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拔蚌播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象拔蚌播種機,在機架連接有至少兩個料瓶,所述的料瓶的底部為漏斗蓋,漏斗蓋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料瓶內腔及動力口相互連通,由動力口進入的流體帶動料瓶內的象拔蚌種從出料口往外打出;在漏斗蓋設置有料瓶動力口,由料瓶動力口進入的流體帶動料瓶內的象拔蚌種產生擾動;所述機架下部設置有至少兩條滑橇;所述機架連接有氣缸,所述氣缸產生的氣體連通動力口;所述氣缸產生的氣體連通料瓶動力口。其優點是勞動強度小、工作效率高、播種的密度均勻。
【專利說明】象拔蚌播種機【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象拔蛘養殖機械,特別涉及一種象拔蛘播種機。
【背景技術】
[0002]象拔蛘是埋棲型貝類,生活在水深3~18米的海底。目前象拔蛘的養殖方法主要是海底播養法,讓潛水員下潛到海底然后用手播撒象拔蛘苗,這種作業方式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且播種的密度不均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勞動強度小、工作效率高、播種的密度均勻的象拔蛘播種機。
[0004]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這樣的:本實用新型在機架連接有至少兩個料瓶,所述的料瓶的底部為漏斗蓋,漏斗蓋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料瓶內腔及動加相互連通,由動加進入的流體帶動料瓶內的象拔蛘種從出料口往外打出。
[0005]更具體的技術方案還包括:在漏斗蓋設置有料瓶動加,由料瓶動加進入的流體帶動料瓶內的象拔蛘種產生擾動。
[0006]進一步的,所述機架下部設置有至少兩條滑橇。
[0007]進一步的:所述機架連接有氣缸,所述氣缸產生的氣體連通動加。
[0008]進一步的:所述氣缸產生的氣體連通料瓶動加。
[0009]本發明的優點是勞動強度小、工作效率高、播種的密度均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附圖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的左視圖。
[0013]圖3是圖1的俯視圖。
[0014]圖4是料瓶下部漏斗蓋I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5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2、3、4所示,機架3下端連接有兩個滑撬5,機架3上并排連接有7個料瓶2,每個料瓶2下端為漏斗蓋I,在漏斗蓋I設置有動加 b、出料口 C、料瓶動加 a,其中動加 b、出料口 C、料瓶內腔相互連接,在動加進入的流體帶動料瓶內的象拔蛘種從出料口 c往外打出;料瓶動加 a連通料瓶內腔,由料瓶動加進入的流體帶動料瓶內的象拔蛘種產生擾動,防止象拔蛘種卡住。 [0017]本實施例是在所述機架3連接有氣缸6,所述氣缸6產生的氣體連通動加 b和料瓶動力口 a。
[0018]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為:潛水員在海底用腳蹼推動象拔蛘播種機前進,每走到合適的路程時潛水員拉一次操作把手4,操作把手帶動裝有回位彈簧的氣缸6壓縮,氣缸把海水打出,經管路傳送到漏斗蓋I的接口,漏斗蓋有兩個接頭,來自氣缸的動力在此之前通過三通接頭被分成兩路,一路打進料瓶動力口 a使料瓶內的象拔蛘苗擾動并讓料瓶內注入壓力從而象拔蛘苗能從漏斗蓋中間的小孔下落,另一路打進漏動力口 b把從漏斗蓋中間小孔落下的象拔蛘苗往外打。
【權利要求】
1.一種象拔蛘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在機架(3)連接有至少兩個料瓶(2),所述的料瓶(2)的底部為漏斗蓋(1),漏斗蓋(I)具有出料口(C),所述出料口(C)、料瓶內腔及動力口(b)相互連通,由動力口(b)進入的流體帶動料瓶內的象拔蛘種從出料口(c)往外打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象拔蛘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在漏斗蓋(I)設置有料瓶動力口Ca),由料瓶動力口進入的流體帶動料瓶內的象拔蛘種產生擾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象拔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3)下部設置有至少兩條滑橇(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象拔蛘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3)連接有氣缸(6),所述氣缸(6)產生的氣體連通動力口(b)。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象拔蛘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6)產生的氣體連通料瓶動力口(a)。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3748444SQ201320819802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4日
【發明者】高峰, 潘泰任, 丁衛中, 黃貴東 申請人:柳州博實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