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生態捕蠅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滅蟲裝置,具體來說,是一種生態捕蠅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天氣的不斷變暖各種昆蟲也相繼活動起來,尤其是蒼蠅在養殖場中到處可見,蒼蠅活動范圍廣,會造成各種病原微生物的傳播,污染畜禽的飼料和飲水,引起疫病傳播。夏天養殖場蒼蠅非常多,以往的消滅措施是噴灑農藥,這樣既污染環境又會對人和畜禽造成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生態捕蠅裝置,包括整體框架、通道框架與框架表皮構成;其中,整體框架底面具有支腳;通道框架為圓臺型框架結構;通道框架整體設置于整體框架內部,與整體框架間相對定位;在整體框架的四個側面與頂面,通道框架周向側壁,以及通道框架底面與整體框架底面邊緣間均鋪設有框架表皮進行密封。由此通過將上述結構捕蠅裝置設置于地面,在通道框架地面正下方設置放有腐爛食物的器皿吸引蒼蠅;根據蒼蠅飛行特性,在位于器皿上的蒼蠅飛時,首先會采取豎直上飛,從而進入通道框架,并順通道框架由通道框架頂面進入到整體框架內部,實現蒼蠅的捕捉。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本實用新型,在不采用任何化學藥品的情況下實現對蒼蠅的捕捉;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生態捕蠅裝置整體框架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生態捕蠅裝置整體框架上鋪設框架表皮后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生態捕蠅裝置中蒼蠅飛行路線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生態捕蠅裝置中收集盒安裝方式示意圖。圖中:1-整體框架 2-通道框架 3-框架表皮 4-支腳5-收集口6-收集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生態捕蠅裝置,如圖1、圖2所示,包括整體框架1、通道框架2與框架表皮3構成;其中,整體框架I為立方體框架結構,且在底面四角處分別具有向下延伸的四個支腳4。所述通道框架2為圓臺型框架結構,通道框架2的高度小于整體框架I的高度,且通道框架2的頂面直徑設計為3 5cm。通道框架2整體設置于整體框架I內部,通道框架2底面與整體框架I底面間通過鋼絲相連,使通道框架2與整體框架I間相對固定,且通道框架2底面與整體框架I底面共面。所述框架表皮3采用成本低廉的網狀紗布,鋪設于整體框架I的四個側面與頂面,通道框架2周向側壁,以及通道框架2底面與整體框架I底面邊緣間。上述整體框架I與通道框架2為鋼絲構成的一體結構框架。由此通過將上述結構捕蠅裝置設置于地面,在通道框架2底面正下方設置放有腐爛食物的器皿5,用來吸引蒼蠅;根據蒼蠅飛行特性,在位于器皿5上的蒼蠅飛時,首先會采取豎直上飛,從而進入通道框架2,并順通道框架2由通道框架頂面進入到整體框架I內部,實現蒼蠅的捕捉,如圖3所示。蒼蠅一但進入到整體框架I內部后,便很難再由通道框架2頂面飛出,因此位于整體框架I內部的蒼蠅由于便可通過殺蟲劑集中消滅,或放置一段時間待其餓死。本實用新型中還在通道框架2底面與整體框架I底面邊緣間的框架表皮3上開有收集口 5,并在收集口 5處安裝有收集盒6,通過收集盒6將收集口 5封堵,如圖4所示,由此可將通過擺動捕蠅裝置,使整體框架I內部的蒼蠅尸體由收集口 5集中落入到收集盒6內,隨后便可將收集 盒6取下扔掉,由此實現蒼蠅尸體的收集與舍棄。
權利要求1.一種生態捕蠅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體框架、通道框架與框架表皮構成;其中,整體框架底面具有支腳;通道框架為圓臺型框架結構;通道框架整體設置于整體框架內部,與整體框架間相對定位;在整體框架的四個側面與頂面,通道框架周向側壁,以及通道框架底面與整體框架底面邊緣間均鋪設有框架表皮進行密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生態捕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體框架為正方體框架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生態捕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框架的頂面直徑設計為3 5c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生態捕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體框架與圓臺性框架均為鋼絲構成的一體結構框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生態捕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框架底面與整體框架底面間通過鋼絲相連。
6.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生態捕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框架底面與整體框架底面共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生態捕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表皮采用網狀紗布。
8.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生態捕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框架底面與整體框架底面邊緣間的框架表皮 上開有收集口,并在收集口處安裝有收集盒,將收集口封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生態捕蠅裝置,包括整體框架、通道框架與框架表皮構成;整體框架通過直角立于地面,內部設計有圓臺型框架結構通道框架;在整體框架的四個側面與頂面,通道框架周向側壁,以及通道框架底面與整體框架底面邊緣間均鋪設有框架表皮進行密封。由此在通道框架底面正下方設置放有腐爛食物的器皿吸引蒼蠅;根據蒼蠅飛行特性,在位于器皿上的蒼蠅飛時,首先會采取豎直上飛,從而進入通道框架,并順通道框架由通道框架頂面進入到整體框架內部,實現蒼蠅的捕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在不采用任何化學藥品的情況下實現對蒼蠅的捕捉。
文檔編號A01M1/10GK203136853SQ20132019027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6日
發明者劉潔, 薛勇, 姚學軍, 黃驊, 王彬彬 申請人:昌平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