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禽養殖水面控制及糞污處理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裝置,在水浴池的出水口處設立防腐蝕的漏管網,實現初步的糞污分離,起到疏通糞水的作用;糞溝作為連接水浴池的地下通道,附帶漏管網;格柵池作為貯存區域與糞溝相連,附帶漏管網,起到集中短期貯存糞污的作用;穩定塘與格柵池相連,起到分離糞污與糞水的作用。本實用新型通過分別在育雛階段進行水面調控、在育成與產蛋階段進行水面調控、對水禽養殖場進行水面調控,并且對水禽養殖的糞污進行處理,糞污用于施肥、糞水用于灌溉農田及苗木地。從而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并提高了糞污的利用率;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可將水禽養殖的水面實現人工調節,實現不依賴于自然河流,形成水禽養殖新的區域格局。
【專利說明】一種水禽養殖水面控制及糞污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禽養殖及糞污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禽養殖水面控制及糞污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是世界上水禽飼養量最大的國家,其水禽資源也最為豐富,但由于我國水禽養殖需要大量的水面,并且對環境污染較重,這些造成了我國水禽養殖業規模化、生態化養殖難以形成規模。水禽養殖對環境最大的影響就是糞污,目前水禽糞污基本上是以自我消化為主,且沒有形成科學、規范的處理方法,本技術的使用可實現水禽糞污的科學化處理,對周邊環境零排放。
[0003]目前,我國對畜禽養殖環境控制越來越嚴格,而水禽養殖一般需要大量的水面,且需定期更換水,這對環境的影響較大,為了實現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存,需要建立環境友好型水禽養殖模式。為此,本技術從水禽養殖水面調節、水禽糞污無害化處理等環境著手,開展相關工作,形成可視化、操作性強的方法。并且由于我國從事水禽養殖的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高,其與水禽養殖特點和糞污排放不無關系,絕大部分水禽養殖嚴重依賴水面,這就造成全國水禽養殖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本技術的使用可將水禽養殖的水面實現人工調節,實現不依賴于自然河流,形成水禽養殖新的區域格局。從而實現水禽養殖規模化,資源利用最大化,水禽養殖生態化。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禽養殖水面控制及糞污處理裝置,旨在解決我國水禽養殖需要大量的水面,并且對環境污染較重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水浴池、漏管網、糞溝、格柵池、穩定塘;水浴池內部設有穩定塘和格柵池,穩定塘與格柵池相連,格柵池與糞溝相連;
[0006]在水浴池的出水口處設立防腐蝕的漏管網,實現初步的糞污分離;
[0007]糞溝作為連接水浴池的地下通道,附帶漏管網;
[0008]格柵池作為貯存區域與糞溝相連。
[0009]進一步,糞水通過糞溝可以進入到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裝置,糞溝為連接水浴池的地下通道,并且附帶有漏管網,其結構為磚混結構,上鋪可拆卸塑料地板。
[0010]進一步,格柵池為糞污小區域集中短期貯存的區域,為露天式結構,底部及周邊為水泥澆筑,附帶漏管網。
[0011]進一步,穩定塘為露天式處理池。
[0012]本實用新型通過分別在育雛階段進行水面調控、在育成與產蛋階段進行水面調控、對水禽養殖場進行水面調控,并且對水禽養殖的糞污進行處理,糞污用于施肥、糞水用于灌溉農田及苗木地。從而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并提高了糞污的利用率,最終可以實現環境友好型的發展道路。不僅可以節約企業的運行成本,也可以響應國家環保節約的號召,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由于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可將水禽養殖的水面實現人工調節,實現不依賴于自然河流,形成水禽養殖新的區域格局,并形成科學、規范的處理方法,從而實現水禽糞污的科學化處理,對周邊環境零排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禽養殖水面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不銹鋼自動飲水槽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不銹鋼自動飲水槽裝置結構的側視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裝置示意圖。
[0017]圖中:4-1漏管網;4_2、格柵池;4_3、穩定塘;4_4水浴池。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水禽養殖水面控制的方法,如實用新型提供的圖1所示,水禽養殖所需水面應滿足其自身生理需求為依據,在水禽的育雛、育成、產蛋階段建立水面可調控模型。
[0019]SlOl:育雛階段水面調控,在保持普通的水禽育雛舍基本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將禽舍內運動場和水浴池進行合理分布,且大體比例為4: 1,其水深為0.3米,運動場和水浴池連接部位傾斜度為25°左右。在水浴池的出水口處設立防腐蝕的漏管網,實現初步的糞污分離。
[0020]S102:育成與產蛋階段水面調控,此時的水禽應在專門的種禽舍飼養,其運動場和水浴池大體比例為2: 1,其水深為0.5米,運動場和水浴池連接部位傾斜度為25°左右。其水面調控方法為:每周只使用水浴池1-2次,其余時間使用專門的飲水裝置
[0021]S103:對水禽養殖場進行水面調控,在所有使用的水浴池中,其水面為可調控性的貫通,在需要的情況下實現全場水面的更換,在緊急情況也能夠控制水面的獨立性(在禽舍之間的水浴池設立統一的水閘)。其原有的水用于周邊苗木灌溉,新注入的水為地下水或河流水。
[0022]進一步,在保持普通的水禽育雛舍基本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將禽舍內運動場和水浴池進行合理分布,且大體比例為4:1,其水深為0.3米,運動場和水浴池連接部位傾斜度為25°左右。
[0023]進一步,在水浴池的出水口處設立防腐蝕的漏管網,實現初步的糞污分離。
[0024]進一步,在育成與產蛋階段水禽應在專門的種禽舍飼養,其運動場和水浴池大體比例為2: 1,其水深為0.5米,運動場和水浴池連接部位傾斜度為25°左右。
[0025]進一步,每周只使用水浴池1-2次,其余時間使用專門的飲水裝置(依據禽舍結構和養殖數量,在水浴池中放置一定數量的飲水裝置),該裝置為不銹鋼自動飲水槽,如實用新型提供的圖2所示的,4.5米(長)Χ0.4米(上寬)Χ0.3米(下寬)Χ0.2米(高度)的梯形結構,上寬下窄。
[0026]進一步,在所有使用的水浴池中,其水面為可調控性的貫通,在需要的情況下實現全場水面的更換,在緊急情況也能夠控制水面的獨立性(在禽舍之間的水浴池設立統一的水閘)。
[0027]進一步,一種水禽養殖水面控制方法中原有的水用于周邊苗木灌溉,新注入的水為地下水或河流水。
[0028]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方法,水禽養殖產生的糞污均需實現糞污分離,其分離形式為兩種,一種是禽舍內即運動場的糞,集中短期堆放,經處理后即可利用;另一種是水浴池中的糞,需經四次多級分離,最終實現糞污分離及綜合利用。
[0029]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裝置,如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圖4,該裝置包括:水浴池、漏管網、糞溝、格柵池、穩定塘;水浴池內部設有穩定塘和格柵池,穩定塘與格柵池相連,格柵池與糞溝相連。
[0030]在水浴池4-4的出水口處設立防腐蝕的漏管網4-1,實現初步的糞污分離,起到疏通糞水的作用;
[0031]糞溝作為連接水浴池4-4的地下通道,附帶漏管網4-1 ;
[0032]格柵池4-2作為貯存區域與糞溝相連,附帶漏管網4-1,起到集中短期貯存糞污的作用;
[0033]穩定塘4-3與格柵池4-2相連,起到分離糞污與糞水的作用。
[0034]進一步,糞水通過糞溝可以進入到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裝置,糞溝為連接水浴池4-4的地下通道,并且附帶有漏管網4-1,其結構為磚混結構,上鋪可拆卸塑料地板;
[0035]進一步,格柵池4-2附帶漏管網4-1,為糞污小區域集中短期貯存的區域,為露天式結構,底部及周邊為水泥澆筑;
[0036]進一步,穩定塘4-3為露天式處理池,通過多級分離,實現糞污與糞水的分離;
[0037]進一步,經過糞污和糞水分離后收集到的糞,經過處理后進行肥力還田:一種是糞處理后用于施肥;另一種是糞污處理后的水灌溉農田及苗木地等。
[003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禽養殖水面控制及糞污處理裝置,通過分別在育雛階段進行水面調控、在育成與產蛋階段進行水面調控、對水禽養殖場進行水面調控,并且對水禽養殖的糞污進行處理,糞污用于施肥、糞水用于灌溉農田及苗木地。從而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并提高了糞污的利用率,最終可以實現環境友好型的發展道路。不僅可以節約企業的運行成本,也可以響應國家環保節約的號召,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0039]由于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可將水禽養殖的水面實現人工調節,實現不依賴于自然河流,形成水禽養殖新的區域格局,并形成科學、規范的處理方法,從而實現水禽糞污的科學化處理,對周邊環境零排放。
[004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水浴池、漏管網、糞溝、格柵池、穩定塘;水浴池內部設有穩定塘和格柵池,穩定塘與格柵池相連,格柵池與糞溝相連; 在水浴池的出水口處設立防腐蝕的漏管網,實現初步的糞污分離; 糞溝作為連接水浴池的地下通道,附帶漏管網; 格柵池作為貯存區域與糞溝相連,格柵池附帶漏管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糞水通過糞溝可以進入到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裝置,糞溝為連接水浴池的地下通道,并且附帶有漏管網,其結構為磚混結構,上鋪可拆卸塑料地板。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格柵池為糞污小區域集中短期貯存的區域,為露天式結構,底部及周邊為水泥澆筑,附帶漏管網。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穩定塘為露天式處理池。
【文檔編號】A01K31/00GK203675836SQ201320507941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周新民, 孫國波, 王日君, 段修軍, 陳章言, 卞友慶 申請人:江蘇豐達水禽育種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