輥壓機輥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壓輥壓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輥壓機輥輪。所述輥輪的表面設有若干個輥釘,輥輪的表面兩側邊緣處各設有一排邊護齒;輥輪的表面設有若干個與輥釘相配合的輥釘孔,輥釘一一對應固定設置在輥釘孔內;輥輪的端面與輥輪的表面交界處設有若干個與邊護齒相配合的邊護齒孔,邊護齒一一對應固定設置在邊護齒孔內。本實用新型采用可更換的輥釘及邊護齒,從而避免輥輪的表面受到磨損,延長了輥輪的使用壽命;而且由于更換輥釘及邊護齒的停機修復時間短,所以修復費用低。
【專利說明】輥壓機輥輪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壓輥壓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輥壓機輥輪。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采選、冶金、建材等行業用普遍使用的高壓輥壓機,主要用于破碎及滾壓,其輥輪表面的輥釘及邊護齒是不可更換的,輥釘及邊護齒與輥輪表面一般采用焊接結合,由于物料的磨損,輥釘及邊護齒很快就會磨損,逐漸變短,嚴重時發展到會使輥輪表面受損,當輥輪表面磨損到一定程度時,再停機修復輥面,這樣停機修復時間較長,影響生產效率,主要是修復的費用特別高。輥釘及邊護齒的壽命一般只有6個月左右。不更換輥釘及邊護齒的條件下,輥輪的壽命在12-18個月左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輥釘與邊護齒可更換的輥壓機輥輪,避免輥輪表面的過度磨損,提高輥輪的使用壽命,減少修復費用。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輥壓機輥輪,所述輥輪的表面設有若干個輥釘,所述輥輪的表面兩側邊緣處各設有一排邊護齒;所述輥輪的表面設有若干個與所述輥釘相配合的輥釘孔,所述輥釘一一對應固定設置在所述輥釘孔內;所述輥輪的端面與所述輥輪的表面交界處設有若干個與所述邊護齒相配合的邊護齒孔,所述邊護齒一一對應固定設置在所述邊護齒孔內。
[0006]進一步地,所述輥釘與所述輥釘孔通過膠粘的方式固定連接。
[0007]進一步地,所述輥釘孔底部為弧形底。
[0008]進一步地,所述輥釘的一端為平頭、另一端為圓頭。
[0009]進一步地,所述輥釘與所述輥釘孔之間的間隙為10 μ m?60 μ m。
[0010]進一步地,所述邊護齒孔包括設置在所述輥輪的端面的矩形楔槽及設置在所述輥輪的表面的與所述矩形楔槽相通的豁孔。
[0011]進一步地,所述邊護齒與所述邊護齒孔通過膠粘的方式固定連接。
[0012]進一步地,所述邊護齒與所述邊護齒孔之間的間隙為10 μ m?60 μ m。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產生的技術效果為:
[0014]本實用新型通過膠粘的方式將輥釘和邊護齒固定在輥輪上,當輥釘及邊護齒磨損到需要更換時,通過加熱輥輪的方式,即可將磨損的輥釘及邊護齒從輥輪上摘除,更換新的輥釘及邊護齒,從而避免輥輪的表面受到磨損,延長了輥輪的使用壽命;更換輥釘及邊護齒的停機修復時間短,且修復費用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輥壓機輥輪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描述。
[0018]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輥壓機輥輪,輥輪的表面I設有若干個棍釘3,棍輪的表面I兩側邊緣處各設有一排邊護齒2,兩排邊護齒2之間均勻分布多排輥釘3,輥釘3的設置數量根據輥壓機規格選擇。輥輪的表面I設有若干個與輥釘3相配合的輥釘孔,輥釘3 —一對應通過膠粘的方式固定在輥釘孔內,輥釘與輥釘孔之間的間隙為10 μ m?60 μ m。輥輪的端面4與輥輪的表面I交界處設有若干個與邊護齒2相配合的邊護齒孔,邊護齒2通過膠粘的方式一一對應固定在邊護齒孔內,邊護齒與邊護齒孔之間的間隙為10 μ m?60 μ m。具體地,邊護齒孔包括設置在輥輪的端面4的矩形楔槽5及設置在棍輪的表面I的與矩形楔槽5相通的豁孔6,矩形楔槽5的開口向著棍輪的端面4。
[0019]進一步地,所述輥釘孔底部為弧形底。弧形底一方面加大輥釘與輥釘孔底部的接觸面積,當垂直壓力大時不易壓碎輥釘底部邊緣;另一方面保證較大的膠結面,使輥釘膠結的更加牢固。所述輥釘的一端為平頭、另一端為圓頭,根據物料需求決定是將平頭還是圓頭露在外面。
[0020]進一步地,輥釘的材質根據物料不同,可以采用硬度和耐磨性兼顧的鉻鑰鎢鎳合金材料,滿足生產需要。
[0021]進一步地,邊護齒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部的材質為鉻鑰合金鋼,上部的材質為硬質合金,上下兩部分通過焊接及螺栓連接,既保證了邊護齒的耐磨性,又大幅度降低了邊護齒的材料成本。
[0022]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及修復過程如下:
[0023]先將輥釘3的插入段涂膠,插入輥釘孔中,用橡膠錘敲入;然后將邊護齒2涂膠從輥輪端面4的矩形楔槽5敲進,邊護齒2露出輥輪表面I的部分從豁孔6探出。輥釘3與邊護齒2磨損到一定程度時,即可更換輥釘3與邊護齒2,使輥輪表面I不受到磨損。當需要拆下輥釘時,用割炬烘烤輥釘孔周圍的輥輪表面,由于膠層受熱后產生氣體,即可將輥釘頂出,隨后用鉗子拔出輥釘。
[002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0025](I)輥釘材質可以針對物料不同,采用硬度和耐磨性兼顧的鉻鑰鎢鎳合金材料,滿足生產需要,而無須考慮焊接因素。
[0026](2)邊護齒材質為鉻鑰合金鋼與硬質合金,通過焊接及螺栓連接將兩部分組合而成,既保證了邊護齒的耐磨性,又大幅度降低了邊護齒的材料成本,邊護齒與邊護齒孔之間也是通過膠結結合,便于更換。
[0027](3)輥釘與輥面采用膠接結合,在輥釘磨損到一定程度時,即可通過加熱輥輪表面來拆卸輥釘,以實現更換輥釘,不會使輥面受到磨損,停機修復時間很短;由于不需修復輥面,修復費用很低。
[0028](4)輥釘及邊護齒壽命一般為6-10個月,在更換輥釘及邊護齒的條件下,輥輪不會磨損,輥輪的壽命可達60個月以上。
[0029]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輥壓機輥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輪的表面設有若干個輥釘,所述輥輪的表面兩側邊緣處各設有一排邊護齒;所述輥輪的表面設有若干個與所述輥釘相配合的輥釘孔,所述輥釘一一對應固定設置在所述輥釘孔內;所述輥輪的端面與所述輥輪的表面交界處設有若干個與所述邊護齒相配合的邊護齒孔,所述邊護齒一一對應固定設置在所述邊護齒孔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輥釘與所述輥釘孔通過膠粘的方式固定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輥釘孔底部為弧形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輥釘的一端為平頭、另一端為圓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輥釘與所述輥釘孔之間的間隙為.10 μ m ?60 μ m0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邊護齒孔包括設置在所述輥輪的端面的矩形楔槽及設置在所述輥輪的表面的與所述矩形楔槽相通的豁孔。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邊護齒與所述邊護齒孔通過膠粘的方式固定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邊護齒與所述邊護齒孔之間的間隙為.10 μ m ?60 μ m0
【文檔編號】B02C4/30GK203540613SQ201320652801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2日
【發明者】黃文斌, 劉正發, 樊統云, 李俊, 王敬軍, 于恩廣 申請人: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鞍山市鑫合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