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屬于船用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目前大型的拖網漁船上基本都配備了吸魚裝置,以提高生產加工效率,但目前的吸魚裝置由于是魚水一起吸上來的,魚多容易堵住出水口,很難排盡吸魚裝置內的水,給后期的加工帶來了很多的麻煩,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吸魚裝置很難排盡其內部的水的不足。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包括出魚管、軸承、外殼、內殼、螺旋板、減速電機、齒輪組、進魚管和出水管,其特征是:內殼左側安裝有進魚管,右側安裝有出魚管,內部安裝有螺旋板;內殼外部通過軸承套有外殼,外殼下部設有出水管,外殼左側安裝有減速電機,減速電機通過齒輪組與進魚管相連接。所述內殼呈圓臺型,左側大右側小。所述螺旋板呈圓臺型,與內殼始終保持4_6mm的間距。所述進魚管的直徑是出魚管的兩倍。所述內殼上開設有多個通孔,通孔直徑為5_8mm。
所述螺旋板兩端分別與進魚管和出魚管相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由于設置有網孔型內殼且安裝有螺旋板,排水干凈,效率高,應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圖1是本實用新型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殼的主視圖;圖中:1、出魚管2、軸承3、外殼 4、內殼 5、螺旋板 6、減速電機 7、齒
輪組 8、進魚管9、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包括出魚管1、軸承2、外殼3、內殼4、螺旋板5、減速電機6、齒輪組7、進魚管8和出水管9,其特征是:內殼4左側安裝有進魚管8,右側安裝有出魚管1,內部安裝有螺旋板5 ;內殼4外部通過軸承2套有外殼3,外殼3下部設有出水管9,用于排水,外殼3左側安裝有減速電機6,減速電機6通過齒輪組7與進魚管8相連接,為內殼4轉動提供動力。[0017]所述內殼4呈圓臺型,左側大右側小。所述螺旋板5呈圓臺型,與內殼4始終保持4mm的間距,提供排水效率和出魚的均勻性。所述進魚管8的直徑是出魚管I的兩倍,由于進魚管8進的魚水混合體,進魚管8孔徑大有助于提高進魚量。所述內殼4上開設有多個通孔,通孔直徑為8mm,提高排水效率。所述螺旋板5兩端分別與進魚管8和出魚管I相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當魚水混合體從進魚管8進入內殼4后,減速電機6通過齒輪組7帶動內殼4轉動,魚就順著螺旋板5翻轉,水就很容易進入出水管9排出,而且排的干凈徹底,同時由于螺旋板5的作用從出魚管I出來的魚速度也比較均勻,方便后期的流水線加工。·
權利要求1.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包括出魚管(I)、軸承(2)、外殼(3)、內殼(4)、螺旋板(5)、減速電機(6)、齒輪組(7)、進魚管(8)和出水管(9),其特征是:內殼(4)左側安裝有進魚管(8),右側安裝有出魚管(1),內部安裝有螺旋板(5);內殼(4)外部通過軸承(2)套有外殼(3),外殼(3)下部設有出水管(9),外殼(3)左側安裝有減速電機(6),減速電機(6 )通過齒輪組(7 )與進魚管(8 )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其特征是:所述內殼(4)呈圓臺型,左側大右側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其特征是:所述螺旋板(5)呈圓臺型,與內殼(4)始終保持4-6mm的間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其特征是:所述進魚管(8)的直徑是出魚管(I)的兩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其特征是:所述內殼(4)上開設有多個通孔,通孔直徑為5-8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其特征是:所述螺旋板(5)兩端分別與進 魚管(8)和出魚管(I)相固定在一起。
專利摘要拖網漁船吸魚裝置螺旋式魚水分離器,包括出魚管、軸承、外殼、內殼、螺旋板、減速電機、齒輪組、進魚管和出水管,其特征是內殼左側安裝有進魚管,右側安裝有出魚管,內部安裝有螺旋板;內殼外部通過軸承套有外殼,外殼下部設有出水管,外殼左側安裝有減速電機,減速電機通過齒輪組與進魚管相連接,該分離器工作效率高,應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A01K79/00GK203120764SQ2013201757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0日
發明者張召南, 范南海, 葉凱雷, 周重光 申請人:舟山隆昇船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