩磨盤相互配合形成磨漿的磨膛加工面,其間隙由上至下逐漸減小,可通過調節兩石磨的相對位置來調節間隙。泡發后的大豆在大間隙處進入以實現初步粉碎,在水流、摩擦、擠壓、旋壓等多種作用下逐漸向下進入小間隙處,實現進一步的精磨。采用錐形磨盤可在有限的空間尺寸下增加石磨的有效加工面積,防止堵塞。該石磨可使加工物不受高溫損害,可保留其中礦物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
文檔編號B02C7/18GK203124031SQ2013201044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8日
發明者徐鵬云, 王澤河, 姜海勇 申請人:河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