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羅非魚分級養殖及循環凈化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羅非魚分級養殖及循環凈化系統,包括若干個順序排列的分級養殖單元,每個分級養殖單元包括養殖池和設于養殖池外壁底部的閘門,在分級養殖單元的上方設有進魚槽,進魚槽在對應每個養殖單元的上方均設有魚分級入口;在分級養殖單元外側設有出魚槽,出魚槽同所有分級養殖單元的閘門連通;出魚槽末端設有出魚裝置和排水口;排水口連通過濾池,過濾池內設有濾沙層,過濾池連通凈水池,凈水池連通各分級養殖單元的進水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暫養時,魚輸入階段即已根據其大小進行了分類,方便了分揀;同時,將養殖池中的水進行循環利用,更加節能環保。
【專利說明】一種羅非魚分級養殖及循環凈化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類飼養系統裝置,尤其是一種羅非魚分級暫養及循環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羅非魚為一種中小形魚。現在它是世界水產業的重點科研培養的淡水養殖魚類,且被譽為未來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原產于非洲,屬于慈鯛科之熱帶魚類,和鱸魚相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鹽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淺水中。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此魚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夠生長。
[0003]現有的羅非魚暫養系統,一般采用一個大池養殖,將不同大小的魚混在一起,增加了最后分揀的人力和人工成本,也會造成魚的死亡率偏高。此外,養殖中產生的污水,也都是直接排放,無法得到循環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羅非魚分級養殖及循環凈化系統。
[0005]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種羅非魚分級養殖及循環凈化系統,包括若干個順序排列的分級養殖單元,每個分級養殖單元包括養殖池和設于養殖池外壁底部的閘門,在分級養殖單元的上方設有進魚槽,進魚槽在對應每個養殖單元的上方均設有魚分級入口 ;在分級養殖單元外側設有出魚槽,出魚槽同所有分級養殖單元的閘門連通;出魚槽末端設有出魚裝置和排水口 ;排水口連通過濾池,過濾池內設有濾沙層,過濾池連通凈水池,凈水池連通各分級養殖單元的進水管。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暫養時,魚輸入階段即已根據其大小進行了分類,方便了分揀;同時,將養殖池中的水進行循環利用,更加節能環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09]如圖1所示,羅非魚分級養殖及循環凈化系統,包括若干個順序排列的分級養殖單元I,每個分級養殖單元包括養殖池2和設于養殖池外壁底部的閘門3,在分級養殖單元的上方設有進魚槽4,進魚槽在對應每個養殖單元的上方均設有魚分級入口 5 ;在分級養殖單元外側設有出魚槽6,出魚槽同所有分級養殖單元的閘門連通;出魚槽末端設有出魚裝置7和排水口 8 ;排水口連通過濾池9,過濾池內設有濾沙層10,過濾池連通凈水池11,凈水池連通各分級養殖單元的進水管12。
[0010]在使用時,將羅非魚通過進魚槽送入本系統,由于進魚槽在對應每個養殖單元的上方的魚分級入口開口大小不一,就將不同大小的魚分選出來,送入不同的分級養殖單元中進行暫養。取魚時,根據所需魚的大小,只需打開相應養殖池的閥門,對應大小的魚即可通過出魚槽流出,通過末端的出魚裝置獲取。隨之一起流出的養殖后的污水,通過排水口送往過濾池。通過過濾池中濾沙層的凈化后,再送入凈水池中,凈水池將凈化后的水通過進水管再送入各分級養殖單元中,實現循環利用。
[0011]此外,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羅非魚分級養殖及循環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順序排列的分級養殖單元,每個分級養殖單元包括養殖池和設于養殖池外壁底部的閘門,在分級養殖單元的上方設有進魚槽,進魚槽在對應每個養殖單元的上方均設有魚分級入口 ;在分級養殖單元外側設有出魚槽,出魚槽同所有分級養殖單元的閘門連通;出魚槽末端設有出魚裝置和排水口 ;排水口連通過濾池,過濾池內設有濾沙層,過濾池連通凈水池,凈水池連通各分級養殖單元的進水管。
【文檔編號】A01K63/00GK203388098SQ201320491572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3日
【發明者】周勤富 申請人:海南勤富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