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研磨棒,研磨棒包括研磨體和研棒柄。研磨體包括研磨頭、短柄以及短柄殼,短柄和研磨頭固定連接,短柄殼套設在短柄上并與短柄粘合為一體。研棒柄與短柄殼嵌套設置,且研棒柄包括至少兩個內外首尾嵌套設置的單元管,以使得研棒柄的長度伸縮可調。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能夠增大研磨棒的抗震性且能夠在研磨棒的短柄部分斷裂時仍可以使用,且研棒柄的長度可以伸縮。
【專利說明】研磨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研磨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研磨棒。
【背景技術】
[0002]在某些需要研磨樣品的提取試驗中,研缽與研磨棒使用非常廣泛,通常兩者配套使用,目前試驗所用的研磨棒通常是瑪瑙制作,瑪瑙質地堅硬,性脆,落地時研棒柄很容易斷裂,斷裂后就不能和研缽配套使用,進而影響試驗進展。并且現有的不同規格研缽配套使用的研磨棒,有長有短,長的容易斷裂且不易收存,短的研磨棒手握時很不方便,研磨時用不上力氣,使實驗的研磨效率降低,特別對于那些需要快速研磨的樣品,研磨效果很不理想,研磨效果的不佳,很大程度上影響試驗結果。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種研磨棒,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研磨棒,能夠增大研磨棒的抗震性且能夠在研磨棒的短柄部分斷裂時仍可以使用,且研棒柄的長度可以伸縮。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研磨棒,包括研磨體和研棒柄。研磨體包括研磨頭、短柄以及短柄殼,短柄和研磨頭固定連接,短柄殼套設在短柄上并與其粘合為一體。研棒柄與短柄殼嵌套設置,且研棒柄包括至少兩個內外首尾嵌套設置的單元管,以使得研棒柄的長度伸縮可調。
[0006]其中,研磨頭與短柄的材質為瑪瑙或陶瓷,研磨頭和短柄設置為一體,研磨頭沿著短柄長度方向的尺寸在Icm?2cm之間,短柄的長度為2cm?3cm之間。
[0007]其中,短柄殼為金屬殼。
[0008]其中,短柄為圓柱體且直徑在1.6cm?2.8cm之間。
[0009]其中,內外相互嵌套的兩個單元管的內單元管設置有通孔,通孔內設置有限位裝置,相互嵌套的兩個單元管的外單元管設置有限位孔,限位裝置和限位孔配合避免內外相互嵌套的兩個單元管伸縮時脫離。
[0010]其中,限位裝置包括彈簧和鋼珠,彈簧的一端支撐在單元管的內壁,另一端與鋼珠固定連接且將鋼珠彈性頂抵至通孔,鋼珠在內外相互嵌套的兩個單元管縮短時被外單元管壓入通孔且在內外相互嵌套的兩個單元管伸長至最大長度時被彈簧頂出通孔并卡入限位孔。
[0011]其中,鋼珠的直徑等于或者小于通孔的直徑,并且大于限位孔的直徑。
[0012]其中,單元管的長度為3cm,通孔設置在對應的單元管距離其較近一端0.5cm處。
[0013]其中,限位孔設置在對應的單元管距離其較近一端0.5cm處。
[0014]其中,單元管為金屬單元管,并且數量為三個。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短柄殼套設在短柄上能夠且與之粘合為一體,能夠增大研磨棒的抗震性,且在短柄部分斷裂時由于短柄殼的包裹使得研磨棒仍可以繼續使用,本實用新型還通過設置至少兩個首尾嵌套設置的單元管使得研磨柄的長度伸縮可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研磨棒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研磨棒的優選實施例的拆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9]請參閱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研磨棒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研磨棒包括研磨體10和研棒柄11。
[0020]研磨體10包括研磨頭101、短柄102以及短柄殼103,短柄102和研磨頭101固定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研磨頭101的材質優選為瑪瑙,短柄102材質優選為瑪瑙,研磨頭101和短柄102優選地設置為一體,在其他實施例中,研磨頭101與短柄102的材質也可以為陶瓷或其他材質。研磨頭101沿著短柄102長度方向的尺寸A在Icm?2cm之間,在本實施例中,A優選為1.5cm,短柄102的長度B優選在2cm?3cm之間,在本實施例中B優選為
2.5cm。短柄殼103套設在短柄102上并與短柄102粘合為一體。在本實施例中,短柄殼103優選為金屬殼,短柄102優選為圓柱體且直徑優選為在1.6cm?2.8cm之間。
[0021]研棒柄11與短柄殼103嵌套設置,且研棒柄11包括至少兩個內外首尾嵌套設置的單元管,以使得研棒柄11的長度伸縮可調。在本實施例中,單元管優選為金屬單元管,單元管數量為三個,三個單元管分別為單元管111、單元管112以及單元管113。其中,單元管112嵌套在單元管111內,單元管113嵌套在單元管112內。在本實施例中,單元管111、單元管112、單元管113的長度均優選為3cm。
[0022]請參閱圖2,圖2是本實用新型研磨棒的優選實施例的拆分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內外相互嵌套的兩個單元管為單元管111和單元管112,或者為單元管112和單元管113。下面以單元管111和單元管112為例進行說明。單元管112嵌套在單元管111內,因此相對而言單元管112為內單元管,單元管111為外單元管。單元管112設置有通孔1121,通孔1121設置為距離單元管112的左端較近(靠近研磨頭101的一端為左端,反之為右端,下同),且在本實施例中通孔1121優選為距離單元管112的左端0.5cm。通孔1121內設置有限位裝置12,單元管111設置有限位孔1111,限位孔1111設置為距離單元管111右端較近,且在本實施例中限位孔1111優選為距離單元管111的右端0.5cm。限位裝置12和限位孔1111配合避免單元管111和單元管112相對伸縮時脫離。具體地,限位裝置12包括彈簧121和鋼珠122,彈簧121的一端支撐在單元管112的內壁,另一端與鋼珠122固定連接且將鋼珠122彈性頂抵至通孔1121,鋼珠122在單元管111和單元管112相對縮短時被單元管112壓入通孔1121且在單元管111和單元管112相對伸長至最大長度時被彈簧121頂出通孔1121并卡入限位孔1111。鋼珠122的直徑等于或者小于通孔1121的直徑,鋼珠122的直徑大于限位孔1111的直徑。在本實施例中,鋼珠122的直徑優選為等于通孔1121的直徑,且均優選為0.3cm。
[0023]類似地,單元管113嵌套在單元管112內,此時,相對而言單元管113為內單元管,而單元管112為外單元管。單元管113設置有通孔1131,通孔1131設置為距離單元管113的左端較近。單元管112設置有限位孔1122,限位孔1122設置為距離單元管112右端較近。限位裝置13和限位孔1122配合避免單元管112和單元管113相對伸縮時脫離。其中,限位裝置13與限位孔1122配合的原理與上述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0024]類似地,在本實施例中,單元管111優選為嵌套在短柄殼103內,相對而言短柄殼103相當于外單元管而單元管111相當于內單元管。單元管111和短柄殼103相對伸縮時也采用了上述類似的方式進行限位。具體地,單元管111設置有通孔1112,通孔1112設置為距離單元管111的左端較近。通孔1112內設置有限位裝置14,短柄殼103設置有限位孔1031,限位孔1031設置為距離短柄殼103右端較近。其中,限位裝置14與限位孔1031配合的原理與上述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0025]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上述各部件尺寸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本實用新型對此不做限定。
[0026]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短柄殼套設在短柄上能夠且與之粘合為一體,能夠增大研磨棒的抗震性,且在短柄部分斷裂時由于短柄殼的包裹使得研磨棒仍可以繼續使用,本實用新型還通過設置至少兩個首尾嵌套設置的單元管使得研磨柄的長度伸縮可調,另外在伸縮時通過設置限位裝置使得兩個相互嵌套設置的單元管在相對伸縮時不至于脫離。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棒包括: 研磨體,包括研磨頭、短柄以及短柄殼,所述短柄和研磨頭固定連接,所述短柄殼套設在短柄上并與其粘合為一體; 研棒柄,與所述短柄殼嵌套設置,且所述研棒柄包括至少兩個內外首尾嵌套設置的單元管,以使得研棒柄的長度伸縮可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頭與短柄的材質為瑪瑙或陶瓷,研磨頭和短柄設置為一體,研磨頭沿著短柄長度方向的尺寸在Icm?2cm之間,所述短柄的長度在2cm?3cm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柄殼為金屬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柄為圓柱體且直徑在1.6cm?2.8cm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內外相互嵌套的兩個單元管的內單元管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內設置有限位裝置,相互嵌套的兩個單元管的外單元管設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裝置和限位孔配合避免內外相互嵌套的兩個單元管伸縮時脫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裝置包括彈簧和鋼珠,所述彈簧的一端支撐在單元管的內壁,另一端與鋼珠固定連接且將鋼珠彈性頂抵至通孔,所述鋼珠在內外相互嵌套的兩個單元管縮短時被外單元管壓入通孔且在內外相互嵌套的兩個單元管伸長至最大長度時被彈簧頂出通孔并卡入限位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珠的直徑等于或者小于通孔的直徑,并且大于限位孔的直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管的長度為3cm,所述通孔設置在對應的單元管距離其較近一端0.5cm處。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設置在對應的單元管距離其較近一端0.5cm處。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研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管為金屬單元管,并且數量為三個。
【文檔編號】B02C19/08GK203508153SQ201320550793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4日
【發明者】嚴志祥, 袁翠紅, 操利超, 游麗金, 張勇 申請人: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