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保定牽引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捉器具,具體來說,是一種保定牽引桿,用于動物的保定、捕捉和牽引。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大中型動物以及各種犬類動物進行防疫、投藥、注射、檢查時,需要對其進行保定,尤其是學生實習時要將動物抓捕后牽引到指定地點進行保定以便操作,另外校園里經常會有流浪犬,為了防止其對學生產生意外傷害,經常需要對其進行捕捉。現有常采用徒手抓捕后用繩子固定,或用繩子套直接套住動物,對動物進行保定捕捉和牽引,但這種方式不容易輕易抓住動物,需要幾個人圍捕,費時費力;且經常被動物誤傷,或抓破皮膚,或咬傷,或撞傷;三是對動物易造成誤傷,或造成骨折,或繩子套住脖子造成窒息等。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用于馬匹、牛、羊、鴕鳥、鹿科等大中型動物以及各種犬類的保定、捕捉、牽引的保定牽引桿,包括牽引管、牽引皮帶、手握桿與指套;其中,牽引管與前端與牽引皮帶固定端固連,牽引皮帶的調節端由牽引管前端穿入牽引管內部,并從牽引管后部穿出。由此,位于牽引桿前端的牽引皮帶形成環形,可將動物的頸部套住,實現對動物的保定與捕捉;通過手持牽引皮帶的調節端向前推動或向后抽拉牽引皮帶,可調節環形大小,適應不同大小動物的保定與捕捉;通過牽引桿可實現動物的牽引。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1、本實用新型保定牽引桿,通過可調節的牽引皮帶,實現動物的捕捉、保定與牽弓1 ;2、本實用新型保定牽引桿使用安全、方便,且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保定牽引桿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保定牽引桿中牽引皮帶與手握機構間的纏繞方式示意圖。圖中:1-牽引管 2-牽引皮帶 3-手握桿 4-指套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一種保定牽引桿,包括牽引管1、牽引皮帶2、手握桿3與指套4,如圖1所示,其中,牽引管I與前端與牽引皮帶2固定端固連,牽引皮帶2的調節端由牽引管I前端穿入牽引管I內部,并從牽引管I后部穿出,由此牽引管I可將牽引皮帶2分為牽引皮帶2前部、牽引皮帶2中部與牽引皮帶2后部三個部分;其中,牽引皮帶2前部即為牽引皮帶2中位于牽引管I前端的一部分;牽引皮帶2中部即為牽引皮帶2中位于牽引管I內部的一部分;牽引管I后部即為牽引皮帶2中位于牽引管I后端的一部分。上述牽引皮帶2前部為環形,由此通過環形的牽引皮帶2前部將動物的頸部套住,實現對動物的捕捉;而手持牽引皮帶2后部的調節端并向前推動或向后抽拉牽引皮帶2,使牽引皮帶2中部向前或向后運動,由此實現牽引管I前部環形大小的調節,使牽引皮帶2前部可適應不同大小動物的捕捉,且當牽引皮帶2前部套住動物后,通過手持牽引皮帶2后部的調節端向后抽拉牽引皮帶2,將使牽引皮帶2前端環形縮小,由此使牽引皮帶2前端套緊動物,實現動物的捕捉和保定。在動物被套緊后,可通過牽引桿I實現動物的牽引,同時通過牽引桿I可控制動物與人間的距離,防止人收到傷害。由于動物的不可控性,因此本實用新型中在牽引桿I側壁上安裝固定有環狀指套4,并在牽引桿末端設置有垂直與 牽引桿的手握桿3,由此通過一只手指穿過指套4實現手與牽引桿間的定位,且通過另一只手抓緊手握桿3,由此實現在動物牽引過程中,牽引桿與手間的定位,防止由于沒有握緊牽引桿1,使動物逃脫。且在動物被套進后,可將牽引皮帶2纏繞在手握趕上,實現牽引皮帶2前部形成的環形大小的固定,如圖2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保定牽引桿,其特征在于:包括牽引管、牽引皮帶、手握桿與指套;其中,牽引管與前端與牽引皮帶固定端固連,牽引皮帶的調節端由牽引管前端穿入牽引管內部,并從牽引管后部穿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保定牽引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桿末端設置有垂直與牽引桿的手握桿。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保定牽引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桿側壁上安裝固定有環狀指套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保定牽引桿,包括牽引管、牽引皮帶、手握桿與指套;其中,牽引管與前端與牽引皮帶固定端固連,牽引皮帶的調節端由牽引管前端穿入牽引管內部,并從牽引管后部穿出;由此,位于牽引桿前端的牽引皮帶形成環形,可將動物的頸部套住,實現對動物的保定與捕捉;通過手持牽引皮帶的調節端向前推動或向后抽拉牽引皮帶,可調節環形大小,適應不同大小動物的保定與捕捉;通過牽引桿可實現動物的牽引。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使用安全、方便,且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
文檔編號A01K15/04GK203105290SQ2013201594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日
發明者華勇謀 申請人:北京農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