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包括用于吸引魚類的常開第一增氧裝置以及分布于池塘各處的若干增氧裝置,所述第一增氧裝置周圍形成水產生物聚集區,所述水產生物聚集區設有觸碰感應裝置,所述觸碰感應裝置通過控制器控制分布于池塘各處的若干增氧裝置。本實用新型利用魚類的趨氧性,自動控制若干臺增氧裝置的開閉,實現了池塘的自動、及時增氧,避免了由于未及時給池塘增氧而造成魚類呼吸不暢,甚至死亡,而且操作容易,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
【專利說明】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池塘養殖【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利用魚類趨氧性的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尤其適用于魚蝦蟹的養殖,也可用于魚缸。
【背景技術】
[0002]氧氣是魚生存的必須物質,氧氣在池塘中的濃度直接影響了魚的生活質量、生長速度、存活率以及品質,尤其是夏天低氣壓天氣,由于池塘內的溶氧濃度低,會導致池塘內的魚窒息而亡。
[0003]現在人們常用電動增氧裝置增氧,當感覺氣壓低或者靠經驗認為水體含氧不足,人工打開增氧裝置,而不知水產生物是否缺氧,增加了成本,而且經常由于忘記或者由于經驗不足未及時打開增氧裝置,而造成魚類死亡,給魚類的養殖帶來損失。
[0004]現有的一些電動增氧裝置連接測氧儀,測氧儀的測氧頭位于水下,通過測氧儀來控制電動增氧裝置進行增氧,但是測氧儀的成本較高,測氧頭長期位于水下容易被腐蝕損壞,使用壽命短,而且測氧儀不能進行水洗,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0005]氧氣是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必需品,水中溶解氧高的地方魚兒趨之若騖,魚類的其他一些衍生特性如逆水性、逐波性就是趨氧性的具體表現。
[0006]趨氧習性乃魚類最重要的習性;自然水體含氧量一般平均8_12mg/L,魚類生存一般要求溶氧度 ≥5mg/L以上;當其降至不足lmg/L時,就會引起多數魚類停止攝食、“浮頭”、甚至死亡。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其通過生物的趨氧性來實現對多個增氧裝置的開關,實現對池塘的自動增氧,避免出現由于池塘未及時增氧,而造成魚類死亡。
[0008]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9]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包括用于吸引魚類的常開第一增氧裝置以及分布于池塘各處的若干增氧裝置,所述第一增氧裝置周圍形成水產生物聚集區,所述水產生物聚集區設有觸碰感應裝置,所述觸碰感應裝置通過控制器控制分布于池塘各處的若干增氧裝置。
[0010]進一步,所述常開第一增氧裝置包括水泵、氣管以及散氣管,所述水泵通過氣管連接散氣管,所述散氣管位于水下,所述散氣管上方形成所述水產生物聚集區。
[0011]進一步,所述觸碰感應裝置包括成對設置的紅外線對射裝置,所述成對設置的紅外線對射裝置位于所述水產生物聚集區兩側。
[0012]進一步,所述紅外線對射裝置射出的紅外線位于水面上5mm-lcm或水下。
[0013]進一步,所述紅外線對射裝置位于浮力支架上。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利用魚類的趨氧性,自動控制若干臺增氧裝置的開閉,實現了池塘的自動、及時增氧,避免了由于未及時給池塘增氧而造成魚類呼吸不暢,甚至死亡,而且操作容易,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7]圖1是本實用 新型所述的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的俯視圖;
[0018]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
[0019]圖1、2 包括:
[0020]I——控制器; 2——水泵;
[0021]3—氣管;4—散氣管;
[0022]5——浮力支架;6——紅外線對射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4]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包括用于吸引魚類的常開第一增氧裝置以及分布于池塘各處的若干增氧裝置,第一增氧裝置周圍形成水產生物聚集區,水產生物聚集區設有觸碰感應裝置,觸碰感應裝置通過控制器I控制分布于池塘各處的若干增氧裝置。
[0025]在本實施例中,常開第一增氧裝置包括水泵2、氣管3以及散氣管4,水泵2通過氣管3連接散氣管4,散氣管4位于水下,散氣管4上方形成水產生物聚集區,觸碰感應裝置包括成對設置的紅外線對射裝置6,成對設置的紅外線對射裝置6分別位于水產生物聚集區兩側,紅外線對射裝置6射出的紅外線位于水面上或水下,紅外線對射裝置6位于水面上方,不會被水體腐蝕,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0026]成對設置的紅外線對射裝置6位于框型的浮力支架5上,依靠浮力支架5漂浮在水面或懸浮在水中。浮力支架5使水產生物聚集區位于池塘中央,也可以設置多對紅外線對射裝置6,使得到的數據更加準確,水產生物聚集區選址在無浪區。
[0027]小型氣泵2 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在無浪區下方充氣增氧,使常開第一增氧裝置處于常開狀態,形成一個足氧區,從而形成水產生物聚集區,其他增氧裝置處于常閉狀態,由于水產生物聚集區內水體的含氧量明顯高于其他地方,所以水產生物聚集在水產生物聚集區內。
[0028]當水中不缺氧,只有少部分水產生物聚集在水產生物聚集區內,水產生物隔斷紅外線的時間較短,當水中缺氧,大量的水產生物聚集在水產生物聚集區內,水產生物隔斷紅外線的時間延長,當紅外線隔斷紅外線的時間超過五秒鐘,控制器I給出其他增氧裝置開機信號,控制器I打開位于池塘內的其他增氧裝置進行增氧,當水產生物離開水產生物聚集區后,紅外線再次接通,控制器I 一小時(可調節)后斷開其他增氧機開機信號,當隔斷紅外線的時間再次超過五秒鐘,其他增氧裝置再次打開,從而實現了池塘的自動、及時增氧,避免了由于未及時給池塘增氧而造成魚類呼吸不暢,甚至死亡。
[0029]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是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引魚類的常開第一增氧裝置以及分布于池塘各處的若干增氧裝置,所述第一增氧裝置周圍形成水產生物聚集區,所述水產生物聚集區設有觸碰感應裝置,所述觸碰感應裝置通過控制器控制分布于池塘各處的若干增氧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開第一增氧裝置包括水泵、氣管以及散氣管,所述水泵通過氣管連接散氣管,所述散氣管位于水下,所述散氣管上方形成所述水產生物聚集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碰感應裝置包括成對設置的紅外線對射裝置,所述成對設置的紅外線對射裝置位于所述水產生物聚集區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線對射裝置射出的紅外線位于水面上5mm-lcm或水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水產生物控制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線對射裝置位于浮力支架上。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692210SQ201320715197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4日
【發明者】程志金 申請人:佛山市高明區易海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