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滾筒式餃子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滾筒式餃子機,包括仿手工包合機構、供皮機構和注餡機構,仿手工包合機構包括滾筒和設置在滾筒內部的不轉動的凸輪,分軸和包合組件;每個包合組件包括滑套、彈簧、導向桿、兩根連桿、半圓形或半橢圓形的兩個包合臂和包合掌;滑套的一端裝有滑輪且與凸輪的外緣表面滾動接觸,滑套的身部套接在導向桿上且與導向桿滑動連接,導向桿的另一端與分軸連接;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分軸和滑套連接;兩根連桿的一端均鉸接在滑套的同一位置上,兩個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包合臂的外側中間鉸接;兩個包合臂的一端均鉸接在分軸的同一位置上,兩個包合臂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包合掌的兩側;該機加工效率更高,且制作出來的餃子質量和口感都與手工餃子接近。
【專利說明】一種滾筒式?交子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餃子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滾筒式餃子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被廣泛應用的傳統餃子機,分析傳統餃子機的結構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由攪龍將面團擠壓成筒型形狀,其作為餃子皮。同時由螺旋狀的注餡攪龍將餃餡注入筒內,再由型輪碾壓分割成型。
[0003]很顯然,這種傳統餃子機它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缺陷:一、為了適應攪龍注餡以及型輪分割成型的需要,餃子餡 必須加工成很細的糊狀,使得外觀上和口感上分辨不出是哪一種蔬菜的餃子,同時營養也會有所流失。二、由于餃餡加工很細,所以不能包素餡餃子。三、其對制皮的面團要求高,不能含有任何顆粒物,否則顆粒物會塞住面皮出口而將面皮切開造成廢品。四、工作完了必須拆卸機器清洗,下次工作時再重新裝配調試,費時費力。五、不能適應餃子店現吃現包的需要,只能將每種餡的餃子預先包出一定數量冷凍起來,客人來只能煮凍餃子吃而不是現包的,從營養上和口感上凍餃子又遜色一籌。
[0004]因此,傳統餃子機不僅加工效率低,而且制作出來的餃子質量和口感都與手工餃子有很大區別。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滾筒式餃子機,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7]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滾筒式餃子機,包括仿手工包合機構、供皮機構和注餡機構,其中:
[0008]所述仿手工包合機構包括滾筒和設置在所述滾筒內部的不轉動的凸輪,以及沿所述滾筒的外緣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若干根分軸和包合組件;所述滾筒沿所述凸輪上的固定不轉動的凸輪軸轉動;沿每根所述分軸的軸向方向上依次設置多個所述包合組件;每個所述包合組件由底部到頂部依次包括滑套、彈簧、導向桿、兩根連桿、半圓形或半橢圓形的兩個包合臂和沿著所述包合臂邊緣設置的包合掌;兩個所述包合臂的形狀結構完全相同;
[0009]在每個所述包合組件結構中,所述滑套的一端裝有滑輪且與所述凸輪的外緣表面滾動接觸,所述滑套的身部套接在所述導向桿上且與所述導向桿滑動連接,所述導向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分軸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分軸和所述滑套固定連接;兩根連桿的一端均鉸接在所述滑套的同一位置上,兩個所述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包合臂的外側中間位置鉸接;兩個包合臂的一端均鉸接在分軸的同一位置上,兩個包合臂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包合掌的兩側;
[0010]所述供皮機構用于同步向所述仿手工包合機構上的每個所述包合掌內供給餃子皮;所述注餡機構用于同步向所述仿手工包合機構上的每個所述包合掌內供給餃子餡。
[0011]較佳地,所述包合掌由兩個對稱的半圓環鉸接而成,且任意一個半圓環型的包合掌均沿一一對應的包合臂邊緣設置。
[0012]較佳地,所述滾筒為鼠籠狀滾筒。
[0013]較佳地,所述注餡機構包括餡箱、齒輪型的餡輪和注餡組件,其中:
[0014]所述餡輪外緣均勻分布設置有若干個凹槽,任意兩個凹槽的間距相對餡輪的外緣比例較小,這樣成型的餡輪因此稱為齒輪型的餡輪;餡輪的兩端面的凹槽部分被餡箱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封閉;處于餡箱上半部的餡輪與餡箱上半部構成餡箱的容積室;所述餡箱的下半部還設置有出餡口 ;處于餡箱下半部除去底部設置的出餡口外其余餡輪徑向邊緣均被餡箱下半部所密封;對應每個所述凹槽均設置有一個所述注餡組件;每個所述注餡組件均包括設置在所述餡輪上的餡勺、L形的拐臂、注餡連桿、扭力彈簧以及設置在所述餡箱固定連接的擋釘;其中餡勺處于所述凹槽內;在每個所述注餡組件結構中,所述餡勺的底部伸出有餡勺桿,所述餡勺桿上依次鉸接有注餡連桿、拐臂;所述拐臂上的鉸接點通過所述扭力彈簧與所述餡輪轉動連接;所述注餡連桿的一端與餡勺桿鉸接,另一端與所述餡輪的端面鉸接;所述拐臂的一端與所述餡勺桿鉸接,另一端的伸出部分轉動到預設位置與所述擋釘的固定位置重合且部分結構重疊;所述餡勺的餡勺桿、注餡連桿、拐臂、餡輪構成了四桿機構。
[0015]較佳地,所述餡勺的形狀為半圓柱面型或半球型。
[0016]較佳地,所述供皮機構包括型模組件、兩個摩擦輪和控制機構;所述型模組件包括圓環形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中部設置有通孔(即輸出餃子皮的通孔),所述圓環形的上模的外圈直徑小于所述下模上的所述通孔的孔徑;
[0017]所述控制機構用于驅動所述上模向所述下模往復運動,將勻速運動在上模和下模之間的餃子皮切成型,并送入包和掌內。
[0018]較佳地,所述控制機構包括電磁鐵、電磁鐵拉桿和第一行程開關和第二行程開關;所述上模通過所述杠桿與電磁鐵拉桿連接;所述兩個摩擦輪分別設置在所述餡輪兩側;當電磁鐵通電時,電磁鐵吸合并驅動電磁鐵拉桿帶動所述上模向下模沖壓;當電磁鐵斷電時,所述電磁鐵分離并驅動電磁鐵拉桿帶動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分離。
[0019]較佳地,兩個所述摩擦輪的外緣表面套接有橡膠層。
[0020]較佳地,所述橡膠層的表面設置有多條橫紋。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的優點在于:
[0022]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滾筒式餃子機,主要包括仿手工包合機構、供皮機構和注餡機構等結構,其中,仿手工包合機構中的包合組件分布于滾筒表面上,且通過凸輪機械的回轉(如輪或輪的突出部分),它把運動傳遞給緊靠其邊緣移動的滑輪上直線運動的滑套。滾筒作為主動件轉動實現與凸輪的運動傳遞。從而實現對包合組件上的滑套3產生一定規律的運動影響(即使滑套進行往復運動),滑套在進行往復運動的時候,會帶動滑套鉸接的連桿在沿導向桿方向實現驅動,進而對包合臂以及包合掌實現張開和閉合的聯動控制。分析上述機械結構的機械原理可知,通過包合組件可以模仿出類似與人工包合餃子的操作過程,上述餃子是通過包合形成的,顯然比傳統的型輪碾壓分割成型的餃子質量更好,其避免了使用更細膩的餃子餡,可以適應素餡,因此其口感和營養更佳;分軸上分布設置的多個包合組件可以提升本餃子機的自動化和半自動化程度,提升餃子加工的加工效率。
[0023]對應的,注餡機構也提出了新的技術改進:注餡機構通過所述餡勺的餡勺桿、注餡連桿、拐臂、餡輪構成的四桿機構,實現對配合對包合組件進行注餡操作。拐臂隨輪轉動的同時克服扭力彈簧的扭力繞鉸接軸自身轉動,拐臂的一端將餡勺向下拔出于凹槽外,隨著轉動拐臂上端與擋釘接觸的重疊部分逐漸縮短趨于脫離,餡勺越伸出槽外,在脫離前的最后瞬間,餡勺下降到最下位置;餡輪繼續轉動,拐臂上端與擋釘脫離,餡勺在彈簧作用下,瞬間回位,將餃餡拋入皮內,注餡完成,隨后各餡勺依次工作。很顯然,上述注餡機構可以合理地完成對包合組件進行注餡。上述注餡機構為適應上述包合組件的結構而呈現的合理結構設計;由于其避免了傳統餃子的螺旋狀的注餡攪龍的旋轉輸出設計,而是采用類似與手工注餡的方式向包合掌內拋送餃子餡,增加了載餡量,保證了餃子餡的飽滿程度,進而保證了餃子口感。
[0024]關于供皮機構:所述控制機構用于驅動所述上模向所述下模往復運動。需要說明的是,餃子皮是經壓面機壓好的面皮(帶狀)送入供皮機構的上模和下模之間,然后在摩擦輪的橡膠層的摩擦力驅動下,帶動面皮沿下模的頂面做直線向前平行運動,并在圓環形的上模向下運動時剪切面皮并穿越下模的通孔,實現圓環形的上模的外圈對面皮產生沿外圈的剪切作用,從而實現剪切出一個圓形的餃子皮,這種餃子皮顯然更加貼近手工餃子皮,而且供皮機構的結構更為實用,其對制皮的面團的要求更低,且加工出的餃子皮口感更好,厚度均勻。
[0025]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結構新穎,與眾不同,其加工出的餃子與手工餃子質量和口感都更為接近,且其大幅提升了傳統餃子機的加工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中的仿手工包合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圖1中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仿手工包合機構中的包合掌的俯視圖;
[0028]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中的注餡機構一工作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中的注餡機構另一工作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中的供皮機構的側視圖;
[0031]圖6為圖5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中的供皮機構的側視圖;
[0032]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中的餡勺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3]圖8為圖7中的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中的餡勺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35]實施例一
[0036]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滾筒式餃子機,包括仿手工包合機構、供皮機構和注餡機構,其中:
[0037]所述仿手工包合機構包括滾筒2和設置在所述滾筒2內部的凸輪1,以及沿所述滾筒2的外緣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若干根分軸7和包合組件;所述滾筒2沿沿所述凸輪I上的固定不轉動的凸輪軸201轉動;沿每根所述分軸7的軸向方向上依次設置多個所述包合組件(即一根分軸可以設置有3個,4個等不同數量的包合組件);每個所述包合組件由底部到頂部依次包括滑套3、彈簧4、導向桿5、兩根連桿6、半圓形或半橢圓形的兩個包合臂8和沿著所述包合臂8邊緣設置的包合掌9 ;兩個所述包合臂8的形狀結構完全相同;
[0038]在每個所述包合組件結構中,所述滑套的一端裝有滑輪且與所述凸輪的外緣表面滾動接觸,所述滑套的身部套接在所述導向桿上且與所述導向桿滑動連接,所述導向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分軸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分軸和所述滑套固定連接;兩根連桿的一端均鉸接在所述滑套的同一位置上,兩個所述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包合臂的外側中間位置鉸接;兩個包合臂的一端均鉸接在分軸的同一位置上,兩個包合臂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包合掌的兩側;(上述結構與連桿配合可以實現如下運動:即將滑套上下運動轉化為包合掌的張合運動。)
[0039]在每個所述包合組件結構中,所述滑套3的一端裝有滑輪202且與所述凸輪I的外緣表面滾動接觸,所述滑套3的身部套接在所述導向桿5上且與所述導向桿5滑動連接,所述導向桿5的另一端與所述分軸7固定連接;所述彈簧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分軸7和所述滑套3固定連接;兩根連桿6的一端均鉸接在所述滑套3的同一位置上,兩個所述連桿6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包合臂8的外表面鉸接;需要說明的是,兩個包合臂8成為相互對應的一對,在兩個包合臂閉合時帶動包合掌閉合,可以實現對餃子進行的包合操作。
[0040]參見圖5,所述供皮機構用于同步向所述仿手工包合機構上的每個所述包合掌9內供給餃子皮;參見圖3,所述注餡機構300用于同步向所述仿手工包合機構上的每個所述包合掌9內供給餃子餡。
[0041]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的具體結構做一下詳細說明:
[0042]本專利提供一種全新的滾筒式餃子機,完全克服傳統餃子機的各弱點。其主要機構組成包括仿手工包合機構、注餡機構和供皮機構,其組成和工作原理如下。
[0043]關于仿手工包合機構:
[0044]仿手工包合機構的組成,如圖1所示,作為承載部件的凸輪軸中間有一凸輪1,兩端固定在支座(未示出)上,并有滑動軸承(未示出)支撐鼠籠狀的滾筒2。滾筒的中心轉動軸與凸輪上的不轉動的凸輪軸201同軸;作為一種優選的可實施方式,其可以分布著8根(或是其他數量)分軸7。每根分軸并排裝有三個包合組件,每個包合組件又由包合掌9、包合臂8、滑套3個、導向桿5、連桿6、彈簧4等組成。
[0045]需要說明的是,凸輪機構被廣泛用于各種自動化和半自動化機械裝置中。機械的回轉(如輪或輪的突出部分),它把運動傳遞給緊靠其邊緣移動的滑輪202上直線運動的滑套3。凸輪作為固定件,兩端固定在支座(未示出)上,滾筒作為主動件轉動實現與凸輪的運動傳遞。從而實現對包合組件上的滑套3產生一定規律的運動影響(即使滑套進行往復運動),滑套3在進行往復運動的時候,會帶動滑套3鉸接的連桿在沿導向桿方向實現驅動,進而對包合臂、包合掌實現張開和閉合的聯動控制。
[0046]工作原理:在外力驅動下滾筒2帶動包合組件繞中心轉動軸順時針轉動,由于凸輪I上不同位置的外緣的半徑不同,在滾筒的轉動作用以及彈簧4的配合下,隨著滾筒2的轉動,滑套3沿導向桿5往復運動,并通過連桿6實現對包合臂8以及包合掌9張開和閉合控制。當某一包合組件轉動到垂直向上位置時,此前滑套3是在凸輪I的小半徑弧面上轉動,此時包合掌9處于張開狀態。在經過相應位置時由供皮機構和注餡機構分別完成供皮和注餡任務;參見圖1,隨著滾筒2的繼續轉動,當滾筒運動到下一位置時,帶動滑套3沿凸輪弧面向凸輪頂端(大半徑弧面)轉動,包合掌9在向上運動的滑套3和連桿6推動下逐漸收攏閉合,滑套3到達凸輪I頂端時,包合掌9處于完全包合狀態,將餃子皮包實包緊,并以一定壓力持續一段時間(上述時間由滑套3處于凸輪的大半徑弧面時段決定,由凸輪結構決定),以保證餃子的包合質量;繼續隨滾筒2轉動,滑套3離開凸輪I頂部重新回到凸輪I的小半徑弧面,包合掌9重新打開。由于凸輪I的這段過渡弧面很陡,所以包合掌9張開的速度很快,使餃子釋放干凈利索位置準確,至此一個完整的包合加工操作工作循環結束。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滾筒2上的八排包合組件循環順序連續工作。滾筒每轉一圈生產24個餃子,若每分鐘轉10圈則可生產240個。
[0047]特點:1、餃子機的包合和注餡均是仿手工操作,所以餃子餡的狀態(粗細)與手工餃子相同,其口感和營養與手工水餃無異;2、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的三排包合組件各自獨立供餡,可實現一機同時生產三種餡餃子,而且換餡簡便,能適應餃子店現吃現包的需要;3、工作單元分布于滾筒表面,清潔方便。4、生產效率高;5、動力消耗小;6、總體體積小;7、實現了一機多餃子同時供皮、注餡、包合和輸出的加工工作,并行的三排包合組件獨立供餡。
[0048]需要說明的是,仿手工包合機構,如圖2。所述包合掌由兩個對稱的半圓環鉸接而成,且任意一個半圓環型的包合掌均沿一一對應的包合臂邊緣設置。
[0049]另外,在包合掌中平行于鉸接軸線兩側半環的二分之一處各有一柔性折線,包合時兩包合掌沿柔性折線向內彎曲一定角度,包合掌合攏的瞬間從側面看呈菱形,繼續合攏由邊緣向內擠壓,從而產生手工包合的效果;
[0050]關于注餡機構:
[0051]參見圖3,所述注餡機構300包括餡箱10、齒輪型的餡輪11和注餡組件,其中:
[0052]所述餡輪11外緣均勻分布設置有若干個凹槽203,任意兩個凹槽的間距相對餡輪的外緣比例較小,這樣成型的餡輪因此稱為齒輪型的餡輪;餡輪11的兩端面的凹槽部分被餡箱10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封閉;處于餡箱上半部的餡輪與餡箱上半部構成餡箱的容積室;所述餡箱的下半部還設置有出餡口 ;處于餡箱下半部除去底部設置的出餡口外其余餡輪徑向邊緣均被餡箱下半部所密封;對應每個所述凹槽203內均設置有一個所述注餡組件;每個所述注餡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餡輪11上的餡勺12、L形的拐臂13、注餡連桿14、扭力彈簧15以及設置在所述餡箱10固定連接的擋釘16 ;其中餡勺處于所述凹槽內;
[0053]在每個所述注餡組件結構中,所述餡勺12的底部伸出有餡勺桿204,所述餡勺桿上依次鉸接有注餡連桿14、拐臂13山形的拐臂(即具有彎折形狀的折桿)上中間位置的鉸接點通過所述扭力彈簧15與所述餡輪11轉動連接;所述注餡連桿14的一端與餡勺桿204鉸接,注餡連桿14的另一端與所述餡輪11的端面鉸接;所述拐臂13的一端與所述餡勺桿204鉸接,所述拐臂13的另一端的伸出部分轉動到預設位置與所述擋釘16的固定位置重合且部分結構重疊;所述餡勺12的餡勺桿204、注餡連桿14、拐臂13、餡輪11構成了四桿機構。
[0054]較佳地,參見圖7和圖8,所述餡勺12的形狀為半圓柱面形。
[0055]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的注餡機構做一下說明:主要組成由餡箱10,餡輪11,餡勺12,拐臂13,連桿14,扭力彈簧15,擋釘16等。[0056]在具體實施例中,注餡機構也是與包合組件同等數量的結構;在圖中包合組件為3個,因此該注餡機構也包括三個餡輪且同軸,分別與三個包合機構對應并與其同步轉動。處于餡箱上半部的餡輪與餡箱上半部構成餡箱的容積室;所述餡箱的下半部還設置有出餡口(未示出);處于餡箱下半部除去底部設置的出餡口外其余餡輪徑向邊緣均被餡箱下半部所密封。餡輪外緣有8個凹槽,每個凹槽各有一餡勺12,通過拐臂13和注餡連桿、餡輪11構成的四桿機構以及扭力彈簧15穩定置于凹槽203內,工作時隨餡輪11 一起轉動。
[0057]工作原理,處于餡箱10上半部的餡勺12在餃餡自重壓力或外部壓力下向餡勺12內注餡,當某一載餡餡勺12隨餡輪11轉動到圖3位置時(此時餡勺以及餡勺內的餃子餡均位于餡輪的輪廓線內),拐臂13上端與擋釘16接觸有一重疊長度,餡輪11再向前轉動,由于拐臂13上端被擋釘擋住,拐臂13必將隨輪轉動的同時克服扭力彈簧15的扭力繞鉸接軸自身轉動,拐臂13的另一端將餡勺12向下拔出于凹槽203外,隨著轉動拐臂13上端與擋釘16接觸的重疊部分逐漸縮短趨于脫離,餡勺逐漸下降,在脫離前的最后瞬間,餡勺下降到最下位置,如圖4 ;餡輪繼續轉動,拐臂13上端與擋釘脫離,餡勺12在彈簧作用下,瞬間回位,將餃餡拋入皮內,注餡完成,隨后各餡勺12依次工作。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注餡機構為適應上述包合組件的結構而呈現的合理結構設計;由于其避免了傳統餃子的螺旋狀的注餡攪龍的旋轉輸出設計,而是采用類似與手工注餡的方式向包合掌內拋送餃子餡(即圖3或圖4中剖面線所示意的結構部分),進而保證了餃子口感的同時,也避免了餃子餡過細的問題。
[0058]關于供皮機構:
[0059]較佳地,所述供皮機構包括型模組件、兩個摩擦輪18和控制機構;所述型模組件包括圓環形的上模17和下模19 (下模為長方形);所述下模19中部設置有通孔,所述圓環形的上模17的外圈直徑小于所述下模19上的所述通孔的孔徑;
[0060]所述控制機構用于驅動所述上模向所述下模往復運動,將勻速運動在上模和下模之間的餃子皮切成型,并送入包和掌內。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控制機構實現驅動上模的往復運動的結構,還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實現;即通過滾筒或是餡輪的轉動,機械式地實現上模的沿導向桿往復運動。需要說明的是,餃子皮是經壓面機A壓好的面皮(帶狀)送入供皮機構的上模和下模之間,然后在摩擦輪的橡膠層的摩擦力驅動下,帶動面皮沿下模的頂面做直線向前平行運動,并在圓環形的上模向下運動時剪切面皮并穿越下模的通孔,實現圓環形的上模17的外圈對面皮產生沿外圈的剪切作用,從而實現剪切出一個圓形的餃子皮,這種餃子皮顯然更加貼近手工餃子皮,而且供皮機構的結構更為實用,其對制皮的面團的要求更低,且加工出的餃子皮口感更好,厚度均勻。
[0061]較佳地,所述控制機構包括電磁鐵22、電磁鐵拉桿20和第一行程開關23(即常閉)和第二行程開關24 (即常開);所述上模17通過所述杠桿與電磁鐵拉桿連接;所述兩個摩擦輪18分別設置在所述餡輪11兩側;當電磁鐵通電時,電磁鐵吸合并驅動電磁鐵拉桿帶動所述上模向下模沖壓;當電磁鐵斷電時,所述電磁鐵分離并驅動電磁鐵拉桿帶動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分離
[0062]較佳地,兩個所述摩擦輪的外緣表面套接有橡膠層(未示出)。所述橡膠層的表面設置有多條橫紋。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橡膠層用于增加摩擦作用,使面皮更容易被驅動,同時橡膠層以及橫紋結構還可以是面皮傳動更加平穩,避免打滑或是撕裂面皮表面。[0063]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的供皮機構做一下說明:
[0064]供皮機構由型模(上模17,下摸19),摩擦輪18,電磁鐵22,行程開關23,24等組成。型摸位于包合機構的大滾筒與注餡機構的小圓筒之間,下模中間有與餃子皮大小的孔,上模是圓環形,其外緣稍小于下模孔徑,內圓是注餡孔,不至于型模的存在妨礙注餡.上模通過杠桿與電磁鐵拉桿連接,電磁鐵通、斷電拉動上模下,上運動,兩個摩擦輪安裝在注餡輪兩側,與注餡輪同軸同步,其外緣用有橫紋的橡膠材料以便可靠地抓住面皮。
[0065]常開行程開關24可以固定在包合機構的外殼上,與之對應的8個碰鐵裝在滾筒上的合適位置,常閉行程開關23的位置如圖5。
[0066]工作原理:如圖5,圖6,經壓面機A壓好的面皮送入供皮機構的上模和下模之間,由摩擦輪帶動沿下模表面做直線運動,當某一時刻包合機構垂直向上,注餡機構垂直向下,行程開關24接通電磁鐵的電源,電磁鐵動作,將上模向下推動與下模配合切出與模孔同樣大小的餃子皮,并直接送入包合掌內(此動作可以與注餡同步或提前片刻)當電磁鐵拉桿上行到一定位置時,將常閉行程開關23打開,電磁鐵線圈斷電,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拉桿通過撥叉帶動上模回位于下模分離,面皮繼續前行,準備下一動作。面皮余料還可以回收到壓面機A內,再利用。
[0067]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可以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滾筒式餃子機與傳統餃子機相比,不僅加工效率更高,而且制作出來的餃子質量和口感都與手工餃子接近。
[006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滾筒式餃子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仿手工包合機構、供皮機構和注餡機構,其中: 所述仿手工包合機構包括滾筒和設置在所述滾筒內部的不轉動的凸輪,以及沿所述滾筒的外緣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若干根分軸和包合組件;所述滾筒沿所述凸輪上的固定不轉動的凸輪軸轉動;沿每根所述分軸的軸向方向上依次設置多個所述包合組件;每個所述包合組件由底部到頂部依次包括滑套、彈簧、導向桿、兩根連桿、半圓形或半橢圓形的兩個包合臂和沿著所述包合臂邊緣設置的包合掌;兩個所述包合臂的形狀結構完全相同; 在每個所述包合組件結構中,所述滑套的一端裝有滑輪且與所述凸輪的外緣表面滾動接觸,所述滑套的身部套接在所述導向桿上且與所述導向桿滑動連接,所述導向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分軸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分軸和所述滑套固定連接;兩根連桿的一端均鉸接在所述滑套的同一位置上,兩個所述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包合臂的外側中間位置鉸接;兩個包合臂的一端均鉸接在分軸的同一位置上,兩個包合臂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包合掌的兩側; 所述供皮機構用于同步向所述仿手工包合機構上的每個所述包合掌內供給餃子皮;所述注餡機構用于同步向所述仿手工包合機構上的每個所述包合掌內供給餃子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筒式餃子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合掌由兩個對稱的半圓環鉸接而成,且任意一個半圓環型的包合掌均沿一一對應的包合臂邊緣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筒式餃子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滾筒為鼠籠狀滾筒。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筒式餃子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餡機構包括餡箱、齒輪型的餡輪和注餡組件,其中: 所述餡輪外緣均勻分布設置有若干個凹槽,任意兩個凹槽的間距相對餡輪的外緣比例較小,這樣成型的餡輪因此稱為齒輪型的餡輪;餡輪的兩端面的凹槽部分被餡箱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封閉;處于餡箱上半部的餡輪與餡箱上半部構成餡箱的容積室;所述餡箱的下半部還設置有出餡口 ;處于餡箱下半部除去底部設置的出餡口外其余餡輪徑向邊緣均被餡箱下半部所密封;對應每個所述凹槽均設置有一個所述注餡組件;每個所述注餡組件均包括設置在所述餡輪上的餡勺、L形的拐臂、注餡連桿、扭力彈簧以及設置在所述餡箱固定連接的擋釘;其中餡勺處于所述凹槽內; 在每個所述注餡組件結構中,所述餡勺的底部伸出有餡勺桿,所述餡勺桿上依次鉸接有注餡連桿、拐臂;所述拐臂上的鉸接點通過所述扭力彈簧與所述餡輪轉動連接;所述注餡連桿的一端與餡勺桿鉸接,另一端與所述餡輪的端面鉸接;所述拐臂的一端與所述餡勺桿鉸接,另一端的伸出部分轉動到預設位置與所述擋釘的固定位置重合且部分結構重疊;所述餡勺的餡勺桿、注餡連桿、拐臂、餡輪構成了四桿機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滾筒式餃子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餡勺的形狀為半圓柱面型或半球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筒式餃子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皮機構包括型模組件、兩個摩擦輪和控制機構;所述型模組件包括圓環形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中部設置有通孔,所述圓環形的上模的外圈直徑小于所述下模上的所述通孔的孔徑; 所述控制機構用于驅動所述上模向所述下模往復運動,將勻速運動在上模和下模之間的餃子皮切成型,并送入包和掌內。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滾筒式餃子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機構包括電磁鐵、電磁鐵拉桿和第一行程開關和第二行程開關;所述上模通過杠桿與電磁鐵拉桿連接;所述兩個摩擦輪分別設置在所述餡輪兩側;當電磁鐵通電時,電磁鐵吸合并驅動電磁鐵拉桿帶動所述上模向下模沖壓;當電磁鐵斷電時,所述電磁鐵分離并驅動電磁鐵拉桿帶動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分離。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滾筒式餃子機,其特征在于, 兩個所述摩擦輪的外緣表面套接有橡膠層。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滾筒式餃子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膠層的表面設置有多條橫紋。
【文檔編號】A23P1/08GK104013087SQ201410294560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6日
【發明者】孫賀文 申請人:孫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