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結構假餌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新型結構假餌,為一假餌本體,該假餌本體上設有至少一個供魚鉤連接的連接部,該連接部為一具有彈性的環圈,該環圈具有一口寬彈性可調的間隙口。組裝魚鉤時,只需將魚鉤的連結圈對準間隙口壓入環圈,拆卸魚鉤時,同理只需將魚鉤的連結圈從間隙口取出即可。由于間隙口口寬為彈性可調,故組裝或者拆卸魚鉤操作極其簡單、便捷,并且魚鉤連結圈套入環圈后,也能夠穩固地連接在環圈內而不脫落,組裝穩定可靠。相比傳統帶連結件假餌結構,本新型假餌還具有結構簡潔、外形美觀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結構假餌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釣魚工具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新型結構假餌。
【背景技術】
[0002]假餌,亦稱擬餌,是一種外形類似魚的魚餌結構。目前假餌的造型各式各樣,結構一般為一假餌本體,該假餌本體上開設有若干個連接孔,供魚線、魚鉤組裝,該種組裝方式魚鉤不可拆卸。為了在不同場合下方便魚鉤更換,目前一般在連接孔和魚鉤間通過一可拆式環形重疊的連結件連接,該連結件能夠實現魚鉤隨不同場合進行自由更換,然而所述連結件呈細小圈狀結構,其具有緊密重疊的開口,釣魚者在拆裝魚鉤時,需要借助外在工具適當掰開所述緊密重疊的開口,再將魚鉤逐漸滑入或者滑出連結件,操作中極其麻煩、不便。
[0003]有鑒于此,本 發明人針對現有假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結構假餌,結構簡潔,實現魚鉤的簡易拆裝更換作用。
[0005]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0006]一種新型結構假餌,為一假餌本體,該假餌本體上設有至少一個供魚鉤連接的連接部,該連接部為一具有彈性的環圈,該環圈具有一口寬彈性可調的間隙口。
[0007]所述環圈為一具有彈性的金屬細桿,該金屬細桿的第一自由端固定在所述假餌本體上,第二自由端弧形彎折至靠近所述第一自由端處或者所述假餌本體的表面處,并且該第二自由端與所述第一自由端或者所述假餌本體間形成所述口寬彈性可調的間隙口。
[0008]所述第二自由端的端部往所述間隙口外弧形翻折構成一平滑過渡的翻邊沿。
[0009]所述連接部設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假餌本體的尾部和腹部。
[0010]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連接魚鉤的連接部為一具有彈性的環圈,該環圈具有一間隙口,該間隙口口寬為彈性可調。組裝魚鉤時,只需將魚鉤的連結圈對準間隙口壓入環圈,拆卸魚鉤時,同理只需將魚鉤的連結圈從間隙口取出即可。由于間隙口口寬為彈性可調,故組裝或者拆卸魚鉤操作極其簡單、便捷,并且魚鉤連結圈套入環圈后,能夠穩固地連接在環圈內而不脫落,組裝穩定可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新型假餌的主視圖。
[0012]標號說明
[0013]假餌本體1扣結部 10
[0014]連接部2間隙口 20
[0015]第一自由端21 第二自由端 22
[0016]翻邊沿23【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8]本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結構假餌,如圖1所示,為一假餌本體1,該假餌本體1呈魚形狀結構,該假餌本體1的背部(對應魚的魚鰭位置)設有供母線連接的扣結部10。假餌本體1上還設有至少一個連接部2,連接部2用于供魚鉤連接。給出實施例中舉設置兩個連接部2為例,該兩個連接部2分別位于假餌本體1的尾部和腹部。
[0019]本新型的創新點主要在于連接部2的創新改進。連接部2為一具有彈性的環圈,該環圈具有一間隙口 20,該間隙口 20的口寬極小并且為彈性可調。所述具有彈性的環圈較佳采用硬度較高的金屬材質制成,優選地可以采用304不銹鋼,硬度約150?160HB。根據間隙口 20設置位置及形式的不同,連接部2有多種實施方式,給出一較佳實施例為,環圈為一具有彈性的金屬細桿,該金屬細桿的第一自由端21固定在假餌本體1上,第二自由端22弧形彎折至靠近第一自由端21或者靠近假餌本體1表面,并且第二自由端22與第一自由端21或者假餌本體1間形成所述口寬彈性可調的間隙口 20。圖1中,第二自由端22靠近假餌本體1表面的位置,由第二自由端22和假餌本體1間形成所述間隙口 20。
[0020]組裝魚鉤時,只需將魚鉤的連結圈對準間隙口 20壓入環圈,拆卸魚鉤時,同理只需將魚鉤的連結圈從間隙口 20取出即可。由于間隙口 20 口寬為彈性可調,故組裝或者拆卸魚鉤操作極其簡單、便捷,并且魚鉤連結圈套入環圈后,因環圈具備彈性以及硬度較高特性,魚鉤連結圈能夠穩固地連接在環圈內而不脫落,組裝穩定可靠。相比傳統帶連結件假餌結構,本新型假餌還具有結構簡潔、外形美觀特點。
[0021]優選的,未對連接部2彈性拉持狀態下,間隙口 20的口寬較佳為零值,即第二自由端22與第一自由端21或者假餌本體1的表面相抵觸設置,以此加強連接部2對魚鉤的穩固連接作用。
[0022]再有,所述第二自由端22的端部往間隙口 20外弧形翻折構成一翻邊沿23。該翻折沿23呈平滑過渡,操作時,使魚鉤的連結圈順沿該翻折沿23順暢滑入或者滑出,從而進一步便于魚鉤的組裝及拆卸。
[0023]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凡跟本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和修飾,均應屬于本新型權利要求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結構假餌,為一假餌本體,該假餌本體上設有至少一個供魚鉤連接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該連接部為一具有彈性的環圈,該環圈具有一口寬彈性可調的間隙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結構假餌,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圈為一具有彈性的金屬細桿,該金屬細桿的第一自由端固定在所述假餌本體上,第二自由端弧形彎折至靠近所述第一自由端處或者所述假餌本體的表面處,并且該第二自由端與所述第一自由端或者所述假餌本體間形成所述口寬彈性可調的間隙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結構假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由端的端部往所述間隙口外弧形翻折構成一平滑過渡的翻邊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結構假餌,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設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假餌本體的尾部和腹部。
【文檔編號】A01K85/00GK203505356SQ201320496381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4日
【發明者】蔡奕微 申請人:石獅市巨帝北洋釣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