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型生態魚巢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透型生態魚巢磚。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透型生態魚巢磚,以解決邊坡穩定問題和河流近岸流態多樣性問題,同時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長棲息環境和繁衍空間,盡可能恢復河流的生態功能。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透型生態魚巢磚,包括磚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為中空的長方體形,并且其中至少一個面上開設有連通孔。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水利、環境、生態工程【技術領域】。
【專利說明】通透型生態魚巢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以改善河流水下或水陸交界處的水生動植物生長棲息的通透型生態魚巢磚,適用于水利、環境、生態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河流是由一定區域內地表水和地下水補給,經常或間歇地沿著狹長凹地流動的水流,它是地球上水分循環的重要路徑,為社會發展提供水資源的重要載體,對全球的物質、能量的傳遞與輸送起著重要作用。
[0003]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在開發利用河流時出現了嚴重的擠占河道行洪區域、河道斷面形態規則化、河道駁岸硬質化、水質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生物群落衰退等現象。近幾十年來,在人們對河流生態系統帶來的脅迫進行反思和總結以后認為,新時期的水利工程應該緩解對河流生態系統的壓力,對于各種脅迫因素給予補償,恢復河流原有面貌,于是出現了 “生態修復”的概念和相應的工程技術。生態修復是指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通過各種手段把逐漸退化的生態系統恢復重建到既可以最大限度地為人類所利用,又能保持系統的必要功能并使系統達到自我維持的狀態。
[0004]天然河流通常具備生境異質性、河流縱向蜿蜒性、斷面形態多樣性、河床材料的透水性和多樣性等形態特征,這也為河流的流態多樣性和生態多樣性提供基本條件。因此,一個健康穩定的生態河流,或者說如何恢復現狀河流的生態功能,往往可以直觀地從護岸形態和水生生物種群等方面得到體現。
[0005]總結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生態護岸技術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實例可知,河流護岸生態化往往可以通過三個途徑得以體現:(I)護岸坡面綠化;(2)坡面防護材料多孔化;(3)近岸流態多樣化。其中,坡面綠化最容易實現,且應用最廣泛,在以往實踐中研發了許多新型材料和技術,如綠化混凝土、生態袋、生態石籠、混凝土砌塊、固化土種植基等等。這些材料和技術有助于解決河流沿岸的坡面綠化和水土保持問題,然而在駁岸流態多樣性的塑造方面效果不明顯,也很難滿足為水生動物(如魚、蝦等)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和繁衍空間的基本要求。
[0006]因此,形成河流尤其城市河流的近岸流態多樣性和恢復生物多樣性問題還是業界重大難題,亟待解決。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目前河道生態修復工程中駁岸結構方法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通透型生態魚巢磚,以解決邊坡穩定問題和河流近岸流態多樣性問題,同時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長棲息環境和繁衍空間,盡可能恢復河流的生態功能。
[0008]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通透型生態魚巢磚,包括磚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為中空的長方體形,并且其中至少一個面上開設有連通孔。
[0009]所述磚體其中一個面作為迎土面,該迎土面上均勻開設一組透水孔。[0010]所述透水孔的孔口均向河床一側下傾。
[0011]所述磚體頂面開設有防滑槽,底面一體制有與所述防滑槽相匹配的防滑凸榫。
[0012]所述防滑槽和防滑凸榫橫截面均為等腰梯形。
[0013]所述磚體上與迎土面垂直的左右兩個側面上各開有一個錨桿孔,兩錨桿孔位于同一直線上,且垂直于所述側面布置。
[0014]所述磚體內部中空部分為長方體形。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磚體為中空的長方體形,并且其中至少一個面上開設有連通孔,可根據實際情況將魚巢磚以多層多段多排的方式拼接布置,以擴大魚巢磚內部空腔空間,形成上下、左右、前后連貫溝通的空腔通道,使魚類、蝦類或蛙類等具有較大的多層空間;同時單塊、兩塊、四塊磚體的多段結構段設計,亦可以滿足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的要求,能夠為它們提供較為獨立的生活空間;此外,該布置結構能夠實現近岸水體流態的多樣性,由此形成較多的小漩渦,可以從空氣中獲得更多的氧氣,也有利于近岸水下水生植物的生長。2、拼接布置時,上下層磚體間采用防滑槽與防滑凸榫結構連接,左右側磚體之間采用錨桿錨孔結構連接,只需在岸上空曠場地先預制好磚體,工程現場安裝方便簡單,普通施工人員就能夠操作,不僅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還可以進行水下安裝施工,節省建拆圍堰的費用,另外該結構更加有利于岸坡結構及魚巢磚結構的整體穩定性。3、魚巢磚迎土面設置多個下斜式透水孔,能夠進行水體及有機物的交換,彌補了傳統混凝土結構隔斷河流中水體與岸坡土體生態交流的缺點,同時孔口向河床下斜能夠避免孔口淤積失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五面開孔的結構圖(余下一面為迎土面)。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六面開孔的結構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四面開孔的結構圖(頂面封閉,余下一面為迎土面)。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五面開孔的結構圖(頂面封閉)。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四面開孔的結構圖(垂直于錨桿孔的一個側面封閉,余下一面為迎土面)。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四面開孔的結構圖(平行于錨桿孔的兩個側面封閉)。
[0022]圖7-圖14是本實用新型魚巢磚多種組合方式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混凝土預制的中空長方體形磚體,其內部中空部分同樣也為長方體形,給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空間;所述磚體的五個面上各開設有一連通孔1,且各連通孔I的形狀大小均相同,余下一個面作為迎土面(實際應用中,用于緊貼邊坡土體布置),該迎土面上均勻開設一組透水孔2 (其形狀、個數及位置不限),既能起到擋住護岸土體保護岸坡穩定的作用,又能通過透水孔2將魚巢磚面層內的水體與磚后堤防內的水體及基質之間連通,進行水體和營養成分的交換,不僅有利于磚后堤防內水體的補給和排放,提高岸坡穩定性,同時還滿足駁岸面層上生態植被的生長需要,減少后期頻繁澆水等養護管理工作等。實際應用中,為避免土體中的細顆粒堵塞透水孔2或通過透水孔2流失從而對岸坡的穩定產生影響,在施工安放魚巢磚之前需要鋪設一層碎石或土工布等作為反濾層;本實施例各透水孔2的孔口均向河床一側下傾以避免孔口淤積失效。
[0024]所述磚體頂面開設有防滑槽3,底面一體制有與所述防滑槽3相匹配的防滑凸榫4,本例中,所述防滑槽3和防滑凸榫4橫截面均為等腰梯形。實際應用中,將上層魚巢磚的防滑凸榫4放入下層魚巢磚的防滑槽3內,可以有效防止上下層磚體之間的相對滑動,提高整體穩定性,同時方便施工。
[0025]所述磚體上與迎土面垂直的左右兩個側面上各開有一個錨桿孔5,兩錨桿孔5位于同一直線上,且垂直于所述側面布置。在不影響結構安全的前提下,根據工程實際條件確定所述錨桿孔5的尺寸。實際應用中,按照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順序進行,安放好一塊魚巢磚后將錨桿插入錨桿孔5內,并留一段在外,然后將另一塊魚巢磚上的錨桿孔5對準留在外的錨桿,插入使兩塊魚巢磚并排連接,隨后重復上述操作進行施工安放,能夠有效防止同層磚體的前后相對滑動,提高護岸整體性和穩定性。
[0026]由于實際應用中是將多塊魚巢磚按照一定的方式疊置而成,因此需要按照每個工程魚巢磚擋墻結構的不同,以及每塊魚巢磚在擋墻中所處位置的不同,其結構有會稍有不同,但是整體形狀(長方體形)和大小相同。
[0027]如圖2所示,所述魚巢磚結構與圖1所示結構基本相同,區別在于該魚巢磚的六個面均開設連通孔I。
[0028]如圖3所示,所述魚巢磚結構與圖1所示結構基本相同,區別在于該魚巢磚頂面封閉,即四個面開設連通孔I。
[0029]如圖4所示,所述魚巢磚結構與圖3所示結構基本相同,區別在于該魚巢磚無迎水面,其對應于迎水面(圖3中的迎水面)的那個面上開設連通孔1,即五個面開設連通孔I。
[0030]如圖5所示,所述魚巢磚結構與圖1所示結構基本相同,區別在于該魚巢磚垂直于錨桿孔的一個側面封閉,即四個面開設連通孔I。
[0031]如圖6所示,所述魚巢磚結構與圖2所示結構基本相同,區別在于該魚巢磚平行于錨桿孔的兩個側面封閉,即四個面開設連通孔I。
[0032]如圖7-圖14所示,實際應用中,在處理好的岸坡拋石護腳基礎上鋪設魚巢磚,根據具體情況將多塊不同結構的魚巢磚按照一定的方式疊置形成護岸擋墻,組合方式包括上下層全開放的結構、前排開放后排封閉結構、下層開放上層封閉結構、中間兩段封閉左右側雙層開放結構以及三段封閉一側雙層開放結構等多種組合,具體布置方式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可按照需要在垂直空間上分成多層,水平空間分為單塊、兩塊、四塊一組等結構段,有利于為不同體長、不同生活習性的魚類提供獨立的生存及繁衍空間,也有利于近岸多樣性流態的形成。所有處于結構段中間部分的磚體,除頂面、底面封閉之外,左右側均通過連通孔I連通,并且前后排磚體之間均通過連通孔I連通,上下層磚體之間也能通過連通孔I連通。
【權利要求】
1.一種通透型生態魚巢磚,包括磚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為中空的長方體形,并且其中至少一個面上開設有連通孔(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透型生態魚巢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其中一個面作為迎土面,該迎土面上均勻開設一組透水孔(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通透型生態魚巢磚,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2)的孔口均向河床一側下傾。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通透型生態魚巢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頂面開設有防滑槽(3),底面一體制有與所述防滑槽(3)相匹配的防滑凸榫(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通透型生態魚巢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槽(3)和防滑凸榫(4)橫截面均為等腰梯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通透型生態魚巢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上與迎土面垂直的左右兩個側面上各開有一個錨桿孔(5),兩錨桿孔(5)位于同一直線上,且垂直于所述側面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通透型生態魚巢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內部中空部分為長方體形。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3668889SQ201320803019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宋睿, 白福青, 高禮洪, 齊立景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