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式高效食品加工濃縮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離心式高效食品加工濃縮裝置,包括電機、皮帶輪、轉軸、添加劑進料管、進料管、噴頭、殼體、過濾器和支架,支架安裝于殼體下端的通孔內,轉軸安裝于支架內,添加劑進料管設置于支架的通孔內,轉軸的一端位于殼體內并與過濾器連接,轉軸的另一端位于殼體外并與皮帶輪連接,皮帶輪通過皮帶與電機的轉軸轉動連接,進料管的一端通過殼體上端的通孔置于殼體內并位于過濾器的中心,噴頭為多個,多個噴頭均勻分布于殼體內的進料管上。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離心式過濾濃縮設計,能夠高效快速的濃縮食品加工原料,同時采用多個噴頭在過濾的過程中加料,能夠使過濾更加均勻,提供生產效率,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專利說明】離心式高效食品加工濃縮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食品加工的濃縮機,尤其涉及一種離心式高效食品加工濃縮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濃縮加工是各個行業(yè)中將含有沉淀物質的液體分離成漿料和液體的加工工序,尤其是用于食品加工行業(yè)的濃縮機,現(xiàn)有技術中,用于食品加工行業(yè)的濃縮機通常采用液壓、高壓、離心等工藝來進行加工,然而,這種方式的功耗高,成本高,而且對于食品加工不能夠求高效,不利于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離心式高效食品加工濃
縮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
[0005]本實用新型包括電機、皮帶輪、轉軸、添加劑進料管、進料管、噴頭、殼體、過濾器和支架,所述殼體下端的側面設置有排料口,所述殼體的上端和下端的中心均設置有通孔,所述支架安裝于所述殼體下端的通孔內,所述轉軸安裝于所述支架內,所述轉軸的中心為通孔,所述添加劑進料管設置于所述支架的通孔內,所述轉軸的一端位于所述殼體內并與所述過濾器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殼體外并與所述皮帶輪連接,所述皮帶輪通過皮帶與所述電機的轉軸轉動連接,所述進料管的一端通過所述殼體上端的通孔置于所述殼體內并位于所述過濾器的中心,所述噴頭為多個,多個所述噴頭均勻分布于所述殼體內的所述進料管上。
[0006]具體地,所述噴頭為I至6個,最佳為3個。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離心式高效食品加工濃縮裝置,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離心式過濾濃縮設計,能夠高效快速的濃縮食品加工原料,同時采用多個噴頭在過濾的過程中加料,能夠使過濾更加均勻,提供生產效率,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離心式高效食品加工濃縮裝置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0010]圖中:1_殼體、2-進料管、3-噴頭、4-過濾器、5-添加劑進料管、6-支架、7-轉軸、8-皮帶輪、9-電機、10-排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電機9、皮帶輪8、轉軸7、添加劑進料管5、進料管2、噴頭3、殼體1、過濾器4和支架6,殼體I下端的側面設置有排料口 10,殼體I的上端和下端的中心均設置有通孔,支架6裝于殼體I下端的通孔內,轉軸7安裝于支架6內,轉軸7的中心為通孔,添加劑進料管5設置于支架6的通孔內,轉軸7的一端位于殼體I內并與過濾器4連接,轉軸7的另一端位于殼體I外并與皮帶輪8連接,皮帶輪8通過皮帶與電機9的轉軸轉動連接,進料管2的一端通過殼體I上端的通孔置于殼體I內并位于過濾器4的中心,噴頭3為多個,多個噴頭3均勻分布于殼體I內的進料管2上,噴頭3為3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離心式過濾濃縮設計,能夠高效快速的濃縮食品加工原料,同時采用多個噴頭3在過濾的過程中加料,能夠使過濾更加均勻,提供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離心式高效食品加工濃縮裝置,包括電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皮帶輪、轉軸、添加劑進料管、進料管、噴頭、殼體、過濾器和支架,所述殼體下端的側面設置有排料口,所述殼體的上端和下端的中心均設置有通孔,所述支架安裝于所述殼體下端的通孔內,所述轉軸安裝于所述支架內,所述轉軸的中心為通孔,所述添加劑進料管設置于所述支架的通孔內,所述轉軸的一端位于所述殼體內并與所述過濾器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殼體外并與所述皮帶輪連接,所述皮帶輪通過皮帶與所述電機的轉軸轉動連接,所述進料管的一端通過所述殼體上端的通孔置于所述殼體內并位于所述過濾器的中心,所述噴頭為多個,多個所述噴頭均勻分布于所述殼體內的所述進料管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高效食品加工濃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頭為I至6個。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離心式高效食品加工濃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頭為3個。
【文檔編號】A23P1/00GK203523780SQ201320695838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22日
【發(fā)明者】葉建華 申請人:葉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