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擠壓機出料控制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4987閱讀:414來源:國知局
擠壓機出料控制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包括閥座和調整閥組;閥座包括調整閥組裝部、分別固定于調整閥組裝部左右兩端的模具連接部和機體連接部,調整閥組裝部設有貫穿其左、右兩端的原料通道,在機體連接部與模具連接部之間的調整閥組裝部上設有沿上下方向貫通且呈圓柱狀的組裝空腔,組裝空腔與原料通道連通;調整閥組包括旋轉閥座和調整閥桿,旋轉閥座包括閥塞和軸桿,閥塞與組裝空腔緊密配合并能夠在該組裝空腔內旋轉,軸桿的一端固定于閥塞的上端面,其內部形成上下貫通且向閥塞延伸的閥桿組裝孔;調整閥桿穿設于閥桿組裝孔內。通過轉動調整閥桿來調整原料通道的開口大小,改變原料通道內的擠壓力,使擠出的原料呈現軟硬膨松程度不同的狀態,配合各種不同的需求。
【專利說明】擠壓機出料控制閥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飼料或食品的擠壓機,具體是涉及一種擠壓機出料控制閥?!颈尘凹夹g】
[0002]現有的擠壓機能夠添加油、水及原料,經由螺桿攪拌并配合高溫熟化處理成為成品,現有的擠壓機采用調整螺桿的轉速或者提高熟化溫度的方式來控制原料的熟化時間,但采用這些控制方式得到的實際成品仍有熟化不均或體積虛浮膨松的問題。
[0003]因此,人們期望尋求一種技術方案,以減輕至少上文所述的缺點。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其裝設于擠壓機與出料模具之間,并提供壓力調整的手段,能夠對擠壓機所擠出的原料進行適當地加壓或減壓,從而生產出熟化更加均勻且軟硬程度適度的成品。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包括:
[0007]閥座,其包括調整閥組裝部、分別固定于調整閥組裝部左右兩端的模具連接部和機體連接部,所述調整閥組裝部設有貫穿其左、右兩端的原料通道,模具連接部設有連通原料通道的出料區,機體連接部設有連通原料通道的入料區,在機體連接部與模具連接部之間的調整閥組裝部上設有沿上下方向貫通且呈圓柱狀的組裝空腔,該組裝空腔與原料通道連通;
[0008]調整閥組,其包括旋轉閥座和調整閥桿;所述旋轉閥座包括閥塞和軸桿,該閥塞與調整閥組裝部的組裝空腔緊密配合并能夠在該組裝空腔內旋轉,該閥塞設有橫向貫通的導料通道,該導料通道能夠通過閥塞的旋轉與原料通道相連通且它的內徑與原料通道的內徑相等,所述軸桿呈柱狀,該軸桿的一端固定于閥塞的上端面,該軸桿的內部形成上下貫通且向閥塞延伸的閥桿組裝孔,該閥桿組裝孔穿過導料通道;所述調整閥桿穿設于閥桿組裝孔內,該調整閥桿的下端對應導料通道的位置形成呈扁平狀的閥片部,該閥片部的上下長度與導料通道的直徑相等,該閥片部的左右寬度小于導料通道的直徑。
[0009]進一步的,所述閥塞的外周面與導料通道不同的位置設有內凹的出料缺口,該出料缺口的缺口方向垂直于導料通道的水平軸線方向并朝下形成開放的開口。
[0010]進一步的,所述調整閥組還包括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分別設置于閥座的上、下方,它們分別從上、下夾合調整閥桿和旋轉閥座。
[0011]進一步的,所述旋轉閥座的下端面設有軸向凸出的轉軸部,所述第二固定塊的中部固定一軸承,轉軸部與軸承的內圈固定連接。
[0012]進一步的,所述旋轉閥座的軸桿頂端設有抵靠缺口,所述調整閥桿的頂部外周側面設有徑向向外凸出的抵靠塊,該抵靠塊能夠水平轉動并對應靠抵于抵靠缺口的兩側。
[0013]進一步的,所述軸桿的抵靠缺口的底部形成彎弧狀的卡制面,該卡制面設有多個卡制孔,所述調整閥桿的抵靠塊設有一通孔及卡制銷,卡制銷穿過所述通孔后穿入對應的卡制孔將調整閥桿和軸桿相互定位固定。
[0014]進一步的,所述閥塞的頂面設有向上凸出的限位銷,所述第一固定塊的底面設有內凹的的、呈彎弧狀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銷與限位槽活動卡合。
[0015]進一步的,所述旋轉閥座的軸桿頂端設有抵靠缺口,所述調整閥桿的頂部外周側面設有徑向向外凸出的抵靠塊,該抵靠塊能夠水平轉動并對應靠抵于抵靠缺口的兩側。
[0016]進一步的,所述軸桿的抵靠缺口的底部形成彎弧狀的卡制面,該卡制面設有多個卡制孔,所述調整閥桿的抵靠塊設有一通孔及卡制銷,卡制銷穿過所述通孔后穿入對應的卡制孔將調整閥桿和軸桿相互定位固定。
[0017]進一步的,所述閥塞和軸桿一體制成。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裝設于擠壓機及出料模具之間,當擠壓機將加工原料擠入閥座內,通過轉動調整閥桿來調整原料通道的內徑大小,進而改變原料通道內的擠壓力,能夠對擠壓機所擠出的原料進行適當地加壓或減壓,使擠出的原料呈現軟硬膨松程度不同的狀態,從而生產出熟化更加均勻且軟硬程度適度的成品。
[0019]2、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整旋轉閥座以連通或封閉原料通道,來實現對原料進行壓縮或不壓縮的目的,并能夠通過設置在閥塞上的出料缺口排出未被壓縮的原料,以靈活滿足各種不同的生產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組合于擠壓機及出料模具的外觀
[0021]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剖面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前視局部剖面圖;
[0024]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與擠壓機及出料模具的分解圖;
[0025]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閥座及調整閥組的分解圖;
[0026]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調整閥組上方的放大圖;
[0027]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旋轉調整閥桿的俯視動作圖;
[0028]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調整閥桿調整至最大開放狀態的俯視剖面狀態圖;
[0029]圖9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調整閥桿調整至最小開放狀態的俯視剖面狀態圖;
[0030]圖10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轉動旋轉閥座的俯視動作圖;
[0031]圖1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旋轉閥座轉動至封閉原料通道的俯視剖面狀態圖;
[0032]圖1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旋轉閥座轉動至封閉原料通道的前視剖面狀態。
[0033]圖中各代號的含義:
[0034]10-閥座;11-調整閥組裝部;110-固定部;111-鎖合孔;112-組裝空腔;113_原料通道;12-機體連接部;121-法蘭部;122-組裝孔;123-入料區;13-模具連接部;131_模具安裝孔;132-出料區;
[0035]20-調整閥組;21_第二固定塊;211_軸承座部;212_軸承;213_鎖合部、22-旋轉閥座;221-閥塞;2210_限位銷;2211_導料通道;2212_出料缺口 ;2213_開口 ;222_轉軸部;223-軸桿;2231-夾持面;2232-抵靠缺口 ;2233_卡制面;2234_第一抵靠面;2235_第二抵靠面;2236_卡制孔;2237-閥桿組裝孔;23_調整閥桿;231_多角槽;232_抵靠塊;233-通孔;234_卡制銷;235-閥片部;24_第一固定塊;241_套裝孔;242_鎖合部;243_限位槽;
[0036]30-擠壓機;
[0037]40-出料模具。
【具體實施方式】
[0038]為能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及實用功效,并可依照本說明書的內容來實現,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
[0039]請參閱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包括閥座10及調整閥組20。
[0040]如圖1及圖2所示,閥座10裝配于擠壓機30及出料模具40之間,如圖2及圖3所示,閥座10包括調整閥組裝部11、分別一體連接于該調整閥組裝部11左、右兩端的機體連接部12及模具連接部13,該調整閥組裝部11呈矩形塊狀并于外周前、后兩側分別凸設形成一長方形的固定部110,于該兩固定部110的頂面分別垂直設有一貫穿的鎖合孔111,于該調整閥組裝部11的頂面中央位置設有沿上、下方向貫通的圓柱狀的組裝空腔112,調整閥組裝部11設有貫穿其左、右兩端的、與組裝空腔112連通的原料通道113。
[0041]如圖2及圖3所示,機體連接部12呈階級狀并一體連接于調整閥組裝部11的右偵牝機體連接部12外周具有一呈環形的法蘭部121,該法蘭部121間隔開設有多個組裝孔122,機體連接部12通過各組裝孔122穿設螺栓與擠壓機30螺接固定,該機體連接部12內周具有一呈碗狀并由左向右逐漸擴大的入料區123,該入料區123連通于原料通道113,供擠壓機30將生產原料由該入料區123導入至原料通道113內。
[0042]如圖2及圖3所示,模具連接部13呈圓柱狀并一體連接于調整閥組裝部11的左偵牝模具連接部13的左側面環繞且間隔開設有多個模具安裝孔131,出料模具40結合于模具連接部13的左側面,并以螺栓穿過各模具安裝孔131螺接固定,模具連接部13的內周具有一由右向左逐漸擴大且為喇叭狀的出料區132,該出料區132與原料通道113連通,用于將原料通道113內的生產原料導出并由出料模具40進行加工。
[0043]如圖3及圖4所示,調整閥組20對應穿設于閥座10的調整閥組裝部11,該調整閥組20包括第固定塊21、旋轉閥座22、調整閥桿23及第一固定塊24 ;如圖4及圖5所示,其中,第二固定塊21設置于調整閥組裝部11的下方,且該第二固定塊21的左右寬度小于組裝空腔112,使組裝空腔112形成上、下貫通而無遮擋的狀態,第二固定塊21的中央形成一呈中空柱狀的軸承座部211,該軸承座部211對正于組裝空腔112的軸心下方,該軸承座部211內固定一相對應的軸承212,軸承座部211的兩側分別朝反向水平延伸形成一對鎖合部213,第二固定塊21被該兩鎖合部213穿設螺栓并鎖固定于調整閥組裝部11的兩固定部110的下方。
[0044]如圖4及圖5所示,旋轉閥座22對應穿設于組裝空腔112,并能夠在組裝空腔112內旋轉,該旋轉閥座22包括一閥塞221、一轉軸部222及一軸桿223,該閥塞221為能夠轉動地且密合組裝于組裝空腔112內,該閥塞221的頂面設有一向上凸出的限位銷2210,在閥塞221設有一橫向貫通的導料通道2211,該導料通道2211的內徑與原料通道113的內徑相同,在閥塞221的外周面與導料通道2211不同的位置設有一內凹的、外形呈拱形的出料缺口 2212,該出料缺口 2212的缺口方向垂直于導料通道2211的水平軸線方向,并朝下形成一開放狀的開口 2213,且該出料缺口 2212長寬與該原料通道113的長寬為一致,且該出料缺口 2212的位置與該導料通道2211等高,轉軸部222位于閥塞221的下方,且該轉軸部222的直徑小于閥塞221的直徑,旋轉閥座22以轉軸部222對應穿設于第二固定塊21的軸承212的內圈內并固定,使該旋轉閥座22能夠旋轉。
[0045]如圖4及圖5所示,軸桿223為柱狀,它的一端固定于閥塞221的上端面,且軸桿223的直徑小于閥塞221的直徑,在該軸桿223的外周向上設有四個內凹且互相呈垂直的夾持面2231,供扳手或相同的手動工具能夠夾持該夾持面2231并轉動軸桿223,如圖5及圖6所示,在軸桿223的頂端開設有一抵靠缺口 2232,該抵靠缺口 2232的底部形成一彎弧狀的卡制面2233,以及在該卡制面2233兩側且分別形成呈垂直的第一抵靠面2234及第二抵靠面2235,在該卡制面2233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卡制孔2236,在軸桿223的中央則形成一上、下貫通且向閥塞221延伸的閥桿組裝孔2237,該閥桿組裝孔2237穿過閥塞部221的導料通道2211。
[0046]如圖4及圖5所示,調整閥桿23對應穿設于旋轉閥座22的閥桿組裝孔2237,且該調整閥桿23呈可旋轉狀態,在該調整閥桿23的頂面設有一內凹的多角槽231,該多角槽231可以為四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等非圓形的異形槽,可供扳手類的手動工具卡制轉動該調整閥桿23,在本實施例中該多角槽231為六角形槽,該調整閥桿23的頂部外周側面設有徑向向外凸出的一抵靠塊232,該抵靠塊232上開設有一通孔233及一卡制銷234,調整閥桿23的活動行程為抵靠塊232在抵靠缺口 2232內的滑動行程,并能夠以抵靠塊232對應抵靠于第一抵靠面2234或第二抵靠面2235作為轉動行程的終點,當該調整閥桿23旋轉至適當位置時,以該卡制銷234穿過通孔233后穿入對應的卡制孔2236將調整閥桿23和軸桿223相互定位固定而不會再度轉動,如圖4及圖5所示,在調整閥桿23下端部對應于導料通道2211的位置形成一呈扁平狀的閥片部235,該閥片部235的上、下長度與導料通道2211的直徑相同,該閥片部235的左、右寬度小于導料通道2211的直徑。
[0047]如圖4及圖5所示,第一固定塊24為中央呈環狀并具有一套裝孔241,該第一固定塊24以該套裝孔241套設結合于旋轉閥座22的軸桿223,在該第一固定塊24的兩側分別反相水平伸出的呈長條狀的一對鎖合部242,并以螺栓穿設于該兩鎖合部242與兩固定部110固定,并與第二固定塊21將旋轉閥座22及該調整閥桿23夾合固定于調整閥組裝部11,在該第一固定塊24的底面設有內凹的的、呈彎弧狀的限位槽243,該第一固定塊24以該限位槽243對應套設于旋轉閥座22的限位銷2210,旋轉閥座22在轉動時,可由該限位銷2210與該限位槽243的配合卡制定位,來限定旋轉閥座22的轉動角度。
[0048]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使用方式參照配合圖6、圖7和圖8所示,其可用于制出經過壓縮程序的原料,當原料由流動面積較大的入料區123進入流動面積較小的導料通道2211產生壓縮效果,使用者能夠旋動調整閥桿23,使該調整閥桿23以抵靠塊232靠置于第一抵靠面2234,此時,而閥片部235的兩個面與導料通道2211的軸線平行,使出料區132、導料通道2211、入料區123三者連通,讓原料略經壓縮后就由出料區132排向出料模具40。如圖6、圖7及圖9所示,當將調整閥桿23旋轉使抵靠塊232靠置于第二抵靠面2235時,閥片部235的最大面積的兩個面則與導料通道2211的軸線垂直,并形成阻擋導料通道2211的形態,使原料必須要由導料通道2211與閥片部235之間的間隙通過,如此一來,由于原料的出口變得窄小而產生較大的壓力,使原料彼此互相擠壓,而能夠將原料制成較為緊致而扎實的狀態,再由出料區132排向出料模具40。
[0049]如圖10、圖11及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還可旋動旋轉閥座22,并由限位銷2210與限位槽243的配合滑動來限定旋轉閥座22轉動行程,同時當旋轉閥座22在轉動時,閥塞221的導料通道2211將會旋轉至不同于原料通道113的方向,從而阻斷原料通道113,使入料區123與出料區132的處于不導通狀態,當出料缺口 2212面對入料區123時,原料會由入料區123導出,由于組裝空腔112為上、下貫通的狀態,因此原料將直接沿著出料缺口 2212并由出料缺口 2212的開口 2213排向閥座10的外面,而不會進入導料通道2211,因此,原料將直接被排放而不經過擠壓的程序,成為無壓縮狀態的原料。
[0050]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旋轉閥座22來選擇對原料進行壓縮或不壓縮兩種工作狀態,或依使用者的需求通過調整調整閥桿23至不同的定位處,進而調整原料通道113中的內徑大小,以調整閥座10內的壓力,讓原料能夠受到適當地擠壓而形成各種軟硬膨松程度不同的狀態,本實用新型使用靈活度相當高,能夠應用于各種不同的生產需求。
[0051]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方式中,調整閥組裝部11、機體連接部12及模具連接部13是一體制成的,它們還可以是分體制成的,然后對應固定連接;同樣,閥塞221和軸桿223可以是一體制成,也可以分體制成,然后對應固定連接。
[005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征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包括: 閥座(10),其包括調整閥組裝部(11)、分別固定于調整閥組裝部左右兩端的模具連接部(13)和機體連接部(12),所述調整閥組裝部(11)設有貫穿其左、右兩端的原料通道(113),模具連接部(13)設有連通原料通道(113)的出料區(132),機體連接部(12)設有連通原料通道(113)的入料區(123),在機體連接部(12)與模具連接部(13)之間的調整閥組裝部(11)上設有沿上下方向貫通且呈圓柱狀的組裝空腔(112),該組裝空腔(112)與原料通道(113)連通; 調整閥組(20),其包括旋轉閥座(22)和調整閥桿(23);所述旋轉閥座(22)包括閥塞(221)和軸桿(223),該閥塞(221)與調整閥組裝部(11)的組裝空腔(112)緊密配合并能夠在該組裝空腔(112)內旋轉,該閥塞(221)設有橫向貫通的導料通道(2211),該導料通道(2211)能夠通過閥塞(221)的旋轉與原料通道(113)連通且它的內徑與原料通道(113)的內徑相等,所述軸桿(223)呈柱狀,該軸桿(223)的一端固定于閥塞(221)的上端面,該軸桿(223)的內部形成上下貫通且向閥塞(221)延伸的閥桿組裝孔(2237),該閥桿組裝孔(2237 )穿過導料通道(2211);所述調整閥桿(23 )穿設于閥桿組裝孔(2237 )內,該調整閥桿(23)的下端對應導料通道(2211)的位置形成呈扁平狀的閥片部(235),該閥片部(235)的上下長度與導料通道(2211)的直徑相等,該閥片部(235)的左右寬度小于導料通道(2211)的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塞(221)的外周面與導料通道(2211)不同的位置設有內凹的出料缺口( 2212 ),該出料缺口( 2212 )的缺口方向垂直于導料通道(2211)的水平軸線方向并朝下形成開放的開口(221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閥組(20)還包括第一固定塊(24)和第二固定塊(21),所述第一固定塊(24)和第二固定塊(21)分別設置于閥座(10)的上、下方,它們分別從上、下夾合調整閥桿(23)和旋轉閥座(2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閥座(22)的下端面設有軸向凸出的轉軸部(222 ),所述第二固定塊(21)的中部固定一軸承(212),轉軸部(222)與軸承(212)的內圈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閥座(22)的軸桿(223)頂端設有抵靠缺口(2232),所述調整閥桿(23)的頂部外周側面設有徑向向外凸出的抵靠塊(232),該抵靠塊(232)能夠水平轉動并對應靠抵于抵靠缺口(2232)的兩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桿(223)的抵靠缺口(2232)的底部形成彎弧狀的卡制面(2233),該卡制面(2233)設有多個卡制孔(2236),所述調整閥桿(23)的抵靠塊(232)設有一通孔(233)及卡制銷(232),卡制銷(234)穿過所述通孔(233)后穿入對應的卡制孔(2236)將調整閥桿(23)和軸桿(223)相互定位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塞(221)的頂面設有向上凸出的限位銷(2210),所述第一固定塊(24)的底面設有內凹的、呈彎弧狀的限位槽(243),所述限位銷(2210)與限位槽(243)活動卡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閥座(22)的軸桿(223)頂端設有抵靠缺口(2232),所述調整閥桿(23)的頂部外周側面設有徑向向外凸出的抵靠塊(232),該抵靠塊(232)能夠水平轉動并對應靠抵于抵靠缺口(2232)的兩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桿(223)的抵靠缺口(2232)的底部形成彎弧狀的卡制面(2233),該卡制面(2233)設有多個卡制孔(2236),所述調整閥桿(23)的抵靠塊(232)設有一通孔(233)及卡制銷(232),卡制銷(234)穿過所述通孔(233)后穿入對應的卡制孔(2236)將調整閥桿(23)和軸桿(223)相互定位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擠壓機出料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塞(221)和軸桿(223) —體制成。
【文檔編號】A23N17/00GK203477410SQ201320550272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6日
【發明者】劉欣濤, 巫嘉煜, 趙德和 申請人:廣漢鹿寶機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市| 乌苏市| 萍乡市| 巫溪县| 武功县| 观塘区| 滨海县| 曲沃县| 古浪县| 内江市| 厦门市| 柘荣县| 临沧市| 石城县| 皮山县| 碌曲县| 周宁县| 灌阳县| 阿荣旗| 乡城县| 泰来县| 大邑县| 峨山| 青田县| 镇坪县| 南皮县| 洪湖市| 姜堰市| 蚌埠市| 双柏县| 荃湾区| 清远市| 鹤山市| 涞水县| 兴隆县| 永春县| 大庆市| 谷城县| 德州市| 都昌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