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的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蘇鐵抽葉期的曲紋紫灰蝶的防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該方法是在蘇鐵抽葉初期,采用可透光通風的防護物件將所述蘇鐵新葉罩住,使之與所述曲紋紫灰蝶成蟲隔離,以防止所述曲紋紫灰蝶成蟲在蘇鐵新葉上產卵。此方法與傳統的蘇鐵防蟲方法完全不同,少噴灑或不噴灑化學藥物,從而達到防治曲紋紫灰蝶啃食抽葉期蘇鐵羽葉的目的,易于確保蘇鐵羽葉的完整性和觀賞性,工作量小,不破壞環境物種,利于生態環保。
【專利說明】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的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蘇鐵抽葉期的曲紋紫灰蝶的防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蘇鐵 抽葉期的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蘇鐵又名鳳尾蕉、避火蕉、鳳尾松、鐵樹等,在民間,"鐵樹"這一名稱用得較多。一 般一年發葉1-2次。蘇鐵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光。生長比較緩慢,莖粗壯,多數有羽狀葉 集生于莖干頂部,孢子葉球也生于莖頂部。蘇鐵類植物在園林市場上也一直是昂貴的觀賞 植物,一般只是在重要場所、房前屋后、或園林綠地進行對植、孤植或群植。曲紋紫灰蝶是其 常見蟲害之一,由于啃食新抽葉,對其生長和觀賞性都有較大損傷。過去,蘇鐵種植范圍有 限,加之蘇鐵有適應力較強,曲紋紫灰蝶對蘇鐵的危害雖有,但范圍相對較窄。隨著蘇鐵植 物在園林景觀中種植的普及,曲紋紫灰蝶對蘇鐵的危害程度日益嚴重。
[0003] 但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蘇鐵在人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逐步提升,或者 說逐步被重視起來,蘇鐵的病蟲害的防治也愈來愈受到重視。
[0004] 曲紋紫灰蝶是最常見的危害蘇鐵植物的害蟲之一。曲紋紫灰蝶屬鱗翅目、灰蝶科, 又稱蘇鐵綺灰蝶、蘇鐵小灰蝶,學名Chilades pandava(Horsfield,[1829])。曲紋紫灰蝶嚴 重影響蘇鐵科植物的生長繁殖與觀賞價值。蘇鐵新葉初發時,曲紋紫灰蝶成蟲會在幼葉上 產卵,卵2-3天孵化成若蟲,若蟲群集蛀食新發的幼葉,2至3天內能將新生羽葉咬得殘缺 不全,甚至全部吃光,給蘇鐵造成嚴重的危害。嚴重影響蘇鐵的觀賞價值。
[0005] 目前常見的防治方法有:一種為栽培技術防治:1)做好冬末春初的清園工作,將 植株上下的枯枝爛葉(特別是受害植株)清理干凈,以減少越冬蟲源;2)早施基肥、施足基 月巴,促進新抽羽葉及球花早生快發,避過危害盛期。化學防治:1)在成蟲產卵盛期噴藥,對 蘇鐵新抽的羽葉噴灑殺卵力較強的20%殺滅菊酯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 乳油800至1000倍液;2)在幼蟲初孵盛期及時噴藥,也有選用40%氧化樂果乳油或40% 高效磷或萬靈乳劑800至1000倍液。
[0006] 另一種為化學防治。為防止曲紋紫灰蝶啃食蘇鐵,一般在蘇鐵抽葉期間需打藥3-5 次才可緩解或防治危害,這樣既費錢費力,也會對周邊環境產生負面影響。而使用本專利技 術則只需在設置防護網之前打藥一次即可(如能仔細檢查新抽芽,確保無蟲卵也可免去打 藥),極大地減少打藥次數,同時也避免了對周邊環境的傷害。
[0007] 如此,存在以下問題:⑴栽培技術防治,清園工作工作量大,且難以徹底清除蟲 源;(2)曲紋紫灰蝶每年發生6-7代,且世代重疊嚴重,蟲害幾乎全年發生,因此單純通過栽 培技術很難從根本上起到防治灰蝶危害蘇鐵的問題;(3)化學防治,一方面對環境造成污 染,另一方面也容易對蘇鐵幼葉產生藥害,一旦產生藥害將影響蘇鐵幼葉的生長和完滿羽 冠的形成。
【發明內容】
[0008]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的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 法,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對蘇鐵蟲害防治時,工作量大,且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
[0009]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在蘇鐵抽葉長出新葉期間,于所述蘇鐵的葉片外圍,構造一 個與所述曲紋紫灰蝶成蟲隔離的隔離空間,所述蘇鐵置于所述隔離空間內。
[0010] 進一步地,待所述蘇鐵的新葉長成后,解除所述隔離空間。
[0011] 具體地,在蘇鐵抽葉長出新葉期間,采用透光且通風的防護物件將所述蘇鐵的抽 葉部分罩住,形成所述隔離空間,所述蘇鐵置于所述隔離空間內與所述曲紋紫灰蝶成蟲相 隔離。
[0012] 具體地,所述防護物件的內壁與所述蘇鐵的外圍相間設置。
[0013] 進一步地,待所述蘇鐵的新葉長成后,將所述防護物件移開。
[0014]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物件罩設于所述蘇鐵新葉上至少三周。
[0015] 具體地,所述防護物件為防護網。
[0016] 本發明是針對蘇鐵抽葉期對曲紋紫灰蝶蟲害的一種生物物理防治方法。根據蘇鐵 的生理習性和曲紋紫灰蝶的繁殖方式,在蘇鐵幼葉初發時,采用可透光通風的防護物件將 所述蘇鐵新葉罩住,與所述曲紋紫灰蝶成蟲隔離,以防止所述曲紋紫灰蝶成蟲在蘇鐵新葉 上產卵,孵化成若蟲,從而群集蛀食蘇鐵新發的幼葉。如此,確保了蘇鐵羽葉長大后的觀賞 價值,此方法工作量小,且能徹底隔離蟲源,無需使用化學試劑,不對蘇鐵幼葉造成傷害,也 不對環境尤其是土壤造成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 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 限定本發明。
[0018] 蘇鐵,俗稱鐵樹,形態奇特,四季常青,生命長久,被視為吉祥與長壽的象征,具有 極高的觀賞價值。有"植物界大熊貓"的美稱。在自然界,蘇鐵生長比較緩慢,并非每年都 抽新葉,每次抽出的羽葉一般會生長存留2-5年,因此,蘇鐵的新抽葉部分一旦受到曲紋紫 灰蝶的蟲害,至少會影響蘇鐵植物的生長1-數年,而且,如果抽發出的新羽葉不能正常生 長或進行光合作用,勢必嚴重影響到蘇鐵的營養和生長。曲紋紫灰蝶一年多代繁殖,且世代 重疊,一旦在蘇鐵新葉上產卵,便會孵化成若蟲,群集蛀食蘇鐵新發的幼葉,使得蘇鐵新葉 很難順利長成。
[0019] 本發明根據蘇鐵的生態習性和曲紋紫灰蝶的繁殖方式,提供了一種新的生物物理 防治方法,其具體做法是:在蘇鐵抽葉長出新葉期間,也就是在蘇鐵莖干頂端出現抽芽時, 圍繞于處于蘇鐵頂端的新抽葉的外圍,構造一個相對的隔絕空間,將蘇鐵放置于所述隔離 空間內。并給蘇鐵提供足夠的光照和水分以及空氣,通過該隔絕空間將曲紋紫灰蝶成蟲隔 離,使得曲紋紫灰蝶成蟲不能在蘇鐵新葉上產卵,避免了蘇鐵新葉受到蟲害影響,只要將該 隔離空間在蘇鐵莖干頂端保持三周以上取下即可,就可確保此輪蘇鐵羽葉的生長和觀賞 性。同時,該防治方法工作量小,降低園林工人的勞動強度,且能徹底隔離蟲源,不傷害蘇鐵 幼葉,也不對環境特別是土壤造成污染,減少或不需要使用化學藥劑防治蟲害,不損害環境 中的其他物種,利于生態環保。
[0020] 具體地,在蘇鐵莖干頂端新抽芽出現時,采用一個防護物件將所述蘇鐵的抽葉部 分罩住,該防護物件可透光通風,也就是通過該防護物件給蘇鐵構造了一個隔絕空間,此隔 絕空間能通風透光,從而保證了蘇鐵可以獲得足夠的光照和水分以及空氣,利于蘇鐵的生 長,同時又將曲紋紫灰蝶隔離開,使其不能在蘇鐵新葉上產卵,避免了抽葉期的蘇鐵受到 蟲害,確保了蘇鐵長大后,葉子色澤嫩綠,分布均勻,觀賞價值高。
[0021] 通常,所述防護物件與所述蘇鐵的外形相匹配,防護物件具有一個內腔,防護物件 將所述蘇鐵罩住,形成一定的隔離空間,蘇鐵置于所述隔離空間內,通過該隔離空間蘇鐵與 所述曲紋紫灰蝶成蟲相隔離。本實施例中,所述防護物件優選為防護網。該防護網的具有 良好的柔韌性,可隨著蘇鐵的長大,而相應的撐開,也就是說,該防護網可以隨著蘇鐵的體 積變大,而相應地變大。同時,該防護網的網目小,從而將曲紋紫灰蝶隔離開,使之不能在蘇 鐵新葉上產卵,從而確保蘇鐵新葉的正常生長,保證了蘇鐵的觀賞價值,且不需或少許使用 農藥、殺蟲劑等化學藥品,利于環保。
[0022] 可以理解地,所述蘇鐵的新葉長成需要至少三周時間,也就是說,蘇鐵抽葉期間, 防護網要罩設與蘇鐵上至少三周時間,三周后即可將防護網摘除,解除防護網對蘇鐵形成 的隔離空間,同時,減少蘇鐵長大的阻力,使其自然生長。
[0023] 當然,也可將防護網的內壁與蘇鐵的外圍相隔一個距離,通過防護網內壁與蘇鐵 外圍相間設置,為所述蘇鐵新葉提供了一個更加自然的生長空間。這樣,在蘇鐵新葉長大的 這段時間里,蘇鐵新葉與防護網內壁的距離會逐漸變短,也是可行的。更佳地,在蘇鐵的新 葉長成后,移開防護網,解除該隔離空間。
[0024] 容易理解地,也可將防護物件設置成可調結構,隨著蘇鐵的長大,不斷調整防護物 件的內腔的大小,使得所述防護物件內壁與蘇鐵的外圍始終存在一個間隔的距離,從而確 保曲紋紫灰蝶不落在蘇鐵葉上產卵,也是可行的。
[0025]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 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蘇鐵抽葉 長出新葉期間,于所述蘇鐵的葉片外圍,構造一個與所述曲紋紫灰蝶成蟲隔離的隔離空間, 所述蘇鐵置于所述隔離空間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其 特征在于:待所述蘇鐵的新葉長成后,解除所述隔離空間。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蘇鐵抽葉長出新葉期間,采用透光且通風的防護物件將所述蘇鐵的抽葉 部分罩住,形成所述隔離空間,所述蘇鐵置于所述隔離空間內與所述曲紋紫灰蝶成蟲相隔 離。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物件的內壁與所述蘇鐵的外圍相間設置。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其 特征在于:待所述蘇鐵的新葉長成后,將所述防護物件移開。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其 特征在于:待所述蘇鐵的新葉長成后,將所述防護物件移開。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物件罩設于所述蘇鐵新葉上至少三周。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物件罩設于所述蘇鐵新葉上至少三周。
9.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物件為防護網。
10. 根據權利要求4-8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蘇鐵抽葉期曲紋紫灰蝶的生物物理 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物件為防護網。
【文檔編號】A01G13/00GK104145749SQ201410256530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0日
【發明者】李楠, 張業光 申請人:深圳市仙湖植物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