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恢復尾礦庫生態的植被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尾礦庫礦區生態恢復的植被氈,該植被氈包括:底氈(1)、凈化層或降解層(2)、基質(3)、植物(4)、覆膜(5)。其優點是:可以根據礦區尾礦庫各種情況的需要,隨時進行工業化、規模化的生產,鋪設植被時工人勞動強度低,整個過程生產效率高,植被鋪設后使尾礦庫的空氣含氧量更高,環境得到更好的改善,而且尾礦庫要進行再利用提取礦藏時,只要取掉植被氈植物,而植被氈植物可以再重新利用到提取礦藏的尾礦剩余物的覆蓋。
【專利說明】—種用于恢復尾礦庫生態的植被氈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尾礦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根據礦區和尾礦庫特點為恢復生態選擇配置相適應的植被氈。
【背景技術】
[0002]我國一方面尾礦的堆積量巨大,給環境保護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另一方面礦產資源的綜合平均回收率不足50%,僅約為20%左右,而金屬尾礦的平均利用率不足10%,充分說明了我國發展尾礦綜合利用產業刻不容緩,治理還需綜合利用。通過創建低碳生活,發展低碳經濟,培養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文明的低碳文化理念,形成具有低碳消費意識,尾礦的再次或多次浮選是礦產業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0003]當前治理尾礦主要有下列方法:
[0004]復墾法:將尾礦深埋地下,在覆蓋土壤上植樹、栽草或者建造房屋。該方法不僅投資大,而且浪費大量土壤資源,同時對尾礦的再次利用,帶來較大負面影響。
[0005]尾礦庫法:筑壩建庫囤積尾礦。堆存尾礦庫自然干涸后,遇到大風,經浮選被化學物品污染的尾礦會不斷地被吹到周邊地區,導致土壤污染,土地退化,植被破壞及水體惡化,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有時甚至威脅到人畜的生存。
[0006]充填法:將尾礦返回礦井充填。它存量有限,成本較高。
[0007]專利號200910273478.0,名稱為尾礦庫表層凈化與佛甲草生態修復方法的缺點是采用凈化淺層表面,覆蓋粘土然后種植植被,這樣工人的勞動強度非常大,效率非常低,只能用人工操作,不能適用工廠化生產,如在修復過程中或剛剛修復好時,遇上大雨就會沖走植被和非常淺層的粘土,使植被成活率非常低,覆蓋效果非常差。
【發明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不同礦區進行單獨配方,選用相適應的降解劑或凈化物用于除去其油污和影響植物生長的毒素,使其達到植物氈中植物和種子生長的基本條件,保證植被氈植物改善生態環境,恢復綠色家園的目的。
[0009]本實用新型一種尾礦庫礦區生態恢復的植被氈,該植被氈包括:底氈1、凈化層或降解層2、基質3、植物4、覆膜5,最底層是底氈1,底氈I的上層為凈化層或降解層2,其中凈化層或降解層2的上面有淀粉涂層,在凈化層或降解層2上的淀粉涂層上覆蓋一層基質4,此基質4的坑內種植植物種子,基質4上再覆蓋一層覆膜5,此覆膜5上也有一層淀粉涂
層
[0010]所述的凈化層或降解層2主要由石灰粉、草本灰、石膏沫組成,且各相應組分的比例為7:2:1,鋪在底氈I上的凈化物或降解層2的厚為0.4?1cm。
[0011]所述的基質3主要由粘土、破碎植物、保濕劑組成;所述的保濕劑為玉米樹脂或其它保濕劑,其中粘土、破碎植物、保濕劑的配制比為7.5?9.8:1?2.4: 0.5?1,基質3的厚度為35?40mm,在壓力下將基質壓到20?25mm。[0012]所述的底氈I的大小是30X 30cm?IOOcmX 100cm。
[0013]所述的覆膜5是稀紗布,此稀紗布上的淀粉涂體厚為I?2_,其中淀粉涂體是紅苕或土豆漿。
[0014]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尾礦庫生態恢復的植被氈,其優點是:可以根據礦區尾礦庫各種情況的需要,隨時進行工業化、規?;纳a,鋪設植被時工人勞動強度低,整個過程生產效率高,植被鋪設后使尾礦庫的空氣含氧量更高,環境得到更好的改善,而且尾礦庫要進行再利用提取礦藏時,只要取掉植被氈植物,而植被氈植物可以再重新利用到提取礦藏的尾礦剩余物的覆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植被氈植物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一種尾礦庫礦區生態恢復的植被氈,該植被氈包括:底氈1、凈化層或降解層2、基質3、植物4、覆膜5,最底層是底氈1,底氈I的上層為凈化層或降解層2,其中凈化層或降解層2的上面有淀粉涂層,在凈化層或降解層2上的淀粉涂層上覆蓋一層基質4,此基質4的坑內種植植物種子,基質4上再覆蓋一層覆膜5,此覆膜5上也有一層淀粉涂層
[0017]所述的凈化層或降解層2主要由石灰粉、草本灰、石膏沫組成,且各相應組分的比例為7:2:1,鋪在底氈I上的凈化物或降解層2的厚為0.4?1cm。
[0018]所述的基質3主要由粘土、破碎植物、保濕劑組成;所述的保濕劑為玉米樹脂或其它保濕劑,其中粘土、破碎植物、保濕劑的配制比為7.5?9.8:1?2.4: 0.5?1,基質3的厚度為35?40mm,在壓力下將基質壓到20?25mm。
[0019]所述的底氈I的大小是30X 30cm?IOOcmX 100cm。
[0020]所述的覆膜5是稀紗布,此稀紗布上的淀粉涂體厚為I?2mm,其中淀粉涂體是紅苕或土豆漿。
【權利要求】
1.一種尾礦庫礦區生態恢復的植被氈,該植被氈包括:底氈(I)、凈化層或降解層(2)、基質(3)、植物(4)、覆膜(5),其特征在于:最底層是底氈(1),底氈(I)的上層為凈化層或降解層(2),其中凈化層或降解層(2)的上面有淀粉涂層,在凈化層或降解層(2)上的淀粉涂層上覆蓋一層基質(4),此基質(4)的坑內種植植物種子,基質(4)上再覆蓋一層覆膜(5),此覆膜(5)上也有一層淀粉涂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尾礦庫礦區生態恢復的植被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氈(I)的大小是 30X30cm ?IOOcmX 100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尾礦庫礦區生態恢復的植被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膜(5)是稀紗布,此稀紗布上的淀粉涂體厚為I?2mm,其中淀粉涂體是紅苕或土豆漿。
【文檔編號】A01G9/10GK203387980SQ201320216492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6日
【發明者】祝辛卯, 張建國 申請人:祝辛卯, 張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