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集水給水器、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及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集水給水器、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及系統。該自動集水給水器包括水箱和設置在水箱中的內腔體,內腔體的上腔室和下腔室通過通水管連通,通水管的口徑大于進水孔的口徑,通水管頂端的位置高于進水孔的位置,水箱中的水通過進水孔進入到上腔室,隨著上腔室水位上升,上腔室內的水通過通水管流向漏水口,在這個過程中,進水孔的進水流量不足以補充通水管的出水流量,這樣即在上腔室內形成負壓,分隔膠片的邊沿部分向上翻起,上腔室內的水即通過分隔膠片的邊沿流入下腔室中,實現了水的集中釋放,從而可以對芽苗菜進行自動澆水,該自動集水給水器靈敏性較高,其結構嚴密耐用。
【專利說明】自動集水給水器、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及系統【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集水給水器、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芽苗菜以其新鮮、營養、無公害而成為備受人們喜愛的蔬菜種類。如今已有多種芽苗菜自動化生產設備,可以完成自動上水及芽苗菜用水補給,保證芽苗菜的正常生長。現有的芽苗菜自動澆水裝置多是通過平衡及杠桿原理完成集水和水的集中釋放,這種結構往往靈敏性較差,且由于結構不嚴密容易損壞漏水導致無法正常工作,使用壽命較短。
[0003]因此,針對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集水給水器、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及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0004](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集水給水器、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及系統以解決現有的芽苗菜自動澆水裝置靈敏性差、結構不嚴密、使用易損壞的問題。
[0006](二)技術方案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集水給水器,其包括水箱和設置在水箱中的內腔體,內腔體包括密封連接的上蓋和底座,內腔體中設置有將內腔體分隔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分隔膠片,分隔膠片的下面設置有固定在底座內側的支撐件,內腔體上設置有與上腔室連通的進水孔,內腔體上設置有與下腔室連通的漏水口,該漏水口與水箱外部連通,內腔體的外側設置有用于連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通水管,通水管的口徑大于進水孔的口徑,通水管頂端的位置高于進水孔的位置。
[0008]其中,所述上蓋為弧面型,所述底座的橫截面為圓形。
[0009]其中,所述通水管的上口連接在上蓋頂部的中心處,進水孔設置在上蓋頂部的靠近通水管上口的位置,通水管的下端連接在底座的下部。
[0010]其中,所述支撐件為金屬片。
[0011]其中,所述漏水口連接有漏水管,該漏水口通過漏水管與水箱外部連通。
[0012]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其包括箱體、栽植板、上述的自動集水給水器,所述自動集水給水器、栽植板設置在箱體中,所述栽植板位于自動集水給水器的下方。
[0013]其中,所述栽植板包括多孔塑料底板和設置在多孔塑料底板上的無紡布,多孔塑料底板的一對邊與箱體連接,多孔塑料底板的另一對邊具有向上翻起的邊沿,且該邊沿與箱體內側之間具有間隙。
[0014]其中,多個所述栽植板自上而下依次設置。
[0015]其中,所述箱體為方斗形。[0016]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自動給水栽培系統,包括空調及上述的自動給水栽培裝置,所述自動給水栽培裝置中的水箱的通過管道與空調的排水口連通。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集水給水器、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及系統中,分隔膠片將內腔體分隔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通過通水管連通,通水管的口徑大于進水孔的口徑,通水管頂端的位置高于進水孔的位置,水箱中的水通過進水孔進入到上腔室,隨著上腔室水位上升,上腔室內的水通過通水管流向漏水口,在這個過程中,進水孔的進水流量不足以補充通水管的出水流量,這樣即在上腔室內形成負壓,分隔膠片的邊沿部分向上翻起,上腔室內的水即通過分隔膠片的邊沿流入下腔室中,實現了水的集中釋放,從而可以對芽苗菜進行自動澆水,該自動集水給水器靈敏性較高,其結構嚴密耐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自動集水給水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自動集水給水器的工作過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自動給水栽培裝置中箱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水箱;2:內腔體;3:上腔室;4:下腔室;5:分隔I父片;6:鐵片;7:通水管;8:漏水管;9:進水孔;10:水源接頭;11:把手;12:側通氣口 ;13:輪子;14:進水口 ;15:上通氣口 ;21:上蓋;22: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集水給水器包括水箱I和設置在水箱I中的內腔體2,水箱I頂部設置有水源接頭10,內腔體2包括密封連接的上蓋21和底座22,上蓋21為弧面型,底座22為相應的圓形,底座22通過膠墊固定設置在水箱I底部,上蓋21頂部設置有進水孔9,底座22的底部設置有漏水口,該漏水口通過一漏水管8與水箱I外部連通,內腔體2中設置有將內腔體2的內腔分隔為上腔室3和下腔室4的分隔膠片5,該分隔膠片為膠皮,分隔膠片5的下面設置有固定在底座22內側面的金屬片,以支撐分隔膠片5,該金屬片優選為鐵片6,內腔體2的外側設置有用于連通上腔室3和下腔室4的通水管7,具體地,通水管7的上口連接在上蓋21頂部中心處,通水管7的下口連接在底座22的下部,通水管7的口徑大于進水孔9的口徑。
[0025]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中,水箱I中的水位上升時,水箱I中的水通過上蓋21頂部的進水孔9進入到上腔室3,隨著上腔室3水位上升,上腔室3內的水到達通水管7中,由于通水管7的頂部高于進水孔9的位置,且通水管7的口徑大于進水孔9的口徑,通水管7中的水到達通水管7頂端時,在水壓的作用下,水流向漏水口,同時,進水孔9的進水流量不足以補充通水管7的出水流量,這樣即在上腔室3內形成負壓,分隔膠片5的邊沿部分向上翻起,上腔室3內的水即通過分隔膠片5的邊沿流入下腔室4中,實現了水的集中釋放,從而可以對芽苗菜進行自動澆水,該自動集水給水器靈敏性較高、結構嚴密耐用。
[0026]當然,進水孔9的位置不限于設置在上蓋21頂部,也可以設置在底座22的側面,只要滿足進水孔9與上腔室3相通即可;通水管7的上口也不限于設置在上蓋21上,也可設置在底座22上,只要滿足通水管7的頂端的位置高于進水孔9的位置即可。
[0027]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集水給水器主要用于芽菜苗的生產中,當然也可以用在其他植物生產的自動澆水中或其他領域的自動集水放水中。
[0028]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的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包括箱體、栽植板及上述的自動集水給水器,自動集水給水器、栽植板設置在箱體中,栽植板位于自動集水給水器的下方,芽菜種子放在栽植板上,自動集水給水器漏下的水灑在栽植板上,以供種子發芽生長所需。
[0029]其中,如圖3所示,箱體上開設有進水口 14、上通氣口 15、百葉窗式側通氣口 12,上通氣口 15和百葉窗式側通氣口 12以提供植物生長所需氧氣,進水口 14與自動集水給水器水箱I上的水源接頭10相應,箱體的底部設有輪子13,箱體的上部設有把手11,以推動箱體移動。
[0030]所述栽植板包括多孔塑料底板和設置在多孔塑料底板上的無紡布,多孔塑料底板的一對邊與箱體連接,多孔塑料底板的另一對邊具有向上翻起的邊沿,且該邊沿與箱體內側之間具有間隙。這樣,水流到底板上超過邊沿后從邊沿與箱體內側之間的間隙流出,同時,通過在多孔塑料底板上設置無紡布,可以蓄水,多余的水分又可通過微孔排出,同時,又可防止芽苗菜扎根與微孔造成排水不暢。
[0031]優選地,多個所述栽植板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箱體為方斗形。這樣,便于水經過上層栽植板后流到下層栽植板中,同時,閑置時,多個箱體可以套疊在一起,節省占地空間。
[0032]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給水栽培系統,包括空調及上述的自動給水栽培裝置,所述自動給水栽培裝置中的水箱I的水源接頭10通過管道與空調的排水口連通。這樣,可以利用空調水生產芽菜苗,節約了水資源。當然,本實用新型的自動給水栽培裝置也可以與家庭自來水管或者其他水源連接,實現芽菜苗的自動生產。
[003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集水給水器通過內腔體2和通水管7的結構設計,使得內墻體的上腔室3集水后形成負壓,完成集中放水,滿足了芽苗菜生長過程澆水的需要,該自動集水給水器靈敏性較高、結構嚴密,可靠耐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在滿足芽菜生長所需的澆水條件外,通過箱體結構的設置,滿足了芽菜生長所需的光氣條件,通過栽植板的結構設計可為芽菜苗生長提供適量的水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給水栽培系統通過將水箱I與空調的排水口連通,防止了空調水外排的浪費,節約了水資源。
[003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集水給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箱和設置在水箱中的內腔體,內腔體包括密封連接的上蓋和底座,內腔體中設置有將內腔體分隔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分隔膠片,分隔膠片的下面設置有固定在底座內側的支撐件,內腔體上設置有與上腔室連通的進水孔,內腔體上設置有與下腔室連通的漏水口,該漏水口與水箱外部連通,內腔體的外側設置有用于連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通水管,通水管的口徑大于進水孔的口徑,通水管頂端的位置高于進水孔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集水給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為弧面型,所述底座的橫截面為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集水給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的上口連接在上蓋頂部的中心處,進水孔設置在上蓋頂部的靠近通水管上口的位置,通水管的下端連接在底座的下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集水給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為金屬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集水給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口連接有漏水管,該漏水口通過漏水管與水箱外部連通。
6.一種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體、栽植板、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自動集水給水器,所述自動集水給水器、栽植板設置在箱體中,所述栽植板位于自動集水給水器的下方。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板包括多孔塑料底板和設置在多孔塑料底板上的無紡布,多孔塑料底板的一對邊與箱體連接,多孔塑料底板的另一對邊具有向上翻起的邊沿,且該邊沿與箱體內側之間具有間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栽植板自上而下依次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自動給水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為方斗形。
10.一種自動給水栽培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調及權利要求6-9任一項所述的自動給水栽培裝置,所述自動給水栽培裝置中的水箱的通過管道與空調的排水口連通。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3748372SQ201320855102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3日
【發明者】周明, 許勇, 李常保, 劉明池, 鄭淑芳, 武占會, 姜立剛, 張麗英 申請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