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給水裝置的栽盆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主動式給水裝置的栽盆結構,特指該栽種植物的栽盆底部形成一可供給水裝置容置或通過的一給水裝置容設空間,且讓給水裝置能夠透過一嵌固于栽盆底部的支撐件而結合兩者,同時在栽盆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頂面處,設一可供吸水件插入而伸出于兩端外的導水管部,且導水管部其下端可插合入給水裝置中,故可以讓栽盆能夠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不需經由盆架或其它裝置架高,進而讓給水裝置的安裝與布設作業更為簡化,同時也能避免栽盆受到強風的吹襲而傾倒。
【專利說明】主動式給水裝置的栽盆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配合主動式供給水源系統的栽盆結構,是令該栽盆的底部凹設有兩端通透于其壁部、使可供給水裝置設置或供輸水管路通過、而將水源導入栽盆底部的土壤內的一給水裝置容設空間、以及該空間頂面中間處設有可供吸水件裝設的導水管部,進而簡化供水系統裝置的作業。
【背景技術】
[0002]一般現有的植栽盆器大致有呈圓盆狀者或長槽狀者的結構,且無論是圓盆狀或長槽狀的栽盆,除了四周的壁部外,還具有一設有多個排水孔的底部,當以澆水器朝向栽盆灑水時,該水會由盆內土壤的表層,滲透至土壤底層,而流至栽盆底部的水則會由排水孔排出。
[0003]但上述植物栽植的澆水方式,會因澆入的水在土壤吸收部分的水后,其余的水會快速的由排水孔排掉后,澆水者只能由土壤表面的濕潤度、以及澆水量,略約估計土壤內可能的含水率,但仍無法正確的掌握、或有充分的信息可以獲知;同時也可能因澆水者的錯估,在土壤吸水率不足、且又在間隔的時間,未能補充水源,造成植物缺水而生長不良、或甚至枯萎,亦或土壤吸水過于飽和,且又較久間隔時間的澆水,造成植物根部浸水而發生腐爛死亡。
[0004]所以,為了避免照顧盆栽者因經驗不足而發生澆水過多或不足的問題、以及定期
間隔澆水工作的麻煩,乃有如公告第1379628、M281404、M282489.........等專利所示的可主
動式同時供水給各盆栽的供水系統裝置,其主要的手法是在透過一個個的盆架將栽盆架高后,令各栽盆的下方騰挪出預定的空間,使可供設置的輸水管路、或集水槽道的輸水單元連續銜接設置,并令各栽盆的底部中間穿設一其一端插入底部土壤內、而另一端插入輸水單元內的水中的吸水件;故只要讓輸水單元內保持有水,就可利用吸水件的虹吸作用,讓各栽盆的土壤常保適當的濕潤度,而達主動供水濕潤土壤的目的。
[0005]不過,上述的主動式給水裝置,在裝設時必須要有撐高各栽盆的盆架,不但造成架設施工上的麻煩與不易,且盆架又是必須的裝設組件或裝置,相對架設的成本也會較高;另夕卜,架高后的各栽盆在室外受到強風的吹襲時,也容易發生傾倒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了改善前述主動式給水裝置裝設時的麻煩、以及容易受到強風吹襲而傾倒等問題,本實用新型即提供一種在栽盆底部設有可供給水裝置容設或通過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以及該空間上再設一可供吸水件插設而伸出于兩端的導水管部,使達到對栽盆內土壤澆水的目的外,并透過該導水管部插合入給水裝置與盆底嵌設的支撐件,將給水裝置囿限在給水裝置容設空間內,進而避免栽盆可能傾倒的發生。
[0007]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一具有底部、以及四周圍繞壁部的栽盆,該栽盆底部至少凹設一或多個間隔排列、且其兩端通透于壁部所形成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并令該給水裝置容設空間的頂面處至少設一或多個兩端通透的導水管部。
[0008]上述方案中,該栽盆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呈向下開口狀。
[0009]上述方案中,該栽盆的導水管部可供吸水件穿設伸出于兩端外。
[0010]上述方案中,該栽盆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開口處橫向嵌設有支撐件。
[0011]上述方案中,該栽盆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開口處設有可供支撐件嵌合的嵌槽。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過上述本實用新型栽盆底部所設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讓給水裝置系統的布設更為簡化而省去盆架不必要的設置以外,更讓栽盆可以直接平穩的放置在地面上,且透過栽盆底部嵌固的底撐片,讓各栽盆與給水裝置之間結合在一起,使得各栽盆受到穩固的定位,進而避免遭到強風的吹襲而傾倒。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盆狀栽盆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槽狀栽盆結構立體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栽盆的側面剖視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栽盆與給水裝置布設的示意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給水裝置為槽狀的實施例示意圖。
[0019]圖6是本實用新型給水裝置為保特瓶的實施例示意圖。
[0020]圖中:
[0021]1.栽盆,
[0022]11.底部,12.壁部,13.給水裝置容設空間,14.導水管部,15.嵌槽,
[0023]2.給水裝置,3.吸水件,4.支撐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4]請參閱圖1或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栽盆I的構造,是包括由底部11與四周圍的壁部12所形成的一盆狀或槽狀的植物栽植容器,并令其底部11處凹設有呈向下開口狀、且其兩端通透于壁部12處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13,并令該給水裝置容設空間13可為單一設置、或依該栽盆I的大小與形狀而呈間隔多列設置,使該給水裝置容設空間13可供給水裝置2設置或通過,同時令該栽盆I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13中間頂面處,設有可供水源導入而且其上端略微凸伸、且其下端可插合入給水裝置2中的導水管部14,同時該導水管部14亦可視給水裝置容設空間13的長度而呈單一或多處間隔排列設置。
[0025]另,容設在栽盆I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13內的該給水裝置2,除了如圖1至圖3所示的圓管狀的輸水管以外,亦可如圖5所示的槽狀儲水槽、或甚至是如圖6所示的一般保特瓶。
[0026]又,請配合圖3與圖4所示,該栽盆I底部11上所設的導水管部14中穿設一吸水件3,并令該吸水件3的一端伸入栽盆I內裝盛的土壤或栽培介質中,而另一端則伸入于給水裝置2內裝盛的水中,使能透過虹吸(或毛細)作用而將給水裝置2內的水汲吸入栽盆I內的土壤或栽培介質中,令土壤或栽培介質始終保持預定的濕潤度,進而達到主動式給水澆濕的目的。[0027]同時,上述的該導水管部14的下端在插合入給水裝置2內后,該栽盆I與給水裝置2之間產生鏈接的作用,使能有助于栽盆I的穩固,而且又令該栽盆I上所設給水裝置容設空間13的開口處的底部11處,設有可供支撐件4穿設的嵌槽15,讓容設或通過該給水裝置容設空間13的給水裝置2,可被囿限在其內,使得栽盆I與給水裝置2更能穩固的結合在一起、或者彼此產生相互牽制的作用,進而令栽盆I受到給水裝置2、以及其內部的水源而加重其重量,讓栽盆I受到強風的吹襲時,能更穩固而不易有傾倒的問題發生。
[0028]其次,上述的該導水管部14的上端凸伸于栽盆I內,令其上端在土壤的稍高處,使能避免盆內種植的植物根部,生長進入該導水管部14內、或甚至延伸入給水裝置2中,進而避免主動給水的作用受到阻塞、或者無法將植物從給水裝置2中分離開來。
[0029]此外,透過栽盆I上所設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13,讓各栽盆I能夠平穩的直接放置在地面上,進而令給水裝置2的布設作業更為簡化與容易,省去不必要盆架或其它架設裝置的設施,令該主動式給水系統的裝設成本更為符合經濟實惠效益。
【權利要求】
1.一種主動式給水裝置的栽盆結構,是一具有底部、以及四周圍繞的壁部的栽盆,其特征在于:該栽盆底部至少凹設一或多個間隔排列、而其兩端通透于壁部所形成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并令該給水裝置容設空間的頂面處至少設有一或多個間隔排列的導水管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式給水裝置的栽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栽盆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呈向下開口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式給水裝置的栽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栽盆的導水管部能供吸水件穿設伸出于兩端外。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主動式給水裝置的栽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栽盆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開口處橫向嵌設有支撐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主動式給水裝置的栽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栽盆的給水裝置容設空間開口處設有能供支撐件嵌合的嵌槽。
【文檔編號】A01G9/02GK203435433SQ201320455421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9日
【發明者】黃智賢, 黃原福 申請人:黃智賢, 黃原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