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仿形傳動輪的播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具有仿形傳動輪的播種機,包括與主梁固定連接的機架和通過支臂固定在機架上的地輪、與機架之后桿相聯動的排種開溝器、排種器、覆土器、鎮壓器及固設在機架下部的施肥開溝器,地輪軸與排種器軸通過鏈輪、鏈條驅動連接,實現以地輪為動力源的鏈傳動,肥箱攪拌軸通過鏈傳動與傳動輪聯動,所述傳動輪直接和地面接觸,所述傳動輪外圓設置金屬撥片。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傳動輪可直接與地面接觸,并且設置金屬撥片,保證了隨著播種機的前進,傳動輪隨之轉動,徹底杜絕了原有結構的打滑現象;此外,由于設置了彈簧仿形結構,可保證適應不同的地面情況。
【專利說明】一種具有仿形傳動輪的播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播種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播種機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這大大減輕了農民的體力負擔,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效率。現有的播種機的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與機架固定連接的機架和通過支臂固定在機架上的地輪、與機架之后桿相聯動的排種開溝器、排種器、覆土器、鎮壓器及固設在機架下部的施肥開溝器,地輪軸與排種器軸通過鏈輪、鏈條驅動連接,實現以地輪為動力源的鏈傳動,肥箱攪拌軸通過鏈傳動與傳動輪聯動,如圖1所示,傳動輪與地輪相切,靠地輪與傳動輪的摩擦力驅動。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地輪常常粘有泥土等,使得地輪與傳動輪打滑,傳動輪無法傳遞動力。中國專利申請號03252204.5, 申請人:為吉林省農業機械研究院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播種機,該結構也是利用地輪的轉動來傳遞動力,仍有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徹底解決傳動輪打滑的播種機,具體方案如下:
[0004]一種具有仿形傳動輪的播種機,包括與主梁固定連接的機架和通過支臂固定在機架上的地輪、與機架之后桿相聯動的排種開溝器、排種器、覆土器、鎮壓器及固設在機架下部的施肥開溝器,地輪軸與排種器軸通過鏈輪、鏈條驅動連接,實現以地輪為動力源的鏈傳動,肥箱攪拌軸通過鏈傳動與傳動輪聯動,所述傳動輪直接和地面接觸,所述傳動輪外圓設置金屬撥片。
[0005]為適應地面的凹凸不平,所述傳動輪的支臂和機架間設置彈簧仿形機構;所述彈簧仿形機構包括彈簧及可相互套接的軸,所述的可相互套接的軸分別軸接在機架和傳動輪的支臂上;所述彈簧套在可相互套接的軸外。
[0006]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傳動輪可直接與地面接觸,并且設置金屬撥片,保證了隨著播種機的前進,傳動輪隨之轉動,徹底杜絕了原有結構的打滑現象;此外,由于設置了彈簧仿形結構,可保證適應不同的地面情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現有技術傳動輪與地輪間傳動示意圖;
[0008]圖2為播種機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9]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實用新型其他部件和現有技術相同,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部件如圖2-圖3所示,包括與主梁3固定連接的機架4和通過支臂固定在機架上的地輪2、與機架之后桿相聯動的排種開溝器6、排種器7、覆土器8及固設在機架下部的施肥開溝器9,地輪2軸與排種器7軸通過鏈輪、鏈條驅動連接,實現以地輪2為動力源的鏈傳動,肥箱5攪拌軸通過鏈傳動與傳動輪I聯動,所述傳動輪I直接和地面接觸,所述傳動輪I外圓設置金屬撥片101。
[0011]為適應地面的凹凸不平,所述傳動輪的支臂102和機架4間設置彈簧仿形機構;所述彈簧仿形機構包括彈簧103及可相互套接的軸104、105,所述的可相互套接的軸104、105分別軸接在機架4和傳動輪的支臂102上;所述彈簧103套在可相互套接的軸104、105外。本實用新型其他部件和現有技術相同,傳動輪I和肥箱5攪拌軸的鏈傳動結構也和現有技術一樣,沒有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仿形傳動輪的播種機,包括與主梁固定連接的機架和通過支臂固定在機架上的地輪、與機架之后桿相聯動的排種開溝器、排種器、覆土器、鎮壓器及固設在機架下部的施肥開溝器,地輪軸與排種器軸通過鏈輪、鏈條驅動連接,實現以地輪為動力源的鏈傳動,肥箱攪拌軸通過鏈傳動與傳動輪聯動,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輪直接和地面接觸,所述傳動輪外圓設置金屬撥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輪的支臂和機架間設置彈簧仿形機構;所述彈簧仿形機構包括彈簧及可相互套接的軸,所述的可相互套接的軸分別軸接在機架和傳動輪的支臂上;所述彈簧套在可相互套接的軸外。
【文檔編號】A01C7/20GK203387885SQ201320452804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7日
【發明者】唐雨來, 于鵬 申請人:遼寧益誠現代機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