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粉碎機,屬于破碎設備【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包括機殼,所述機殼的頂部設有進料口,所述機殼的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機殼內設有可相對轉動的轉動架,所述轉動架上布置有若干錘頭,所述機殼內繞轉動架外布置有若干并排的篩杠形成弧形結構,使所述轉動架包于篩杠形成的弧形結構內。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可方便快捷地對錘頭、篩杠等部件進行跟換,大大地降低了維護保養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設備的維修保養極為方便。
【專利說明】粉碎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碎機。
【背景技術】
[0002]在制磚之前,需要將制磚用的原料進行粉碎,然后再進行配水等操作,因此需要使用到粉碎機,粉碎機主要通過電機帶動錘頭的轉動,使物料在錘頭與篩板或者過濾板之間被擠壓摩擦而被粉碎,由于物料是直接經過錘頭與篩板的接觸摩擦而被粉碎的,所以錘頭與篩板等部件在使用工程中被磨損嚴重,需要經常更換,由于現有的錘頭為整體式結構,要更換錘頭就需要將機殼打開,再將轉動架拆處才能更換錘頭,若緊有少數的錘頭損壞時更換,則費時費力;若將多個錘頭損壞后再集中更換,則對粉碎效果帶來較大影響;另外,由于現有的篩板都是整塊式結構,當篩板被磨損后,進行更換則更為費時費力,操作極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粉碎機,可方便快捷地對錘頭、篩杠等部件進行跟換,大大地降低了維護保養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設備的維修保養極為方便。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包括機殼,所述機殼的頂部設有進料口,所述機殼的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機殼內設有可相對轉動的轉動架,所述轉動架上布置有若干錘頭,所述機殼內繞轉動架外布置有若干并排的篩杠形成弧形結構,使所述轉動架包于篩杠形成的弧形結構內。
[0006]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進料口設于機殼的頂部設,使進料時可加大進料量,以及加快原料的粉碎;采用若干并排的篩杠替代傳統的篩板或者篩網,且該篩杠并排形成弧形結構,將轉動架包裹于其中,使用時,轉動架帶動其上連接的錘頭,并將錘頭甩起,錘頭與篩杠之間相互配合,可將物料進行粉碎,任意兩相鄰的篩杠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可使得合格的物料從篩杠之間的間隙落出,該間隙可根據需求進行設定,從而確保該粉碎機的適用范圍極廣。在使用時,當篩杠被磨損需要更換時,可將單根篩杠從機殼中取出換上新的篩杠即可,使得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可方便快捷地對篩杠進行跟換,大大地降低了維護保養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設備的維修保養極為方便。
[0007]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所述篩杠的端部伸出機殼外,所述篩杠的端部上設有篩杠的向移動的螺栓。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在篩杠的端部上設有螺栓,該螺栓可以限制篩杠穿出機殼后,不能軸向移動,因此在篩杠的兩端上均設置螺栓,相互配合,可限制篩杠在軸向上的移動,確保篩杠在使用時能夠承受較大的摩擦力,而不會從機殼中滑出,確保了使用安全;同時當需要更換篩杠時,僅需將螺栓取出,然后作用力于機殼的一側邊的篩杠上,使篩杠從機殼的另一側邊滑出,再插入新的篩杠,擰緊螺栓即可完成篩杠的更換工作。
[0009]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所述錘頭包括連臂和錘體,所述連臂的一端連接于轉動架上可相對于轉動架擺動,所述連臂的另一端伸入錘體中,在錘體的側壁上設有穿過連臂的銷軸。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將錘頭制成可拆分的結構,其中連臂主要起到連接的作用,其一端連接于轉動架上,且相對于轉動架擺動,使用時,轉動架的轉動使該連臂及其上連接的錘體被甩起來,連臂上的錘體與篩杠之間相互配合,將物料進行粉碎,再從篩杠之間的間隙經出料口排出。其中在錘體上設有可使連臂插入的孔,可便于連臂插入到錘體中進行連接,為了使錘體與連臂之間便于安裝和拆卸,因此在錘體的側壁上設置銷軸,該銷軸穿過連臂并將錘體與連臂連為一體,當錘頭被磨損后,可將銷軸取出更換錘頭即可,從而可方便快捷地對單個錘頭進行更換和維護。
[0011]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所述機殼的前后端面分別設有觀察門,所述觀察門鉸接于機殼上,在觀察門外設有限制觀察門開閉的插銷杠,所述插銷杠的端部可插入到機殼上的槽內。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插銷杠的端部可插入到機殼上的槽內,此時,插銷杠被固定于機殼外部,該插銷杠剛好橫于觀察門外,從而限制觀察門的開閉;當需要打開觀察門對粉碎機內部進行觀察和清理時,只將該插銷杠從槽中取出,觀察門即可開啟,并對機殼內進行清理,使得后期的維修保養非常的方便快捷,且不影響正常的使用。
[0013]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結構簡單,操作簡便,使用便捷,成本低廉,運輸安裝快捷,適用范圍廣,可推廣應用;
[0015]2、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可方便快捷地對錘頭、篩杠等部件進行跟換,大大地降低了維護保養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設備的維修保養極為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1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中實施例1的錘頭及轉動架的機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1的外部示意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2的觀察門展開示意圖。
[0022]圖中標記:1-機殼、2-進料口、3-轉動軸、4-篩杠、5-觀察門、6_插銷杠、7-出料口、8_轉動架、9-錘頭、10-飛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0024]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0025]實施例1
[0026]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包括機殼1,所述機殼I的頂部設有進料口 2,該進料口 2相對于機殼I頂部中線傾斜布置,所述機殼I的底部設有出料口 7,所述機殼I內設有可相對轉動的轉動架8,所述轉動架8安裝于轉動軸3上,所述轉動軸3的端部上設有飛輪10,所述轉動架8上布置有若干錘頭9,所述錘頭9包括連臂和錘體,所述連臂的一端連接于轉動架8上可相對于轉動架8擺動,所述連臂的另一端伸入錘體中,在錘體的側壁上設有穿過連臂的銷軸;所述機殼I內繞轉動架8外布置有若干并排的篩杠4形成弧形結構,使所述轉動架8包于篩杠4形成的弧形結構內,任意兩相鄰的篩杠4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可是達標的物料從該間隙排出,所述篩杠4的端部伸出機殼I外,所述篩杠4的端部上設有限制篩杠4軸向移動的螺栓,可避免篩杠4在機殼I上軸向滑動,影響粉碎效果。所述機殼I的前后端面分別設有觀察門5,所述觀察門5鉸接于機殼I上,在觀察門5外設有限制觀察門開閉的插銷杠6,所述插銷杠6的端部可插入到機殼I上的槽內。
[0027]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在使用時,通過電機帶動轉動軸3轉動,轉動軸3帶動轉動架8轉動,轉動架8上連接的錘頭9被甩起,錘頭9與篩杠4之間相互配合擠壓物料,可將物料進行粉碎,經過粉碎后的物料可從篩杠4之間漏出,可經排出口排出。當篩杠4磨損需要更換時,可將篩杠4端部的螺栓去除,將篩杠4從機殼I的一側取出,換上新的篩杠4即可;同理,當錘頭損壞時,僅需將銷軸從錘體中取出,換上新的錘體,將銷軸摻入使錘體和連臂合為一體即可。本實用新型的粉碎機,可方便快捷地對錘頭、篩杠等部件進行跟換,大大地降低了維護保養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設備的維修保養極為方便。
[0028]實施例2
[0029]該實施例與實施例1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如圖5所示,所述進料口 2位于機殼I頂部的正中位置,使得在進料時可加大進料量,以及加快原料的粉碎;如圖6所示,在機殼I的前后端面分別設有觀察門5,所述觀察門5的下邊緣鉸接于機殼I上,使所述觀察門5能以鉸接點為中心打開或關閉,而觀察門5的上邊緣與機殼I之間可通過插銷等結構進行固定,在破碎機使用時,可將該觀察門5進行關閉,在需要進行檢修時,可打開該觀察門5進行檢修等操作。根據本實施例,可在上述兩個觀察門5的下方設置與實施例1相似的觀察門,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粉碎機,包括機殼(I),所述機殼(I)的頂部設有進料口(2),所述機殼(I)的底部設有出料口( 7 ),所述機殼(I)內設有可相對轉動的轉動架(8 ),所述轉動架(8 )上布置有若干錘頭(9),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I)內繞轉動架(8)外布置有若干并排的篩杠(4)形成弧形結構,使所述轉動架(8)包于篩杠(4)形成的弧形結構內,任意兩相鄰的篩杠(4)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篩杠(4)的端部伸出機殼(I)外,所述篩杠(4)的端部上設有限制篩杠(4)軸向移動的螺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錘頭(9)包括連臂和錘體,所述連臂的一端連接于轉動架(8)上可相對于轉動架(8)擺動,所述連臂的另一端伸入錘體中,在錘體的側壁上設有穿過連臂的銷軸。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I)的前后端面分別設有觀察門(5),所述觀察門(5)鉸接于機殼(I)上,在觀察門(5)外設有限制觀察門開閉的插銷杠(6),所述插銷杠(6)的端部可插入到機殼(I)上的槽內。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I)的前后端面分別設有觀察門(5),所述觀察門(5)的下邊緣鉸接于機殼(I)上,使所述觀察門(5)能以鉸接點為中心打開或關閉。
【文檔編號】B02C13/04GK203437156SQ201320457025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明者】燕江 申請人:四川省品信機械有限公司, 燕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