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玉米脫粒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用機械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玉米脫粒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玉米脫粒機是一種廣泛運用的小型農用機械。現有的玉米脫粒機主要包括進料斗、左倉殼、右倉殼和上倉殼等部件,其中進料斗設在左倉殼和右倉殼的進料端。所述上倉殼位于左倉殼和右倉殼之間,且上倉殼進料端的兩側與對應倉殼相鉸接,并在上倉殼的脫粒端設有手動偏心式位置調節機構,在該位置調節機構的作用下,所述上倉殼的脫粒端可繞其鉸接端上下擺動。另外,所述左倉殼的脫粒端固設有出粒斗,且左倉殼和右倉殼的出料端之間固設有一塊出料擋板,該出料擋板上靠近左倉殼的位置開有一個玉米芯出□。所述左倉殼、右倉殼和上、下倉殼之間組成的倉室內裝有脫粒滾筒,該脫粒滾筒可在電機的帶動下轉動。同時,所述脫粒滾筒的外壁上固設有螺旋形導向筋,該螺旋形導向筋的軸心線與脫粒滾筒的軸心線重合,且螺旋形導向筋由一根直徑為5至6mm的鋼條制成。并且,所述左倉殼和右倉殼靠近脫粒滾筒處均為脫粒圓弧面,且左倉殼上的脫粒圓弧面一般低于右倉殼上的脫粒圓弧面。
脫粒時,玉米棒從所述進料斗進入脫粒滾筒處,并在螺旋形導向筋的帶動下由進料端往脫粒端移動,且在上倉殼、脫粒滾筒及左倉殼上脫粒圓弧面的共同擠壓作用下,玉米棒上的玉米粒被脫掉,且玉米粒通過出粒斗排到外面,而玉米芯通過出料擋板上的玉米芯出口排到外面。另外,操作者可根據玉米棒的大小來控制手動偏心式位置調節機構,從而使上倉殼的脫粒端繞其鉸接端上下擺動。在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現有的玉米脫粒機存在如下缺陷:1、現有脫粒機的脫粒效率不是很高,而脫粒效率既與送料速度有關,又與玉米棒受力的大小和出料速度等因素有關。仔細分析現有脫粒機脫粒效率不高的原因,我們發現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a、所述玉米棒由進料端往脫粒端移動的過程中經常發生跳動,這樣就導致導向效果差,從而致使送料速度低,而玉米棒產生跳動的原因又是因為所受的摩擦力過小;b、玉米棒不能很好地在左倉殼上的脫粒圓弧面處受力,這樣就不便于脫粒;C、玉米芯很難剛好通過出料擋板上的玉米芯出口,更多的時候是堆積、堵塞在出料擋板處,這樣就不能及時地將玉米芯排出,從而致使出料速度較低。2、現有手動偏心式位置調節機構雖然能根據玉米棒的大小調整上倉殼的位置,但是手動偏心式位置調節機構的部件繁多,結構復雜、異性,制作難度大,為此急需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玉米脫粒機,欲提高玉米脫粒機的脫粒效率。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玉米脫粒機,包括進料斗(I)和上倉殼(4),其中進料斗(I)固設在左倉殼(2 )和右倉殼(3 )的進料端;所述上倉殼(4)位于左倉殼(2 )和右倉殼(3)之間,該上倉殼進料端的兩側與對應側的倉殼相鉸接,并在上倉殼(4)的脫粒端設有位置調節機構,且上倉殼(4)可在該位置調節機構的作用下繞其鉸接端上下擺動;所述左倉殼(2 )的脫粒端固設有出粒斗(5 ),且左倉殼(3 )和右倉殼(4)的出料端之間固設有一塊出料擋板(6),該出料擋板上靠近左倉殼(3)的位置開有一個玉米芯出口(6a);所述左、右倉殼(2、3)和上、下倉殼之間組成的倉室內裝有脫粒滾筒(7),該脫粒滾筒可在電機的帶動下轉動,且脫粒滾筒(7)的外壁上固設有螺旋形導向筋(8),該螺旋形導向筋的軸心線與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重合;所述左倉殼(2)和右倉殼(3)靠近脫粒滾筒處均為脫粒圓弧面,且左倉殼(2)上脫粒圓弧面的高度低于右倉殼(3)上的脫粒圓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導向筋(8)由第一鋼條段(8a)和第二鋼條段(Sb)構成,其中第一鋼條段(8a)靠近所述進料斗(1),且第一鋼條段(8a)的直徑為8至10mm,而第二鋼條段(8b)的直徑為5至6mm ;所述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為8至12mm,且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與第二鋼條段(8b)的展開長度之比為1:3 ;所述左倉殼(2)上的脫粒圓弧面處固設有一根脫粒檔桿(9),該脫粒檔桿的軸心線與所述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平行,且脫粒檔桿(9)的直徑為5至6_。本實用新型在現有結構的基礎上,調整了所述螺旋形導向筋(8)的結構,并將其由原來的一根直徑為5至6mm的鋼條調整成現在的兩段式結構,具體由第一鋼條段(8a)和第二鋼條段(8b)構成,其中第一鋼條段(8a)靠近所述進料斗(1),且第一鋼條段(8a)的直徑為8至IOmm,而第二鋼條段(8b)的直徑為5至6mm ;所述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為8至12mm,且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與第二鋼條段(8b)的展開長度之比為1:3 ;并且,所述左倉殼(2)上的脫粒圓弧面處增設了一根脫粒檔桿(9),該脫粒檔桿的軸心線與所述脫粒滾 筒(7)的軸心線平行,且脫粒檔桿(9)的直徑為5至6_。為了提高本玉米脫粒機的脫粒效率,權利要求1所述的技術方案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具體的技術手段如下:1、調整了所述螺旋形導向筋(8)的結構,調整后的螺旋形導向筋(8)為兩段式結構,具體由第一鋼條段(8a)和第二鋼條段(Sb)構成,其中第一鋼條段(8a)靠近所述進料斗
(1),且第一鋼條段(8a)的直徑為8至10mm,而第二鋼條段(Sb)的直徑為5至6mm ;所述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為8至12_,且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與第二鋼條段(8b)的展開長度之比為1:3。在上述技術手段中,由于第一鋼條段(8a)的直徑比第二鋼條段(8b)大,這樣就能有效增加玉米棒與螺旋形導向筋(8)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大摩擦力,這樣就能防止玉米棒發生跳動,從而改善導向效果,進而提高送料速度。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設計過程中,實用新型人在第一鋼條段(8a)的直徑大小選擇上花了很大的精力,也浪費了很多時間和財力,因為第一鋼條段(8a)的直徑過小增加接觸面積就不是很明顯,也就對提高送料速度沒多大幫助,但若第一鋼條段(8a)的直徑過大反而會增加玉米棒往脫粒端移動的阻力,反而降低送料速度。另外,所述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及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與第二鋼條段(8b)的展開長度之比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設計參數,因為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過短則增加的接觸面積也會過小,而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過長的話,又可能導致接觸面積過大,從而導致玉米棒受到的摩擦力過大,從而將玉米棒壓碎,進而使玉米粒和玉米芯混在一起,無法分離,致使玉米脫粒機根本無法使用。2、所述左倉殼(2)上的脫粒圓弧面處增設了一根脫粒檔桿(9),該脫粒檔桿的軸心線與所述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平行,且脫粒檔桿(9)的直徑為5至6mm。采用以上結構,本實用新型就便于玉米棒受力,從而便于成功地脫粒。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提高送料速度及便于玉米棒受力兩方面來提高脫粒效率,結構簡單,易于實施,較好地克服了傳統結構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技術及經濟價值,適于大規模推廣運用。作為補充,所述左倉殼(2)的出料端設有水平一個出料擋塊(10),該出料擋塊的位置正對所述出料擋板(6)上的玉米芯出口(6a)。采用以上結構,玉米芯移動到出料擋塊(10)時,會支撐在出料擋塊(10)上,進而順利地進入所述出料擋板(6)上的玉米芯出口(6a),從而排到外面,這樣就能有效地防止玉米芯堆積、堵塞在出料擋板(6)處,這樣就能大幅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出料速度,通過小改動便有效地克服了傳統結構的缺陷,從而進一步提高本玉米脫粒機的脫粒效率,優化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性能。作為最優設計值,所述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為10mm,其直徑為8mm,且所述第二鋼條段(8b)的直徑為5mm。當然,在實際制造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上述參數的具體數值,并不局限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數值,例如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可選為Ilmm0在本實施 例中,所述位置調節機構包括連接片(11)、彈簧組件和換擋桿(16),其中連接片(11)位于所述上倉殼(4)的上方,并橫跨在左、右倉殼(2、3)之間,該連接片左右側的過孔中分別豎直穿設有一根導向桿(12),這兩根導向桿的下端分別與對應側的倉殼頂面固定;所述彈簧組件包括螺桿(13)和彈簧(15),其中螺桿(13)呈豎直設置,該螺桿的下端與所述上倉殼(4)頂面固定,螺桿(13)的上端穿過所述連接片(11)上的過孔后,套裝有螺母(14),且所述彈簧(15)套裝于上倉殼(4)與連接片(11)之間的螺桿(13)上;所述換擋桿(16)位于連接片(11)上方,其軸心線與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平行,且換擋桿(16)中部卡入換擋片(17)上的換擋槽(17a)中,該換擋槽的槽口朝左,而換擋片
(17)固設在連接片(11)的頂面;所述換擋桿(16)的一端與出料擋板(6)頂部相鉸接,該換擋桿另一端的端部穿設在換擋板(18)上的換擋孔(18a)中,而換擋板(18)橫跨在所述左、右倉殼(2、3 )之間,其兩側與對應側的倉殼頂面固定。與傳統的偏心式位置調節機構相比,本實施例所述的位置調節機構為檔位式結構,其部件比較少,且結構簡單、規則,這樣就能有效降低制作難度,從而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最終提高本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作為優化設計,所述換擋桿(16)上方設有一根拉簧(19),該拉簧同時位于所述出料擋板(6)與換擋板(18)之間,且拉簧(19)的一端與出料擋板(6)頂部固定,其另一端與換擋桿(16)的頂部固定。為了達到受力均勻的目的,所述彈簧組件的數目為兩個,這兩個彈簧組件分別靠近對應側的所述導向桿(12 )。[0030]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提高送料速度、便于玉米棒受力及提高出料速度這三個方面來提高脫粒效率,另外簡化了上倉殼的位置調節機構,從而便于制作實施,進而有效地克服了傳統結構的技術缺陷,具有很好的技術及經濟價值,適于大規模推廣運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形圖;圖2為圖1拆掉保護罩21后的A向視圖;圖3為圖1的B向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出料擋塊10的安裝示意圖。本實用新型中各部件在上述附圖中的標記如下:進料斗一 1、左倉殼一2、右倉殼一3、上倉殼一4、出粒斗一5、出料擋板一6、脫粒滾筒一7、螺旋形導向筋一8、脫粒檔桿一9、出料擋塊一 10、連接片一 11、導向桿一12、螺桿一13、螺母一 14、彈簧一 15、換擋桿一 16、換擋片一 17、換擋板一 18、拉簧一 19、機架一 20、保護罩一2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至4所示,一種玉米脫粒機,主要由進料斗1、左倉殼2、右倉殼3、上倉殼4、出粒斗5、出料擋板6、脫粒滾筒7、螺旋形導向筋8、脫粒檔桿9、出料擋塊10和位置調節機構構成。其中,所述進料斗I固設在左倉殼2和右倉殼3的進料端,該左倉殼2和右倉殼3的下端與下倉殼(圖中未畫出)固定連接,且左倉殼2、右倉殼3及下倉殼固定支撐在機架20上。
`[0039]所述上倉殼4位于左倉殼2和右倉殼3之間,該上倉殼4進料端的左側與左倉殼2相鉸接,該上倉殼4進料端的右側與右倉殼3相鉸接。并且,在所述上倉殼4的脫粒端設有位置調節機構,在該位置調節機構的作用下,所述上倉殼4可繞該上倉殼4進料端的鉸接端上下擺動,從而調整上倉殼4的位置。同時,所述左倉殼2的脫粒端固設有出粒斗5,該出粒斗5的設置方式采用現有結構,在此不做贅述,且脫粒后的玉米粒通過該出粒斗5排到脫粒機外。所述左倉殼3的出料端和右倉殼4的出料端之間固設有一塊出料擋板6,該出料擋板6的設置方式也采用現有結構,在出料擋板6上靠近左倉殼3的位置開有一個方形的玉米芯出口 6a,脫粒后產生的玉米芯從該玉米芯出口 6a處排到本脫粒機外面,從而實現出料。如圖1至4可看出,所述左倉殼2、右倉殼3、上倉殼4及下倉殼之間組成一個倉室,該倉室在本行業內又可細分為送料倉和脫粒倉,并在該倉室內通過軸承安裝支撐有脫粒滾筒7。所述脫粒滾筒7通過皮帶及帶輪與電機(圖中未畫出)相連,并可在電機的帶動下繞該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轉動,且脫粒滾筒7的轉動方向與現有結構完全相同,而電機一般安裝在所述機架20的進料端。并且,所述脫粒滾筒7的外壁上固設有螺旋形導向筋8,該螺旋形導向筋8的軸心線與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重合,且螺旋形導向筋8的首端位于脫粒滾筒7的進料端,而螺旋形導向筋8的尾端位于脫粒滾筒7的出料端。[0043]另外,所述左倉殼2和右倉殼3靠近脫粒滾筒處均為脫粒圓弧面(圖中未標出),該脫粒圓弧面的設置方式采用現有結構,具體為脫粒圓弧面的長度方向與所述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方向一致,且左倉殼2上脫粒圓弧面的高度低于右倉殼3上的脫粒圓弧面。以上所述內容為玉米脫粒機主要的現有結構,其他未具體詳細描述的結構也與現有結構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贅述,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如下所述。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用新型點,即為了提高本實用新型的脫粒效率,特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采取措施:從圖1至4還可看出,所述螺旋形導向筋8調整為兩段式結構,并由第一鋼條段8a和第二鋼條段8b構成。其中,第一鋼條段8a靠近所述進料斗1,且第一鋼條段8a的直徑為8至IOmm,且優選為8mm。所述第二鋼條段8b的直徑為5至6mm,且優選為5mm。并且,所述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為8至12mm,且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與第二鋼條段Sb的展開長度之比為1:3,而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為10mm。所述左倉殼2上的脫粒圓弧面處固設有一根脫粒檔桿9,該脫粒檔桿9的軸心線與所述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平行,且脫粒檔桿9的直徑為5至6mm。另外,所述脫粒檔桿9的首端位于左倉殼2的進料端,該脫粒檔桿9的尾端位于左倉殼2的出料端。所述左倉殼2的出料端設有水平一個出料擋塊10,該出料擋塊10的位置正對所述出料擋板6上的玉米芯出口 6a,且出料擋塊10的左側與左倉殼2內壁固定,而出料擋塊10的右側與所述脫粒滾筒7具有一定間隙。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用新型點,即為了簡化位置調節機構的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特采用如下結構:從圖1至4還可進一步看出 ,所述位置調節機構主要由連接片11、導向桿12、螺桿13、螺母14、彈簧15、換擋桿16、換擋片17、換擋板18和拉簧19構成。其中,所述連接片11位于上倉殼4的上方,且該連接片11橫跨在左倉殼2和右倉殼3之間。并且,連接片11左側和右側的過孔中分別豎直穿設有一根導向桿12,這兩根導向桿12的下端分別與對應側的倉殼頂面焊接固定,即左側的一根導向桿12下端與左倉殼2的頂面焊接固定,而右側的一根導向桿12下端與右倉殼3的頂面焊接固定。所述彈簧組件由螺桿13、螺母14和彈簧15構成,其中螺桿13呈豎直設置,該螺桿13的下端與所述上倉殼4頂面固定,螺桿13的上端穿過所述連接片11上的過孔后,套裝有一個螺母14,且所述彈簧15套裝于上倉殼4與連接片11之間的螺桿13上。另外,所述彈簧組件的數目為兩個,這兩個彈簧組件分別靠近對應側的所述導向桿12。從圖1至4還可更進一步看出,所述換擋桿16位于連接片11的上方,該換擋桿16的軸心線與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平行。上述換擋桿16的中部卡入換擋片17上的換擋槽17a中,該換擋槽17a的槽口朝左,而換擋片17通過焊接方式固設在連接片11的頂面。所述換擋桿16的一端與出料擋板6的頂部相鉸接,換擋桿16的另一端可繞該鉸接點上下擺動。并且,所述換擋桿16另一端的端部穿設在換擋板18上的換擋孔18a中,該換擋孔18a的結構與手動擋轎車上與換擋桿相配合的換擋孔相同。所述連接片11位于出料擋板6和換擋板18之間,該換擋板18橫跨在所述左倉殼2和右倉殼3之間,且換擋板18的左側與左倉殼2的頂面焊接固定,而換擋板18的右側與右倉殼3的頂面焊接固定。[0055]另外,所述換擋桿16上方設有一根拉簧19,該拉簧19同時位于所述出料擋板6與換擋板18之間,且拉簧19的一端與出料擋板6頂部固定,而拉簧19的另一端與換擋桿16的頂部固定。為了包括所述位置調節機構,特在所述拉簧19的上方設有一個保護罩21,該保護罩21的一端與所述出料擋板6的頂部固定,且保護罩21的另一端與換擋板18的固定,而保護罩21下端的兩側支撐在對應側的倉殼上。需要調整所述上倉殼4的位置時,可通過控制換擋桿16與換擋孔18a的結合位置來進行換擋,從而帶動連接片11按照各個檔位上下移動,最終通過換擋片17帶動上倉殼4的脫粒端繞該上倉殼4的進料端上下擺動。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實用新型為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 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玉米脫粒機,包括進料斗(I)和上倉殼(4),其中進料斗(I)固設在左倉殼(2)和右倉殼(3)的進料端;所述上倉殼(4)位于左倉殼(2)和右倉殼(3)之間,該上倉殼進料端的兩側與對應側的倉殼相鉸接,并在上倉殼(4)的脫粒端設有位置調節機構,且上倉殼(4)可在該位置調節機構的作用下繞其鉸接端上下擺動;所述左倉殼(2)的脫粒端固設有出粒斗(5 ),且左倉殼(3 )和右倉殼(4 )的出料端之間固設有一塊出料擋板(6 ),該出料擋板上靠近左倉殼(3)的位置開有一個玉米芯出口(6a); 所述左、右倉殼(2、3)和上、下倉殼之間組成的倉室內裝有脫粒滾筒(7),該脫粒滾筒可在電機的帶動下轉動,且脫粒滾筒(7)的外壁上固設有螺旋形導向筋(8),該螺旋形導向筋的軸心線與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重合;所述左倉殼(2)和右倉殼(3)靠近脫粒滾筒處均為脫粒圓弧面,且左倉殼(2)上脫粒圓弧面的高度低于右倉殼(3)上的脫粒圓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導向筋(8)由第一鋼條段(8a)和第二鋼條段(Sb)構成,其中第一鋼條段(8a)靠近所述進料斗(I ),且第一鋼條段(8a)的直徑為8至10mm,而第二鋼條段(Sb)的直徑為5至6mm ;所述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為8至12mm,且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與第二鋼條段(8b)的展開長度之比為1:3 ; 所述左倉殼(2)上的脫粒圓弧面處固設有一根脫粒檔桿(9), 該脫粒檔桿的軸心線與所述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平行,且脫粒檔桿(9)的直徑為5至6mm 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脫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倉殼(2)的出料端設有水平一個出料擋塊(10),該出料擋塊的位置正對所述出料擋板(6)上的玉米芯出口(6a)。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脫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條段(8a)的展開長度為IOmm,其直徑為8mm,且所述第二鋼條段(8b)的直徑為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脫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調節機構包括連接片(11)、彈簧組件和換擋桿(16),其中連接片(11)位于所述上倉殼(4)的上方,并橫跨在左、右倉殼(2、3)之間,該連接片左右側的過孔中分別豎直穿設有一根導向桿(12),這兩根導向桿的下端分別與對應側的倉殼頂面固定;所述彈簧組件包括螺桿(13)和彈簧(15),其中螺桿(13)呈豎直設置,該螺桿的下端與所述上倉殼(4)頂面固定,螺桿(13)的上端穿過所述連接片(11)上的過孔后,套裝有螺母(14),且所述彈簧(15)套裝于上倉殼(4)與連接片(11)之間的螺桿(13)上; 所述換擋桿(16)位于連接片(11)上方,其軸心線與脫粒滾筒(7)的軸心線平行,且換擋桿(16)中部卡入換擋片(17)上的換擋槽(17a)中,該換擋槽的槽口朝左,而換擋片(17)固設在連接片(11)的頂面;所述換擋桿(16)的一端與出料擋板(6)頂部相鉸接,該換擋桿另一端的端部穿設在換擋板(18)上的換擋孔(18a)中,而換擋板(18)橫跨在所述左、右倉殼(2、3 )之間,其兩側與對應側的倉殼頂面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脫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擋桿(16)上方設有一根拉簧(19),該拉簧同時位于所述出料擋板(6)與換擋板(18)之間,且拉簧(19)的一端與出料擋板(6)頂部固定,其另一端與換擋桿(16)的頂部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玉米脫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組件的數目為兩個,這兩個彈簧組件分別靠近對應側的所述導向桿(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玉米脫粒機,上倉殼位于左倉殼和右倉殼之間,在上倉殼的脫粒端設有位置調節機構;左倉殼的脫粒端固設有出粒斗,且左倉殼和右倉殼的出料端之間固設有一塊出料擋板;左、右倉殼和上、下倉殼之間組成的倉室內裝有脫粒滾筒,脫粒滾筒外壁上固設有螺旋形導向筋,螺旋形導向筋由第一鋼條段和第二鋼條段構成,其中第一鋼條段的直徑為8至10mm,第二鋼條段的直徑為5至6mm,且第一鋼條段的展開長度與第二鋼條段的展開長度之比為1:3;左倉殼上的脫粒圓弧面處固設有一根脫粒檔桿。本實用新型通過提高送料速度、便于玉米棒受力及提高出料速度這三個方面來提高脫粒效率,另外簡化了上倉殼的位置調節機構,從而便于制作實施。
文檔編號A01F11/06GK203087030SQ20132013510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明者蘇公成, 蘇功華 申請人:重慶市田坡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