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漁船上使用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漁船上使用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屬于漁業機械【技術領域】。投加裝置包括有底部的主動輪,在主動輪上分布有葉片,主動輪通過傳動機構與從動輪相連接,在從動輪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連接第一連桿連接于第一隔板上的旋轉軸;在從動輪的另一側上,還設置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通過第二連桿連接于第二隔板上的旋轉軸;第一隔板放置于料槽和底板之間的位置上,第一隔板上通過彈性板與料槽靠近從動輪的一側的底部相連接;在料槽遠離從動輪的一側,與鼓風室相連通,第二隔板設置于鼓風室上,在鼓風室的上部還設置有出料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可以根據漁船的航行速度,自適應地調節投料的速度,簡便易行。
【專利說明】一種漁船上使用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漁船上使用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屬于漁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生,水產品的養殖量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投加飼料的量也就相應的增大,這就導致了漁民的工作強度增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種自動的投加飼料的裝置,以減輕漁民的工作強度。
[0003]專利CN1820590公開了一種飼料投放裝置,該裝置包括箱體,固定在箱體內的飼料斗,在飼料斗底部設有出料口,其中所述的出料口下側設有出料板,該出料板由多個彈性支承件支承,出料板安裝有振動器,在該通孔下方的箱體壁上固定有分料電機,分料電機上安裝有分料盤。該裝置中需要安裝過多的電器裝置,使得整個投料裝置結構復雜,不適合于普通漁民使用,而且該裝置的投料量也不能根據實際的漁船航速進行調整,導致航行速度較快的水域相對的投料量較小,而航行速度過快的水域內,相對投加量過大,使飼料投放不均勻。
[0004]專利CN203087276U公開了一種飼料的投喂裝置,該裝置解決了大顆粒落入水體中的問題,但是該裝置的自動化程度較低,無法對于大面積的水域進行飼料投加作業,沒有減輕漁民的工作強度。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用于漁船上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漁船上使用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包括有底部的主動輪,在主動輪上分布有葉片,主動輪通過傳動機構與從動輪相連接,在從動輪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連接第一連桿連接于第一隔板上的旋轉軸;在從動輪的另一側上,還設置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通過第二連桿連接于第二隔板上的旋轉軸;第一隔板放置于料槽和底板之間的位置上,第一隔板上通過彈性板與料槽靠近從動輪的一側的底部相連接;在料槽遠離從動輪的一側,與鼓風室相連通,第二隔板設置于鼓風室上,在鼓風室的上部還設置有出料口。
[0007]進一步改進,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處在從動輪的同一條直徑兩側的方向上。可以保證第一隔板與第二隔板能夠相互間隔地進行往復運動。
[0008]進一步改進,葉片的角度可調。葉片的角度通過調整,可以使主動輪的轉速得到調
難
iF.0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安裝于漁船上時,可以根據漁船的航行速度,自適應地調節投料的速度,而且整個過程不需要安裝其它的電器設置,簡便易行。【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漁船上使用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中裝置在下一時間段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3]其中,1、主動輪;2、葉片;3、傳動機構;4、從動輪;5、第一轉軸;6、第二轉軸;7、第一連桿;8、第二連桿;9、料槽;10、第一隔板;11、彈性板;12、底板;13、鼓風室;14、第二隔板;15、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15]實施例1
[0016]如圖1所示,漁船上使用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包括有底部的主動輪1,在主動輪I上分布有葉片2,主動輪I通過傳動機構3與從動輪4相連接,實現相互連動。在從動輪4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轉軸5,第一轉軸5連接第一連桿7連接于第一隔板10上的旋轉軸;在從動輪4的另一側上,與第一轉軸5在同一條直徑兩側的方向上,還設置有第二轉軸6,第二轉軸6通過第二連桿8連接于第二隔板14上的旋轉軸;第一隔板10放置于料槽9和底板12之間的位置上,第一隔板10上通過彈性板11與料槽9靠近從動輪4的一側的底部相連接;在料槽9遠離從動輪4的一側,與鼓風室13相連通,第二隔板14設置于鼓風室13上,在鼓風室13的上部還設置有出料口。
[0017]下面結合具體的使用過程對該裝置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8]首先,在料槽9中放入飼料,如圖1所示的位置時,料槽9中的飼料會落至其下方的底板12上,這時,第一隔板10、彈性板11、底板12、鼓風室13將飼料裝于圍成的腔室內,同時,第二隔板14將鼓風室13擠壓,處于壓縮狀態。
[0019]主動輪I是要置于漁船下的水中,當漁船開始行進時,水流會迫使葉片2受力,帶動主動輪I轉動,主動輪I再通過傳動裝置3帶動從動輪4轉動,由于第一轉軸5是處于從動輪4的偏心位置,其轉動后,會推動第一連桿7向前運動,再推動第一隔板10向前運動,第一隔板10使留在底板12上的飼料落入到鼓風室13中,這時的結構如圖2所示,彈性板11被拉伸,防止飼料漏出,由于第二轉軸6也會隨著從動輪4的運動而做偏心轉動,它會通過第二連桿8將第二隔板14拉出,使鼓風室13處于拉伸的狀態;再接下來,隨著主動輪I和從動輪4的連動,整個裝置又會返回至圖1所示的狀態,第二轉軸6推動第二連桿8,將第二隔板14做擠壓鼓風室13的動作,鼓風室13受壓之后,其實的空氣會將留在腔中的飼料從出料口 15噴出,隨著船體的不斷行進,主動輪I和從動輪4往復地帶動該裝置運動,源源不斷地將料槽9中的飼料落下再噴出。
[0020]特別地,其優點在于當船的行進速度越快時,主動輪I的轉動速度也就會越快,其可以使整個裝置以更快的往復頻率在運行,使在相同的時間內有更多的飼料噴出,這就單位水體面積內飼料的投加量不會因為船行駛速度提高而發生下降,換句話說,船行駛越快,飼料投加越多,船行駛越慢,飼料投加越少,使得水域內的飼料投加量更加均勻。
[0021]當需要改進時,主動輪上的葉片的傾斜角度最好是可調整的,當調節不同角度時,主動輪的轉動速度是不同的,也就可以調整整個裝置的投料頻率,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實現調節飼料量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漁船上使用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部的主動輪(1),在主動輪(I)上分布有葉片(2),主動輪(I)通過傳動機構(3)與從動輪(4)相連接,在從動輪(4)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轉軸(5),第一轉軸(5)連接第一連桿(7)連接于第一隔板(10)上的旋轉軸;在從動輪(4)的另一側上,還設置有第二轉軸(6),第二轉軸(6)通過第二連桿(8)連接于第二隔板(14)上的旋轉軸;第一隔板(10)放置于料槽(9)和底板(12)之間的位置上,第一隔板(10)上通過彈性板(11)與料槽(9)靠近從動輪(4)的一側的底部相連接;在料槽(9)遠離從動輪(4)的一側,與鼓風室(13)相連通,第二隔板(14)設置于鼓風室(13)上,在鼓風室(13)的上部還設置有出料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漁船上使用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轉軸(5)和第二轉軸(6)處在從動輪(4)的同一條直徑兩側的方向上。
3.根據權利權利要求1所述的漁船上使用的飼料自動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葉片(2)的角度可調。
【文檔編號】A01K61/02GK203608714SQ201320821462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2日
【發明者】徐跑, 何杰, 強俊, 董在杰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