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檸條人工林的平茬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檸條人工林的平茬方法,主要包括檸條人工林的平茬林分選擇、平茬時間、平茬高度、平茬周期、平茬方式、平茬方法和平茬后管理等內容。所有的檸條都需要平茬更新,當檸條人工林生長到10年左右時,木質化程度增高,生長減弱,枝條老化,此期需要進行首次平茬;平茬周期依立地條件和檸條的生長狀況而定,對立地條件差、長勢弱的檸條林采用平茬間隔期5~6年,對立地條件好、長勢旺的檸條林平茬間隔期8~9年較為合適;平茬方式有塊狀作業法和隔行帶狀作業法;平茬方法有人工平茬和機械平茬兩種;經過“平茬”的刺激作用,發出新的主干或灌叢,平茬后樹勢增強,生長旺盛,病蟲害減少,林分質量大大提高。
【專利說明】一種檸條人工林的平茬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檸條人工林平茬方法,屬于農業植物種植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朽1條(Caraganaintermedia)為豆科(Leguminosae)錦雞兒屬(Caragana Fabr)大灌木,主要分布于中國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和新疆等省(區),是中國西北、華北、東北西部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重要樹種之一。適生于海拔90(Tl300 m的陽坡、半陽坡。檸條的生命力很強,具有廣泛的適應性,耐旱、耐寒、耐高溫,是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地帶的旱生灌叢。在肥力極差,沙層含水率2%~3%的流動沙地和丘間低地以及固定、半固定沙地上均能正常生長。檸條為深根性樹種,主根明顯,側根向四周水平方向延伸,縱橫交錯,固沙能力很強;檸條不怕沙埋,沙子越埋,分枝越多,生長越旺,固沙能力越強;檸條壽命長,一般可生長幾十年,有的可達百年以上。
[0003]檸條是我國北方地區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荒漠草原植被恢復和立體復合草場建設的先鋒樹種和強旱生落葉灌木,在林業生態、環境治理、畜牧業經濟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檸條蛋白質含量較高,富含10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良好的蛋白飼料;在燃料、制作纖維板、造紙、藥用和食用等方面也有重要用途。檸條生長8~10年后,枝條變粗,木質化程度明顯增強,長勢逐年衰退,再生性能減弱,結實率和抗逆性大大降低,極易受病蟲危害,逐漸衰退干枯甚至死亡,生態及社會效益大大下降,導致土地沙化和生態效益惡化。若及時 進行平茬,可以增強生長勢,減少病蟲害,增長壽命。因此,根據檸條的生態、生物學特性,實現檸條人工林的可持續經營,必需進行定期平茬復壯更新。
[0004]平茬是指苗木(包括喬木與灌木)在移植2至3年或灌木生長一定年限后,從根頸處全部剪截去上面的枝條,使之重新發出新的枝條和主干。絕大多數植物的生長點具有“頂端優勢”的生物學特性。經過“平茬”的刺激作用,其根頸部上端第一個不定芽,在根部積累的大量養分供應下,發出新的主干或灌叢。平茬后樹勢增強,生長旺盛,病蟲害減少,苗木或林分質量大大提高。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供一種檸條平茬方法。
[0006]—種朽1條人工林平巷方法,其特征在于:
平茬方法A、( I)塊狀作業法:把需更新復壯的檸條林區平均劃分為平茬區和保留區,每塊面積不超過5 hm2,并且要交錯排列,可提供大徑級用材,同時能相對延長采種期,在高水位半固定沙地、復沙硬地上營造的檸條林,采用塊狀作業法較為合適;
(2)隔行帶狀作業法:隔行帶狀作業法即隔I行或隔2行平茬I行,在年降水量為200^300 mm的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上營造的檸條林,平茬時采用隔行帶狀作業法;
平茬方法B:平茬可以采用人工平茬:
(I)人工平茬:用有刃工具手工割取檸條地上部分,以镢頭、砍刀、修枝剪等傳統工具為主,開展小規模平茬作業;
镢頭刨平:用镢頭平茬的檸條,茬口與地面取平,次年萌條叢生,長勢旺盛,在山岳、沙丘部位較高的迎風坡用镢頭平茬易被風蝕,平茬后應及時輔以適當的機械固沙保護措施;板斧、砍刀砍平:用板斧、砍刀平茬,根據不同的地類條件,茬口可以深入地下,也可與地面取平或留高茬,于深秋、初冬在半固定沙丘頂部(或復沙硬梁地)平茬粗壯老條時采用;修枝剪剪平:用修枝剪進行檸條平茬,茬口與地面取平,或留茬5 cm左右,植株休眠期進行,不宜適用粗壯老條;
(2)機械平茬:大規模平茬選用各種類型的割灌機,a、便攜式機械:包括側掛式或背負式機械,需要人體側掛或背負操作;b、大型檸條平茬機械,在冬末春初土地結凍期進行,此期檸條完全停止生長,對根系造成的傷害小,有利于春季萌發。
[0007]平茬地塊:原則上所有的檸條都需要平茬更新,根據檸條林所處立地條件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平茬方式和平茬機械。在地勢較平坦、交通便利的區域易于開展平茬工作;在地勢較平緩(坡度〈35° )的區域相對易于平茬作業,而在陡坡區域作業相對困難。
[0008]平茬林分:檸條屬大齡灌木,一般壽命在40年以上,甚至達到百年。幼苗期生長緩慢,第二年以后生長速度逐漸加快,2^4年后開花結實,生長量明顯增大。一般可維持4飛年較高的生長期,但8~10年后,枝條變粗,木質化程度明顯增強,長勢衰退,結實率降低,再生性能減小,抗逆性降低,易受病蟲危害,生態及社會效益大大下降。因此,應選擇10年左右,木質化程度高、生長減弱、枝條老化的林分開始首次平茬。
[0009]平茬高度:檸條平茬高度對其復壯更新具有影響,平茬高度要適宜,過高對萌蘗和生長均不利。檸條平茬的適宜高度為0-5 cm,這個高度可以減少平茬后干樁出現率,也適宜各種方式的平茬作業,有利于連續平茬利用。
[0010]平茬時間:檸條平茬的最佳時期,應根據檸條生育期、平茬目的和平茬效益等綜合考慮,選擇6月、9月和整個土壤封凍期為主要平茬時期,在此時段內再根據平茬需要選擇最佳的檸條平茬期。
[0011](I)休眠期平茬:平茬通常應于休眠期進行,即每年11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為檸條休眠期,是檸條平茬的最佳季節。此期土壤封凍,有利于各種平茬工具的操作,平茬效率高、用工少、成本低,而且是農閑時期,便于組織勞力。在此期間平茬起到復壯更新的同時,也是優良的蛋白飼料。平茬后隔年就可少量結實,2年后就能正常結實,但粗纖維和木質素
含量較高。
[0012](2)營養期平茬:最佳營養期平茬:5月是檸條萌發期與花期的交替時段,6月是檸條鈣磷比較平衡的最后期,因為此時枝葉較嫩,檸條蛋白含量最大,是優良的粗蛋白原料采收的最佳時期,當年還可采種,在此之前平茬的原料不用添加其他磷原料就可直接飼用,大大減少了飼料配制中的營養問題,在農村具有很強的可推廣性;從飼料加工利用的角度考慮,適宜在5飛月平茬。
[0013] 最大生物量期平茬:7~8月粗蛋白含量也相當高,當年可采種,但鈣磷比較高,8月平茬是檸條當年萌發的最后期;9月及以后則是當年生物量積累最多的月份,單從平茬前產量考慮這一時期是檸條平茬的最佳時期。從平茬前產量考慮,9月初當年生物量積累最多,從全生育期生物量積累來考慮,這一時期平茬最為理想。用作薪柴或纖維板利用目的的檸條林,適宜在9月份平茬。[0014]平茬周期:檸條適宜平茬周期的確定,因立地條件、利用方式和經營目的而不同。立地條件較好,植株及林分生長旺盛的地區5飛年為一個平茬周期;沙荒地、種子基地15年
左右平茬一次。
[0015](I)根據地帶分布和立地條件確定平茬周期:在高水位半固定沙地、復沙硬地上營造的檸條,因其土壤濕潤,養分易被植株吸收利用,平茬間隔期8、年較為合適,作業方式采用片狀作業法(根據地形起伏的大小,間隔適當地與平茬地面積相當的保留片)可提供大徑級造紙用材,同時能相對延長采種期;在年降水量為20(T300 mm左右的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上營造的檸條,因其水分條件差,長勢較為低劣,采用平茬間隔期5飛年的帶狀隔行作業法較為合理。
[0016](2)根據長勢確定平茬周期:在同一土地類型上生長的檸條,因土壤養分和水分的局部差異,其長勢也有差異,在這種情況下,確定平茬間隔期的時候就應區別對待。對長勢衰退、部分叢生條出現白(皮)化萎蔫者,則應根據生態作用提前f 2年采取片狀或帶狀作業法平巷。
[0017](3)根據培育目標確定平茬周期:在兼顧生態效益的前提下,根據培育目標調節平茬周期,如為了生產優質種子,選擇養分、水分條件好的地塊推遲廣2年平茬,但不可過期平茬,否則檸條生長將會受到抑制和死亡;作為薪炭燃料利用要求燃值高,平茬復壯更新周期不低于5飛年;作為飼料用途,則要求木質化程度要低,枝條鮮嫩,粗纖維素、粗纖維中木質素含量低,有利于加工和提高利用效率及飼料質量等,需要適當縮短平茬利用周期。
[0018](4)根據特殊情況急救法確定:對于降水少且降水不均勻的干旱、半干旱地區營造的檸條林,由于特別注重生態效益的原因,現已造成局部植株死亡、白化的老齡林分,可在當年冬季采用每叢保留廣2枝當年生或2年生幼條的辦法進行片狀或帶狀平茬加以急救。
[0019]平茬方法A:
(I)塊狀作業法:把需更新復壯的檸條林區平均劃分為平茬區和保留區,每塊面積不超過5hm2。并且要交錯排列,可提供大徑級的用材,同時能相對延長采種期。在高水位半固定沙地、復沙硬地上營造的檸條林,因其土壤濕潤,養分易被植株吸收利用,采用塊狀作業法較為合適。
[0020](2)隔行帶狀作業法:隔行帶狀作業法即隔I行或隔2行平茬I行。在年降水量為200^300 mm的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上營造的檸條林,因其水分條件差,長勢較為低劣。平茬時采用隔行帶狀作業法較為合理,該平茬方法可以緩解缺水的矛盾。
[0021]平茬方法B:平茬可以采用人工平茬和機械平茬兩種方法。平茬時應利用鋒利的镢頭、板斧、砍刀或機械切刀,將全叢一次性砍掉,不可以只砍大枝、粗枝,留細枝和小枝,否則會將生長勢全部集中于細枝和小枝上,減少新萌枝條,削弱植株的生長勢。
[0022](I)人工平茬:人工平茬,即用有刃工具手工割取檸條地上部分,通常以镢頭、砍刀、修枝剪等傳統工具為主,操作簡單、方便靈活,但人工平茬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易傷根致死。通常開展小規 模平茬作業。
[0023]镢頭刨平:用镢頭平茬的檸條,茬口可與地面取平,次年萌條叢生,長勢旺盛,但在山岳(或沙丘)部位較高的迎風坡用镢頭平茬易被風蝕,所以平茬后應及時輔以適當的機械固沙保護措施。
[0024]板斧、砍刀砍平:用板斧、砍刀平茬,根據不同的地類條件,茬口可以深入地下,也可與地面取平或留高茬,常在深秋、初冬在半固定沙丘頂部(或復沙硬梁地)平茬粗壯老條時采用,其效果好于镢頭,但操作費工,因此不宜大面積使用。
[0025]修枝剪剪平:用修枝剪進行檸條平茬,茬口可與地面取平,也可留茬5 cm左右,植株休眠期進行,但通常不宜適用粗壯老條。
[0026](2)機械平茬:開展大規模平茬作業時,選用各種類型的割灌機來進行平茬。機械平茬效率高,對平茬植株根部損傷較小。機械平茬選用割灌機來進行平茬,目前應用的割灌機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便攜式機械,包括側掛式或背負式機械,需要人體側掛或背負操作;另一種是大型檸條平茬機械,需要動力帶動。機械平茬需要專業操作,對平茬地塊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機械平茬一般在冬末春初土地結凍期進行作業,此期檸條完全停止生長,對根系造成的傷害小,有利于春季萌發。
[0027]便攜式機械:主要有側掛式或背負式檸條割灌機,屬便攜式機械,需要人體側掛或背負,對操作人員體力具有較高要求。針對檸條適生地自然特點(地面高低不平)和平茬技術要求(齊地面平茬),便攜式機械具有輕便、適用、價廉和易于推廣的特點,不受地形限制,平茬效果也較好,適合以戶為單位經營和使用。但人工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較大型機械平茬低。
[0028]小型檸條平茬機械:在地勢平坦,種植面積大的地區可采用有動力牽引的小型檸條平茬機,如采用以小型輪式拖拉機為配套動力的行走式平茬收割機械,這種裝置較為常用。要求平茬地塊比較平緩,機械平茬成本較高。
[0029]平茬后管理 (I)林地清理:清除枝條特別是病枯枝;對根頸處有松動的進行埋土。
[0030](2)工程維護:從造林期到平茬期或兩次平茬期間隔期限較長,反坡臺等水保工程措施受到自然或人為因素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平茬后需對工程進行維修,以更好地發揮水保作用,促進檸條生長。
[0031 ] (3)封育管理:平茬后的檸條要進行必要的封育管理,防治牲畜對茬口及新萌發幼枝的啃食而造成破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圖1為“隔一平一”行狀平茬法示意圖。
[0033]圖2為“隔二平一”行狀平茬法示意圖。
[0034]圖3為帶狀平茬法示意圖。
[0035]各圖組成要素為:A-未平茬行;B-平茬行;C_未平茬帶;D_平茬帶。
[0036]通過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本發明的以上和其它方面及優點將變得更加易于清楚,在附圖中:“ ”代表未平茬的檸條,由其組成的行稱為未平茬行;“〇”代表已平茬的檸條,由其組成的行稱為平茬行。各圖所代表的含義如下: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隔一平一行狀平茬法示意圖。即當年隔一行A,平茬一行B,2年全部平茬I次。
[0037]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隔二平一行狀平茬法示意圖。即隔二行A,平茬一行B,3年全部平茬I次。
[0038]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隔帶平茬法示意圖:即隔年、隔帶輪換平茬,2年全部平茬I次。一般情況下每3-5行組成一帶,C代表未平茬帶(3-5行),D代表平茬帶(3-5行)。根據地形,還可采取隔年塊狀輪作平茬。
【具體實施方式】
[0039]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平茬地塊:原則上所有的檸條都需要平茬更新,根據檸條林所處立地條件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平茬方式和平茬機械。在地勢較平坦、交通便利的區域易于開展平茬工作;在地勢較平緩(坡度〈35° )的區域相對易于平茬作業,而在陡坡區域作業相對困難。
[0040]平茬林分:檸條屬大齡灌木,一般壽命在40年以上,甚至達到百年。幼苗期生長緩慢,第二年以后生長速度逐漸加快,2^4年后開花結實,生長量明顯增大。一般可維持4飛年較高的生長期,但8~10年后,枝條變粗,木質化程度明顯增強,長勢衰退,結實率降低,再生性能減小,抗逆性降低,易受病蟲危害,生態及社會效益大大下降。因此,應選擇10年左右,木質化程度高、生長減弱、枝條老化的林分開始首次平茬。
[0041]平茬高度:檸條平茬高度對其復壯更新具有影響,平茬高度要適宜,過高對萌蘗和生長均不利。檸條平茬的適宜高度為0-5 cm,這個高度可以減少平茬后干樁出現率,也適宜各種方式的平茬作業,有利于連續平茬利用。
[0042]平茬時間:檸條平茬的最佳時期,應根據檸條生育期、平茬目的和平茬效益等綜合考慮,選擇6月、9月和整個土壤封凍期為主要平茬時期,在此時段內再根據平茬需要選擇最佳的檸條平茬期。
[0043](I)休眠期平茬 :平茬通常應于休眠期進行,即每年11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為檸條休眠期,是檸條平茬的最佳季節。此期土壤封凍,有利于各種平茬工具的操作,平茬效率高、用工少、成本低,而且是農閑時期,便于組織勞力。在此期間平茬起到復壯更新的同時,也是優良的蛋白飼料。平茬后隔年就可少量結實,2年后就能正常結實,但粗纖維和木質素
含量較高。
[0044](2)營養期平茬:最佳營養期平茬:5月是檸條萌發期與花期的交替時段,6月是檸條鈣磷比較平衡的最后期,因為此時枝葉較嫩,檸條蛋白含量最大,是優良的粗蛋白原料采收的最佳時期,當年還可采種,在此之前平茬的原料不用添加其他磷原料就可直接飼用,大大減少了飼料配制中的營養問題,在農村具有很強的可推廣性;從飼料加工利用的角度考慮,適宜在5飛月平茬。
[0045]最大生物量期平茬:7~8月粗蛋白含量也相當高,當年可采種,但鈣磷比較高,8月平茬是檸條當年萌發的最后期;9月及以后則是當年生物量積累最多的月份,單從平茬前產量考慮這一時期是檸條平茬的最佳時期。從平茬前產量考慮,9月初當年生物量積累最多,從全生育期生物量積累來考慮,這一時期平茬最為理想。用作薪柴或纖維板利用目的的檸條林,適宜在9月份平茬。
[0046]5、平茬周期:檸條適宜平茬周期的確定,因立地條件、利用方式和經營目的而不同。立地條件較好,植株及林分生長旺盛的地區5飛年為一個平茬周期;沙荒地、種子基地15年左右平茬一次。
[0047](I)根據地帶分布和立地條件確定平茬周期:在高水位半固定沙地、復沙硬地上營造的檸條,因其土壤濕潤,養分易被植株吸收利用,平茬間隔期8、年較為合適,作業方式采用片狀作業法(根據地形起伏的大小,間隔適當地與平茬地面積相當的保留片)可提供大徑級造紙用材,同時能相對延長采種期;在年降水量為20(T300 mm左右的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上營造的檸條,因其水分條件差,長勢較為低劣,采用平茬間隔期5飛年的帶狀隔行作業法較為合理。
[0048](2)根據長勢確定平茬周期:在同一土地類型上生長的檸條,因土壤養分和水分的局部差異,其長勢也有差異,在這種情況下,確定平茬間隔期的時候就應區別對待。對長勢衰退、部分叢生條出現白(皮)化萎蔫者,則應根據生態作用提前f 2年采取片狀或帶狀作業法平巷。
[0049](3)根據培育目標確定平茬周期:在兼顧生態效益的前提下,根據培育目標調節平茬周期,如為了生產優質種子,選擇養分、水分條件好的地塊推遲廣2年平茬,但不可過期平茬,否則檸條生長將會受到抑制和死亡;作為薪炭燃料利用要求燃值高,平茬復壯更新周期不低于5飛年;作為飼料用途,則要求木質化程度要低,枝條鮮嫩,粗纖維素、粗纖維中木質素含量低,有利于加工和提高利用效率及飼料質量等,需要適當縮短平茬利用周期。
[0050](4)根據特殊情況急救法確定:對于降水少且降水不均勻的干旱、半干旱地區營造的檸條林,由于特別注重生態效益的原因,現已造成局部植株死亡、白化的老齡林分,可在當年冬季采用每叢保留廣2枝當年生或2年生幼條的辦法進行片狀或帶狀平茬加以急救。
[0051]平茬方法A
(I)塊狀作業法:把需更新復壯的檸條林區平均劃分為平茬區和保留區(每塊面積不超過5hm2)。并且要交錯排列,可提供大徑級的用材,同時能相對延長采種期。在高水位半固定沙地、復沙硬地上營造的檸條林,因其土壤濕潤,養分易被植株吸收利用,采用塊狀作業法較為合適。
[0052](2)隔行帶狀作業法:隔行帶狀作業法即隔I行或隔2行平茬I行。在年降水量為200^300 mm的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上營造的檸條林,因其水分條件差,長勢較為低劣。平茬時采用隔行帶狀作業法較為合理,該平茬方法可以緩解缺水的矛盾。
[0053]平茬方法B:平茬可以采用人工平茬和機械平茬兩種方法。平茬時應利用鋒利的镢頭、板斧、砍刀或機械切刀,將全叢一次性砍掉,不可以只砍大枝、粗枝,留細枝和小枝,否則會將生長勢全部集中于細枝和小枝上,減少新萌枝條,削弱植株的生長勢。
[0054](I)人工平茬:人工平茬,即用有刃工具手工割取檸條地上部分,通常以镢頭、砍刀、修枝剪等傳統工具為主,操作簡單、方便靈活,但人工平茬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易傷根致死。通常開展小規模平茬作業。
[0055]镢頭刨平:用镢頭平茬的檸條,茬口可與地面取平,次年萌條叢生,長勢旺盛,但在山岳(或沙丘)部位較高的迎風坡用镢頭平茬易被風蝕,所以平茬后應及時輔以適當的機械固沙保護措施。
[0056]板斧、砍刀砍平:用板斧、砍刀平茬,根據不同的地類條件,茬口可以深入地下,也可與地面取平或留高茬,常在深秋、初冬在半固定沙丘頂部(或復沙硬梁地)平茬粗壯老條時采用,其效果好于镢頭,但操作費工,因此不宜大面積使用。
[0057]修枝剪剪平:用修枝剪進行檸條平茬,茬口可與地面取平,也可留茬5 cm左右,植株休眠期進行,但通常不宜適用粗壯老條。
[0058](2)機械平茬:開展大規模平茬作業時,選用各種類型的割灌機來進行平茬。機械平茬效率高,對平茬植株根部損傷較小。機械平茬選用割灌機來進行平茬,目前應用的割灌機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便攜式機械,包括側掛式或背負式機械,需要人體側掛或背負操作;另一種是大型檸條平茬機械,需要動力帶動。機械平茬需要專業操作,對平茬地塊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機械平茬一般在冬末春初土地結凍期進行作業,此期檸條完全停止生長,對根系造成的傷害小,有利于春季萌發。
[0059]便攜式機械:主要有側掛式或背負式檸條割灌機,屬便攜式機械,需要人體側掛或背負,對操作人員體力具有較高要求。針對檸條適生地自然特點(地面高低不平)和平茬技術要求(齊地面平茬),便攜式機械具有輕便、適用、價廉和易于推廣的特點,不受地形限制,平茬效果也較好,適合以戶為單位經營和使用。但人工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較大型機械平茬低。
[0060]小型檸條平茬機械:在地勢平坦,種植面積大的地區可采用有動力牽引的小型檸條平茬機,如采用以小型輪式拖拉機為配套動力的行走式平茬收割機械,這種裝置較為常用。要求平茬地塊比較平緩,機械平茬成本較高。
[0061]平茬后管理
(I)林地清理:清除枝條特別是病枯枝;對根頸處有松動的進行埋土。
[0062](2)工程維護:從造林期到平茬期或兩次平茬期間隔期限較長,反坡臺等水保工程措施受到自然或人為因素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平茬后需對工程進行維修,以更好地發揮水保作用,促進檸條生長。
[0063]( 3 )封育管理:平茬后的檸條要進行必要的封育管理,防治牲畜對茬口及新萌發幼枝的啃食而造成破壞。
[0064] 經過“平茬”的刺激作用,其根頸部上端第一個不定芽,在根部積累的大量養分供應下,發出新的主干或灌叢。平巷后樹勢增強,生長旺盛,病蟲害減少,苗木或林分質量大大提聞。
【權利要求】
1.一種檸條人工林平茬方法,其特征在于::把需更新復壯的檸條林區平均劃分為平茬區和保留區,每塊面積不超過5 hm2,并且要交錯排列,可提供大徑級用材,同時能相對延長采種期,在高水位半固定沙地、復沙硬地上營造的檸條林,采用塊狀作業法較為合適;:隔行帶狀作業法即隔I行或隔2行平茬I行,在年降水量為20(T300 mm的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上營造的檸條林,平茬時采用隔行帶狀作業法; B:平茬可以采用人工平茬::用有刃工具手工割取檸條地上部分,以镢頭、砍刀、修枝剪等傳統工具為主,開展小規模平茬作業;镢頭刨平:用镢頭平茬的檸條,茬口與地面取平,次年萌條叢生,長勢旺盛,在山岳、沙丘部位較高的迎風坡用镢頭平茬易被風蝕,平茬后應及時輔以適當的機械固沙保護措施;板斧、砍刀砍平:用板斧、砍刀平茬,根據不同的地類條件,茬口可以深入地下,也可與地面取平或留高茬,于深秋、初冬在半固定沙丘頂部(或復沙硬梁地)平茬粗壯老條時采用;修枝剪剪平:用修枝剪進行檸條平茬,茬口與地面取平,或留茬5 cm左右,植株休眠期進行,不宜適用粗壯老條;:大規模平茬選用各種類型的割灌機,a、便攜式機械:包括側掛式或背負式機械,需要人體側掛或背負操作;b、大型檸條平茬機械,在冬末春初土地結凍期進行,此期檸條完全停止生長,對根系造 成的傷害小,有利于春季萌發。
【文檔編號】A01G7/06GK103988720SQ201410260067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2日
【發明者】蔡國軍, 莫保儒, 王子婷, 柴春山, 蘆娟 申請人:甘肅省林業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