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聯合收割機液壓傾倒卸糧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谷物聯合收割機液壓傾倒卸糧裝置,它由:糧箱、加固框、上梁、進糧口、上糧加強輔板、出糧口、上銷、銷軸、卸糧油缸、主臂、加強輔臂、下銷、支座、底架、上糧絞龍、液壓油缸構成。糧箱鉸接在底架主臂的上端,上糧加強輔板上裝有銷軸,卸糧油缸一端鉸接在支座上,另一端鉸接在上糧加強輔板上,支座安裝在加強輔臂上,加強輔臂一端安裝在底架上,另一端裝在銷軸上,糧箱的一側設有出糧口,上糧絞龍的上端設有進糧口,下端裝有液壓油缸。該產品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采用液壓傾倒卸糧,傳動簡便,故障率低,卸糧速度快,卸糧一次不超過三分鐘,節省燃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卸糧干凈徹底,不破損,不脫殼,提升了谷物的質量和等級。
【專利說明】谷物聯合收割機液壓傾倒卸糧裝置
[0001]【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谷物聯合收割機液壓傾倒卸糧裝置。
[0002]【背景技術】:目前,現有的谷物聯合收割機大多采用絞龍卸糧方式,在V型糧箱底部裝有一根水平推運絞龍,糧箱外接垂直絞龍或斜絞龍,在絞龍的推運下將糧食卸到運糧車箱內,這種卸糧裝置結構復雜,傳動繁瑣,卸糧時間長,一次卸糧需要8 —10分鐘,效率低,在卸糧時產生谷物破碎、脫殼,降低了谷物的質量和等級。
[0003]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谷物聯合收割機液壓傾倒卸糧裝置,它主要解決了現有的谷物聯合收割機采用絞龍卸糧方式,結構復雜,傳動繁瑣,卸糧時間長,卸糧時產生谷物破碎、脫殼等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谷物聯合收割機液壓傾倒卸糧裝置由:糧箱、加固框、上梁、進糧口、上糧加強輔板、出糧口、上銷、銷軸、卸糧油缸、主臂、加強輔臂、下銷、支座、底架、上糧絞龍、液壓油缸構成。糧箱為倒梯形,它通過上糧加強輔板鉸接在底架的主臂的上端,上糧加強輔板上裝有銷軸,卸糧油缸一端通過下銷鉸接在支座上,另一端通過上銷鉸接在上糧加強輔板上,支座安裝在加強輔臂上,加強輔臂一端安裝在底架上,另一端裝在銷軸上,糧箱的一側設有出糧口,糧箱上裝有加固框和上梁,上糧絞龍的上端設有進糧口,下端裝有液壓油缸。該產品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它采用液壓傾倒卸糧,傳動簡便,故障率低,卸糧速度快,卸糧一次不超過三分鐘,節省燃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卸糧干凈徹底,不破損,不脫殼,提升了谷物的質量和等級。
[0004]【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5]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谷物聯合收割機液壓傾倒卸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06]1 一糧箱2—加固框 3—上梁4 一進糧口
[0007]5一上糧加強輔板 6—出糧口 7—上銷8一銷軸
[0008]9一卸糧油缸 10—主臂 11一加強輔臂 12—下銷
[0009]13—支座14 一底架 15—上糧絞龍 16—液壓油缸
[001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谷物聯合收割機液壓傾倒卸糧裝置由:糧箱1、加固框2、上梁3、進糧口 4、上糧加強輔板5、出糧口 6、上銷
7、銷軸8、卸糧油缸9、主臂10、加強輔臂11、下銷12、支座13、底架14、上糧絞龍15、液壓油缸16構成。糧箱I為倒梯形,它通過上糧加強輔板5鉸接在底架14的主臂10的上端,上糧加強輔板5上裝有銷軸8,卸糧油缸9 一端通過下銷12鉸接在支座13上,另一端通過上銷7鉸接在上糧加強輔板5上,卸糧油缸10工作時,糧箱I圍繞銷軸8轉動,支座13安裝在加強輔臂11上,加強輔臂11 一端安裝在底架14上,另一端裝在銷軸8上,糧箱I的一側設有出糧口 6,糧箱I上裝有加固框2和上梁3,上糧絞龍15的上端設有進糧口 4,下端裝有液壓油缸16,使用時液壓油缸16的另一端安裝在收割機的機架上。
【權利要求】
1.一種谷物聯合收割機液壓傾倒卸糧裝置,它由:糧箱(I)、加固框(2)、上梁(3)、進糧口(4)、上糧加強輔板(5)、出糧口(6)、上銷(7)、銷軸(8)、卸糧油缸(9)、主臂(10)、加強輔臂(11)、下銷(12)、支座(13)、底架(14)、上糧絞龍(15)、液壓油缸(16)構成,其特征在于:糧箱(I)為倒梯形,它通過上糧加強輔板(5)鉸接在底架(14)的主臂(10)的上端,上糧加強輔板(5 )上裝有銷軸(8 ),卸糧油缸(9 ) 一端通過下銷(12 )鉸接在支座(13 )上,另一端通過上銷(7)鉸接在上糧加強輔板(5)上,支座(13)安裝在加強輔臂(11)上,加強輔臂(11)一端安裝在底架(14)上,另一端裝在銷軸(8 )上,糧箱(I)的一側設有出糧口( 6 ),糧箱(I)上裝有加固框(2)和上梁(3),上糧絞龍(15)的上端設有進糧口(4),下端裝有液壓油缸(16)。
【文檔編號】A01D41/12GK203563344SQ201320703029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0日
【發明者】楊秀文 申請人:楊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