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撈網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撈網,包括桿體(2),桿體(2)端部設有漁網(1),漁網(1)與桿體(2)可拆卸連接,漁網(1)共有兩個,并從內到外依次層疊套裝,從內到外漁網(1)的大小依次增大,外側漁網(1)的網眼大小小于內側漁網(1)的網眼,一個撈網就可以捕撈不同大小的魚類,魚類按大小分布在不同的漁網(1)內,清楚分類,便于后續處理。
【專利說明】—種撈網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漁業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撈網。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撈網只有一個漁網,根據所要捕撈魚的大小需要準備不同規格的撈網,捕撈不便,工作效率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分層捕撈不同大小魚類的撈網。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撈網,包括桿體,所述桿體端部設有漁網,所述漁網與桿體可拆卸連接,漁網的數目不少于兩個,并從內到外依次層疊套裝,從內到外漁網的大小依次增大,外側漁網的網眼大小小于內側漁網的網眼。
[0005]所述桿體端部設有孔,所述漁網通過銷安裝在桿體端部的孔內。
[0006]所述桿體端部設有卡槽,所述卡圈卡接在卡槽內。
[0007]所述桿體另一端設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設有滾花。
[0008]所述桿體的長度在I?4m。
[0009]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撈網上有多個不同規格的漁網,一個撈網就可以捕撈不同大小的魚類,外側漁網的網眼大小小于內側漁網的網眼,大魚積存在內側的漁網內,小雨積存在外側的漁網內,清楚分類,漁網和桿體可拆卸連接,捕撈結束后,直接拆卸各漁網,魚類按大小依次分布,捕撈方便,工作效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撈網的結構示意圖;
[0011]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漁網,2、桿體,3、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撈網的結構示意圖,包括桿體2,桿體2端部設有漁網1,漁網I與桿體2可拆卸連接,漁網I共有兩個,并從內到外依次層疊套裝,從內到外漁網I的大小依次增大,外側漁網I的網眼大小小于內側漁網I的網眼。
[0013]桿體2端部設有孔,漁網I通過銷安裝在桿體2端部的孔內。桿體2另一端設有手柄3,手柄3上設有滾花,起防滑作用。桿體2的長度在2m。
[0014]桿體2上還設有可遮蓋漁網I開口的蓋,蓋與桿體2鉸接,蓋的前端設有拉繩,拉繩另一端與手柄3連接。
[0015]采用上述的結構后,撈網上有多個不同規格的漁網1,一個撈網就可以捕撈不同大小的魚類,外側漁網I的網眼大小小于內側漁網I的網眼,大魚積存在內側的漁網I內,小雨積存在外側的漁網I內,清楚分類,漁網I和桿體2可拆卸連接,捕撈結束后,直接拆卸各漁網1,魚類按大小依次分布,捕撈方便,工作效率高。
[0016]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撈網,包括桿體(2),所述桿體(2)端部設有漁網(1),其特征在于,所述漁網(I)與桿體(2)可拆卸連接,漁網(I)的數目不少于兩個,并從內到外依次層疊套裝,從內到外漁網(I)的大小依次增大,外側漁網(I)的網眼大小小于內側漁網(I)的網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撈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漁網(I)開口處設有銷,所述桿體(2)端部設有孔,所述漁網(I)通過銷安裝在桿體(2)端部的孔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撈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漁網(I)開口設有卡圈,所述桿體(2)端部設有卡槽,所述卡圈卡接在卡槽內。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撈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2)另一端設有手柄(3),所述手柄(3)上設有滾花。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撈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2)的長度在I?4m。
【文檔編號】A01K77/00GK203575409SQ201320765717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許火金 申請人:蕪湖瑯山愚公綠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