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態綠植墻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生態綠植墻,所述綠植墻包括墻體、袋墻、供水系統、水泵、水槽、植物生長燈和控制面板;所述袋墻通過設置在墻體上的夾持部件將其固定在墻體;所述墻體與袋墻形成內部空腔,所述供水系統設置在內部空腔內;所述墻體的上部設有風扇;所述袋墻的表面設有上部開口的小布袋,用于承載土培植物;所述供水系統的進水口伸入水槽內部,通過水泵將水槽內的水泵到上層的水管內,通過設置在水管上的噴水口,將水噴灑到與噴水口相對應的小布袋上,通過滲透,將水分依次滲透到下一層的小布袋;所述智能生態綠植墻結構簡單,不但適合室外環境,還可設置于室內,凈化室內空氣,美化室內環境,同時可節省大量的空間,節約水資源。
【專利說明】智能生態綠植墻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綠植墻,特別涉及一種智能生態綠植墻。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變得越來越嚴重,所以城市綠化顯得尤為重要,對綠化的需求更加強烈。
[0003]現有技術的綠植墻首選是由法國人發明的,其包括壁板、通過訂書釘訂在壁板上的袋墻和下部的水回收槽,在外部還安裝個電子時鐘,控制水泵在固定時間澆灌;所述的綠植墻的袋墻是通過訂書釘訂在壁板上的,由于頂固的不牢固容易掉下來;由于每個袋墻都需要訂在壁板上,工作起來比較繁瑣,為了解決綠植墻的裝置不牢固,訂在壁板上的袋墻易掉下來的技術問題,CN201131194公開了一種新的植物墻,所述植物強由種植袋和安裝架組成,安裝架固定在墻體上,種植袋通過袋上的邊、角、中間的孔眼掛在安裝架上;所述的植物墻由于固定在墻體上,不能移動;此外CN202406632還公開了一種毛氈袋式植物墻,包括下部的水槽、固定板、袋強、袋強內設有帶開口的植物袋;所述的毛氈袋式植物墻也不適合在沒有陽光的屋內放置;因為缺少植物生長所需的特定光;并且所述的栽培基質裝入植物帶后,要想更換基質需將整個袋強拆下來,更換不方便;植物生長所述的水是通過人工澆灌到水槽,然后通過滲透,留到下層的植物袋,最后流入水槽,這樣操作比較繁瑣。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智能生態綠植墻,所述綠植墻,不但適合室外環境,還可設置于室內,凈化室內空氣,美化室內環境,使人心情舒暢;并且所述智能生態綠植墻結構簡單,根據墻體的大小可容納多種植物,可節省大量的空間;并且所述智能生態綠植墻的供水系統是通過控制面板來控制的,澆灌的時間和澆灌的水量更加準確,操作簡單,所述的水分能夠循環利用,可節省水資源。
[0005]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6]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生態綠植墻,所述綠植墻包括墻體、袋墻和供水系統,所述墻體的底部設有水槽,所述墻體內部的上層及左右兩側設有將袋墻固定在所述墻體上的夾持部件;所述水槽內的水泵用于凈化循環水槽內的水;所述墻體與袋墻形成內部空腔,所述供水系統設置在內部空腔內;所述墻體的上部設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承載風扇,所述風扇為土培植物提供空氣;所述墻體的上部還設有植物生長燈,所述植物生長燈發出白光、紅光或藍光;所述袋墻的表面設有上部為開口的小布袋,所述小布袋用于承載土培植物;設置在墻體內的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植物生長燈和水泵;所述供水系統的進水口伸入水槽內部,通過水泵將水槽內的水泵到上層與墻體橫向平行的水管內,通過設置在水管上的噴水口,將水噴灑到與噴水口相對應的小布袋上,通過滲透,將水分依次滲透到下一層的小布袋,供植物生長。
[0007]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有技術的進一步創新,設計了一種智能生態綠植墻,所述綠植墻可以放在室內,具有凈化室內空氣,美化環境的功效;所述袋強是通過夾持部件固體在墻體上的;不容易掉下來,并且所述墻體與袋強形成了一定的空腔,避免了墻體與水分的接觸,增加墻體的使用壽命;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水泵的澆灌時間和澆灌量,減少了水分的浪費;并且所述墻體內的風扇可以為植物提供一定的空氣,供植物生長所需。
[0008]在可見光中,被綠色植物吸收最多的是紅光(波長600-700納米)和藍光(波長400-500納米),對綠色光(500-600納米)只有微量吸收;紅光下所生成的物質使植物長高;而藍光下所生成的物質,促進蛋白質與非碳水化合物的積累,使植物增重;紅光和藍光對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綠色植物葉綠體中的葉綠素主要吸收太陽光中的紅光和藍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光,也就是說紅光和藍光對光合作用的光反應最有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植物生長燈主光譜集中于白光區、藍光區和紅光區,所述白光區用于照明,所述紅光區和藍光區用于水培植物的生長;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植物生長燈的光譜能源分布,十分接近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曲線(對綠色植物效率更是顯著),是植物生長的最佳光源;并且能夠促進花卉的新陳代謝。
[0009]進一步,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的袋墻和小布袋的材料均為無紡布;所述布袋的厚度最好為1.0-2.5cm ;所述無紡布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并且滲透效果好,可以節約水資源。
[0010]更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小布袋間的橫向距離為2-3.5cm,這樣保證每個小布袋內都具有足夠的水分和營養。
[0011]本實用新型改進的方案為所述土培植物裝入無紡布小袋后,再裝在小布袋內,將培養基質和植物都裝入無紡布小袋后,再更換培養基質時,不致于將整個墻體拆下來,只需將無紡布小袋拿出后,進行更換,更換簡單。
[0012]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夾持部件的橫向還平行設有橫梁,所述橫梁通過彈性橡膠固定袋墻,在夾持部件的橫向上設置橫梁,進一步將袋墻固定在墻體上,使袋墻更加牢固,不容易掉下來。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植物生長燈包括發光本體、控制發光本體發光的底座和將發光本體和底座相連接的外層包裹絕緣材料的導線,所述發光本體上設置有平行排列的LED燈,所述底座的一側設有觸摸式開關,所述觸摸式開關用于控制發光本體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所述發光本體上部前三排的LED燈發出供照明的白光,其余的LED燈發出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紅光和藍光;本實用新型所述的LED燈采用波長為430納米、555納米和630納米的三波段燈管;所述特定波長的燈能夠保證植物生長燈具有很好促進植物光合作用的功效。
[001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生態綠植墻的有益效果在于,該智能生態綠植墻能夠凈化環境,為人們的生活提供美感;所述的綠植墻能夠自由移動,可放置在室內的任何位置;所述的袋墻可以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并且所述袋墻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及滲透性好,能夠長時間保水,節約水資源;所述的綠植墻能夠自給植物生長所述的光,并且植物生長所述的水能夠循環利用,進一步節約了水資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生態綠植墻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所示智能生態綠植墻未承載土培植物的結構示意圖;[0017]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
[0018]圖4為圖1的俯視圖;
[0019]圖5為植物生長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為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智能生態綠植墻,所述智能生態綠植墻包括墻體1、如圖2所示的袋墻2和如圖3所示的供水系統3,所述墻體I的底部設有水槽11,所述袋強為無紡布,其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及滲透性,可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能夠長時間保水,節約水資源;所述墻體I內部的上層及左右兩側設有固定袋墻2的夾持部件12,所述夾持部件12用于將袋墻2固定在所述墻體I上,如圖3所示的夾持部件12的橫向還平行設有橫梁14,所述橫梁14通過彈性橡膠固定袋墻2 ;所述水槽11內的水泵13用于凈化循環水槽11內的水;所述墻體I與袋墻2形成內部空腔4,所述供水系統3設置在內部空腔4內;所述墻體I的上部設有如圖4所述的通孔14,所述通孔用于承載風扇,所述風扇為土培植物5提供空氣;所述墻體I的上部還設有兩個植物生長燈6,如圖5所示的植物生長燈6包括發光本體61、控制發光本體61發光的底座62和將發光本體61和底座62相連接的外層包裹絕緣材料的導線63,所述發光本體61上設置有平行排列的LED燈64,所述底座的一側設有觸摸式開關65,所述觸摸式開關用于控制發光本體61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所述發光本體61上部前三排的LED燈64發出供照明的白光,其余的LED燈64發出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紅光和藍光,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述袋墻2的表面設有上部為開口的小布袋21,所述小布袋21用于承載土培植物5 ;設置在墻體I內的控制面板7用于控制植物生長燈6和水泵13 ;所述供水系統3的進水口 31伸入水槽11內部,通過水泵13將水槽11內的水泵到上層與墻體I橫向平行的水管32內,通過設置在水管32上的噴水口33,將水噴灑到與噴水口 33相對應的小布袋21上,通過滲透,將水依次滲透到下一層的小布袋21,供植物生長;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生態綠植墻可以放在室內,具有凈化室內空氣,美化環境的功效;所述袋強是通過夾持部件固體在墻體上的;不容易掉下來,并且所述墻體與袋強形成了一定的空腔,避免了墻體與水分的接觸,增加墻體的使用壽命;所述橫梁進一步增加袋強的牢固性,不易掉下來;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水泵的澆灌時間和澆灌量,減少了水分的浪費;并且所述墻體內的風扇可以為植物提供一定的空氣,供植物生長所需。
[0021]以上所述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生態綠植墻,包括墻體(I)、袋墻(2)和供水系統(3),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I)的底部設有水槽(11),所述墻體(I)內部的上層及左右兩側設有將袋墻(2)固定在所述墻體(I)上的夾持部件(12 );所述水槽(11)內的水泵(13 )用于凈化循環水槽(11)內的水;所述墻體(I)與袋墻(2)形成內部空腔(4),所述供水系統(3)設置在內部空腔(4)內;所述墻體(I)的上部設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用于承載風扇,所述風扇為土培植物(5)提供空氣;所述墻體(I)的上部還設有植物生長燈(6),所述植物生長燈(6)發出白光、紅光或藍光;所述袋墻(2)的表面設有上部為開口的小布袋(21),所述小布袋(21)用于承載土培植物(5);設置在墻體(I)內的控制面板(7)用于控制植物生長燈(6)和水泵(13);所述供水系統(3)的進水口(31)伸入水槽(11)內部,通過水泵(13)將水槽(11)內的水泵到上層與墻體(I)橫向平行的水管(32)內,通過設置在水管(32)上的噴水口(33),將水噴灑到與噴水口(33)相對應的小布袋(21)上,通過滲透,將水依次滲透到下一層的小布袋(21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生態綠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墻(2)和小布袋(21)的材料均為無紡布。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生態綠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墻的厚度為1.0-2.5c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生態綠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布袋(21)間的橫向距離為 2-3.5c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生態綠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培植物(5)裝入無紡布小袋后,再裝在小布袋(21)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生態綠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件(12)的橫向還平行設有橫梁(14),所述橫梁(14)通過彈性橡膠固定袋墻(2)。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生態綠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長燈(6)包括發光本體(61)、控制發光本體(61)發光的底座(62)和將發光本體(61)和底座(62)相連接的外層包裹絕緣材料的導線(63),所述發光本體(561)上設置有平行排列的LED燈(64),所述底座的一側設有觸摸式開關(65),所述觸摸式開關用于控制發光本體(61)發出不同色光。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生態綠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本體(61)上部前三排的LED燈(64)發出供照明的白光,其余的LED燈(64)發出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紅光和藍光。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生態綠植墻,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燈(64)采用波長為430納米、555納米和630納米的三波段燈管。
【文檔編號】A01G9/02GK203399554SQ201320513140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1日
【發明者】向陽 申請人: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