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在小苗繁殖階段,采用容器培育,采用重量比1∶1的珍珠巖和泥炭作為扦插介質,并進行消毒,等到苗木根系盤滿穴盤進行出圃;達到出圃要求的小苗根據不同的培育目標,選擇不同的容器,先將容器裝滿上盆介質再安排種植,上盆介質按體積比東北泥炭∶松鱗∶礱糠=5∶4∶1,上盆后及時澆水,第一次澆水后,用90%的禾耐斯稀釋1500倍噴霧介質封草,每畝噴施30-50公斤稀釋溶液。本發明的優點是:縮短培育周期,年生長量如株高等量化指標提高30%以上,苗木葉片增大增厚,品質明顯提升,提高苗木的一致性,實現苗木的標準化和工廠化生產,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
【專利說明】一種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苗木現有的培育方式一般是地栽培育。從小苗開始,都是直接種植在土壤中培育。 生產模式是先將苗木穗條扦插到用土作為栽培介質的簡易苗床上,經過幾個月時間的培 育,達到苗木出圃要求,再移栽到其它地方,下地種植。
[0003] 地栽的這種生產模式主要缺點有根系差,一般是粗根為主,毛細根少,影響移栽成 活率,特別是在溫度較高的季節,移栽成活率低。移栽后緩苗期長,生長速度慢,培育周期 長。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能夠有效解決現有苗木栽培成 活率低,生長速度慢的問題。
[0005]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苗木的容器培 育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0006] A.在小苗繁殖階段,采用容器培育,選擇72孔或者105孔的穴盤,扦插繁殖時, 采用體積比1:1的珍珠巖和進口泥炭作為扦插介質,扦插前用濃度95%的敵克松稀釋 200-400倍液對扦插介質進行消毒,消毒后隔24小時安排扦插,等到苗木根系盤滿穴盤時 安排出圃;
[0007] B.達到出圃要求的小苗根據不同的培育目標,選擇不同的容器,地被苗選用12cm 口徑X 10cm高度的營養缽,矮籬苗選用26cmX21cm和硬質容器,先將容器裝滿上盆介質再 安排種植,上盆介質按體積比東北泥炭:松鱗:礱糠=5:4:1 ;
[0008] C.上盆后及時澆水,第一次澆水后,在介質濕潤時,用濃度90 %的禾耐斯稀釋 1500倍噴霧介質封草,每畝噴施30-50公斤稀釋溶液。
[0009] 優選的,步驟A中珍珠巖顆粒粒徑為2_4mm。
[0010] 優選的,步驟A中進口泥炭纖維長度為10-25mm,pH值為5. 5?6. 6。
[0011] 優選的,步驟A中在扦插后及時蓋膜,苗木80 % -90 %長根后,及時通風煉苗。
[0012] 優選的,步驟B中松鱗要求充分腐熟,礱糠以發酵半年以上。
[0013] 優選的,步驟B中上盆介質中加入肥效期為8- 9個月的喬灌木緩釋肥,每立方介 質中加入4公斤肥料,N :P205 :K20比例為18 :6 :12。
[0014]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1、縮短培育周期。在小苗移栽過程中,因為采 用的是無土介質培育的穴盤苗,盤根良好,根系完整,不存在緩苗期,種植以后很快進入生 長期。上盆介質采用適合根系生長的栽培介質,混合介質要求自由孔隙度在25%-35%, pH值在5. 5-6. 6之間。同時配以可為苗木生長持續提供肥力的緩釋肥,為苗木生長創造良 好的生長環境,能極大地提商苗木的生長速度,年生長量如株商等量化指標提商30%以上, 苗木葉片增大增厚,品質明顯提升;
[0015] 2、提高苗木的一致性,實現苗木的標準化和工廠化生產,通過小苗階段的苗木分 級出圃上盆,在換盆過程中,為苗木創造一致性較好的生長環境,同時配以一定的灌溉設 施,能有效提高苗木的一致性,實現苗木的標準化生產;
[0016] 3、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容器苗和地栽苗相比優勢非常明顯,因容器苗根系完 整,盤根好,移栽成活率高,綠化工程上使用基本不用修剪,能保證綠化種植效果,本方法采 用的是全基質無土栽培,培育出來的苗木根系發達,移栽成活率高,因不存在地栽苗木根系 損傷的問題,基本沒有緩苗期,能快速恢復生長。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本方法適用于大部分扦插繁殖的苗木生產,能有效縮短生產周期,提高苗木品質, 效果非常明顯。
[0018] A.在小苗繁殖階段就采用容器培育,小苗扦插繁殖時,采用珍珠巖:進口泥炭= 1:1的比例作為扦插介質配方,其中珍珠巖粒徑在2-4_,進口泥炭纖維長度在10-25mm,pH 值5. 8,進口泥炭采用德國klasmann水苔泥炭,這個扦插配方既保持比較合理的透氣性和 保水性,又能確保扦插苗快速盤根,扦插前用95%的敵克松稀釋200-400倍液對扦插介質 進行消毒,消毒后隔24小時安排扦插,扦插管理同常規的生產模式,扦插后及時蓋膜,苗木 80% -90%長根后及時通風煉苗,通常3?4個月可以達到出圃要求,如果是生長速度較慢 的品種,適當延長小苗培育周期,以根系已盤滿穴盤為出圃基本要求,盤根完整能保證上盆 成活率,一般種植前,搬運蔭棚區煉兩周左右再上盆,提高苗的老化程度和抗性;
[0019] B.苗木移栽,達到出圃要求的小苗可移栽更大容器中培育,根據不同的培育目標, 選擇不同的容器,地被苗選用12cm 口徑X 10cm高度的營養缽,矮籬苗選用26cmX 21cm和 硬質容器,小苗種植為提高種植效率,可先把容器裝滿介質,再安排種植,在種植時根據小 苗的不同規格進行分級處理,一般分2-3個等級,以提高苗木的一致性,上盆的介質配方對 生長速度很關鍵,這里采用東北泥炭、松鱗(小苗一般采用粒徑在3 - 6mm)和礱糠,東北泥 炭:松鱗:礱糠=5:4:1(體積比),松鱗要求充分腐熟,礱糠以發酵半年以上為佳,另外還要 在介質中加入肥效期為8-9個月的APEX喬灌木控釋肥,每立方介質中加入4公斤肥料,N : P205 :K20比例為18 :6 :12,因苗木以氮肥要求較高,選擇氮肥含量較高的配方,正常情況下 如果是4-5月份上盆,整年基本不用追施其它肥料,能為苗木生長提供所需的肥料;
[0020] C.上盆后及時澆水,因介質中加有礱糠等材料,禾本科的雜草會比較多,在第一次 澆水以后,可以用90 %的禾耐斯1500倍噴霧介質封草,要求每畝噴施30-50公斤水,禾耐斯 對苗木基本沒有影響,在介質潮濕的情況下,使用效果更佳,封草時間可達到在8-10周左 右,能有效減少雜草的生長,節省人工管理成本。
[0021] D.采用本方法培育苗木,對設施有一定的要求,因介質透氣性好,非常利于根系的 生長,但對水分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最好有噴灌設施,及時補充水分,確保苗木對水分 的要求。
[0022] Ε.在水分管理跟上的情況下,本方法因為在介質中加入了苗木生長所需的控釋 月巴,控釋肥會慢慢釋放,更加符合苗木對肥料的要求,不會出現因為夏季高溫施速效肥引起 的肥害等問題,配合優質的栽培介質,為苗木生長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能極大提高苗木
【權利要求】
1. 一種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A. 在小苗繁殖階段,采用容器培育,選擇72孔或者105孔的穴盤,扦插繁殖時,采用體 積比1:1的珍珠巖和進口泥炭作為扦插介質,扦插前用濃度95%的敵克松稀釋200-400倍 液對扦插介質進行消毒,消毒后隔24小時安排扦插,等到苗木根系盤滿穴盤時安排出圃; B. 達到出圃要求的小苗根據不同的培育目標,選擇不同的容器,地被苗選用12cm 口 徑X 10cm高度的營養缽,矮籬苗選用26cmX21cm和硬質容器,先將容器裝滿上盆介質再安 排種植,上盆介質按體積比東北泥炭:松鱗:礱糠=5:4:1 ; C. 上盆后及時澆水,第一次澆水后,在介質濕潤時,用濃度90%的禾耐斯稀釋1500倍 噴霧介質封草,每畝噴施30-50公斤稀釋溶液。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珍珠巖顆粒 粒徑為2_4mm。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進口泥炭纖 維長度為1〇_25_,pH值為5. 5?6. 0。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在扦插后及 時蓋膜,苗木80 % -90 %長根后,及時通風煉苗。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松鱗要求充 分腐熟,礱糠以發酵半年以上。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苗木的容器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上盆介質中 加入肥效期為8- 9個月的喬灌木緩釋肥,每立方介質中加入4公斤肥料,N :P205 :K20比例 為 18 :6 :12。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4082109SQ201410257596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1日
【發明者】周新宏, 趙斌 申請人:浙江蘭特園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