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純中藥消毒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純中藥消毒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消毒劑以五倍子、山楂、柳葉為最基本原料藥,另外還可以添加蒼術、連翹、白芷、貫眾、金銀花、牡丹皮、丹皮酚、芒硝、野菊花或桂枝中的一種或多種作為原料藥。在制備方法上,根據每味中藥的不同特性,分別以煎煮提取、乙醇提取、冷浸提取得到各提取液,提取液濃縮后,再混合得到液體制劑或固體制劑。本發明所述消毒劑具有清熱解毒、化濕祛濁的功效,可用于抗菌、抗病毒,經現代藥理學實驗證明,該消毒劑安全、無毒,可用于空氣消毒,尤其在抑菌以及清潔濕潤空氣方面具有獨到的功效,且使用時人、畜均無需離開消毒空間。
【專利說明】一種純中藥消毒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純中藥消毒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空氣中的病原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是呼吸道、皮膚 等感染的重要源頭,也是引起醫院內交叉感染的常見原因,而且病原菌耐藥性問題的出現 更對臨床治療微生物感染等疾病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0003] 表皮葡萄球菌屬于條件致病菌,它是醫院引起交叉感染的最重要病原菌之一,占 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的第一位,特別是由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術后感染趨勢更為 明顯。該病菌進入人體后,在感染部位形成生物被膜,尤其容易在生物材料上粘附,如置導 管、植入材料。感染該致病菌后,機體會出現一系列惡性反應,如免疫力下降、反復的慢性感 染甚至引起敗血癥,最終不得不將植入材料通過手術移除,對患者造成極大的精神痛苦和 對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0004] 流感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發病原之一,常常與其他病原體混合造 成更嚴重的感染。在臨床上流感引起的并發癥有咳嗽、發熱、流涕、咽喉腫痛,嚴重還會引起 腹瀉、嘔吐等類似胃腸道疾病。每年季節性的流感疾病的爆發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和社會的安定。
[0005] 目前多采用化學試劑以及紫外線照射進行空氣消毒。化學消毒劑與抗生素均屬于 特殊抑殺病原菌的物質,它們抑殺微生物的機理大致相同。因此,在微生物對抗生素產生耐 藥性的同時,它們也有可能對化學消毒劑產生抗性,在同等條件下就需要使用更大濃度更 大劑量的消毒劑。眾所周知,化學消毒劑具有高刺激性、腐蝕性、漂白性和毒性等缺點,會引 起粘膜、器官的損傷,嚴重的情況下還會致癌。紫外線照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破壞病原體的 DNA結構使其失去生存以及繁殖的機會,但是在照射的同時需要病人離開病室,否則會引起 機體皮膚出現紅疹、眼視力下降以及粘膜損傷。另一方面,紫外線的強弱還受紫外燈的強 弱、室內溫度、濕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產生的臭氧對人體也有一定的危害,對于不便離開 病床的病人造成一定的困擾。
[0006] 現在國內消毒產品琳瑯滿目,消毒劑市場競爭激烈。眾多消毒產品中以化學產品 為主導,含氯產品以及含碘產品居銷量的前兩位。隨著化學消毒劑弊端的不斷涌現,國民對 健康的高層次追求催生了許多純天然植物空氣消毒劑,但現階段的植物消毒劑多以醇或其 它低毒有機溶劑為溶媒,對人體呼吸道還有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這類消毒劑多以噴霧方 式進行消毒,消毒過程中帶色的中藥消毒劑或植物消毒劑會對室內家具、墻壁進行沉淀染 色。
【發明內容】
[0007]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消毒劑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純中藥消毒劑。所 述純中藥消毒劑考慮了中藥之間的協同性,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科學組方,既可殺菌抑 菌、抗病毒、防流感,還能起到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0008]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純中藥消毒劑的制備方法。
[0009]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純中藥消毒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10?100份五倍子、10? 150份山楂、15?100份柳葉。
[0010] 優選地,所述原料藥還含有蒼術、連翹、白芷、貫眾、金銀花、牡丹皮、丹皮酚、芒硝、 野菊花或桂枝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1] 作為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消毒劑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10? 100份五倍子、10?150份山楂、15?100份柳葉、10?50份牡丹皮。
[0012] 作為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消毒劑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10? 100份五倍子、10?150份山楂、15?100份柳葉、10?50份牡丹皮、1?20份桂枝。
[0013] 作為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消毒劑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10? 100份五倍子、10?150份山楂、15?100份柳葉、10?50份牡丹皮、1?20份桂枝、10? 50份貫眾。
[0014] 作為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消毒劑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10? 100份五倍子、30?100份蒼術、30?120份連翹、10?150份山楂、10?150份白芷、 15?100份柳葉、10?50份貫眾、10?50份金銀花、10?50份牡丹皮、0. 1?20份丹 皮酚、1?30份芒硝、10?50份野菊花、1?20份桂枝。
[0015] 更優選地,所述消毒劑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五倍子60份、蒼 術70份、連翹80份、山楂60份、白芷60份、柳葉40份、貫眾30份、金銀花40份、牡丹 皮20份、丹皮酚3份、野菊花40份、芒硝3份、桂枝20份。
[0016] 所述純中藥消毒劑是以五倍子、蒼術、連翹、山楂、白芷、柳葉、貫眾、金銀花、牡丹 皮、丹皮酚、芒硝、野菊花、桂枝的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成的藥學 常用的制劑。優選地,如上所述空氣消毒劑的藥劑為液體制劑或固體制劑。
[0017] 本發明所述的純中藥消毒劑可以用于各種消毒領域,優選用于空氣消毒方面。本 發明所述消毒劑由純中藥構成,其內蘊藏著豐富的抑菌殺菌成分,它對細菌耐藥具有一定 的逆轉作用并可以減輕細菌的選擇壓力,不易產生耐藥性。同時,本發明所述消毒劑安全無 毒、在消毒時產生的氣味還可以提神醒腦,人、畜均無需離開消毒空間,極其適合醫院的空 氣消毒以及密閉的公共場所、家庭及其養殖場的空氣消毒。
[0018] 優選地,所述純中藥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51. 取柳葉、貫眾、金銀花、牡丹皮、桂枝、野菊花采用合煎進行提取,收集水提液,減壓 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備用; 52. 取五倍子、連翹采用乙醇提取,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 1?3g/ml備用; 53. 取山楂、白芷、蒼術采用乙醇冷浸,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 為1?3g/ml備用; 54. 取SI、S2、S3所述的濃縮液體與丹皮酚、芒硝混合,過濾,加入輔料,制備成液體制 劑或固體制劑。
[0019]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步驟S1中,所述合煎方法可選為將柳葉切段,貫眾、金銀花、 牡丹皮、野菊花以及桂枝粉碎成粗粉,加入8?12倍量水,浸泡0. 5?2h,提取2次,每次提 取時間1. 5?3h。
[0020]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步驟S2中,所述采用乙醇提取可選為將五倍子、連翹粉碎成 粗粉,加入8?12倍量50?95%乙醇水溶液,提取兩次,每次提取時間為1. 5?3h。
[0021]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步驟S3中,所述冷浸法可選為將山楂、白芷以及蒼術粉碎成 粗粉,置于密閉容器,加入8?12倍量50?95%乙醇水溶液,浸提7天,期間更換新鮮溶劑 2?3次。
[0022]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步驟S4中,可選為將水提濃縮液、醇提濃縮液、浸提濃縮液混 合,過濾,最終液體制劑加入少量檸檬香精調節香型。
[0023] 優選地,所述純中藥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51. 取柳葉、貫眾、金銀花、牡丹皮、野菊花以及桂枝粉碎成超微粉; 52. 取五倍子、連翹采用乙醇提取,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 1?3g/ml備用; S3.取山楂、白芷、蒼術采用乙醇冷浸,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 為1?3g/ml備用; S4.取S1中的超微粉和丹皮酚、芒硝一起加入S2以及S3中的液體混合,加入輔料,過 篩、干燥制成顆粒制劑。
[0024] 其實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提取方法,只要是獲取本發明所述各原料藥提取物的常規 提取方法,按道理都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25] 本發明所述純中藥消毒劑是采用熏蒸方法消毒,微量的水蒸氣會帶出大量中藥有 效成分,它們在空氣中與細菌交互,從而起到抑菌殺菌的作用,帶出的水蒸氣也會濕潤空 氣、沉淀塵埃。
[0026]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述純中藥消毒劑通過優選方藥,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經過現代藥理學研 究證明,可應用于空氣消毒,對殺滅表皮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著優良的效用。本發明所述純 中藥消毒劑的成分以清熱解毒、化濕祛濁功效為主,其殺菌機制多為破壞細菌正常形態,抑 制其細胞內大分子物質的活動,引起細菌細胞生理代謝困難,從而影響細菌的生存和繁殖。
[0027] 本發明利用上述各味中藥經過現代工藝研究,開發成一種新的純中藥消毒劑,有 利于中藥的商業化以及國際化,該制劑純天然,無毒,安全有效,不易產生耐藥性,還克服了 現代空氣消毒時人群必須離開消毒環境的弊端。該制劑可以長期使用,有利于預防流感病 毒,而且運輸儲藏方便,為現代空氣消毒提供一種新的制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 圖1急性眼刺激試驗結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29]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但具體實施例 并不對本發明作任何限定。除非特別說明,實施例中所涉及的試劑、方法均為本領域常用的 試劑和方法。
[0030] 實施例1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60克、山楂100克、柳葉80克。
[0031] 制備方法為: S1.取柳葉采用合煎進行提取,加入10倍量的蒸餾水提取2小時,過濾,壓榨藥渣,收 集水提液。藥渣再加入8倍量的蒸餾水提取1.5個小時。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 1?3g/ml備用。
[0032] S2.取五倍子采用乙醇合提,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提取2小時,過濾,壓榨藥渣, 分別收集醇提液。藥渣再加入8倍量的75%乙醇提取1. 5個小時。,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 室溫下為1?3g/ml備用。
[0033] S3.取山楂采用乙醇冷浸,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第三天,過濾,收集濾 液,再加入8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第7天,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 下為1?3g/ml備用。
[0034] S4.取S1、S2、S3所述的各單味藥的濃縮液體進行混合,過濾,加入輔料,制備成液 體制劑。
[0035] 實施例2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30克、山楂150克、柳葉40克。
[0036]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37] 實施例3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100克、山楂50克、柳葉90克。
[0038]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39] 實施例4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70克、山楂50克、柳葉60克、牡丹皮20克。
[0040] 制備方法為: 51. 取柳葉、牡丹皮采用合煎進行提取,收集水提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 1?3g/ml備用; 52. 取五倍子采用乙醇提取,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 ml備用; 53. 取山楂采用乙醇冷浸,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 備用; 54. 取SI、S2、S3所述的濃縮液體混合,過濾,加入輔料,制備成液體制劑或固體制劑。
[0041] 實施例5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40克、山楂100克、柳葉40克、牡丹皮40克。
[0042]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4。
[0043] 實施例6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100克、山楂30克、柳葉100克、牡丹皮10克。
[0044]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4。
[0045] 實施例7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90克、山楂30克、柳葉50克、牡丹皮15克、桂枝5 克。
[0046] 制備方法為: 51. 取柳葉、牡丹皮、桂枝采用合煎進行提取,收集水提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 下為1?3g/ml備用; 52. 取五倍子采用乙醇提取,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 ml備用; 53. 取山楂采用乙醇冷浸,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 備用; 54. 取SI、S2、S3所述的濃縮液體混合,過濾,加入輔料,制備成液體制劑或固體制劑。
[0047] 實施例8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40克、山楂120克、柳葉70克、牡丹皮45克、桂枝20 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7。
[0048] 實施例9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40克、山楂60克、柳葉90克、牡丹皮20克、桂枝20 克、貫眾50克。
[0049] 制備方法為: 51. 取柳葉、貫眾、牡丹皮、桂枝采用合煎進行提取,收集水提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 在室溫下為1?3g/ml備用; 52. 取五倍子采用乙醇提取,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 ml備用; 53. 取山楂采用乙醇冷浸,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 備用; 54. 取SI、S2、S3所述的濃縮液體混合,過濾,加入輔料,制備成液體制劑或固體制劑。
[0050] 實施例10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90克、山楂100克、柳葉40克、牡丹皮10克、桂枝2 克、貫眾20克。
[0051]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9。
[0052] 實施例11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30克、山楂30克、柳葉50克、桂枝20克、連翹70克。
[0053] 制備方法為: S1.取柳葉、桂枝進行提取,加入10倍量的蒸餾水提取2小時,過濾,壓榨藥渣,收集水 提液。藥渣再加入8倍量的蒸餾水提取1.5個小時。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 3g/ml備用。
[0054] S2.取五倍子、連翹采用乙醇合提,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提取2小時,過濾,壓榨 藥渣,分別收集醇提液。藥渣再加入8倍量的75%乙醇提取1. 5個小時。,減壓濃縮至生藥 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備用。
[0055] S3.取山楂采用乙醇冷浸,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第三天,過濾,收集濾 液,再加入8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第7天,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 下為1?3g/ml備用。
[0056] S4.取S1、S2、S3所述的各單味藥的濃縮液體進行混合,過濾,加入輔料,制備成液 體制劑。
[0057] 實施例12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80克、山楂100克、柳葉30克、桂枝10克、連翹30 克。
[0058] 制備方法為: S1.取柳葉、桂枝分別進行提取,分別加入10倍量的蒸餾水提取2h,過濾,壓榨藥渣,收 集水提液。藥渣再分別加入8倍量的蒸餾水提取1.5h。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 1?3g/ml備用。
[0059] S2.取五倍子、連翹采用乙醇合提,分別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提取2h,過濾,壓 榨藥渣,分別收集醇提液。藥渣再分別加入8倍量的75%乙醇提取1. 5h。,減壓濃縮至生藥 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備用。
[0060] S3.取山楂采用乙醇冷浸,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第三天,過濾,收集濾 液,再加入8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第7天,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 下為1?3g/ml備用。
[0061] S4.取SI、S2、S3所述的各單味藥的濃縮液體進行混合,過濾,加入輔料,制備成 液體制劑。
[0062] 實施例13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30克、蒼術70克、連翹70克、山楂30克、白芷30克、 柳葉30克、貫眾10克、金銀花20克、牡丹皮10克、丹皮酚1克、芒硝5克、野菊花10克、桂 枝10克。
[0063] 制備方法為: S1.取柳葉、貫眾、金銀花、牡丹皮、桂枝、野菊花采用合煎進行提取,第一次加入10倍 量的蒸餾水提取2h,過濾,壓榨藥渣,收集水提液。藥渣再加入8倍量的蒸餾水提取1. 5h。 減壓濃縮藥液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備用。
[0064] S2.取五倍子、連翹采用乙醇合提,第一次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提取2h,過濾, 壓榨藥渣,收集醇提液。藥渣再加入8倍量的75%乙醇提取1. 5h。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 室溫下為1?3g/ml備用。
[0065] S3.取山楂、白芷、蒼術采用乙醇冷浸,第一次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第三 天,過濾,收集濾液,再加入8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第7天,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 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備用。
[0066] S4.取SI、S2、S3所述的濃縮液體與芒硝混合,過濾,加入輔料,制備成液體制劑。
[0067] 實施例14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60克、蒼術70克、連翹80克、山楂60克、白芷60克、 柳葉40克、貫眾30克、金銀花40克、牡丹皮20克、丹皮酚3克、芒硝3克、野菊花40克、桂 枝20克。
[0068] 制備方法為: S1.取柳葉、貫眾、金銀花、牡丹皮、桂枝、野菊花分別進行提取,加入10倍量的蒸餾水 提取2h,過濾,壓榨藥渣,收集水提液。藥渣再加入8倍量的蒸餾水提取1.5h。分別減壓濃 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備用。
[0069] S2.取五倍子、連翹采用乙醇分別進行提取,分別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提取2h, 過濾,壓榨藥渣,分別收集醇提液。藥渣再分別加入8倍量的75%乙醇提取1.5h。減壓濃縮 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備用。
[0070] S3.取山楂、白芷、蒼術分別采用乙醇冷浸,分別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 第三天,過濾,收集濾液,再分別加入8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第7天,過濾,合并濾液。減 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備用。
[0071] S4.取SI、S2、S3所述的各單味藥的濃縮液體與芒硝進行混合,過濾,加入輔料, 制備成液體制劑。
[0072] 實施例15 本實施例采用的原料藥為:五倍子10克、蒼術70克、連翹70克、山楂10克、白芷10克、 柳葉15克、貫眾40克、金銀花20克、牡丹皮20克、丹皮酚0. 1克、野菊花20克、桂枝10克。 [0073] 制備方法: 51. 取柳葉、貫眾、金銀花、牡丹皮、野菊花以及桂枝粉碎成超微粉; 52. 取五倍子、連翹采用乙醇合提,第一次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提取2h,過濾,壓榨 藥渣,收集醇提液。藥渣再加入8倍量的75%乙醇提取1. 5h。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 下為1?3g/ml備用; 53. 取山楂、白芷、蒼術采用乙醇冷浸,第一次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第三天, 過濾,收集濾液,再加入8倍量的75%乙醇,冷浸至第7天,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生 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備用; 54. 取上述S1中的超微粉和丹皮酚加入S2以及S3中的液體混合,再加入適量的淀粉 和崩解劑制成軟材,過篩制顆粒,50 °C下干燥制成顆粒制劑。
[0074] 實施例16 藥效實驗:取實施例1~15所述消毒劑進行抗菌實驗結果如下: 一、體外抑菌實驗: 1.平板抑菌實驗: 細菌培養基的準備:稱取蛋白胨l〇g、牛肉膏粉3g、氯化鈉5g、瓊脂15g并置于一鐵容 器內,加入去離子水l〇〇〇ml,加熱至牛肉膏跟瓊脂完全溶解,補足蒸發的水分,并調節PH為 7. 3±0. 2 ;將上述培養基分裝至3個300ml的錐形瓶中,套上膠塞,并用報紙包好,121°C濕 熱滅菌20min。
[0075] 菌懸液的制備:取適量菌種懸液接種于5-10ml的營養肉湯培養基中,表皮葡萄球 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在37°C搖床振動培養6-8h,鏈球菌在7°C搖床振動培養16-18K白 色念珠菌在30°C培養箱靜止培養48-72h ;用接種環取上述第一代菌懸液劃線接種于營養 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在上述條件下培養,再挑取典型菌落接種于營養瓊脂斜面上培養。用接 種環挑取上述斜面培養物于無菌PBS液中,梯度稀釋至適宜濃度備用(1 X 107?5 X 108cfu/ ml)。真菌菌懸液的制備方法同理。將制備好的菌懸液貼好相應的標簽放入冰箱4°C下保 存,當天使用。
[0076] 最小抑菌濃度的測定:用二倍稀釋法將上述各樣品分別稀釋成含250mg/ml、 125mg/ml、62. 5mg/ml、31. 25mg/ml、15. 62mg/ml、7. 81mg/ml、3. 90mg/ml、l. 95mg/ml、 0· 98mg/ml、0· 49mg/ml (原生藥濃度)共10種濃度溶液。將直徑6mm的圓濾紙片放入不 同濃度的溶液中浸泡20min后取出,在無菌條件下晾干。將培養基倒入各平板中,每個平 板約15 mL,水平放置冷卻后待用。將已制備好的各菌懸液用移液槍吸取0.1 mL,分別注 入相應的培養皿中,用已滅菌的涂布棒將菌液均勻涂布于培養基表面。用無菌鑷子夾取上 述晾干的含藥濾紙片對號貼在含菌培養基表面,呈正三角分布,每菌每液做3個平衡樣,并 做相應的空白對照。把做好的平皿放入培養箱中,細菌37°C下培養24 h,真菌27°C下培 養48h,按時取出,測定抑菌圈直徑,以產生抑菌圈的最小的濃度為最低抑菌濃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〇
[0077] 實施例1~15所述消毒劑對表皮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痢疾桿菌以及白色 念珠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數據見表1。
[0078] 表1各實例組合物對不同菌種的最低抑菌濃度(mg/mL)結果
【權利要求】
1. 一種純中藥消毒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10?100份 五倍子、10?150份山楂、15?100份柳葉。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純中藥消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還含有蒼術、連翹、白 芷、貫眾、金銀花、牡丹皮、丹皮酚、芒硝、野菊花或桂枝中的一種或多種。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純中藥消毒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 的藥劑,10?100份五倍子、10?150份山楂、15?100份柳葉、10?50份牡丹皮。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純中藥消毒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 成的藥劑,10?100份五倍子、10?150份山楂、15?100份柳葉、10?50份牡丹皮、1? 20份桂枝。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純中藥消毒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 成的藥劑,10?100份五倍子、10?150份山楂、15?100份柳葉、10?50份牡丹皮、1? 20份桂枝、10?50份貫眾。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純中藥消毒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 成的藥劑,10?100份五倍子、30?100份蒼術、30?120份連翹、10?150份山楂、10? 150份白芷、15?100份柳葉、10?50份貫眾、10?50份金銀花、10?50份牡丹皮、0.1? 20份丹皮酚、1?30份芒硝、10?50份野菊花、1?20份桂枝。
7. 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純中藥消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劑為液體制劑 或固體制劑。
8. 權利要求7所述純中藥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51. 取柳葉、貫眾、金銀花、牡丹皮、桂枝、野菊花采用合煎進行提取,收集水提液,減壓 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1?3g/ml備用;
52. 取五倍子、連翹采用乙醇提取,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 1?3g/ml備用;
53. 取山楂、白芷、蒼術采用乙醇冷浸,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 為1?3g/ml備用;
54. 取SI、S2、S3所述的濃縮液體與丹皮酚、芒硝混合,過濾,加入輔料,制備成液體制 劑或固體制劑。
9. 權利要求7所述純中藥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51. 取柳葉、貫眾、金銀花、牡丹皮、野菊花以及桂枝粉碎成超微粉;
52. 取五倍子、連翹采用乙醇提取,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為 1?3g/ml備用;
53. 取山楂、白芷、蒼術采用乙醇冷浸,過濾,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在室溫下 為1?3g/ml備用;
54. 取S1中的超微粉和丹皮酚、芒硝一起加入S2以及S3中的液體混合,加入輔料,過 篩、干燥制成顆粒制劑。
10. 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純中藥消毒劑在空氣消毒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01P3/00GK104082353SQ201410316077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4日
【發明者】李鐘 , 韓彬, 譚文影, 何庭華, 張建湘 申請人:李鐘