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涉及一種養殖技術,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清塘;放養準備;放苗;喂食:向池塘內投喂餌料,餌料總量為龍蝦總體重的10%-15%,餌料包括動物碎肉、魚粉、碎內臟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中藥組合藥湯中,浸泡時長12小時,再取出,干燥,碎粒,過200目篩,均勻的撒在池塘內;水質調控。本發明的特點:養殖方法簡單,生態環保,適于家庭養殖,養殖的龍蝦,經過藥湯的浸泡的餌料,使得龍蝦營養豐富,具有一定的藥物作用,蛋白質含量高,低脂肪,口味和藥用價值極佳。
【專利說明】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
【技術領域】
: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養殖技術,具體涉及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
【背景技術】
:
[0002]我國是世界漁業大國,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高度重視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十多年來我國的水產品產量高居世界首位。水產養殖業已經成為改善營養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推動新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行業。
[0003]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養殖品種日益多樣化,一些名特優新的珍貴魚類瓶中逐漸形成了一定的養殖規模,其產業化結構日趨完善。但是在養殖過程中出現養殖規劃、放養密度、餌料投喂、藥物施用上的不科學影響著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無法滿足當前水產養殖業高效、節水、環保、質量安全的要求。
【發明內容】
: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07]I)清塘:池塘清塘消毒,每畝260_280kg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潑灑;
[0008]2)放養準備:在池底鋪20cm肥泥,注入50_60cm的水;
[0009]3)放苗:4月下5月初,池塘內水溫在15°C時,放入龍蝦苗,放養密度8-10尾/平方米,雌雄比例1:1;
[0010]4)取生曬參60-100g、沉香末30-40g、蛤蚧50_60g、五味子80_90g、炒椒目170-180g和菊花200-230g,將菊花放入7_8kg水中,加熱蒸煮2_3小時,將水蒸至6_7kg即可,再將生曬參、沉香末、蛤蚧、五味子和炒椒目放入水中繼續蒸煮,蒸煮溫度控制在700C _80°C,蒸煮5小時,得到中藥組合藥湯;
[0011]5)喂食:向池塘內投喂餌料,餌料總量為龍蝦總體重的10% -15%,餌料包括動物碎肉、魚粉、碎內臟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中藥組合藥湯中,浸泡時長12小時,再取出,干燥,碎粒,過200目篩,均勻的撒在池塘內;
[0012]6)水質調控:加注新水,投放沸石粉,每半月一次,每次用量10_20kg/畝。
[0013]所述的步驟2)中的放養準備步驟中,注水時,需要通過40目篩過濾。
[0014]所述的步驟4)中蒸煮后的藥渣撈出繼續使用3次,3次蒸煮用水量分別為5_6kg、2-3kg、l-2kg,且將三次得到的藥湯混合為一次使用。
[0015]所述的步驟5)中的中藥組合藥湯浸泡4次餌料。
[0016]所述的步驟5)中的中藥組合藥湯浸泡4次餌料后,將中藥組合藥湯傾倒入池塘內。
[0017]所述的步驟6)還可以采用麥飯石20_30kg/畝,過氧化I丐5-10g/畝,生石灰20_40g/畝,其中生石灰每隔半月使用一次。
[0018]本發明的特點:養殖方法簡單,生態環保,適于家庭養殖,養殖的龍蝦,經過藥湯的浸泡的餌料,使得龍蝦營養豐富,具有一定的藥物作用,蛋白質含量高,低脂肪,口味和藥用價值極佳。
【具體實施方式】
:
[0019]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20]具體實施例1: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21]I)清塘:池塘清塘消毒,每畝260kg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潑灑;
[0022]2)放養準備:在池底鋪20cm肥泥,注入50cm的水;
[0023]3)放苗:4月下5月初,池塘內水溫在15°C時,放入龍蝦苗,放養密度8尾/平方米,雌雄比例1:1;
[0024]4)取生曬參60g、沉香末30g、蛤蚧50g、五味子80g、炒椒目170g和菊花200g,將菊花放入8kg水中,加熱蒸煮2小時,將水蒸至7kg即可,再將生曬參、沉香末、蛤蚧、五味子和炒椒目放入水中繼續蒸煮,蒸煮溫度控制在80°C,蒸煮5小時,得到中藥組合藥湯;
[0025]5)喂食:向池塘內投喂餌料,餌料總量為龍蝦總體重的15%,餌料包括動物碎肉、魚粉、碎內臟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中藥組合藥湯中,浸泡時長12小時,再取出,干燥,碎粒,過200目篩,均勻的撒在池塘內;
[0026]6)水質調控:加注新水,投放沸石粉,每半月一次,每次用量1kg/畝。
[0027]所述的步驟2)中的放養準備步驟中,注水時,需要通過40目篩過濾。
[0028]所述的步驟4)中蒸煮后的藥渣撈出繼續使用3次,3次蒸煮用水量分別為6kg、3kg、1kg,且將三次得到的藥湯混合為一次使用。
[0029]所述的步驟5)中的中藥組合藥湯浸泡4次餌料。
[0030]所述的步驟5)中的中藥組合藥湯浸泡4次餌料后,將中藥組合藥湯傾倒入池塘內。
[0031]具體實施例2: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32]I)清塘:池塘清塘消毒,每畝260kg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潑灑;
[0033]2)放養準備:在池底鋪20cm肥泥,注入50cm的水;
[0034]3)放苗:4月下5月初,池塘內水溫在15°C時,放入龍蝦苗,放養密度8尾/平方米,雌雄比例1:1;
[0035]4)取生曬參100g、沉香末40g、蛤蚧60g、五味子80g、炒椒目180g和菊花200g,將菊花放入8kg水中,加熱蒸煮2小時,將水蒸至7kg即可,再將生曬參、沉香末、蛤蚧、五味子和炒椒目放入水中繼續蒸煮,蒸煮溫度控制在80°C,蒸煮5小時,得到中藥組合藥湯;
[0036]5)喂食:向池塘內投喂餌料,餌料總量為龍蝦總體重的15%,餌料包括動物碎肉、魚粉、碎內臟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中藥組合藥湯中,浸泡時長12小時,再取出,干燥,碎粒,過200目篩,均勻的撒在池塘內;
[0037]6)水質調控:采用麥飯石20kg/畝,過氧化鈣5g/畝,生石灰20g/畝,其中生石灰每隔半月使用一次。
[0038]所述的步驟2)中的放養準備步驟中,注水時,需要通過40目篩過濾。
[0039]所述的步驟4)中蒸煮后的藥渣撈出繼續使用3次,3次蒸煮用水量分別為6kg、3kg、1kg,且將三次得到的藥湯混合為一次使用。
[0040]所述的步驟5)中的中藥組合藥湯浸泡4次餌料。
[0041]所述的步驟5)中的中藥組合藥湯浸泡4次餌料后,將中藥組合藥湯傾倒入池塘內。
[004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清塘:池塘清塘消毒,每畝260-280kg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潑灑; 2)放養準備:在池底鋪20cm肥泥,注入50-60cm的水; 3)放苗:4月下5月初,池塘內水溫在15°C時,放入龍蝦苗,放養密度8-10尾/平方米,雌雄比例1:1 ; 4)取生曬參60-100g、沉香末30-40g、蛤蚧50_60g、五味子80_90g、炒椒目170_180g和菊花200-230g,將菊花放入7-8kg水中,加熱蒸煮2-3小時,將水蒸至6_7kg即可,再將生曬參、沉香末、蛤蚧、五味子和炒椒目放入水中繼續蒸煮,蒸煮溫度控制在70°C -80°C,蒸煮5小時,得到中藥組合藥湯; 5)喂食:向池塘內投喂館料,館料總量為龍奸總體重的10%-15%,館料包括動物碎肉、魚粉、碎內臟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中藥組合藥湯中,浸泡時長12小時,再取出,干燥,碎粒,過200目篩,均勻的撒在池塘內; 6)水質調控:加注新水,投放沸石粉,每半月一次,每次用量10-20kg/畝。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的放養準備步驟中,注水時,需要通過40目篩過濾。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蒸煮后的藥渣撈出繼續使用3次,3次蒸煮用水量分別為5-6kg、2-3kg、l-2kg,且將三次得到的藥湯混合為一次使用。
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中的中藥組合藥湯浸泡4次餌料。
5.根據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中的中藥組合藥湯浸泡4次餌料后,將中藥組合藥湯傾倒入池塘內。
6.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的龍蝦自然培育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6)還可以采用麥飯石20-30kg/畝,過氧化I丐5-10g/畝,生石灰20_40g/畝,其中生石灰每隔半月使用一次。
【文檔編號】A23K1/10GK104160989SQ201410275850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9日
【發明者】馮四倍 申請人:蚌埠市禹會天河聯眾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